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10-25邹宜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腓骨关节镜胫骨

邹宜修

河南孟州市中医院骨科 孟州 454750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大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以关节疼痛、 肿胀和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也是诱发中老年群体残疾的主要病变之一[1-2]。 膝关节或单髁置换术效果肯定,但术后骨膝关节假体周围疼痛的风险较高[3]。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22例中老年KOA患者实施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1我院收治的中老年KO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35岁,术前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符合KOA的诊断标准[4]。(2)单侧病变,以内侧膝关节间室狭窄、软骨下硬化及骨赘形成为主要表现。(3)膝关节稳定性佳,未出现严重脱位。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2)存在下肢手术史、 严重创伤史、 髌骨骨折等可能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患者。(3)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异常者。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21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关节镜组),22例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组)。均由同一组医生顺利完成。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大腿根部缚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关节镜组:由髌韧带内、外侧置入关节镜,顺髌上囊、内侧间沟、前间室、髁间窝、外侧沟顺序探查关节腔,并予以修整[2]。镜下清除增生滑膜、骨赘及游 离体,修整磨损或破裂的半月板及关节软骨,“微骨折”处理软骨缺损区域,关节腔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降低腔内炎性因子浓度。置管引流后逐层关闭切口。联合组:关节镜清理操作同关节镜组,清理完毕后经小腿后外侧略偏腓骨后方,沿腓骨走向作一长约4.0 cm纵切口,逐层分离软组织,钝性分离肌筋膜、肌肉,显露腓骨近端,注意保护邻近腓浅等神经及血管。剥离骨膜后距离腓骨头下方6.0~8.0 cm处选择2.0~3.0 cm2截骨平面,截除后应用骨蜡封闭骨面,冲洗创面,松开止血带后彻底止血。置皮片引流,缝合切口,无菌大敷料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判标准(1)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5]、Lysholm膝关节评分[6]、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7]评价膝关节功能;以VAS评分[8]评估术侧膝关节静息及活动时疼痛程度。HSS评分包括疼痛、功能、肌力等,总分0~90分,分值越高表明膝关节功能越好; Lysholm 评分包括跛行与支撑、爬楼梯与下蹲、关节肿胀与稳定性、绞痛与疼痛等8个维度,总分0~100 分,分数越高表面膝关节功能越好; WOMAC量表包括疼痛、 僵硬和关节功能3个维度和24个分项,总分0~96分,分数越低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VAS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2)2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手术前后HS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2组术前的HSS、Lysholm、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联合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关节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Lysholm评分、 WOMAC评分比较分)

2.3手术前后VAS评分2组患者术前的静息性及活动性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静息性及活动性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关节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4术后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0个月,其间联合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神经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关节镜组中出现神经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KOA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长期机械损伤、负重、年龄、肥胖,以及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引发的关节失衡、纤维组织退化和关节液成分改变导致的膝关节内翻、关节软骨受损、关节间隙狭窄、骨赘生成等密切相关[9]。伴随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程度加重、骨密度降低,以及膝关节周围在体质量负荷作用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沉降。胫骨近端为松质骨区,胫骨平台周围缺乏强有力的软组织包围和内侧骨性阻挡,仅有外侧腓骨支撑,导致负重点内侧偏移,胫骨平台内侧可出现不均匀沉降。当人们步行活动时随着负重点变化可加重内侧负荷,导致内侧平台持续沉降而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KOA发生风险。

近年来随着腔镜等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患者对关节功能要求的逐渐提高,关节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同时基于“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产生的腓骨截骨术,亦逐渐成为骨科临床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10]。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比较了关节镜清理术与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KOA的效果。结果显示,与关节镜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HSS、Lysholm、WOMAC评分改善效果更显著,缓解疼痛更有效,且并发症风险无明显增加,应用效果肯定。其原因在于:(1)通过关节镜微创技术处理受损半月板,清除病损关节内增生的滑膜、病理性软骨等,可减轻关节内压力,保护关节软骨,降低软骨磨损程度。加之关节腔灌洗可降低炎症介质浓度,故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等症状的显著改善。但仅通过关节镜下清除手术不能解决关节畸形、关节力线异常等关节机械力学问题,远期效果欠佳[11]。(2)腓骨近端截骨后彻底解除了外侧胫骨平台下方的“异常”支撑,下肢负重力得到明显提升,膝关节内侧压力负荷亦得到减轻,预防胫骨平台不均匀沉降的持续出现,缓解膝关节外侧软组织张力,从而减轻了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了患肢活动功能。此外,可阻止膝关节内侧间室关节炎恶性发展[12]。与胫骨高位截骨术等其他截骨术式相比,腓骨近端截骨手术创伤更轻,利于术后的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后续人工膝关节置换。但单纯行腓骨截骨术无法有效处理关节内半月板及软骨损伤、关节周围增生的骨赘等病变,因此对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受到较大影响。(3)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关节内病损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纠正下肢力线不良问题,减小股胫角,缓解局部载荷过度,从而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恢复膝关节活动能力及正常结构,促进软骨再生,巩固手术效果。进一步延缓KOA进展,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存在样本量少和随访时间较短等局限性,且未细化患者体质量、地域等分组资料,因此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尚需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和长期随访的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采用腓骨近端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治疗中老年KOA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腓骨关节镜胫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