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总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2023-10-27陈家骏夏水伟李霞黄剑辉王祖飞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胰管内分泌胆总管

陈家骏,夏水伟,李霞,黄剑辉,王祖飞,纪建松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1.放射科 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2.肿瘤科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和肺,原发于肝外胆管的极其罕见,因其缺乏典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变现,术前极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患者,入院体检发现胆总管占位,影像学提示胆总管腺癌可能,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胆总管原发性NEC病例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偶然发现胆总管下段占位2周”于2019年3月27日入丽水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治疗。患者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1.1 ng/mL(正常值范围:<16.3 ng/mL),铁蛋白216.1 ng/mL(正常值范围:4.6~204 ng/mL), 常规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均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示:胆总管内径15 mm,胰腺段管腔内见22 mm×14 mm大小等回声团。胰腺增强CT示:胆总管下段占位伴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见图1)。MRI胆管胰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占位,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张(见图2)。上腹部增强MR示:胆总管下段占位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肿瘤可能大(见图3),建议PET-CT检查。临床结合影像学,有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善术前检查,先行逆行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刷检及胆管内活检,置入胰管支架,待病理后再行确定手术方式。ERCP镜刷:胆总管下段刷检:见异型细胞,倾向腺癌。经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Child消化道重建术,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触及胆管支架,切开后于胆总管下段可见约 1.0 cm×1.2 cm新生物。术后病理镜下检查示:胆总管内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2.5 cm×1.5 cm× 0.8 cm,胆管腺上皮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黏膜固有层至肌层见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其间夹杂少量中分化腺癌成分。病理诊断:“胆总管”高级别NEC(最大径约0.8 cm,约占浸润癌成分85%),合并中分化腺癌(约占浸润癌成分15%),肿瘤浸润至肌层,局灶区浸透胆管壁,未累及胰腺、胃及十二指肠(见图4)。“胰腺、胃、十二指肠切缘”及另送“胆管上切缘”均阴性。胃周 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腺上皮CK19(+)、CK7(+)、CK20(+)、CDX-2(+)、LCA(-)、Ki-67+(约75%);高级别NEC Syn(+)、CD56(+)、CgA(小区+)。本例患者Ki-67+(约75%)恶性呈高,建议及早化疗,患者及家属考虑身体状况欠佳,拒绝进一步治疗。于2019年5月14日出院。

图1 上腹部冠状位CT示胆总管下段软组织肿块

图2 MRI胆管胰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占位,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张

图3 增强MRI示胆总管下段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

图4 胆总管NEC病理染色图片(HE,A:×100;B:×200)

2019年7月26日患者于门诊复查肝脏MRI未见明显转移及复发征象,评估病情稳定。2019年10月25日于门诊查肝脏MRI示肝脏多发环形强化结节,考虑转移瘤。评估病情进展,于11月13日在介入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雷替曲塞2 mg、奥沙利铂 50 mg),患者不能耐受,出现严重肺部感染。于2019年12月15日、2020年1月7日、2020年3月25日改行信迪利单抗200 mg静滴免疫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生存周期13个月。

2 讨论

NEC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全身各个器官均可发病,最常见于肺和胃肠道系统,原发于胆总管的NEC极其罕见,占所有肿瘤的0.2%~2.0%[1]。本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晚期主要为胆道梗阻症状:黄疸、发热、腹痛等[2]。NEC也可以出现典型的类癌综合征,如面色潮红、腹泻、心脏病等。本例患者为原发于胆总管胰腺段的NEC,国内外罕见报道。

本例患者体检意外发现胆总管下段占位,初诊时未出现明显胆道梗阻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病灶呈膨胀性生长,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估其他部位未见明显肿瘤及转移征象后,遂行手术治疗。由于病灶位于胆总管下段,行胆管根治性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Child消化道重建术)[3]。术后病理镜检及免疫组化Syn(+)、CgA(小区+)、CD56(+)确诊胆总管下段NEC。因患者个人原因术后拒绝行规范放化疗。术后5个月后出现肝脏转移瘤,行肝动脉化疗栓塞(雷替曲塞2 mg、奥沙利铂50 mg),病情进展。改行免疫治疗,患者病情仍进展迅速,生存周期仅13个月。

由于肝外的胆管NEC极其罕见,其临床病理特征尚不明确,导致术前难以明确诊断。目前对于胆总管NEC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案,其临床表现与胆总管腺癌相近,该病确诊主要依据病理镜检+免疫组化检查[4],免疫组化染色嗜铬素A(Cga)、CD56、突触素(Syn)染色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Ki-67可以为肿瘤分级提供依据,数值越高提示预后越差[本例患者Ki-67+(约75%)]。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但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并排除有无其他脏器转移及淋巴结侵犯[5]。手术根治切除是目前治疗胆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主要手段,一经发现应尽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同时行肝门区、胰头周围、腹腔干等周围淋巴结清扫,以保证完全切除、切缘阴性[6-7]。术后行相应的化疗或免疫治疗。

对于初诊就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的NEC患者,化疗首选经典方案依托泊苷+顺铂(EP)与伊立替康+顺铂(IP),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再加用氟尿嘧啶及伊立替康四药联合在晚期NEC患者中总生存期优于EP和IP,但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谨慎使用[8]。免疫治疗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效果不佳[9],一度被学者称为“免疫冷肿瘤”。因此对于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以化疗为主,4联方案略优于EP和IP[10]。

猜你喜欢

胰管内分泌胆总管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稳住内分泌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