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3陈蕊刘景芳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绘本

陈蕊 刘景芳

摘   要: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可有效提高其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绘本图文并茂的特點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载体。从游戏化角度出发,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中的绘本选择、游戏创设、角色扮演、家园共育等,可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绘本;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7-0006-03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社会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发现游戏是幼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最喜爱的方式之一,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类绘本(以下绘本均特指故事类绘本)中蕴含着较高的社会领域教育价值,由于绘本的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在根据自身经验理解绘本内容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社会性也会有所发展。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尝试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策略。

一、精琢式绘本选择

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绘本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具有社会教育价值的且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结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精心选择绘本素材,可按照以下几个原则,增强绘本选择的有效性。

(一)社会性

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五方面内容来选择相对应的绘本。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身心发展、不同核心经验的绘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体现勇敢自信的绘本有《鸡毛信》《小猪变形记》《勇敢做自己》《勇气》等,体现团队合作的绘本有《好大的苹果》《蚂蚁和西瓜》《南瓜汤》等,体现关爱的绘本有《彩虹色的花》《我是彩虹鱼》等,体现归属认同感的绘本有《我的祖国》《我爱幼儿园》《团圆》等,体现社会认知的绘本有《中国房子》《中轴线上的城市》等。

(二)趣味性

绘本图文并茂,极具趣味性,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大熊抱抱》《驯鹿不怕》《河狸别急》《好伙伴不要吵》等能够戳中幼儿的笑点或痛点,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在与绘本人物的互动中了解社会规则,促进社会性发展。

(三)游戏性

从绘本的主题、情节、人物中往往能挖掘出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游戏元素,教师要善于发现这类绘本,通过改编故事情节、制作故事道具、延伸实践活动等赋予绘本游戏价值。例如《我喜欢自己》绘本中,小猪的服装出现多次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从中设计变换服装的游戏活动;《影子爷爷》《风筝》等绘本可以延伸出皮影戏、放风筝等民间游戏。

(四)生活性

台湾儿童文学家方素珍指出:“优质的绘本应当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让幼儿感同身受,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生活习惯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熊宝宝》等,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长辈对自己的爱。

(五)阶段性

幼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社会性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独立做事或平行游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中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自己玩,进入了与同伴联合游戏的阶段,但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大班幼儿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在游戏中有共同的目标,能够分工合作,关系比较融洽。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社会发展特点选择绘本,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形象简单的绘本;中班幼儿可选择主题鲜明、文字简短的绘本;大班幼儿可选择画面相对丰富的绘本。

二、体验式游戏创设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将游戏融入其中,使绘本更加趣味化、生活化、直观化,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到绘本教学中,从中得到愉悦美好的体验,从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一)趣味教学游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挖掘绘本中的游戏元素设计相关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感知体验,从而在游戏中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如教师可根据绘本《闪闪发光的广场》的内容,为大班幼儿设计如下游戏情节,幼儿园要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请小朋友们搭建阅兵广场,制作阅兵武器。游戏要求如下:全班幼儿分成两组,搭建组负责搭建、道具组负责制作武器,各组成员各自商量分工,共同完成阅兵仪式的准备工作。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强化合作的行为,同时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绘本《咕叽咕叽》的内容,教师可通过辩论型游戏凸显绘本中的矛盾冲突,引导幼儿迁移情感,对故事中的角色行为进行评价。辩论赛的形式不仅使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锻炼了幼儿辩证思考的能力。根据绘本《我是优秀小行人》《红绿灯》,教师可在班级内创设马路上的情境,使幼儿通过模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来巩固交通规则知识。多元的游戏形式和教学方式不仅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还有效提高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二)生活实践游戏

幼儿的良好行为需要生活实践来巩固和强化。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经验与兴趣组织相关的生活实践游戏,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在阅读和讨论《这片草地真美丽》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清理小区内、公园里的垃圾,并制作标语牌,呼吁公众爱护环境。在阅读和讨论《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之后,教师可引导家长开展生活实践游戏,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独自前往离家不远的商店买一件指定的物品。当幼儿完成任务后,请幼儿在班级中分享经验和内心感受,从而增强幼儿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三、沉浸式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教师创设一个真實或模拟的情境,幼儿在情境中扮演绘本角色,通过了解角色的感受和需求来形成新的社会行为。角色扮演可以是基于绘本内容的模仿扮演,也可以是创造性扮演。

如在阅读绘本《胆小的老鼠》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基于绘本内容进行模仿扮演。在表演前,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布置逼真的表演场景,制作丰富的表演道具,让幼儿身临其境般置身于绘本中,成为绘本中的主人。在表演过程中,幼儿通过小老鼠和老鼠姐姐的对话,感受老鼠情绪由紧张向放松转变,体会老鼠从胆小到勇敢的内心变化,从而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在阅读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之后,教师可基于绘本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创造性扮演。幼儿可将绘本内容进行延伸,为绘本设计不同的结局,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角色,以此丰富绘本内容,提高绘本内容的生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发展幼儿的情感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四、携手式家园共育

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极强,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携手并进,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获得一致的情感认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教师应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基础知识,并推荐适宜的绘本。笔者所在幼儿园一直秉承“阅读引领”的理念,在社会领域每个主题教学中均设置主绘本、辅助绘本、延伸绘本。主绘本和辅助绘本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载体,主要由教师带领幼儿精读,而延伸绘本则用于经验拓展,主要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泛读。每开展一个主题,教师都会向家长公布绘本书单,并向家长讲解三类绘本的使用方法,鼓励家长与幼儿亲子共读。其次,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同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真实水平,进而研究后续措施。再次,教师应从专业角度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激发幼儿社交主动性,引导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最后,家长在与幼儿亲子共读后期也应认识到游戏、扮演、生活体验活动的重要性,在家庭中积极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总之,绘本因其生活性、趣味性成为了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挖掘其中的游戏元素,不断完善自我,为幼儿提供有效且高质量的社会领域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书伟.图画书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吴建忠,魏   霞.以绘本阅读为切入点的整合式幼儿社会性学习[J].山西教育(幼教),2020,(10).

[3]管曼迪.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三部曲”[J].新智慧,2021,(20).

[4]杨丽彬.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游戏化探究[J].新校园(阅读版),2017,(05).

[5]郑晓玲.儿童视角下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2,(2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0205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