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研究

2023-10-25单星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疝环双歧腹股沟

单星燃

河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安阳 455000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逐渐下移,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婴儿出生后不久,鞘突下段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则闭锁为纤维索带,若闭锁不全或未闭锁,就成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疝囊,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8 %,以右侧较多[1-2]。由于1岁以下婴幼儿的腹肌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可能自愈,故可暂不手术。对1岁以上的婴幼儿,亦无须修补,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获得满意效果[3]。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股沟疝的传统术式,通过小切口完成手术,但损坏腹股沟管处解剖结构,延长术后康复进程[4]。随着医疗技术进展,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更符合微创理念,有利于术后康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气腹及手术创伤仍可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影响肠道功能。基于此,我们开展此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我院2019-11—2022-12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超声检查确诊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并符合腹腔镜疝环闭合术的指征[2]。(2)男性、单侧发病,均拟行腹腔镜疝环闭合术。(3)家属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1岁,>13岁。(2)有下腹部手术史。(3)难复性疝、嵌顿疝,以及合并隐睾、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儿。(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儿。退出标准:(1)未按计划完成有关指标检测。(2)术中改变手术方案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组(对照组)和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治疗组(观察组)。

1.2方法2组均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经脐环中心置入5 mm Trocar和腹腔镜。镜下采用双钩疝针带结扎线经腹膜外间隙环形套扎内环口(2次)闭合疝环。具体步骤参考文献[5]。观察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批号:S20020037,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于术后在应用抗生素2 h后,≤40℃温水冲服,1次/d,1 g/次。连续用药3 d。

1.3观察指标(1)术后临床指标: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2)术前、术后第3 天,取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反应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肠道微生态指标: 通过无菌离心管收集新鲜粪便标本,放于-80℃冰箱内保存。取粪便样本200 mg,冻融,于-20℃下保存待用。依据说明书步骤提取细菌DNA,按照基因库内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经公司合成,分别于数据库内予以对比。双歧杆菌游引物为5-GATTCTGGCTCAGGATGAACGC-3、下游引物为5-CTGATAGGACGCGACCCCAT-3,扩增片段是230 bp;大肠杆菌的上游引物为5-CATGCCGCGTGTATGAAGAA-3,下游引物为5-CGGGTAACGTCAATGAGCAAA-3,扩增片段为95 bp。检测引物的特异性,行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为1 μL的上游引物、1 μL的下游引物、9 μL的SYBR Green、7 μL的DNA模板、2 μL的ddH2O;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5℃40 s,55℃20 s,68℃40 s,循环40次,72℃延伸10 min结束。取10 μL的PCR产物、2 μL的LoadingBuffer予以混匀上样,电泳琼脂糖凝胶,能见PCR扩增产物显示特异性条带;提取DNA,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按照DNA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说明纯化回收,测纯化产物的吸光度、浓度,换算为标准品1 μL的拷贝数制作曲线;提取DNA分别行16SrRNA的荧光定量PCR。设置标准品实施校正、ddH2O替代DNA模板作阴性对照,依据溶解曲线分析PCR产物特异性,Light Cycler PCR仪分析结果。含量用拷贝数/g湿便代表,即双歧杆菌、大肠杆菌。

2 结果

2.1基线资料研究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4例,每组27例。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比较

2.2术后临床指标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术后均未发生疝囊积液、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表2 2组患儿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2.3炎性反应指标术前2组患儿的CRP、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天,2组患儿的CRP、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观察组患儿的CRP、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手术前后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2.4肠道微生态指标术前2组患儿的肠道微生态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天,2组患儿的双歧杆菌低于术前,大肠杆菌高于术前、其中观察组患儿的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肠道微生态指标比较拷贝数/g湿便)

3 讨论

与成年人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虽然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的疝环闭合术创伤更小[6],但其仍属于有创操作,亦可引起机体剧烈的应激反应,而影响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延缓术后康复[7-8]。肠道免疫功能依赖于完整的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屏障功能可通过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反应[9]。有研究指出,双歧杆菌能利用Toll样受体 2(TLR2)抑制肥大细胞,体外予以双歧杆菌预防性干预,可有效调节肥大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功能[10]。亦有报道指出,益生菌利用其免疫调节功能可促进黏膜抗病原能力,甚至引起免疫耐受;并经过作用至TLR2促进细胞因子的形成,聚集/增强中性粒细胞功能,抑制促炎因子,减少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强免疫功能[11-1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直接补充肠道处的益生菌,利用竞争作用阻止致病菌生长与繁殖,增加机体对于营养物质吸收率,提高免疫力[13]。益生菌代谢产物可有助于调节肠道pH,抑制对有害物质吸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14]。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探讨了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结果显示,2组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时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的良好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可缩短康复进程,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胃肠黏膜功能恢复。但本次样本量较少且收集区域、研究条件有限,其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中心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猜你喜欢

疝环双歧腹股沟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疝环充填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