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探析

2023-10-29蒋卫军

高教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创艺术设计高职

蒋卫军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指出文化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文化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仍然是当今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已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意设计能力的人才,而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则是培养专业性、复合型、高素质的文创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来源。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这恰恰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因此,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创意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文化创意的内涵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文化创意市场日益繁荣,文创产品成为了一种稀缺商品。文化创意也是一种新兴领域,它涵盖了广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例如艺术设计、建筑装饰、电影电视、手工艺、纪念品、出版物和数字娱乐等。文化创意的重点在于文化与创意,指借助传统文化经验与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设计人员的创意与加工,创作和生产具有创新和文化艺术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精神和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体系的创新和健康发展。文化创意的内涵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创意思维、创造性实践等多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它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生活中,让人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和尊重历史。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创意的推动力,它们通过创新和创造价值,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创意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是文化创意的基础,通过挖掘历史遗产、文化传统和现代元素,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升级。社会发展则是文化创意的使命所在,它以文化为纽带,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三、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特别是需要具有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在这种趋势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将文化创意深度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去,培养更有特色、更有竞争力的文创设计人才,以此适应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也是唯一的文化从未间断的文明古国,古代人们在长期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核的产业,其核心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可以让师生更加深入了解、发掘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经典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在艺术设计类作品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如在广西某高职院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中,师生将广西民族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与作品中,设计制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广西民族元素的丝巾、手机壳、文创纪念品等,参加东盟职教展,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在与东盟的国际交流中,作为礼品赠送给东盟国家人员,让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创产品走向东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培养文创意识和文创能力,促进人才与产业振兴

相比美国、日本、英国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缺少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或是设置了艺术、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学科。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紧跟时代,教材与课程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培养的方式单调、师资力量匮乏,缺乏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导致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无法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具备创新性的专业复合型人才[2]。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将文化创意产业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如开设“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等课程,构建“通识+平台+核心+拓展”的立体化创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指导学生转化文创产品,能够培养学生文创理念。毕业生进入当地的相关企业,能够促进地方人才与文创相关产业的振兴。

(三)创造优质文创产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和创意,将文创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合文化创意理念精神,结合创意为王的核心要素,教师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造,美化和滋养文化创意产品,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优质的文创产品,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当这些毕业生走进工作岗位后,可以创造出更受市场欢迎的优质文创产品,个人竞争力更强。

(四)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提升人才创新意识

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确定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相融合的专业,在实施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化创意理念内涵,秉持创意为王的根本特性,融入创新创业元素,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

(五)增强学生核心技能,培养学生复合技能

过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加上文创行业市场范围较大,与广告设计、市场营销、项目策划等领域相关,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着盲目性,较慢找到适合自己、自身擅长的岗位[3]。在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的课程模块中,课程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技能课与相关选修课,但是学生往往无法有效掌握专业技能,学生学习比较广泛,不能精通核心技能,就业方向不够清晰。教师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增加文创作为主要元素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复合技能。

四、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举措

(一)构建基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育人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关联到多个艺术设计类专业,如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与策划、产品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色彩构成与图案设计”“造型与设计基础(素描)”等。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此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构建基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育人模式。

基于过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做好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通识教育,还要重视共享线上线下的资源平台,重视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结合本校的专业发展目标、专业相关行业发展现状、社会市场用人情况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教师在做好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知识的通识教育基础上,基于多元并进的理念,运用现代学徒制、工作室制、职普融通、产业学院、岗课赛证等方法,全面培养专业学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树立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二)根据立德树人理念,优化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教育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教育部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立德树人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注重文化创意元素的融入和应用,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与文化创意有关的实际项目和案例,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文创行业发展,了解最近文创市场需求,了解相关的艺术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些案例作为教学教材,进行思维引导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灵感,以便更好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创设育训一体、德技一体、赛教一体、产学一体、研创一体等“五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4]。

比如,所谓“育训一体”是指将育人教育和日常训练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中,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以此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振兴地方产业、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育人教育,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德技一体”是指将德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基于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的理念,落实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敬业乐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也能够促进学生持续精进自身专业技能。“赛教一体”是指将赛事活动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关于赛事的内容,指导学生比赛的方法和技巧,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项赛事。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开展文化创意相关的校级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产学一体”是指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融合,在课堂上,教师融入与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推荐学生就业等。如可以融入文创实际开发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自己的设计能力,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研创一体”是指将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综合,这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文化创意能力、创新创业精神,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合岗位适应能力,构建创新课程群链

基于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视角,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文化创意理念,教师不仅要挖掘和应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还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岗位技能要求、岗位适应能力等,构建艺术设计创新课程群链,即“通识+平台+模块+拓展”的创新型立体化课程群链。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必修通识课程,推动平台共享,实现中层分立与顶层互选[5]。

比如,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为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教学中,专业教师应当通力合作,探索与开发非遗文化课程,融合其他通识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主要课程包括“艺术概论”“东盟贸易文化”等。为更好传承民族文化与提取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教师还要融入平台共享基础课程,如“造型基础”“构成与图案”“材料与文创设计”“创意思维”。结合各专业技能的个性发展要求,基于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导向,教师还要开发“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广告系列专业课”“产品设计系列专业课”“数字媒体系列专业课”。在这些专业技能课中,教师可以根据企业的真实项目,将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各环节融入其中,构建专业、企业、行业、产业深入融入的协同育人系统。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需要,教师还可以开发一些拓展互选课程,如“产品营销课程”“电子商务系列课程”“新媒体系列课程”等,能够联系多个专业,提高学生跨专业技能,更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四)引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情景

基于文化创意内涵,教师在实施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去互联网和日常生活中挖掘和引入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包括涉及的相关产业介绍、关联的相关行业、市场上发行的相关产品等[6]。教师通过引入工艺品实物,引入电影宣传海报,引入时装设计图,引入表演艺术影像,引入图书设计方案等,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启发学生文化创意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

例如,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之非遗产业驱动的文创开发教学中,教师要提前收集一些产业化较好的非遗文创产品,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创新创造。教师引入四川非遗文化产品的图片与实物,有银花丝熊猫首饰、彭州白瓷“洗脑壳”系列产品、泸州分水油纸伞、道明竹编平安扣,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美在哪里,说说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思考与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教师基于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彭州白瓷制作技艺、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道明竹编等非遗项目,总结出非遗文创产品记录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凝结着先辈的审美经验和情感认同。

(五)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创设多元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为更好地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文化创意理念,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还要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智慧平台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创设多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探究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根据课程主题内容,提前准备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设计预习学案与教学课件等,实施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7]。

例如,在“色彩构成与图案设计”“造型与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全面解读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学情,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准备丰富的数字资源与实物资源,创设和运用多元教学方式。“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基于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与服装设计等领域,播放插画设计的微视频,展现色彩在其他方面设计应用中设计的产品图或实物,要求学生思考不同产品的色彩运用,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教师还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与小组探究法教学,布置基础设计任务:试着运用两种色彩设计一款U盘,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展现情况进行点评,展现多种多样的产品设计。

(六)指导学生创意实践,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在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还要基于课程主题内容,讲授各个领域的经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商品,MUJI的日式生活美学、宜家(IKEA)的北欧生活美学、“大圣归来”动漫衍生品情况、麦当劳包装设计、旺旺文创食品设计。在讲授设计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实践,提出一些设计方向,确定设计主题,逐步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例如,为研究开发地方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创新地方文化产品,教师可以基于文化创意内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要求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些地方旅游纪念品。以广西地区旅游为例,选择桂林、柳州、北海三个城市,要求学生基于这三个城市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化、地方特色资源等,设计三个地方旅游的纪念品,要求突出地方特色,目标是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兼具经济学、文化性、美观性。这需要学生基于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充分挖掘和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符号,将其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创作情况进行点拨指导,提供必备的资源和工具,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文化创意理念的内涵,明确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并对融入的路径进行建议。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优秀文化资源,优化课程设计,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与实践,逐步提高课程教学成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更好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技术设计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创艺术设计高职
陶溪川文创街区
《星.云.海》
《花月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