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同体理念下企业大学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2023-10-30钟海富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校企共同体理念下企业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企业大学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提出校企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企业大学创新发展策略,即建立健全企业大学组织运行体系、精准推进企业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完善企业大学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校企共同体 企业大学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4-0072-04

企业大学是指由企业出资建立,以企业内部优秀培训师和外部优秀培训师为师资储备,拥有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以培养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为己任,并满足企业职工终身学习的需要,切实帮助企业提质增效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企业大学肩负着培养职工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的艰巨任务,企业大学的培训平台也成为企业持续育才的重要抓手。企业大学的培训具有针对性与持续性,能促使企业职工及时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从而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赢得竞争优势。最初,企业大学以提供培训模块为主,随后其培训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培训职工对象更有针对性、培训覆盖范围更廣,目前企业大学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育才途径。企业大学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培训职能,提供专业培训项目规划与设计,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服务体系。然而,企业大学在为职工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在培训师资、课程升级、培训服务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其运营成本剧增,企业大学的持续创新发展亟须探索新的路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要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企业大学正是开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有效载体。企业大学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紧密合作,充分地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有机整合企业自身资源,在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与高校形成育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紧密合作关系,从而打造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的企业大学。

一、校企共同体理念下企业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大学低成本升级优化培训模式

粗放式管理培训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所采用的模式,由于受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限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企业组织内部培训经费往往计入企业成本支出,当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企业培训支出大概率会急剧缩减,致使培训难以为继。粗放式管理培训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大学未来的发展,企业大学应转变运营理念、创新培训管理模式,通过与高校联合打造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的精细化管理培训模式,进一步升级优化培训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企业员工需求服务企业员工培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有利于企业大学打造创新学习型培训组织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建设企业大学,有利于企业大学打造创新学习型培训组织。校企共建企业大学,一方面可以借鉴高校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经验,通过把员工培训学习安排列入日常工作计划,让培训学习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实现企业员工持续学习的良好状态,从而有利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深入员工思想,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员工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大学可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针对员工的业务学习制订专门的学习计划,建立跨业务部门的学习班级或小组,加强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并在后期利用学习平台将终端客户和合作伙伴纳入“学习圈”,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这对企业大学创新学习型培训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企业大学优化资源和完善评估体系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共建企业大学,是实施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校企共同建设企业大学,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如联合高校共同开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资源,方便企业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边工作、边学习”的人人乐学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企业大学可以参照高校的教学模式灵活开展各项业务培训,通过借用教学平台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高校线上教学课程资源为员工精准配置课程、动态设置课程内容安排,以解决员工的学习之忧,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培训效果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全业务培训过程的监督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大学培训业务的有效开展。

(四)有利于企业大学逐步完善和拓展培训职能

企业大学在建设初始阶段仅具备内部员工业务培训功能,伴随着校企共同体理念下共建企业大学的有效推进,企业大学的培训职能范围已逐步拓展,其培训服务对象涉及整个商业价值链成员。一方面,企业大学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支撑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通过借助高校师资力量,企业大学也承担绩效咨询顾问,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企业大学联合高校共同培养精英人才,通过校企共建的模式系统化培养综合型优秀人才,企业大学借助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既关注企业员工的实战能力培养,又十分关注企业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

二、当前企业大学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一)企业大学组织运行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大学肩负着支撑企业中长期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的重任。调研发现,当前部分企业大学存在组织运行体系不够完善、组织战略定位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主要体现是企业大学运营管理团队职能不够完善。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更换频繁导致企业大学组织架构不稳定、企业大学自我价值定位不精准、企业大学的价值主张得不到有效呈现。

(二)企业大学管理制度建设成效不明显

企业大学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大学有效正常运行、顺利完成企业培训目标的有力制度保障。笔者调研发现,当前部分企业大学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建设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大学的管理制度与企业培训操作流程衔接不畅、所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企业大学培训需求,甚至部分管理制度与企业大学实际运营工作相脱离,严重影响了企业大学培训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企业大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不足

校企合作是推进企业大学与各类高校紧密联合、共享资源的一种有效举措,有利于促进企业大学多元化办学和实现商业价值。笔者调研发现,目前部分企业大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大学的多元化办学步伐。主要表现在企业大学的服务对象仍以企业内部职工为主,培训课程开发和知识传授仅依靠企业内部力量,与高校合作内容少、范围小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融合机制。

(四)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健全关系着企业大学培训业务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能否取得理想成效。笔者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大学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健全、课程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自主开发的课程较少,部分培训课程需从外部购买,导致了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而外部购买的课程无法保证课程的专业理论与业务实践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企业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五)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力量不强

师资队伍是企业大学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基石,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企业培训有效开展的前提。笔者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大学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不稳定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企业大学的培训师来自企业内部,这些培训师同时也是企业高管、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由于其平时工作较忙,培训授课意愿不强,且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此类兼职教师流失率较高。

三、校企共同体理念下企业大学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企业大学组织运行体系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大学组织运行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大学持续创新稳定发展。一方面,由校企共建企业大学组织架构,企业大学采用公司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企业化方式进行运营。企业大学战略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高校领导和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企业大学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企业大学理事会理事长由企业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包括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和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对企业大学重大事项进行商讨和决策;企业大学领导班子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企业大学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现实工作需要,可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组建运营管理团队,设立综合管理部、培训研发中心、资源共享中心、教务规划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同步形成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定岗定责,确保企业大学组织架构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进一步明晰企业大学发展定位和价值主张,企业大学可根据自身战略发展需求,从组织价值和商业价值两个维度进行定位选择。组织价值维度定位主要是指在组织内部价值创造体系中的定位。企业大学可将自身定位为“组织战略变革助推器”或“组织人才培养的摇篮”。例如,海尔大学采取矩阵式管理,组建了培训规划部、考试中心、销售平台组、产品本部组、生产平台组五个部门。而商业价值维度定位主要是指企业大学在外部商业体系中的定位。企业大学可根据自身的价值主张将自身定位为“服务全行业市场”或“业务生态圈伙伴”。例如,中兴通讯学院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为内外客户、代理商、外包商等提供文档与多媒体、培训与咨询、海外培训中心及酒店等服务,并根据所履行的职能划分为知识服务部、知识产品部、管理服务部、测评部、文档开发部、英语支持部等部门。

(二)精准推进企业大学管理制度建设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精准推进企业大学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确保企业大学培训运营工作正常开展,提升企业大学培训业务成效。在培训需求调查制度方面,要针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效果评估等相关内容先在企业内部进行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培训需求信息后,根据企业大学战略发展需求,通過顶层设计确定培训计划,以此完善培训需求调查制度建设,确保培训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培训过程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培训全过程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精准对接培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管理制度与培训流程无缝对接,从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更新、培训过程中员工的参与度等多个维度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确保整个培训过程系统化与科学化。在培训效果评估制度方面,企业大学可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无缝对接,让培训学习活动成为企业员工培养的一部分,并最终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年终考核奖励制度中,确保培训效果评估的精准化。例如,如家管理大学建立了一整套针对集团、城区、酒店的三级培训管理制度体系,自主编制标准化教案,把培训和培养员工的责任和贡献度作为绩效考核制度建设重要抓手,完善的三级培训体系和绩效考评机制有效确保了如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积极完善企业大学校企合作机制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积极完善企业大学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加大企业大学多元化办学步伐,实现企业大学的商业价值。一方面,以企业大学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企业大学与高校协同共生机制,打造极具特色的集成式培训供应链,推动企业大学多元化办学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完善校企利益共享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校企双元育人体制,企业大学要与高校紧密联合,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开发系列培训课程,共享师资力量和教育培训资源,从而不断创新企业大学的办学形式。例如,阿里云大学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建“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打造国际一流的DT时代人才培养专业,共享师资教学资源库、共享大数据实验室、共享海量云生态企业岗位,从课堂到实验室,从教学到就业,打造产、学、研、用、创的立体式人才价值链。阿里云大学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分别从进阶式学习、动手实操、能力测试等环节帮助用户真正掌握技能、真正使用技能,并对接阿里云人才库,将人才推荐给用人单位,形成云生态人才闭环。

(四)全面推进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培训课程品牌核心竞争力。课程体系是企业大学开展培训的重要资源,企业大学应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建设满足企业培训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系列培训课程。一是通用课程的建设,主要开发普通企业均能适用的技能类和商科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商务礼仪技能和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这类课程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快速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二是专业课程的建设,主要开发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专业课程,需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从解决行业领域痛点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课程,这类课程可以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先机、谋划布局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三是定制课程的建设,主要针对企业委托培训需求进行定制化课程开发,通过对企业实际培训需求进行调研,梳理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进一步开发解决方案课程,这类课程可以帮助企业提炼、升级企业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四是辅助课程资料的建设,主要指开发辅助完成课程培训学习的各种工具和资料库,包括企业行业数据库、企业行业法规库和企业经典案例库等,这类课程辅助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加深对培训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效率。例如,宝洁大学建立了“三全”(即全程、全员、全方位)立体培训课程体系,全程是指新员工入职到退休,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培训课程与之配合;全员是指公司所有员工(员工从事岗位包括生产制造、市场营销、IT服务等)都是培训课程体系覆盖的对象;全方位是指培训课程体系将提高员工的基础素养、专业素养和管理素养作为主要培训任务。

(五)注重加强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加强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培训水平,拓宽师资队伍甄选渠道,有利于提升培训效果和提高师资队伍稳定性。一方面,企业大学可以通过与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形成师资共享机制,借鉴高校师资培养经验,完善企业大学培训师甄选和培育体系,提高培训师职业能力,组建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大企业大学师资培育规划与建设力度,可以通过培训师资格认证、培训积分管理、晋升入选高端师资库等多种方式激发师资队伍的活跃度,为培训师资队伍提供获得成就与荣誉的平台,以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增强师资队伍的凝聚力。例如,华为大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华为大学的讲师主要来源于公司各级管理者、公司技术骨干和对培训感兴趣的公司员工,华为大学通过“训战結合”模式,将拥有大量成功实践经验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集中起来进行“训战”,是名副其实的“领袖的摇篮”,华为大学通过设置助理讲师、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和资深讲师五个晋升级别资格认证,不断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建设与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企业大学的设立、价值定位和机制体制设计都尚未有现成的标准范式可借鉴,需要企业大学培训管理者从前瞻性、系统性和实际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并在校企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与高校进行紧密合作,建设适应自身发展逻辑的多元化办学主体,形成校企育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而借助高校教育资源,推动企业大学培训业务持续创新发展,有效彰显企业大学培训价值,实现企业大学培训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炳忠.“校企共同体”理念下的企业大学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21(7).

[2]许传华,王凯,熊吉冉,等.行校共建现代企业大学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9).

[3]王晓波.基于组织绩效导向的企业大学体系建设[J].中国人事科学,2022(10).

[4]路晓丽,王一涛.企业大学的价值内涵、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8).

[5]盛华静.数字化时代企业大学建设的探讨[J].经济师,2023(2).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重点课题“后扶贫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路径研究”(2022ZJY2767)、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财经素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22ZJY24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海富(1983— ),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