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溺水了怎么办

2023-10-16李玉勤刘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预检抢救室编辑丙甲

科学生活 2023年9期
关键词:溺水者脉搏心肺

文/李玉勤 刘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预检抢救室) 编辑/丙甲

夏日炎炎,人们除了在家享受凉爽的空调,还会想去多种场所游泳。游泳虽然是一项健康收益明显的体育运动,但同时有着较高的风险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溺水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每年的7月25日为世界预防溺水日。

一、什么是溺水

溺水又称淹溺,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堵塞呼吸道,或因咽喉、气道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一种危急状态。

二、溺水的分类

根据溺水的性质,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临床根据溺水者肺内是否有液体进入,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

干性溺水是由于吸入液体的刺激导致喉头部位产生痉挛,引起声门关闭,为防止肺部进水而出现窒息,导致活体进入缺氧状态。

湿性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后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以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肺内分流增加,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研究表明,只有少数溺水死亡者(15%)肺部吸入多于22毫升/千克的水。

淹溺的后果可以分为非病态、病态和死亡,其过程是连续的。淹溺发生后患者未丧失生命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

三、如何预防溺水

1.加强危险开放水域的监管及公共游泳场所的管理。有关部门能根据水源地的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溺水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游泳馆救生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

2.加强溺水安全教育。应对所有的人群进行溺水预防宣传教育,如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要避免单独接近水源。过饱、空腹、酒后、服药后及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和进行水上活动。

3.做好入水前准备。游泳前应做好热身及拉伸运动;待身体适应水温后再下水,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

4.做好防溺水措施,必要时穿戴好救生衣。远离激流;尽量少使用充气式的游泳圈,因为充气式游泳圈很容易爆裂最终导致溺水。

5.加强游泳技能训练及夯实相关理论基础。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在潜水之前大部分人都会先急切地呼气并吸气,想通过过度换气的方式在身体里储存更多的氧气。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会降低人在水下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产生溺水。如有可能,应该从儿童期尽早进行游泳训练。

6.普及急救技能。在人群中普及心肺复苏术,可以大大提高溺水抢救的成功率。

四、自己溺水了怎么办

如果自己发生溺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冷静,吸气后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仰面漂在水面,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划水,顺势抬头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而四肢乱动、拼命挣扎、大喊大叫,不仅会浪费体力,甚至会导致溺亡。

五、发现有人溺水应该怎么办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的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者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游泳救援,也称为下水救援,这是最危险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救援方法。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溺水者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要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6.脱离水源后,立即判断溺水者情况,视情况进行下一步救援。

六、怎么检查溺水者

淹溺者被救上岸后,当务之急就是迅速进行身体情况检查,确认患者的状态,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主要检查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拍重呼,检查溺水者意识。

2.用平扫方法观察患者胸腹部有无起伏,或用看、听、感觉的方法进行呼吸、心搏检查。

3.外伤检查。让患者采取平卧位,通过询问、观察、局部按压及触摸的方法自上而下地检查患者有无在水中受伤。

七、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后做进一步检查,等待救护车期间陪伴在溺水者身旁。脱去患者的湿衣服,擦干身体表面的水,有条件时可用毛毯等物包裹溺水者身体以保暖,还可充分按摩四肢,并可酌情给予热饮。千万不要给患者饮酒,那样会促进热量的流失。保持沟通,询问发生意外时的情况,观察有无意识等变化。

2.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然后清理口鼻异物,保持侧卧位,避免呕吐窒息。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做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可能因喉痉挛而无呼吸,或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恢复并增强。恢复呼吸后,让溺水者保持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心脏骤停)。此为最严重的淹溺情况。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首要目标。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做心肺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八、溺水者被救数日后突然死亡

有新闻报道,溺水者救上岸后无特殊不适,隔了一段时间觉得不舒服去医院,但最终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溺水者如果在被救上岸后清醒,呼吸通畅,或者短时间内苏醒并呼吸氧合充分,则此类患者大部分病情持续趋向康复,预后良好。但也有少量溺水者,肺内仅仅吸入少量水,表面看来其早期意识状态、呼吸、氧合、循环均无明显异常,却在随后的数小时甚至72小时后发生严重呼吸窘迫,被称为“二次溺水”,这实际上是溺水后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水进入肺内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进入医院后的处理包括进一步生命支持。所有近乎淹溺者应收住监护病房观察24~48小时,通过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等措施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

猜你喜欢

溺水者脉搏心肺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