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SS数据分析中小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

2023-10-13韦理达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6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学业辅导

韦理达

(郎溪县建平镇中心小学 安徽宣城 242100)

减负从提出到现在,推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一定时期内,学生的负担明显减轻了,但实际情况是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下面采用量表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效与学业及非学业上的相关性特征。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分布状况

本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情况调查问卷”共调研了1570名学生,共收到有效问卷1570份。其中,男生788人,占比50.2%;女生782人,占比49.8%,分布较为均匀。一年级255人,二年级281人,三年级285人,四年级266人,五年级215人,六年级268人,有效率为100%。如表1所示,参与此次调研的学生基本情况符合调研类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学习投入量表与学业负担量表

学习投入量表设计包括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的意义、校园生活感受、积极参与发言、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期待进入更好的学校,共6个问题进行分析。

学业负担是指每日学习任务、课堂家庭作业、考试等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感受,还有来自课余时间校外参与辅导花费的时间及精力,同时有来自自身主观方面压力因素。本次测量工具为自编量表,如表2所示,包含自我认知性、学习主动性、校内学业负担、校外学业负担4个维度共21个问题。

表2 问卷数据信度检验分析

表2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7,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KMO=0.909,显著性=0.000<0.05)。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本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状况良好。相应分量表以及维度的信度全部高于0.7。在进行了效度验证后,对量表进行了修改,删除了无效问卷项目之后,效度也完全达标。这反映出在校学生的校内主管课业负担及校外主管课业负担的真实情况。

(一)现状分析

如表3所示,校内课业负担和校外课业负担的平均值分别为2.94分、3.22分,原始量表中3分为一般,4分为偏简单(少),由此可知,课业的负担感受校内高于校外,负担感受自然来自校内课业负担。学习主动性和自我认知性的平均值分别为3.74分、3.67分,接近4分,原始量表中3分为一般,4分为满意,由此可知,通过本次调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认知性都接近满意状态,但自我认知性数值整体低于学习主动性,说明当前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还是缺乏自我管理。

表3 问卷数据现状分析及结果解读

(二)问卷相关性分析

如表4所示,所列举的校内课业负担、学习主动性、自我认知性与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是带有两颗星,证明变量之间都是两两相关的,变量之间全部显示为正向相关关系,为我们后期做影响因数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表4 问卷数据相关性分析及结果解读

表5 问卷数据影响因数分析及结果解读

校外课业负担与学习成效相关性系数为0.041大于0,但P=0.100>0.05,由此可见,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校外课业负担的多少,对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影响。

(三)问卷数据的影响因数分析

(1)本次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好,R2=0.415>0.3,意味着本次的运算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校内课业负担、学习主动性、自我认知性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情况。

(2)四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全部小于5,从侧面证明了本次运算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3)回归方程显著,F=12.422,P<0.001,意味着四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可以显著影响自变量学习成效。

(4)校内课业负担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成效(β=0.243>0,P<0.05);校外课业负担不能影响学习成效(P=0.091>0.05);学习主动性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成效(β=0.819>0,P<0.05);自我认知性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成效(β=0.295>0,P<0.05)。

最后,变量之间得出以下回归方程:

学习成效=2.456+0.243×校内课业负担+0.819×学习主动性+0.295×自我认知性。

三、讨论与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知,不同年龄、学段、性格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校内外课业负担、学习主动性、自我认知性四个方面对学习成效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在实践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指导。

1.数据显示,在校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自我认知性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和学生的年龄、性格、家庭环境、学习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些学生虽然明白学习很重要,稍显欠缺的是在学习方法、态度等具体表现上,但他们承受着父母们较高的期望值。这正是学校、家庭、社会所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2.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校内课业负担普遍高于校外课业负担,且负担都不是很重,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收到了明显成效。校内课业负担和校外课业负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也就是说,学生感觉到校内课业负担在减轻,从而导致家长们不断加大校外辅导学习投入来弥补。

3.校内课业负担、学习主动性、自我认知性与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是带有两颗星,证明变量之间全部显示为正向相关关系,而校外课业负担并不能影响学习成效。这进一步验证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减负的必要性。适当的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校内作业量,而是减掉不科学、机械的负担。也并不是如家长们担心的那样,不断增加校外辅导来进行弥补。因此,有必要引导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让家长们明白,仅仅关注孩子们的分数、排名是不够的,更应该培养和发掘孩子们的潜力与创新思维,让孩子们得到全方位充分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小学生在学习投入主动性上存在着差异,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人际交往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因数分析可知学习主动性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成效。

2.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与学习成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合理、过重的校外课业负担不能提升学习成效,家长为孩子们报假期校外辅导班,本意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补缺培优,但通过问卷可知很多并非孩子们的本意。校外辅导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成绩得到提升,获得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但就目前政策导向,并不鼓励。就学校而言,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这些孩子们。从本研究界定的“学习动力”来看,家长通过让孩子参加大量的校外辅导的做法值得反思。

3.在学生学习投入或学习主动性不足时,过高的或者过低的学习主动性,伴随着家长们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值,都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主观压力感受,进而转化为过重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导致学习成效下降。

(二)建议

1.关注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群体

减负的对象是所有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学习类型,相同的类型汇聚成一个群体。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群体占比较大,但这部分学生也都展现了较高的自我认知性。有些家长眼中看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压力,使得学习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转化家长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孩子们的学习投入,学校、家庭、全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其潜在的创新能力,使这部分孩子的主观压力感受保持在积极向上的范围内。

2.打造校园优质多功能基地

本次调研显示,校外课业负担并不能正向影响学习成效,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长们的担心,他们担心孩子在学校内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对残酷的竞争与现实,不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将会遗憾终生。因此,我们应该打造校园优质功能示范基地,给学校提供更大的办学空间,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作用及功能,利用现有政策支持,开设各类课后辅导社团,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让学校成为家长们心中所期盼的那样,成为孩子们理想放飞的殿堂,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正确引导家长们的减负观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及一些教育机构实践研究发现,单纯、机械地减少学生在校内课业负担是行不通的。减负的本质含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那么需要减的负担是哪些?这些负担如何形成的?如何彻底地解决这些负担?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反而会形成“明减暗增”和“校内减校外增”的局面。此外,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出现一方面批判应试教育,另一方面严控孩子的成绩的怪圈。因此,应该引导家长认识到“减负”的真正目的、做法、意义,让家长明确学校实行“减负”是为了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学业辅导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35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