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层递进,多反问孩子,效果好得出奇

2023-11-02英子

现代家长 2023年10期
关键词:米饭精准家长

英子

懂得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成绩一般都不差。如何引导孩子提问题?

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出好问题,那么就能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帮助孩子把混乱的思绪一点点地理顺、理清

资深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懂得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成绩一般都不差。就是说,好学生都很会提问题。

对此,有些家长不以为然:提问题谁不会啊?我家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就开始提问题:“我的袜子呢?”“早上吃啥?”“我的书包呢?”……他生活中如此,学习中也如此:“这题咋算?”“选A对不对?”“你说我选的不对,那你说选哪个?”……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和老师说的“提问题”,不是上面家长认为的这些。因为这些不是真的提问题,而是孩子图省事,不想动手动脑的懒惰做法。

我和老师说的提问题,是指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孩子能够精准地找出问题,一步步地理清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分析。

一说到理清逻辑关系,又有家长说话了:“哎呀,这太难了!我都理不清逻辑关系,何况孩子!”

确实,理清逻辑关系,找到关键问题,并不容易。

第一步“学会提问”最难。只有提出好问题、不断追问,才会不断思考,然后才有落地的行动方案。就是说,知道怎样提出问题,难题就解决了一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出好问题,那么就能促进孩子邏辑思维的发展,帮助孩子把混乱的思绪一点点地理顺、理清。

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呢?正确做法:先查找资料、阅读信息,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提炼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会提出问题之前,要学会不提问题。就是说,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问别人。

任何场合,我都坚守这样一个原则:如果使用搜索引擎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不问别人。就是说,不做“伸手党”。如果你连基本信息都懒得了解,光指望别人帮你,那么你的任何能力都不会提升,尤其父母不要做“伸手党”,因为如果你做了“伸手党”,那么你的孩子十有八九也是。你思维懒惰,会连累你的孩子也不愿意动脑筋。

那么,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做法:先查找资料、阅读信息,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提炼问题。

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假如反问法”。

比如,孩子问:“人为什么要吃米饭?”当然,你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是为了给身体补充能量。”但这样做,就剥夺了孩子深度思考的机会。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引导孩子:“假如人不吃米饭,会怎么样?”

孩子听后会思考一下,然后给出答案:“会饿,会死。”

你可以先点头肯定孩子,然后鼓励他再想想:“还有其他可能吗?”

孩子继续思考:“还可能会哭、发脾气,也可能找朋友蹭饭吃,万不得已也可以去要饭。”看,孩子的大脑越转越快。

你追问:“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米饭,一样达到充饥目的?”

孩子说:“有野菜、野果……”

其实,后面的这些追问,都是与孩子提出的问题相关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父母能经常引导孩子逻辑清晰地表述问题,孩子养成习惯后,就能模块化地思考问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等做足了功课,对问题有了相当的了解之后,依然有很多疑惑,这时就要开口求助。怎么说呢?推荐“SPAH”框架。我举一个自己教育孩子的实例。

Situation(情景)

我儿子正处于幼小衔接期,很难安静地坐着,他爸爸说他是“猴子屁股,坐不住”。坐在椅子上如果超过20分钟,他就东倒西歪,说“累”。

Problem(问题)

孩子整天蹦蹦跳跳、手脚不停,但是玩一些球类运动、按照球类运动的要求进行蹦跳时,他却不太行。这是怎么回事?

Action(行为)

为了让他能够坐得住,我给他报了一周一次的体能班。班上的老师说,他的感觉运动能力差,同龄孩子能完成的项目,他不一定能完成。

Help(求助)

我想问:孩子坐不住,是年龄小、大运动能力弱导致的吗?针对他的情况,除了上一周一次的体能班,我还能做点什么帮助他?

我这时的提问,与我什么都不做、上来就问“孩子坐不住,我该怎么办”相比,是不是精准多了?

其实,很多时候,在A(行为)环节,人们就能找到答案。如果A环节后依然找不到答案,这时提出的问题才是高质量问题。

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提问题呢?一样可以利用“SPAH”框架。

比如,孩子和妈妈一起做手工。

孩子:妈妈,我不会。

妈妈:你在做什么啊,哪里不会?(引导孩子表述“情景”)

孩子:我在做手工,但我不会剪纸。

妈妈:哦,我看看。你做得不错啊,到底哪里不会呢?(引导孩子精准表述“情景”)

孩子:我会剪直线,但不会剪曲线。(孩子提出“问题”)

妈妈:那这条曲线,你刚才是怎么剪的?(引导孩子“行动”)

孩子(拿着纸和剪刀比画):我这样一手拿纸一手拿剪刀,可剪到这里,就过不去了。

妈妈:哦,你想问的是,如何剪连续的曲线。(帮助孩子总结“求助”)

有些父母嫌麻烦,只想快速解决问题,不想跟孩子说那么多话。可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如果日常生活中,父母能经常这样引导孩子逻辑清晰地表述问题,孩子养成习惯后,就能模块化地思考问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教育不能教条。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情绪崩溃,肯定要先安抚他的情绪,等他情绪平复后再引导他提问。

另外,父母要注意孩子提问题的目的。

孩子提问题,目的各不相同:有时是想解惑,有时是想确认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有时是为了寻求关注……所以,孩子提问题时,父母要看看他是不是真为了解惑。如果不是,那就随意;如果是,那就不要随意,用“SPAH”框架来认真对待。

【编辑:杨  子】

猜你喜欢

米饭精准家长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精准的打铁
脸上种米饭
脸上种米饭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家长请吃药Ⅱ
称称米饭再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