APP下载

仨娃科学家妈妈:用字条拉近了与3个孩子的心理距离

2023-11-02莞尔

现代家长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儿子女儿儿子

莞尔

面对3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如何因人施教,考验着父母的智慧。本文3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位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科学家,在多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给我们做出了示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往同一条路上奔

宋晓元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当年,她和丈夫都是学霸,两人专注于事业,又很喜爱孩子。2004年,宋晓元生下大儿子。接下来,二儿子和小女儿又来到世间。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3个孩子的智力超乎常人。宋晓元并不指望把他们都培养成学霸,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必让他们都往同一条路上奔。

宋晓元的大儿子表现得很另类:坚决不写作业,又不爱死记硬背,学什么都靠理解。理科知识靠理解还行,文科知识怎能不背诵呢?尤其像语文,多背些诗词经典的东西,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大儿子上高二时,语文老师要求背诵《滕王阁序》。可宋晓元的大儿子不愿背,坚持说他只要理解就行了。语文老师怕班里其他同学效仿,便把这个情况打电话告诉了宋晓元。宋晓元和大儿子谈话,但大儿子依然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是能理解的东西,就没必要死记硬背。宋晓元对大儿子的做法给予理解,她觉得大儿子悟性高,不能用教育其他孩子的方式教育他。

宋晓元有海外教育经历,比较注重孩子的英语学习,大儿子8岁就看完英文版的《哈利·波特》,除了记住书中神奇的魔法,还记住了很多英语单词。宋晓元鼓励大儿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博采众长。

宋晓元的二儿子跟大儿子性格截然相反,他做事有计划,写作业严谨认真,经常被老师表扬。进入初二后,作业量骤增,其他同学连连叫苦,二儿子却表现得很轻松,他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如何高效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对学习和玩的时间把控得很好,平时很自律。

二儿子小学毕业时,还是个走几步路都会累得直喘气的小胖子。升入初中,他进入学校足球队。教练为每个队员规定了体重标准,不达标者会被要求退出足球队。为了减肥并让自己强壮起来,他制订了周密的锻炼计划。一年后,他练出8块腹肌,成了学校足球队的主力。

宋晓元的女儿目前还在上小学,看似柔弱,却很有主见,最爱探索和挑战。宋晓元老公动手能力强,在家里修东西的时候,女儿就守在旁边观摩,帮着递工具,不时问些问题。小姑娘喜欢吃,经常根据手机上的教程做果冻、冰沙、麦芽糖之类的小零食。在做零食方面她很执着,不怕失败,一遍遍地尝试。面对学习和考试,她从不理会妈妈的建议,而是坚持自己的方法。

3个孩子3种性格,学习上都有自己的方法。宋晓元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因材施教,不能拿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他们。

让孩子们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尽管对3个儿女各有期待,但宋晓元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宋晓元的女儿虽小,但有股爱探索和挑战的劲头,平时喜欢玩一种手感黏腻的泡泡胶。为了调配出软糯又能适当定型的泡泡胶,她反复尝试牙膏、洗涤剂、洗面奶等勾兑的比例,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在一起,然后拿起自制的搅拌棒搅拌,哪怕手臂酸胀,也不停下来,直到弄出完美的胶体才罢休。

看女儿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静下心、钻进去的状态,宋晓元虽然从感官上不能接受这个看上去黏糊糊的胶体,但她还是尊重了女儿的爱好,不仅不反对她玩泡泡胶,还尽可能地陪她一起玩,并顺势告诉她,热爱是难得的人生体验,哪怕失败了,也要珍视那种义无反顾的热情。

后来,女儿在泡泡胶的“研发”上越来越有经验,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宋晓元鼓励她坚持玩下去,争取玩出更多花样。因为在长年枯燥的研究过程中,宋晓元清楚,所谓的成功和奇迹,追根溯源,都来自脚踏实地的积累和努力。

除了鼓励孩子发展兴趣和对兴趣的坚持付出外,宋晓元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二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展“科学大讲堂”活动,宋晓元自告奋勇给孩子们讲了一堂课,主题为“和基因有关的那些事儿”。她精挑细选知识点,用有趣的图片搭配动画视频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有的双胞胎长得很像,有的却不像?为什么有的人体弱多病,有的人却很健康……把孩子们的好奇心完全调动起来后,才告诉他们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说明书,它就是基因。孩子们瞬间被宋晓元演示中五颜六色的基因链深深吸引。他们虽然暂时还无法真正理解DNA到底是什么,但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肤色、长相、身高还有性别,都和父母、和基因有关。听了妈妈的讲解,宋晓元的二儿子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有一种自豪感,觉得有一个科学家妈妈真酷。

女儿上小学后,宋晓元将科普演示文稿做了改进,让知识点既生动又有趣。大儿子上高三时,宋晓元主动带着61页演示文稿走进了大儿子的高中教室。面对这些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她对基因做了深入的讲解,让这些即将离家远行的孩子明白怎样去珍惜生命。

宋晓元认为,孩子们的成绩并不是第一位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何跨越困境学会与他人相处,这些都比成绩更重要。

“一碗水端平”不易,用字条拉近和3个孩子的心理距离

如何一碗水端平,让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自己不被忽视,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多子女家庭面临的难题。作为母亲,宋晓元也曾有过困惑。

大儿子从小个性鲜明,到了青春期,和宋晓元交流得越来越少。宋晓元感觉,大儿子是3个孩子中心离自己最远的那一个。

宋晓元生女儿时在外地,当时丈夫带着二儿子与她会合,把正在上学的大儿子留在了家中。宋晓元和大儿子视频时,这边是热热闹闹的父母和弟弟妹妹,那边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个鲜明的对比刺痛了大儿子的心,他只说了几句话就把视频关了。

宋晓元感受到了大儿子的情绪变化,可当时她无法顾及那么多。回到家后,她明显感觉大儿子的性情变了许多,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宋晓元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经常借着送水果的机会,想在大儿子房间里坐一坐,跟他聊一聊,但都被大儿子以正在学习为由赶了出来。

二儿子虽然和宋晓元走得近些,可看到妈妈把工作之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刚出生不久的妹妹身上,也有些失落。往常,宋晓元都是送二儿子下楼,然后和他来个拥抱,再让奶奶送他上学。一天,二儿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宋晓元正要送他出门时,恰巧女儿哭得厉害,她实在无法分身,就没有送二儿子下楼。下午,二儿子放学回来,一直闷闷不乐。晚上,宋晓元复盘一天的生活点滴,突然意识到,二儿子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她早上没有送他下楼,他感觉受了冷落。

宋晓元心思细腻,始终惦记着大儿子的情感缺失和二儿子对母爱的渴望,很想和他们改善关系。为了掌握多子女家庭的平衡艺術,她放下教授、博导的架子,主动报班上课,认真跟着家庭教育专家学习如何处理多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

根据宋晓元孩子的实际情况,家庭教育专家建议她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亮点,肯定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用写信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此后,宋晓元用一张张写满鼓励和关心的字条拉近了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大儿子身上的一些亮点都被她敏锐地捕捉到,有时是踢出一脚漂亮的球,有时是读完一本晦涩难懂的书,有时是对同学的一次出手相助……这些生活中的小亮点都及时得到了她的鼓励和肯定。

为了平衡二儿子和女儿的感受,宋晓元经常给他们写一些她记录下的美好瞬间,一张张写满欣赏、赞许和关切的小字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她无形的陪伴。为了让留言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宋晓元每晚都会认真思考、斟酌,回忆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孩子们感受到妈妈的关注,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妈妈忽视,跟宋晓元的关系又渐渐亲密起来。2022年,伦敦大学等多所海外名校向宋晓元的大儿子发来录取通知书,大儿子选择了一所自己心仪的名校。入学后,他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

【编辑:刘  波】

猜你喜欢

大儿子女儿儿子
打儿子
大三的女儿
掰断筷子
海的女儿
掰断筷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穿靴子的猫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