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疗效对比研究

2023-10-25胡中伟刘耿耿闫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椎弓入路经皮

胡中伟 刘耿耿 闫峰

1)河南周口协和骨科医院脊柱二科 周口 466000;2)河南周口骨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 周口 466000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trauma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TTF)多因高能量暴力所致,对于胸腰椎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4分的患者需采用手术治疗[1]。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pedicle screw fixation,PSF)是临床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2-3],但目前临床关于两种入路的优劣仍无统一认识[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PSF 术的TTF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以比较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3我院脊柱二科行PSF术的TTF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依据外伤史、临床症状,以及通过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TTF。(2)依据TLICS评分标准[5],TLICS>4分。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多发性骨折、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者。(2)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全者。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92例,根据PSF术的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和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全麻,患者取俯卧腹部悬空体位。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伤椎位置。常规消毒、铺巾。肌间隙入路组:以伤椎为中心取8~10 cm正中切口。逐层切开至腰背筋膜。钝性沿多裂肌和最长肌分界面的纤维走向钝性向两侧分离,充分显露伤椎及其两侧的关节突。万向钉置入伤椎处,并于相邻椎体两侧椎弓根位置内置根钉。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根钉位置合适,置入固定棒支撑、复位。C型臂X线机再次透视确定复位良好,生理冲洗手术区域,逐层缝合切口。经皮微创组: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标记伤椎关节突的上缘、下缘、内侧缘。明确进针点后在伤椎及其临近的椎体椎弓根处经皮穿刺,到达关节突延长线和横突中轴线的交汇处。于穿刺点做1.5 cm切口,调整穿刺方向和深度,进入椎弓根。取出针芯,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依次置入保护套、扩大管。同法置入其他3根导丝,保持高度基本一致。导丝的引导下,固定椎弓根螺钉。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骨折对线和螺钉放置满意后,置入置棒器,撑开器复位椎弓根,椎体复位及椎体高度满意后拧紧螺母,缝闭切口。2组术后均常规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术后依据X线片复查结果,适时佩戴支具行走。术后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和效果评价(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和透视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2)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7],以及影像学指标: VAS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ODI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差。影像学指标包括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伤椎Cobb角。

2 结果

2.1围术期指标经皮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长于肌间隙入路组,但术中总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短)于肌间隙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ODI、VAS评分和影像学指标2组患者术前的ODI、VAS评分和影像学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ODI、 VAS评分和影像学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ODI、 VAS评分和影像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脊柱的胸腰段位于应力集中处的胸腰椎生理弧度交汇部,受到高能量暴力创伤后,极易发生TTF。对于TLICS>4分的TTF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以解除骨折碎片等组织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胸腰段脊柱的稳定性。PSF术能有效解除脊髓受压、复位和固定伤椎椎体前缘骨折块,恢复胸腰椎的影像学指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8]。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是两种主要的手术方式。

在棘突两侧,向下逐渐变粗的多裂肌与其外侧的最长肌间存在明显肌间隙,其中填充有少量脂肪组织。由于肌间隙入路的方向与椎弓根置钉的轴线一致,故实施PSF术时无需多次进行透视及剥离多裂肌的附着处,以显露伤椎的棘突、椎板;手术视野广,操作空间大,便于复位、置钉与内固定。故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者和患者的辐射伤害较小。但其属于开放性手术,仍需对多裂肌与最长肌间的肌间隙进行分离,故可一定程度对多裂肌造成损伤,增加术中总出血量,影响患者术后恢复[9]。随着医学影像学、手术器械,以及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PSF术因其切口微小,术中无需分离椎旁肌,可最大程度避免损伤椎旁肌和多裂肌神经分支,故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促进术后快速恢复。但受视野的限制,而且需要多次透视监视手术进程与效果,故难度相对较高,手术时间与透视时间均较长[3]。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比较了TTF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的疗效。结果显示,经皮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肌间隙入路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少(短)于肌间隙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 VAS评分和伤椎的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10-11]。充分表明了经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微创PSF术治疗TTF患者,均能有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和改善伤椎的影像学各项指标。但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经验、医院的设备等权衡利弊,个体化进行选择。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无神经损伤的TTF,椎弓根完整,椎管内无占位或占位<1/3的患者。(2)不需要进行截骨矫形重建的患者[12]。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治疗TTF患者的效果相当。其中经皮微创PSF术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长,但切口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经验、医院的设备权衡利弊,个体化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椎弓入路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