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蓝田水陆庵壁塑制作工艺与结构稳定性调查研究

2023-11-01高燕杨秋颖张芳王健井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6期
关键词:楔子土坯彩塑

高燕 杨秋颖 张芳 王健 井燕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水陆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东10千米的王顺山下,庵内现存300余平方米3000多尊壁塑。水陆庵壁塑以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为主题,具有中国化、世俗化的特征,表现内容丰富,人物塑造个性鲜明,因是山西匠人所造,具有与山西佛教、道教彩绘泥塑制作工艺兼容并济的特点。彩塑幅面布局合理严谨,以层层叠叠的空间营造体现了佛国世界的等级,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泥塑艺术和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图1)。

图1 蓝田水陆庵壁塑

壁塑艺术在我国流传千年,其制作工艺凝聚着我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华。水陆庵壁塑为木胎泥塑,是以建筑墙体或者木构件作为支撑体和依托的彩塑形式。在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后,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原因,目前水陆庵壁塑墙体地基糟朽下沉导致塑像倾倒移位,土坯墙空鼓开裂造成壁塑脱落崩塌,稳定性堪忧。为了将这批巧夺天工的艺术佳品保存流传下去,现对其进行制作工艺与结构稳定性的调查研究,为水陆庵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 水陆庵泥塑制作工艺流程

1.1 固定连接点

壁塑以木构件为依托依附在支撑墙体上,因此与墙体的连接对壁塑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陆庵壁塑与墙体之间的固定选用了木质楔子、铁质楔子和空心竹三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彩塑造型和空间结构,距离支撑墙体较近的采用木楔子和空心竹固定,距离支撑墙体较远的采用更加坚固的铁质楔子连接(图2)。木楔子取材自水陆庵所在的王顺山上的硬杂木,一端削尖插入支撑墙土坯内,一端方形用麻绳捆扎至塑像内部的木骨架上。一般采用上、下两根木楔子,分别绑扎至塑像的胸部和脚踝部位,或是腰部一根、脚下两根,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多点连接起到上下平衡的作用(图3)。

图2 壁塑内的铁质楔子

图3 壁塑插接木楔子

1.2 制作骨架

水陆庵壁塑的骨架根据塑像不同的造型,在不同的部位采用竹质和铁质骨架确定塑像动势。竹质骨架采用王顺山上的实心竹,直径1~2cm,根据塑像的大小和姿态进行选择。双腿并拢站立的塑像采用一根竹竿,两腿分开的塑像采用两根竹竿,用麻绳捆扎制成与人物大体等大的竹支架,使得木骨架呈现“L”型,或是“X”形(图4)。造型复杂、需要弯折的部分,如璎珞、冠饰和衣带等,使用细金属丝和韧性细竹竿作为骨架,便于弯折成既定的形态,使姿态流畅、无滞怠感(图5)。水陆庵彩塑木质骨架所使用的多为原生态木材,未做加工。塑像手中所执仙桃树枝、山峦上树木的树干都是将小树枝折断,原样使用,树枝上还有树皮。

图4 壁塑“X”形竹骨架

图5 铁丝飘带骨架

1.3 扎捆草绳

采用麻绳、麦秆或芦苇缠绕捆扎在已做成的木骨架上,缠绕捆扎不仅能固定木骨架,更能增加木骨架和泥层之间的摩擦力。小型塑像用麻绳捆扎,山峦壁塑使用芦苇或是麦秆捆扎(图6)。

图6 彩塑内部捆扎骨架的草绳

1.4 粗泥塑型

水陆庵彩塑泥层泥分为粗泥层和细泥层两种,粗泥为第一层,塑出塑像大体形态。挖取王顺山上未经扰动的黄土,粗网过筛,滤去草根和碎石等杂质,用水浸泡一昼夜醒泥,使泥土具备可塑性。倒掉上层漂浮物,去除漂浮杂质和多余的水,加适当比例的麦壳、荚或2~3cm麦秆,以减小泥层收缩造成的开裂、增加泥土内凝聚力,搅拌后制成粗泥待用。根据塑像的大小、形状和姿态,采用厚2~5cm粗泥堆塑出塑像的大致轮廓,在自然环境中阴干(图7)。

图7 因漏雨而裸露出的山峦粗泥层

1.5 细泥整形

黏土过细筛,筛除砂石和细碎的杂质,留下细腻的黄土,经过醒泥之后,掺入细棉条搅拌,制成细泥待用。细泥逐层压抹在粗泥上,厚2~5mm,掩盖粗泥干燥后收缩开裂的裂缝,并雕刻出手脚、衣褶、饰物、面部表情等局部细节。完成后在自然环境中阴干,过程中会因泥层收缩产生裂纹,再用细泥找补,需反复数次方可使表面光滑,便于上色(图8)。

1.6 着色施彩

待细泥层干燥后,涂刷或喷洒加固隔离剂,反复渗透加固泥层,使泥层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固,并将泥层和打底层隔离开,然后再施白底层。为防止白底层粉化脱落,并将白底层与色彩层隔离开,同样会在白底层上涂刷一层加固隔离剂。

水陆庵彩塑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施彩,也称装銮,分为沥粉贴金和颜料着色两种方式。沥粉是用调制好的胶料和大白粉通过尖端有孔的粉管,沿着画面的轮廓线立线,目的在于突出线条、打造立体的效果。贴金是在需要的部位涂刷金胶油后贴上金箔,使佛像宝相庄严,充满立体感(图9)。水陆庵施彩所用颜料大多为矿物颜料,将颜料用植物胶或动物胶调制后,描绘在白底层上。大型壁塑的眼睛是采用琉璃珠作为眼珠并直接在琉璃珠上涂色施彩(图10)。

图9 沥粉贴金装饰

在西墙部分塑像的连接处,如法衣与脚、袖子与手的过渡处,发现有0.5~1cm宽的纸条缠裹,应是对彩塑身体过渡处的一种保护,用来防止连接点开裂,敷彩着色时就直接将颜料描绘在纸条上。释迦牟尼背光上的牡丹和宝相花装饰,其缠枝花茎是以竹或铁丝为骨,在骨架上直接缠绕数层纸,然后直接在纸上施彩(图11)。

图11 纸上施彩的宝相花

2 壁塑、悬塑结构及稳定性探测

壁塑锚固于支撑墙上,通过内部木骨架与壁塑墙体和支撑墙体相连,墙体又通过内部横木将重量传递至建筑梁架上,因此彩塑的稳定性与墙体承载力、建筑梁架的稳定性息息相关。

2.1 西墙和南北山墙

南北山墙墙面布满层层叠压的彩塑,外部是历代层层加固的砖墙,无法勘透其内部构造,但是据观察及与其他地区古建筑墙体类比,可推测南北山墙的构造与西墙大致相同。如图12所示,西墙建造时是先在建筑内柱之间夯筑约130cm的生土墩墙,在生土墙上垒筑土坯。土坯以横竖相间、一层竖起一层平砌的方式砌筑,横纵相间的砌垒方式比单一的竖式或平垒能使墙体更加稳固。土坯之间用麦草泥黏接固定,在表面砌1~2cm厚的草拌粗泥,抹平土坯与生土墙及土坯与土坯之间的缝隙,最后用0.5cm厚掺沙子或麻刀的细泥层抹平,保证墙体的美观度,至此墙体的建造完成。

图12 西墙结构示意图

2.2 南北隔壁

南隔壁被包裹在砖和泥皮之下,难以探测其内部结构,只能从泥皮露出的部分观察,并推测其整体结构。如图13所示,墙下部是砖平砌的墙基,因悬锚于墙体上的孔雀明王体量大,砖墙更能承载其重量。砖围起来的内部是砖体构成还是生土,目前无法勘探。孔雀明王背面1.6m处泥皮脱落,露出内部生土版筑墙体,因此,至少在1.6m以下应是夯土筑成。孔雀明王上部泥皮脱落,可见平砌的土坯墙,从上部开口向下看,土坯大约到孔雀明王颈部,距地面2.8m。与西墙不同的是,南隔壁土坯墙的土坯都是平砌的,推测是土坯墙高度较低,平砌比较稳固。墙体上部是由群山构成的壁塑、悬塑系列,重量较大,内部由一根与墙体等长、同方向的圆木作为内部木骨架,负荷上部彩塑重量。

图13 南隔壁结构示意图

北隔壁由于漏雨,整个上部分的山峦群塑已经全部缺失,在后世维修时将整个上部封闭,变成了土坯墙(图14),只能推测北隔壁在最初建造时是与南隔壁对称的,具有与南隔壁相同的墙体结构。

图14 北隔壁重修时上部封闭

2.3 中隔正壁

中隔正壁释迦牟尼佛的背光呈椭圆形,背光背面用木构架形成彩塑支撑体,并不与中隔正壁相连。背光结构见图15所示,中隔正壁横三世佛的三个背光支撑体的制作方式是相同的,以长方形木龙骨下扎在底座内部,构建出大框架,在木龙骨外侧以南北方向从低向高的顺序布置木板,木板之间和木板与木龙骨之间用铁钉连接。在两边木龙骨外侧每隔约20cm各镶嵌一排长约30cm的木楔子,以木楔子为支撑,盘绕四圈竹竿,作为佛光外轮的支撑体,同时也使背光顶部形成自然的弧形。

图15 背光结构示意图

2.4 东檐墙

东檐墙中间为三开门木门,将东檐墙分割为东檐南墙和北墙。从东檐墙内部开腔可以看到,东檐墙是以建筑墙体为依靠,上部另起壁塑墙的建造形式,壁塑墙是以大木材做骨架的木骨泥墙形式,上部配合屋顶,建造成前倾、微弧形,下部为建筑墙体的一部分,因此形成分裂开腔(图16)。壁塑墙内部有上下两根、南北方向横木,用来承载上部墙体及彩塑的重量。最初建造时横木一端搭在建筑梁架上,将上端壁塑的重量传递到建筑梁架上,一端没入墙体之中,将上端彩塑重量分担到大殿南山墙和北山墙上。

图16 东檐墙北侧结构示意图

3 结论

通过调查,水陆庵壁塑制作工艺为传统工艺,工艺结构为:木骨架→粗泥层→细泥层→颜料层,制作步骤大体分为固定连接点、制作木骨架、扎捆草绳、粗泥塑型、细泥整形、着色施彩六步。固定结采用木质楔子、铁质楔子和空心竹三种,竹骨架呈现“L”型,或是“X”形。捆扎用麻绳、麦秆或芦苇缠绕在木骨架上,用麦秆、禾壳粗泥塑造大形,麻棉细泥塑造细节,再使用动植物胶将泥层和打底层、打底层与色彩层隔离开。着色施彩分为沥粉贴金和颜料着色,颜料大多为矿物颜料。通过内窥镜对墙体结构的探测得出,西墙与南北山墙的构造大致相同,为生土墙上搭建土坯墙的结构,南北隔壁和东墙是在支撑墙上部另起壁塑墙的结构,中隔壁是使用木构架形成彩塑支撑体的结构。

猜你喜欢

楔子土坯彩塑
土坯力学性能及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不完整的圆圈
不完整的圆圈
木楔子
木楔子
泥彩塑:天地之美
汉源彩塑
乡间土坯
中国早期土坯建筑发展概述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