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2023-10-16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高水平院士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潘 锋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以“凝聚发展共识,共促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大会旨在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整体水平,探讨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方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群医学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也是一种理念和行动,群医学明晰了群医学、公共卫生、公众健康等医学卫生健康的概念、属性和逻辑关系,有利于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卫生效益,倡导健康公平,促进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与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教授在题为《从疾控体系改革看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强调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需求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疾控改革对人才提出更高需求

沈洪兵院士说,党中央高度重视疾控体系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疫情防控发表系列讲话,对加强公共卫生与疾控事业发展做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维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发挥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要加大卫生领域健康科技投入。

沈洪兵院士说,我国疾控体系改革要坚持整体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原则是坚持系统重塑,系统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坚持预防为主,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坚持科学防控,强化科研支撑体系建设,健全决策咨询体系;坚持协同高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要围绕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核心职能,分级分类建设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紧密协作、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的疾控体系发展新格局,明确各级疾控中心职能定位。国家级疾控中心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强技术指导,能力储备、决策支撑,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省级疾控中心要发挥辖区内业务领导作用,强化核心能力建设,边境省份要做好境外输入传染病防控。市县级疾控中心要加强医防协同,加强与同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协同联动。基层网底要完善与城乡社区、重点场所联动,落实疾控工作网络化管理。

沈洪兵院士出席学术论坛

沈洪兵院士强调,能力、科研、人才是疾控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改革重点是要更加重视能力建设,包括监测预警能力,流调与风险评估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数据化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公共卫生重点领域防控能力等。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定位好科研与技术部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挂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省级疾控中心增挂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或公共卫生中心)。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为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创建公共卫生实践示范基地。沈洪兵院士表示,疾控体系改革对人才队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即要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疾控人才队伍,其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包括:对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一锤定音”的检验检测能力,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重大疾病防控和处置能力,以及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能力。

疾控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

沈洪兵院士介绍,当前我国疾控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一是从疾控机构人员配置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疾控中心人员数为20.9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01万人。根据疾控中心机构编制标准(1.75人/万常住人口,实际只有1.48人/万常住人口)全国至少共需要各级疾控人员24.5万人。新冠疫情以来我国疾控机构人员数量有所增长,如重庆市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从2019年的2526个,增加到目前的4886个,增幅达到93.4%。二是公共卫生医师数量增长缓慢,2014—2021年间我国公共卫生医师数量只增长了6.3%,而同期口腔医师增长了121.1%。三是疾控中心人员学历层次及职称构成有待提升。2021年我国各级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构成统计显示,在学历方面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为7.9%,大学本科为44.6%,大专及以下为47.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5.6%,执业(助理)医师占46.8%。

沈洪兵院士指出,当前我国疾控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各级疾控机构调研显示,首先是人才编制总量不足,部分疾控中心虽然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1.75人的标准配齐了专业人员,但这些人员中有些纳入了结核病防治院等医院的职工,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仍然凸显。第二是疾控队伍人才学历参差不齐,省级疾控中心以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地市以本科和本科以下学历为主。三是高水平人才引进困难,受待遇和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高层次专门人才引进困难,经常被高校或医疗机构“截胡”。四是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医疗机构、高校、医药企业对公共卫生人才需求明显加大且待遇好,导致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骨干人才被“虹吸”。同时,疾控中心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存在短板和弱项。

公卫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需求

沈洪兵院士介绍说,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健全,以本科教育为主,2017—2022年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2017—2022年间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招生人数稳步提升,如本科教育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9706人增长到2022年的14 725人,我国现有本科专业点174个,学术学位硕士授予点7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7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40个。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方兴未艾,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2021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从2个增加到5个,2021年试点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遴选并公布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点和2个军队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点。

沈洪兵院士说,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为疾控中心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2022年,地方各级疾控机构CDC在岗人员中,预防医学等专业占41.6%,其他医学专业占30%,非医学类专业占28.4%。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系)输送的人才约占省市县疾控中心现有人员的41.6%,医学院校输送的人才共计约占省市县疾控中心现有人员的71.6%。

沈洪兵院士在报告中分析了基于疾控使命的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培养定位方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规模小(特别是传染病、流行病学方向)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有待优化。二是在培养模式方面,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师资结构单一,学术型和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士(MPH)差异不明显,公共卫生的实践属性有待强化,对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公共卫生教育重视不够,方式单一。三是在评价体系方面,缺乏标准化评价体系,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重论文专利轻成果转化。四是在培养出口方面,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职业愿景差,社会认同感低,“出口难”直接导致公共卫生专业的招生困难以及人才培养上的弱化。

沈洪兵院士认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教育明显滞后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今后的培养模式要进一步适应公共卫生人才需求。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以医学课程为主,缺乏“大健康观”,对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逐渐分离,高校在教学理念和方式、课程、实践实习安排等环节上分别设置,两个专业间双向趋于弱化等,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有待优化。研究生教育重科研轻实践应用,多学科交叉背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多以传统五大卫生为主,培养模式与当前应用型人才需求匹配欠佳,学位教育考评过度重视科研。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能力培养仍是目前MPH专业学位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培养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积极性不高,应用型公共卫生培养资源不充分,高校师资缺乏公共卫生实践训练。此外,医教协同及毕业后教育体系仍有待加强,疾控机构与高校协同有待加强:双方在人员互聘、平台共建、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足;院校教学资源优势与疾控实践资源优势整合不足,缺乏协作机制和模式;校地合作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创建还有待进一步推动。毕业后教育体系仍不成熟,尚未全面建立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仍处于在疾控机构的试点阶段;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与MPH专业学位之间未衔接,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来源渠道不丰富不畅通。

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卫人才培养体系

沈洪兵院士说,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培养应用能力,全方位实践导向”指明了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任务使命和改革发展方向。

沈洪兵院士说,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体制机制;以行业队伍的问题为导向,以行业人才的需求为向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适合行业特点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制度。重点任务是深化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医教协同,调控人才供需,优化质量评价体系。沈洪兵院士强调,要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机制和生态环境,构建科学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等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院校与疾控、医疗等相关机构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发展。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公共卫生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在院校教育、规范化培训和职业资格的交叉融合。建立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制度,构建符合公共卫生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

同时,要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的质量内涵建设,着力打造课程、教材、教师、实践条件四大“核心”资源(教育部“101计划”)。加快构建满足公共卫生胜任力需求的一流课程和教材体系,特别要重视多学科融合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公共卫生学院与行业的全方位合作,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以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集成化、智慧化高水平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公共卫生实践育人能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101计划”的核心是:面对疫情新挑战、健康中国新任务和世界医学发展新需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打造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四个核心”,“101计划”的建设目标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路径,全面提升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能力,全面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为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四个核心”的核心课程是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是开发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是支持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探索性实践;核心师资队伍是由国内外顶尖学者领衔,建设一流的核心课程、教材、实践项目。

沈洪兵院士指出,要建立符合国情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首先,在院校教育阶段,要以人为本,强化本科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宽厚的公共卫生基本知识与技能,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第二,在研究生(毕业后)教育阶段,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以5年制科学博士为主,突出交叉、融合、创新;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MPH突出应用型、职业型、管理型,DrPH则聚焦高水平、多背景、国际化和领导者;同时开展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一批防治结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第三,在继续教育阶段设立公共卫生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加强在职继续教育,提升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医院管理人员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培训专项、继续教育等专项。

多措并举提升公卫人才培养质量

沈洪兵院士强调,要持续加强疾控机构与高校的紧密务实合作,多措并举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疾控机构与高校的合作领域包括:人才培养与互聘,双向人才培养(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人员互聘等;科研合作与学科建设,联合申报项目,共享科研平台和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加强疾控与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医防/医教协同融合;在政策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共同建设高端智库,支持政府循证决策和健康科普与健康教育。具体措施有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构建一批示范基地,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双聘双师队伍,提高院校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水平;联合推动预防医学教材建设,将公共卫生典型案例编入教材;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和交叉、融合、跨学科教学等。

沈洪兵院士强调,要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机制。首先,加强质量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引领发展的评估理念;推动合规性评估转向教育质量评估,在基本质量标准统一规范的基础上鼓励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以人才质量贡献为导向开展评价并综合考虑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第二,推进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制定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专业型、学术型等不同类型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第三,强化院校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首要责任。以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进公共卫生学院的质量文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意识,强调教学理念、教学创新、师资队伍等的建设与考评;加强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自我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打造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内动力。

沈洪兵院士分享了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案例。

南京医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健康视野与管理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南京医科大学以医防融合打造双向整合“新资源”即整合课程新体系。公共卫生课程新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疾病防控为核心,以“环境—人群—健康”为主线,多学科交叉。课程新体系构建了整体医学观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开展“系统—整合式”医学课程改革,推动基础、临床、预防有机融合。课程新体系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国家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高水平教学平台,开设整合实验课程,有效衔接前期基础知识与后期现场实践。同时,服务行业实际需求,构建突发公共卫生经典案例资源库,研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新设公共卫生应急课程群。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发首部公共卫生PBL实践教材和课程,推进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横向与纵向、虚拟与现实有机衔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南京医科大学积极推进医教协同打造双向整合“新资源”即多类交互教育基地,已与11家单位签署联合培养基地协议,5年新增基地双师型导师275名,2019—2023年联合培养基地共指导MPH 318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CFETP的培养目标是疾控骨干和公共卫生青年教师,目的提高专业人员以应用流行病学为核心的职业胜任力。通过规范化的FETP项目模式,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了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以现场流行病学为核心的岗位胜任力;以需求为导向,逐步拓展专业方向(应急和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免疫规划、结核病等),进一步总结完善、推动中国特色FETP发展,探索“FETP+MPH”模式,培养适应不同需要的高层次现场流行病学人才。促进国家和地方建立更密切更有效的监测和应急反应系统,搭建国内与国际现场流行病培训和调查的桥梁。沈洪兵院士认为,要支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高校与疾控的良性互动循环,打造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CDC通过FETP,强化训练高校师资的现场流行病学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高校公共卫生学院通过MPH等的培养,提升疾控骨干队伍的综合素养,提高科学分析、评估、指导解决复杂公共卫生风险和问题的能力。

沈洪兵院士表示,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是形成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师资队伍,产出高水平公共卫生科研成果,提升高水平公共卫生社会服务能力,构建高水平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注重高水平公共卫生文化传承,加强高水平公共卫生国际合作等。(封面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教授)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高水平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完善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