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改善青年脑梗死病人抑郁的效果

2023-10-13蔡莉莉王育宁范晓燕岳美霞武丽丽

护理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精细化效能

蔡莉莉,吴 琼,王育宁,范晓燕,岳美霞,武丽丽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030000

抑郁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病性并发症,数据显示,脑梗死后抑郁的患病率为18%~33%,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及预后情况[1-2]。近年来,脑梗死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脑梗死病人因预期寿命较长,疾病的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对病人及其家庭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这导致青年脑梗死病人更易出现抑郁情况[3]。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青年脑梗死病人抑郁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我效能理论是人对自己是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可提升病人的信念感,减轻抑郁心理[4]。早期精细化护理是围绕病人开展舒适、安心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更具精准性及系统性,有助于负性情绪缓解[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1 年9 月—2022 年9 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年脑梗死病人108 例。纳入标准:脑梗死符合《神经病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40 岁;入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40 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5 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疾病等疾病;其他原因所致的抑郁;存在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研究条例均已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按照入院病房分为责护组1 与责护组2,每组54 例。责护组1,年龄18~40(29.39±4.39)岁;男30 例,女24 例;未婚19 例,已婚27 例,其他(离异或丧偶)8 例;吸烟37 例;饮酒15 例;在职43 例,非在职11 例;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中专18 例,专科及以上26 例。责护组2,年龄18~40(29.15±4.35)岁;男32例,女22 例;未婚17 例,已婚29 例,其他(离异或丧偶)8 例;吸烟35 例;饮酒18 例;在职40 例,非在职14 例;初中及以下7 例,高中/中专21 例,专科及以上26 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次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通过口头宣教或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病人进行低盐低脂、高纤维、足量维生素饮食等饮食指导,关心、尊重病人,鼓励其表达自身感受,在与病人交流时需避免刺激病人言行,行康复训练如步行及肌力训练、上肢功能训练等。

1.2.1 责护组2 护理方法

在上述基础护理上给予早期精细化护理干预。1)组建早期精细化护理小组,组员由护士长、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主管护师构成。其中心理咨询师负责方案实施、质量控制,对组员进行早期精细化护理及实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医生负责干预方案的制定;主管护师负责收集病人相关资料;护士长负责协调干预时间、组织地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由护士长牵头建立“青年脑梗死护理”微信群。2)病人入院后配备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负责将病人或其家属邀请进微信群,每周向微信群发送脑梗死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的文章,每隔2 周组织病人参与1 次专题讲座,向病人讲解疾病特征、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情绪管理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3)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鼓励病人利用自身优势及能力解决问题,协助病人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帮助病人向目标迈进。综合病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信息选择宣传手册、公众号推文、视频动画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宣教,积极、主动地与病人进行沟通,与病人沟通应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避免在病人面前谈及病情的不利影响,向病人介绍成功个案或邀请康复病人现身演讲。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主动倾听病人的想法,并积极解决其所提出的问题或满足其合理需求。沟通时应直视病人眼睛,并通过点头等肢体语言表示理解病人的情感诉求。4)积极与病人家属沟通,了解病人的日常爱好及生活习性,并告知病人家属需给予病人关心、耐心。通过提问的方式告知病人近期转变情况,如“通过这些时日的护理,你发现日常生活有什么变化”,并对病人在护理过程中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称赞。对于表现不佳的病人,需给予关心及安抚,并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与病人沟通以及时调整干预目标。5)延续性护理:病人出院时留存病人的联系方式,协助病人办好出院手续。出院后,每日通过微信群发送脑梗死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情绪排解及良好情绪管理对疾病转归的积极意义等类型文章,每周通过电话随访方式了解病人最新状态,了解并解决病人居家期间遇到的问题,将病人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汇总,并在下次电话随访时询问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若未解决则记录下来与小组成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商讨,重新给出解决方案。叮嘱病人出院后定期复诊,未按时复诊的病人须电话了解其原因,并督促其按时复诊。持续干预3 个月。

1.2.2 责护组1 护理方法

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其中早期精细化护理方式同责护组2。

1.2.2.1 分组

将病人分为6 组,每组9 人,每组病人配备2 名责任护士。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分为激励、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监督及强化、支持5 部分进行。激励:针对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宣教,每周考核病人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较好的病人给予肯定及表扬,病人入院后,让病人写下护理疗程结束时所期望达到的结局。在护理过程中,激励病人向期望结局迈进,并针对病人表现不断调整干预方案。直接经验:与病人协商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自我护理技能进行培训,鼓励病人写护理日记,记录每日自身变化情况,并让病人反思护理期间的改变与进步,鼓励病人分享自身转变、期望及对康复的信心等。间接经验:定期组织病人进行集体讨论,每次30 min,每周1 次。让表现良好的病人现身演讲,鼓励病人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与心得,针对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可采取病友一帮一的互助形式,使其获得替代性的经验,从而改善自我管理行为。监督及强化:护理人员需每日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反复强化脑梗死相关自我护理技能,开展健康讲座,每周1 次,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的疑问,监督病人康复训练情况。支持:告知病人亲属给予病人关心、耐心,在每次集中讲座时,邀请病人亲属共同参与,以给予病人精神及行动方面的支持。

1.2.2.2 院外干预

病人出院后,依据病人的护理需求进行汇总并制作PPT 或小视频(如脑梗死相关护理视频、安全护理知识、心理护理知识等)发送至微信群里,护理人员每周进行微信平台知识更新及问题答疑。护理人员2~3周进行1 次随访,告知病人家属在病人居家护理期间需给予病人关怀,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病情及情绪变化,并在护理人员家访时详细告知,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及汇总,并针对病人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调整干预方案。叮嘱病人观看微信中的小视频进行练习,并告知家属进行协助及监督。对于表现良好的病人给予表扬,并将其表现编写成文章发在微信群里,对于表现不佳的病人需进行鼓励,协助病人找寻原因并调整干预方案。持续干预3 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状态

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时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7]进行评估。HAMD-24 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等24 个条目,评分越高,病人抑郁程度越重,其中HAMD-24 评分<8 分为无抑郁,8~20 分为可能有抑郁症,21~35 分为肯定有抑郁症,>35 分为严重抑郁症。

1.3.2 神经功能

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时采用NIHSS[8]评估,该量表共15 个条目,总分42 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

1.3.3 生活质量

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9]评估,量表共包含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等8 个维度,各维度总分为100 分,维度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IHS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IHSS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①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② 与同组干预后1 个月比较,P<0.05。

组别责护组1责护组2 t 值P例数54 54干预前13.11±1.41 13.15±1.38-0.138 0.891干预后1 个月9.11±1.21①10.46±1.27①-5.669<0.001干预后3 个月5.46±0.82①②7.02±0.86①②-9.647<0.001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 得分比较(±s) 单位:分

①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② 与同组干预后1 个月比较,P<0.05。

组别责护组1责护组2 t 值P例数54 54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干预前55.78±5.72 55.81±5.71-0.034 0.973干预后1 个月60.54±6.16①57.93±5.93①2.245 0.027干预后3 个月73.26±6.81①②69.83±6.77①②2.584 0.011干预前53.57±5.64 54.07±5.67-0.459 0.647干预后1 个月61.28±6.08①58.41±5.80①2.510 0.014干预后3 个月69.28±6.55①②66.96±6.70①②2.600 0.011组别责护组1责护组2 t 值P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干预前69.85±6.71 70.11±6.75-0.200 0.842干预后1 个月76.39±6.93①73.41±6.89①2.242 0.027干预后3 个月83.85±7.23①②80.63±7.16①②2.326 0.022干预前55.48±5.81 55.39±5.75 0.083 0.934干预后1 个月62.28±6.10①58.04±5.51①3.792<0.001干预后3 个月72.52±6.15①②69.19±6.07①②2.837 0.005组别责护组1责护组2 t 值P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干预前55.81±5.73 55.94±5.58-0.119 0.905干预后1 个月60.28±5.96①57.93±5.46①5.773<0.001干预后3 个月75.24±6.27①②72.07±6.17①②2.645 0.009干预前60.48±5.97 60.54±6.05-0.048 0.962干预后1 个月66.28±6.07①63.44±6.11①2.418 0.017干预后3 个月72.52±6.28①②69.98±6.31①②2.094 0.039社会功能组别责护组1责护组2 t 值P总体健康干预前59.63±5.80 59.78±5.73-0.134 0.894干预后1 个月65.28±5.96①62.70±5.82①2.270 0.025干预后3 个月75.87±5.95①②72.98±6.33①②2.444 0.016干预前71.28±6.26 70.94±6.33 0.275 0.784干预后1 个月76.98±6.41①73.59±6.37①2.755 0.007干预后3 个月85.44±6.75①②81.57±6.80①②2.968 0.004

3 讨论

临床认为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与病人脑血管结构异常,激活免疫-炎症系统并引发内环境代谢紊乱有关,其可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梗死复发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延缓康复进程[10-11]。青年脑梗死病人难以面对巨大的病情变故,更易出现脑梗死后抑郁,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青年脑梗死抑郁发生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操梅等[12-13]研究指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及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虽然上述研究的主体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妇产科病人,但仍可体现出两种护理方式对抑郁的改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时,两组抑郁情况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责护组1 抑郁改善效果优于责护组2,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是通过激励、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监督及强化、支持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其中激励部分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让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尊重并获得成就感,从而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相关护理措施的配合度,利于疾病康复,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降低抑郁发生率[14-15]。直接与间接经验部分是通过自身及榜样效应来挖掘自身优势,动员病人的积极性,使病人面对疾病及相关困难时更为沉着、勇敢,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念,提高病人主动配合康复训练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在康复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付出程度及持久性,强化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及控制度,从而减轻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其负性情绪缓解[16-17]。监督及强化、支持部分可让病人加深对脑梗死相关自我护理技能的熟知度,督促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亲属、病友的关心及支持可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尊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主观能动性,利于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信任、依赖及和谐的关系,进而缓解其负性情绪[18-19]。早期精细化护理是围绕病人展开的精细化护理,其侧重点是护理的舒适性及病人满意度,有利于提升病人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20]。该护理方法通过建立“青年脑梗死护理”微信群及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宣教,可加深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病人的恐惧、盲目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念[21-22]。协助病人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可让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利于形成有效的康复训练习惯。利用榜样效应、良好沟通技巧等方式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疏导其负性情绪,让病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配合各项康复训练[23]。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病人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其抗争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从而降低抑郁发生率。

廖春艳等[24]研究指出,基于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可有效提高胃癌病人的生活质量。申丽霞等[25]研究也表明,精细化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发现,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提升,且责护组1 提升效果显著,说明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青年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增强其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可促使病人将消极、悲观的负性情绪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正向情绪,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护理措施的配合度,利于疾病康复。早期精细化护理可加深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度,建立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可让病人循序渐进地向目标迈进,且其可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让病人以良好心态去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病人康复[26-27]。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在青年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病人抑郁发生率,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精细化效能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