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2023-10-12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3年9期
关键词:书法

陈清华

河南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涌现出众多书法名家。

书法在河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有深厚的传统,有丰厚的碑刻资源,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书法艺术是深入人心的,民间基础很扎实。

江南书法典雅,以帖派见长。按阮元的说法:“江左风流,碑派长于碑榜,拘谨拙陋。”北方书风追求质朴,南方书风追求秀雅,“中原书风”这个概念,就是相对于南方书风而提出来的。怎么理解“中原书风”这个概念呢?还真不好下定义。比如豫菜是什么风格?鲜香清淡、四季分明、形色典雅、质味适中,这些都不足以概括豫菜的风格。豫菜其实没有风格,没有风格就是豫菜的风格。豫菜最可贵的就是善于吸收,善于融会贯通,既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和传统烹调技艺,而又兼收各菜之长。因河南地处中原,其饮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与“和”思想的体现,口味居中,和众家之长,兼具南北特色。

河南书法也是如此。

爱好书法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今年各地中考的语文试卷和历史试卷,都出现了与书法常识有关的考点,如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卷,考核了学生对楷书和草书的了解;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考察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出现了两道与书法有关的题,其中一道题考察学生对古代书法作品的识读,另一道题则考察学生对颜真卿书风特点及其作品的了解;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卷,考察学生对张旭、怀素擅长书体的了解;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卷(b卷),考察學生对魏碑的整体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书写水平的提高和卷面的整洁。如今,学生们的写字水平普遍不太好,个中缘由,正是和淡漠了书法知识、忽略了书法学习有关。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一手漂亮字不仅能让孩子在考试中受益,更可受用终身。在古代,有“字因人贵”“书如其人”等说法,并讲究“技道两进”。

“书法热”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活力。

中国书法,字里千秋。如果要找出一门艺术代表中国形象,作为中国名片,笔者觉得中国书法当之无愧。因为它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也最能代表中国人整体的精神特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也需要不断发扬光大。2013年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2013年4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

方寸汉字,蕴藏文化之深、艺术之美。推动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更是为了传承千年的书法。

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书法是中国国粹、艺术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青少年是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关系着书法文化的传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写好书法,应当遵行汉代董遇的“三余”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从学习如何执笔、如何写横竖撇捺练起,临习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手札以及孙过庭书谱等碑帖。练习书法需要坚持、勤奋,培养人的耐力。唐代杜甫《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生命精神外化的一种形态,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一种展示。

五千年浩瀚的中国书法,无一不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情怀:天下为公,道洽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衷共济,精忠报国,以德为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题记

如今说到河南,书法界人士就会联想到“书法大省”,就会谈到“中原书风”的影响和魅力。

江南书法典雅,以帖派见长。按阮元的说法:“江左风流,碑派长于碑榜,拘谨拙陋。”北方书风追求质朴,南方书风追求秀雅,“中原书风”这个概念,就是相对于南方书风而提出来的。怎么理解“中原书风”这个概念呢?还真不好下定义。比如豫菜是什么风格?鲜香清淡、四季分明、形色典雅、质味适中,这些都不足以概括豫菜的风格,豫菜其实没有风格,没有风格就是豫菜的风格。豫菜最可贵的就是善于吸收,善于融会贯通,既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和传统烹调技艺,而又兼收各菜之长。因河南地处中原,其饮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与“和”思想的体现,口味居中,和众家之长,兼具南北特色。

河南书法也是如此。

河南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涌现出众多书法名家,安阳、开封被命名为首批“中国书法名城”,偃师等5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书法在河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有深厚的传统,有丰厚的碑刻资源,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书法艺术是深入人心的,民间基础很扎实。有句顺口溜云:“河南一大怪,书法比画卖得快。”

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洛阳地区散落着一颗颗璀璨的书法明珠,有着全国数一数二的书法资源。

洛阳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曾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核心地区,是中国书法最具活力的地区,如今依然是中国书法遗存藏品的宝库……千百年来,在这片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涌现出灿若星河的书法名家和名品。《洛阳与中国书法》一书如此评价书法与洛阳的关系:“在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阳这样与中国书法亲缘时间如此之早,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阳这样与中国书法亲缘历程如此之长,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阳这样与中国书法亲缘程度如此之深,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阳这样与中国书法亲缘范围如此之广。”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而书法则兼具文献和艺术的功能。从二里头刻画符号到《熹平石经》,从仓颉造字到楷隶行草,从具象其形到抒情言意,在黄河流域的河洛大地上,无论是汉字的演变还是书法史的发展,洛阳都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起书法和洛阳的滥觞,可以从‘河图洛书’说起。‘河图洛书’所言虽为八卦和天地万物的关系,但与文字的导源和书法艺术的产生紧密相连。‘仓颉造字’是发生在河洛大地的古老传说,汉字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浸润在河洛文化之中。

“书体演变得益于河洛文化。汉字从卦象书法发展到具有鲜明书法特征的篆书,经历了从远古到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其間作为政治文化核心的都城——洛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洛阳出土西周时期的《令簋》《令方彝》等为代表的诸多金文篆书遗存便是很好的明证。

“东汉著名书法家、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洛阳完成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对小篆进行了全面总结,直到今天仍然是书法创作者案边的必备工具书,对篆书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隶书始于周,成于秦,兴于汉,东汉时在洛阳发展到极致,其标志是《熹平石经》的刊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文学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在汉灵帝时设立于洛阳,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并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即《熹平石经》。石经立起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之人云集,日车乘千余辆,足见其对隶书发展的影响之大。

“‘行书’的创造者刘德升,章草的创成者杜度,今草的开拓者张芝,‘真书’的开创者钟繇,无不长期浸染河洛文化,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而在书体演变和书法发展中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1]

笔者曾经在一个河南中学生的语文试卷上,看到这样一道选择题:某年某月某日上午,某某县召开河南“中国书法之乡”五县市书法联展座谈会,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这个学生问我,猜猜看,答案是什么呢。笔者想了很久,说,笔者真的不知道。如果笔者来做这道题,也只能猜,答案估计是C了。那个学生说,恭喜你,答对了。

爱好书法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今年各地中考的语文试卷和历史试卷,都出现了与书法常识有关的考点,如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卷,考核了学生对楷书和草书的了解;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考察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出现了两道与书法有关的题,其中一道题考察学生对古代书法作品的识读,另一道题则考察学生对颜真卿书风特点及其作品的了解;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卷,考察学生对张旭、怀素擅长书体的了解;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卷(b卷),考察学生对魏碑的整体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书写水平的提高和卷面的整洁。如今,学生们的写字水平普遍不太好,个中缘由,正是和淡漠了书法知识、忽略了书法学习有关。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一手漂亮字不仅能让孩子在考试中受益,更可受用终身。在古代,有“字因人贵”“书如其人”等说法,并讲究“技道两进”。

“书法热”现象,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也需要不断发扬光大。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2013年4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

方寸汉字,蕴藏文化之深、艺术之美。推动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更是为了传承千年的书法。

书法是中国国粹、艺术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青少年是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关系着书法文化的传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写好书法,应当遵行汉代董遇的“三余”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从学习如何执笔、如何写横竖撇捺练起,临习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手札以及孙过庭书谱等碑帖。练习书法需要坚持、勤奋,培养人的耐力。唐代杜甫《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生命精神外化的一种形态,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一种展示。古人云:“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故书法是力的艺术,以线立骨,以线传情,以虚掩实,以静示动。这种力是含蓄的力、内敛的力。这样,书法才能彰显美感、流畅,达到“幽思人于亮间,逸气弥于字内”的最高境界。

“汉字,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穿越了漫漫长夜,走到了我们面前。汉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

“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莫过于王羲之。王羲之的行书,形质坚毅,神采俊朗,洒脱飘逸,行云流水,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1700年过去了,后人依然难以望其项背。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当然,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当时的名流雅士聚于兰亭,曲水流觞,吟诗作赋,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是何等的雅兴!王羲之为这次诗集作序,酒意微醺,一挥而就,《兰亭集序》竟成千古绝笔。

“《兰亭集序》真迹不知所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兰亭集序》是他人的临本、摹本或刻本,难免顾盼做作,不见‘爽爽’之风。《兰亭集序》消失了,《圣教序》为后人集字而成,多少为我们留住了王羲之行书的神韵:率意而为,爽朗通脱,点画之间,流溢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度。

“唐太宗李世民痴迷于王羲之的书法。但是,技法易学,风骨难追,况且,时代变了,产生王书的精神气候不再,那种‘与道逍遥’的隐逸高蹈已随风而去。

“唐代有唐代的使命。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是的,唐代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和草书为代表。楷书和草书,唐代人不让古人,直达巅峰。看颜真卿的楷书,巍巍乎,磅礴伟岸,高山仰止,一个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丰腴饱满,胸襟气度,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为代表,承续了二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书风大变,出现了李邕、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笔画中潜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至此,可以说,唐代人似乎穷尽了楷书的结体法度与风格形态。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

“张旭与怀素,一反长期以来人们对‘二王’亦步亦趋的拘泥,推开细腻古雅的清韵,倾一腔之热血,笔墨似从天上来,纵笔千里不复回。草书,直接变成个人情感的抒发,墨随心舞,笔共意扬,挥毫起风云,落墨泣鬼神,直把草书推到了‘狂草’境地。”[2]

传统文化的综合滋养,是书法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苏轼曾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如果没有“兰亭雅集”的生活情境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文章,则千古名作《兰亭集序》必然无从产生;如果没有祭奠为国捐躯的侄儿以及由此生成的祭文,也就不可能有《祭侄文稿》这件巨作;如果没有蒙冤被贬黄州而生成的诗篇,也就不会有名传千古的《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一直都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既是书斋雅玩,也是必修功课。于读书治学之余,挥毫染翰,既可证经悟道,又可消磨时日。因此,书法和做人一样,都是一种“游”于“艺”的修炼,两者不应该分开。

书法的美,字体要美、结构要美、章法要美,书写的内容融合在整体的章法中体现出来的美,整幅作品能体现书写者的性格、心情、念想、意志、情感的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法完美地表现,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汉字、古诗词、美学、构图、书法本身的结构、结体、章法、自身的修养、情感、意志以及胸怀等于一体表现。它绝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书法艺术可以体现像音乐的节奏感,像美术的平面美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情感,可以知会一个人的性格、脾性;可以给人以激励,可以给人以力量,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可以让人体会到书法艺术所展现的境界。所以书法艺术的魅力从古到今,能延续,能传承,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意义所在。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那是一种大气。这种气是一种文化修养和气质品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

毛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是古代先民独创的书写工具,也是自古以来一种记录和展示图文信息的重要的工具。毛笔无疑是人类自有文字诞生以来,最为柔软的书写工具了。可正是借助这种柔软的魔幻般神奇的工具,我们的先贤们创造出人间最具风骨的伟大的书画作品。

刘勰在《风骨》中说:“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结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其意是说,所以构思作文务必保持充沛的生气、刚健的文辞。所谓“气”,就是指主导整个创作过程的精神状态。

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呢?茹桂先生提出了四点:第一,理通;第二,力遒;第三,形美;第四,韵胜。所谓理通,就是做文章要无一字无来处,写字也是同理,要合乎自然規律。就如同一个人的五官,鼻子要长在正中。没人愿意看到自己孩子五官挪位,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第二点,力遒。茹桂先生所说的力,是给人感觉到力感。这不同于物理上可以衡量的力,它是一种心理感受。就好像色彩中有暖色和冷色。你无法用温度计去测量暖色和冷色的温度的差别,但是由于心理联觉得到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书法中所说的力,就是所谓的力透纸背的力。入木三分,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用拙劲、出蛮力。否则,大力士写字最有力量,最好。

有的人,到了老年,所谓人书俱老。他的气力肯定不是人生中最佳状态,然而他的字反倒最好。为什么呢?字需要的是形美。形美指结构一定要讲究,比如咱们说人的身材好,符合黄金比例,给人以美感。

最后一点,韵胜,指气质要好。就好像有时候我们说有的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是气质好,这就是韵胜。

中国文字具有象形性,每个单字构成一个方形图框,在方寸之地中有结构、有线条、有图像、有意义。追溯到源头,又大多由字与词所指事物的原本图像简化、变异而来。因而,汉语文字是直接符号,是表意文字,更倾向于视觉艺术。

“书法,好像就是写字,但绝不仅仅是写字。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3]

好的书法,可谓“春气遂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画理自深”。这样的书法作品,也就少了些喧嚣和浮躁,而多了些书卷的气息。在书法品评中,常常提及三个概念:书卷气、金石气、庙堂气。

何为“书卷气”?为什么它会成为宋代诗词的一种独特的特质?“书卷气”的说法出自钱钟书《宋诗选注》之王安石小传。“浓厚的书卷气”是钱先生对宋诗的一大评价。钱钟书先生说的“书卷气”主要是指诗中多用书本成语典故,这只是形迹上的表现。诗歌的“书卷气”主要应该是一种在书本依托下的特殊气质,是诗人从书本阅读加生活体验中培养出来的眼光和思维方式。

宋人文集中不乏关于读书兴趣和追求的表达,如蓝奎的诗:“懒思身外无穷事,愿读人间未见书。”黄庭坚评苏轼的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兒尘俗气,孰能至此?”

书者的学养愈深厚,其书法作品中的书卷气就愈浓。书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充满书卷气,必须在学养上特别是在文字学、文艺学上下功夫。

余绍宋说:“书法应重气韵,历来无持异论者。盖作字不讲气韵,则必成为世俗应用的符号,而非美术;作画不讲气韵,则必成为工匠应用之图案,亦不能称为美术,其理正相同耳。”刘熙载则这样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枪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张载说:“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董其昌则干脆这样说:“气韵不可学。”

所谓“气”,《说文解字》释:“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历代名士都对“气”有着诸种不同的阐释,于此不再赘引。可以说,“气”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实为古人常论,从具体的对自然状况的描述到抽象的万物之本源,都蕴含着“气”。可以说,“气”一字本身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巨大的阐释张力,而随着历史对“气”的不断演绎,对于“气”的内涵也延伸到书画理论中,产生了诸多与“气”相关的美学范畴,如气韵、气势、气象等。

事实上,宋以前似乎并没有以学养、读书来评判书法艺术之高下。从宋代开始,以“学问文章之气”来看待书艺高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苏轼乃至宋代文人,不再对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予以过度拔高,而逐渐转向关注艺术家主体之内在精神气质。可以说,整个宋代书法品评观念弥漫着对学问的追求,这与特定时期的文人眼光有着紧密关联。

学问修养在整个宋代被无限拔高,使得对书法的品评开始走向对于“学问文章之气”的追求,以致后来“书卷气”在书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一种书法品评的美学范畴。

“宋代文化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代文化,尽管米芾喜穿唐服,性格粗放,人称‘米颠’,但毕竟是唐风余韵。唐诗与宋词相比,唐诗血气方刚,浑朴苍茫;宋词亦不乏气势雄浑之作,但整体上达不到唐诗那样的饱满。在楷书上,几乎被唐代人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代人一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如苏轼所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黄庭坚等人把书法的法度先放置一边,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代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

“元明清还出现了许多书家,赵孟頫、鲜于枢、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等。他们的书法都很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点画到位,流利美观,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他们既没有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啸傲山林之精神气候,更没有唐代那开放浪漫宽博的精神环境,甚至没有北宋那浓厚的人文气氛。”[4]

腹有诗书气自华。练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境界的书法作品同时具备共性和个性的技巧。共性来源于传统,它的存在显示了作品的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基因的纯正性;个性来自作者在长期书写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过智慧选择的有别于他人的特点,这种特点是作品最可贵的部分。它将证明作品的创造性而非固定套路的重复表演,个性的发现和提升是作者创造能力的显示,大师们往往能在“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情况下将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实,评价书法的好与不好,有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类似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道如果能够言说的话,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不能说,那老子为什么又写出这本书?这六个字让学者争论了两千多年。笔者的看法:凡是遇到这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不妨拿自然科学中的概念来比较,这样就很好理解了。英国物理学家波兰尼说过一个概念,叫“缄默知识”。缄默是什么?就是不开口说话。“缄默知识”,就是说这种知识不可言说,内容、状态、边界、道理、章程、条理、程序等都无法量化、不可交流、无法讨论、不能分享,都不一定,都只是可能,都拿不准,都不靠谱,一切说不清楚,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欣赏书法,就跟欣赏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严肃音乐有点儿类似,也需要有点儿“道可道,非常道”的味道。记得曾经听过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一个讲座,很受启发。周教授说他在学音乐以后,有一次弹钢琴曲《春江花月夜》。父亲就问他,你这个曲子已经弹得很熟了,能不能解释一下音乐里怎么表现春、江、花、月和夜啊?一下给问住了。虽然曲子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他说不清楚。进入音乐学院以后,他发现很多音乐界的业内人士也有同样的困惑。因此周教授提出了“音乐何须懂”的观点,换句话说,进入音乐世界的不二法门,就是“打开你的耳朵”。我们借鉴一下,也可以说,“书法何须懂”。进入书法世界,也有一个不二法门,那就是“打开你的眼睛”。就是要多看,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现在传媒手段很多,我们能够很方便地看到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音乐究竟表现了什么,书法究竟表现了什么,恐怕就是文化学者也说不清楚。要想进入音乐世界,就算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要想进入书法世界,那就要: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看。

“道可道,非常道”,“道”这门学问应该归入“缄默知识”的范畴内,因为“道”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一言传必然变味,就不是“道”了。佛祖的“拈花微笑”,也是“缄默知识”。老子所说的道,可以理解为规则、规律等,也可以延伸理解为道理、思想等。

有一次讲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笔者这样说:《祝福》中祥林嫂讲的那个孩子遇狼的故事,即使再生动感人,当被她反反复复、无数次讲述之后,听者便熟视无睹了,甚至渴望摆脱祥林嫂的喋喋不休。这里我不想重复自己,也不想喋喋不休。有个同学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么两句话:“农村生活就是大家都睡得香香的,我却把狗吵醒了。”这两句太棒了,非常有新意,佩服!我写不出来。今天这些来听我讲传统文化的朋友,应该明白,这么多人在现场,我无法用“拈花微笑”式的讲授法,老师微微一笑,学生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语言,然后,下课,分享活动结束了。我也没那个气场和能量。我们讲写作课,说这个人的文学感觉好。什么叫文学感觉?是他读了多少诗歌和散文吗?不是。是他读了多少书吗?不是。感觉的东西就属于“缄默知识”范畴,无法量化,不可言说,说不清道不明。这个气场,这个语感,这个对眼,诸如此类,都属于“缄默知识”。此所谓:大美若丑,大成若缺,大方若圆,大言若讷。以善为本,以退为进,以柔为刚,以无形化有形,则无不善。君子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么讲的话,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那咱们就说点儿具体的,比如用笔。

古贤讲书法用笔,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各位知道,在众多書体之中,草书最难写,也最不好欣赏。古人说作草如作真,写草书要当楷书去对待,也就是讲草书的写法,应有相应的准则,不能胡乱发挥。这种看似飞动洒脱的线条艺术,表面的龙腾虎跃,随心所欲,可以形容为“飞鸿戏海,云鹤游天”,但这都应归于高级阶段性审美意象。

你看,小孩在三四岁以后,家长从来没有教给他谁好看,谁不好看,没有给他理论的指导。但是他就能够渐渐地分辨出谁好看谁不好看。根据专家研究,在看到两千张以上的脸,这里包括好看的、不好看的和一般的。这就类似枣核形,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在两头,一般的在中间。他就能得到一个平均值,知道谁好看,谁不好看。那么,欣赏书法作品也有这个道理,就是你要多看书法作品。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学者张中行先生曾经谈到婚姻的四种状态。他说婚姻分四等:第一等,可意;第二等,可过;第三等,可忍;第四等,不可忍。实际上,所有的艺术,也是分成四等:第一等,可意,对你视觉或者听觉有一种冲击力、震撼力;第二等,是可看或者可听;第三等,可忍,还可以看得过去,还可以听得过去;第四等,不可忍,那就是不忍卒读,不忍卒看,不忍卒听。据说,一等的婚姻状态只占千分之十三。实际上从古至今,多少亿人所写的这些所谓书法作品,留到今天,真正称得上优秀的比例也是很小的。因此,多看优秀的书法作品对于书法欣赏就更加重要了。

历经沧桑,才知道生活的美丽;淡然开心,方懂世界之宽广。如果你善于书法欣赏,那么,也许你会注意到,苏轼书法脱胎于颜真卿、杨凝式、李邕,主要受益于颜书,但好比物极必反,他意识到囿于规矩成法,没有出路。转而抛弃条条框框,我手写我心,再加上他学问的滋养、跌宕的人生经历等,一并化成这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风格。

苏轼书法和其执笔密切相关,他拿笔类似于现代人拿钢笔的姿势——侧卧,仔细观察,并非题主所说的歪歪扭扭,而是有规则地头向上斜,脚向下伸,黄庭坚调侃它“石压蛤蟆”,像石头压着胖胖的蛤蟆,生动形象。

至于“粗细毫无章法”,事实上,这也是书写性的呈现。苏轼作书,更多是率意而为,更何况行书本身强调书写的流畅性,中锋侧锋并举,粗细各异,这与楷法的端正、字字独立不同。

在同时代,陈师曾对苏轼“单钩”不能悬腕执笔也颇有微词,董其昌也评价他“书有病笔”。你看,纵然文豪如苏轼,他的书法也有人不喜欢,但这并不妨碍苏轼书法被写进书法史。当然啦,他有文豪身份的加持。

如果你愿意了解那个时代,你会明白苏轼的知法而变,是多么难能可贵。后来被称为“浓墨宰相”的刘墉,学了苏轼的用墨,八大山人的禅意书法,也是从苏轼尚意书风汲取营养,郑板桥称苏轼为“远祖”,从苏书中悟到笔法,自成体系。

多么有趣,从先人书法里哪怕汲取一星半点儿,假以时日,就能自立于书法史。

孟子说“知人论世”,书法亦如此,好的书法是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无论笔法、结构、章法、墨韵、意境,还是印章,都是美的,总之,是多样统一之美。

南朝齐杰出的美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第二十八篇《风骨》中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刘勰明确地将风骨推为文艺作品审美理论的首要地位。书法作品也如此,风骨不可或缺。诗人陆子写过一首题为《虎标本》的短诗:“一眼便能认出,你是神旺的老虎,没有皮看得更清,看这骨头。”读之醍醐灌顶。

笔法就是运笔的方法。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方过多必生燥险,圆过多必致媚弱,因而亦方亦圆,方可尽善尽美。书法篆刻者一般都明白,篆刻创作有三个阶段:学习滋养阶段、建立风格阶段和重复调整阶段。你看清代人的篆书,在用笔上有“静中寓动”的效果。写篆书是一笔一笔地写,而不是一笔一笔地描。写篆书,讲究微妙之间的顿挫变化,而不是像李斯小篆那样两头平直地去写。

因此,练习书法,当走一条恪守传统正脉的路。初由唐楷、魏碑入手,得其法度;上研西周金文,得其厚;隶法张迁、乙瑛,得其古;行草法二王、张颠、怀素。承宋代四家,继明代张长水、王孟津,续清代何子贞、赵之谦,得其韵味。

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注情性于书里、蕴气韵于卷中,最具自然之本色。写好草书,首先是性情、意的修炼,然后才是技法。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那么,笔法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能有力度呢?如卫烁的《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古人对书法的评论,如笔力遒劲,力透纸背,书贵瘦硬方通神,都是对“力”的推崇。清代大书法家王铎,当代书圣林散之,用笔焦一次墨写数字至干枯,再焦墨,这样达到浓、淡、枯、湿、润的效果。看上去,墨里有笔,笔里有墨,追求“骨感用笔”的力感效果。

黄庭坚是中国宋代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氏学草书三十余年,学唐代怀素、孙过庭,窥笔法之妙。学苏东坡,事佛品禅,苦练内功,“抖擞俗气”,其书于自然之中透出清新之气,楷行草书均精。

五千年浩瀚的中国书法,无一不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情怀:天下为公,道洽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衷共济,精忠报国,以德为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书法评鉴,其实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魏晋时期有一种说法:“鉴者不书,书者不鉴。”这其实类似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可以从三个层次去赏析,即笔画、结字和章法。第一个层次是看笔画。笔画是指构成单个字的横竖撇捺点等最基本的元素,我们练字的时候老师有时会说,你这个字这一笔写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不同书体之间,笔画的特征不同,如篆书和楷书笔画规整匀停,而行书草书的笔画则富于变化。如何去领会笔画的线条、形状和态势,甚至写出神来之笔,关键还是在于多看多想多练。

第二个层次是看间架结构,书法术语称“结字”,就是指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式布置。与其他文字不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在小学时老师就会讲,字有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等结构。不同结构的字应该结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要做到结构合理,应该达到结字的十条标准,即:平正安稳、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稳定、修短适度、疏密匀停、争让得体、映带照应、参差有致、虚实互成。

第三个层次是看章法。章法包括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如果两个相邻的字有相同的笔画,如“林边”这两个字,则“林”字最后一捺宜写成一点,防止与“边”字最后一捺雷同),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如果说前面看笔画和间架结构是以单个的字为整体的话,那么看章法应该上升到整幅作品的层面来。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作者如何根据字数来安排行数,如何安排不同形态的字来使得作品富于变化,如何用钤印来点睛以及如何通过落款来控制留白等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欣赏任何一幅书法作品,可以先从单个字的笔画看起,再看单个字的间架结构,再看整幅作品的布局。当然,你非要先看整体布局,再看行列排布和单字结构,再看具体笔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这种方法让我们在面对一幅作品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去观察和寻找的是什么。

有文化学者说:“文化使人能直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和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书法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是作者的胸襟、抱负、性情、格调等。饱满的感情、宽阔的胸襟,可以使书写者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在感情的宣泄中去“记录”当下的“心线”。这样出来的作品在节奏、墨色等各个方面都会呈现其独立的特点,而不是预先的设计,否则它就只能是“一次性的挥写”。

人生有起有落,聆听光阴漫过的脚步,静观青山至远,遥看风起云卷。

学书法,也要先学会安静。

从古到今,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这就需要我们的心先安静下来。弘一法师教导弟子,写字时要关门独处,方可写出上佳作品。傅抱石先生写字作画,不许旁边站人。还有古人写字之前要先焚香使自己放松等,都是要求写字的心境要平和。真正的书家,都把书法当作心灵修养的工具,并无故意卖弄和讨好众人之心,所以写起字来的时候,大都能做到心无旁骛。但是,如果把书法当成谋生的工具就不行了,不得不跟着市场的指挥棒来写作品,结果越写越俗,越写越迷失自己,把自己沦为写字匠,跟书法的初衷相去太远。

不知道你是否仔细观察过植物的成长。如果你观察过,一定会为植物身上蕴含的生命哲学而惊叹不已。有一种仙人掌,名字叫“幸福柱”。两场大雨过后,你会发现,你眼前这颗“幸福柱”的顶上长出了鲜艳的嫩刺。留心观察可以发现,在柱体的四周,茎与茎之间,新的生长纹撑开了原来的茎间距。“幸福柱”在冬天休眠了,5月份初夏被搬到楼下花园后,有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其实它一直在吸收阳光雨露,默默打牢成长根基。在大暑来临的时候,才把成长的力量输送到最上面的生长点,闪耀出皇冠般成长的光芒。这让人不禁想起《道德经》中所言:“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是这样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彻底放空自己的人会有一种安静的奇妙体验,如同老子在第一章中所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无欲是个什么状态,为什么能观其妙?无欲态,其实就是这里的“致虚极,守静笃”;观妙态,其实就是这里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第一章中,老子还说了一句:“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这两者,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发自由心,收放自如。”

观妙,是谓收,收敛心神,收敛主观,而复归于本根。观徼,是放,由根而出,往外延伸,看它能伸多远,能放多久。所至之边界,也就是徼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纷乱庞杂,自由生长,这是一个动作态、延伸态,然而在我渐渐收敛心神、达到一个虚静状态的情况下去观它们,它们也会由动入静,由表及里,而复归其根。

这个过程解释起来很复杂,简单地讲,就是说如果我们达到一个虚静态,就好像拥有了一双慧眼,能够一眼看透万事万物的本源。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个根源、本源,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恒定态,也就是静态。这个静态并不代表它是不运行的,而只是說它是恒定不变的。老子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达到这种状态,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源,找到自己的本源,也就是复归于生命之源起,所以叫作“复命”。安守于这个状态,当能知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是谓“知常”,老子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知常”,也就能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在不知常的情况下妄动妄作,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叫“凶”。知常,就会能容。为什么呢?假如世上所有事,你都能清晰地知道它的由来和走向,在如此明了的状态下,还有什么东西是你容不下的吗?理解,故而能包容。包容,就会公正。因为你知道规律,以规律来理解和衡量万事万物,故而心中有尺度。照着这个尺度办事,就会“公”。

能容而又能公,也就具备了“王天下”的潜质。因为天地,正是能容而又公正,它容得下万物,而不会抛弃它们;它以公正对待万物,而不会存有偏私。而天地的这种品性,来源于道。所以把握住了道,就会长久,终生不会有灾祸。

老子将“象”与“道”“气”视为一体,认为“象”是“道”与“气”的表现与呈示,认为“大象”可以“无形”,“大音”可以“稀声”,可为“无物之状”。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书法中的“虚”,泛指其境界的高远、空灵;书法中的“静”,谓之其意境的儒雅、安谧。

对于书法而言,静谧的观点和灵动的生命张力,是书法艺术两元的融合。自魏晋以来,我国的艺术深受老庄、释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形成“虚静”之美的鲜活之魂。

庄子曰:“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共波。”静默为禅,空灵如水,揭示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心灵空间。禅宗视自然界万物为幻象,释家却在空山落叶的寂寞中打禅入静。这种心境在滚滚红尘中嵌入艺术的心灵石壁,豁显其自然、安和与静谧。晚唐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宋代画家米友仁也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的话:“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荡。”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则说:“欲作草书,必先释知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他还说:“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他深刻而生动地阐述了书艺中静动之美的哲学辩证关系,为书家指明了一条动静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只要书家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恣意挥洒,形其自然。

掌握书法作品中的虚与静,非一日之功,一定要在临帖中思索、在出帖中感悟、在创作中出新。只有日积月累、探其规律、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才能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虚实的平静与安宁,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书法的唯美与韵味。

“一卷黄纸,一管毛笔,一方砚台,顷刻间气象万千的世界便跃然纸上,它那深厚的中国哲学意蕴、人格精神和理想境界光芒四射。这就是中国书法,历经千年不衰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以简单的点画及其复杂的变化表现出国人的人文情怀,给人以无穷的美的玩味,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有人还提出把它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蓦然回首,东晋的王羲之站立面前。这位划时代的至尊书圣,出身贵族,年少学书,后遍访名山大川,求索精进。那时正值中国历史最动荡黑暗时期,人的生命和价值惨遭践踏,相反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时代到来了,此境之下,王羲之毅然弃官隐居,以山林为伴,与高僧为友,把整个生命献给他所酷爱的书法。他的书法‘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洒脱飘逸,有着特有的‘魏晋风骨’,成为中国书法的正统和典范,影响极其深远,也造就中国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唐代时期,书法进入楷书时代,名家辈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大家。他们的楷书工整匀称,遒劲有力。楷书的一点一画十分讲究,以‘永’字八法为规范,既要写得筋骨俱全,又要搭配协调,它的粗与细、浓与密、斜与正、提与按、黑与白、虚与实都要注意处理好,力图营造出整体美。写好楷书很难,也是书法的基础,写不好楷书,也写不好行书和草书。到了宋代,宋人‘尚意’,提倡书法抒写心灵性情、学识修养,苏轼的《寒食帖》是其代表作之一。

“汉字的首要功能无疑是实用,汉末才独立审美而成为书法。实际上在汉末之前的大小篆、隶书也很‘好看’,应该说是一种自然流露之美。汉字进入书法后,自然流露之美更强烈鲜明,都是国人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面貌的呈现。试看楷书的端庄典雅、秀美清丽,行书的行云流水、意气风发,草书的放纵潇洒、汪洋恣肆。试看古今书家,除上面提到的以外,从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到清代的包世臣、康有为等均是所处时代的大家。

“书法依附汉字点画,通过点画来表达。古人所倡导的‘中锋行笔’和‘腕力运笔’可谓书法之‘经’。只有如此,方通神。在这基础上,借助点画自身和点画之间的节奏调整,形成‘韵律美’。最后二者结合产生出‘意境美’。这是书家必备素质,否则创作不出好作品。”[5]

中国书法是老祖先留下的巨大宝藏,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基因。

见过用毛笔写字的,你见过用针管喷墨来写字的吗?

“最近,抖音上一位书法家邵岩火了,以‘江湖’的方式火的:他不是用毛笔写字,而是用针管喷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江湖书法大师竟宣称自己是清华大学外聘教授,在历届书法展拿过八十多次大奖。

“正当人们惊叹中国最高学府的象牙塔内还出产如此‘奇人奇技’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出了回应:这位号称‘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授’的邵岩和清华大学无任何关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江河奔流难免泥沙俱下,自然也诞生了一种‘江湖书法’。江湖书法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也不是正宗流派,基本是指:没有经过专业练习,从不临习古人碑帖,不遵守书法的规则,信笔为体的书法。

“江湖书法大师都有一些共同特点:背景深,头衔多。其名片上的身份一大堆:全球级、世界级、全国级、中华级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会长、院长;随时可以拿出一堆获奖证书和认证。再看看江湖书法表现,真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倒立书法、悬空书法、人体书法……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明晃晃的,辣眼睛。

“说好听点儿,这是用行为艺术来绑架书法,而更为低俗的一些江湖书法表演更像是搞笑。但毕竟书法不是杂耍。江湖书法距江湖近,离书法远。这些大师显然不是隐匿于江湖的绝世高手,而是混迹于民间的表演高手。江湖书法大师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书法的美学,而是出于表演和利益的需要。再搭上网络平台的传播快车,追求的是轰动效应和炒作效果。”[6]

用针管喷墨创作,使江湖书法的进化史上增加了一个新分支——“射墨”。

假如根本不懂,那么就是乱做,这个不叫创新,叫无知而妄做,无知而妄做本来就是荒谬而可笑的。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以娱乐消费为目的的平台上,大家就把江湖艺术当热闹看看,千万别被所谓“大师”的幌子镇住了。

写好书法,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和恒心。世界上没有一种学问、一种事业,是可以无“恒”而能成功的。当年永禅师四十年不下楼,退笔成冢,可见所下的苦功;又如卧则画被,坐则画地,无非是时时刻刻的念头都在书法方面,所以才取得最终的大成功。米南宫说,学书须“他好俱忘乃入妙”。这对于学书者而言,应是切记的不二金丹。名心既淡,火气全无,自然可臻不凡之境。

古人云:“学书纸费,学医人费。”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一定经历反复实验的过程,经历不断试错的过程。他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

孔子曰:“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这话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庄子的《盗跖》篇。

说的是:江洋大盗柳下跖,率众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掳掠妇女,驱夺牛马。盗跖的哥哥柳下季,是孔子的朋友。孔子对柳下季说:你是贤人,而弟弟为盗,丘为你感到羞愧,愿替你去说服他。柳下季说:跖粗暴强悍,且善辩足以饰非,逆之必受其辱,您别去。孔子不听,往见盗跖,未能说服,果受其辱,垂头丧气而归,至鲁国东门外,恰遇柳下季。柳下季问:看样子您是从盗跖那里回来,他忤您之意了吧?孔子说:“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意思是,我自找苦吃。

练习书法,有时候真的需要“自找苦吃”,因为书法艺术没有捷径可走。

“小雨半畦春種药,寒灯一盏夜修书”,这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诗《送翁卷入山》中的两句话。原诗全文如下: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他是典型的诗红人不红之人,喜欢诗词之人大多能背诵他的一首诗,这便是《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喜欢围棋。《约客》这首诗就如同一幅风情画,在江南特有的梅雨时节,一个等客人的逸者心中无奈而又稍显焦急的神态,被描述得很是细腻,惟妙惟肖。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这句话颇有些自找苦吃的味道。现在有一些“书家”在走捷径,认为写清代书家的东西,可以出效果。因为大家过去都没有注意的东西,他们拿起来去表现,就认为可以成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书家”根本不从基本功学起,连楷书都不会写,就拿起笔来写行书,写草书。他们总认为,只要大家看不明白的字就是书法艺术了。

“坦率而言,在今天的中国书法界,所谓的‘文人书法’,不讲规矩,信手涂鸦者多,其书法受到专业书法从业者的诟病是完全正常的。我以为,‘文人书法’作为作家、诗人的书法创作,首先应该体现在对中国书法传统的继承方面,要在临好帖、练好基本功的同时,通过书写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来表现自己的性情、意趣,它可以随意、自由,但不能没有规矩。“文人书法”既然被称为书法,没有法度不行,字都写不好还妄谈什么书法?因此,相对于专业书法来说,我认为文人书法是更重视传统的书法,这不仅体现在其书写造型方面要更有传统意味,更能体现书与文的统一,更能体现中国书法表达性情的艺术本质,而且就其随性洒脱的一面来说,它也是对魏晋精神、尚意传统的直接继承。”[7]

学书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求速成,不近功;不欲人道好,不近名。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有一定名气的书家来说,更是如此。很多人在艺术上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后,伴随着鲜花和掌声,他们去了江湖,改名叫“大师”, 因为那里有肉麻的吹捧,有金钱、名誉和灯红酒绿……更有甚者,为了争得江湖上的一席之地,变着花样地炒作自己,今天和某领导合影,明天和某权贵应酬……而几年之后,这些人最好的艺术年华消失殆尽,就逐渐淡出了江湖,连个朦胧的背影也没有留下。

“书法要有规矩,首先得师承。古代经典大师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中最为耀眼的闪光点,是人工和天然的圆满合一,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意蕴,美学内涵丰富而纯粹、多变而又和谐。故而书法要习帖,要习名帖。习帖是一件苦差事,很枯燥,但不可逾越,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唯有用苦功夫方能打下深厚基础。当然,习帖既要走得进,也要走得出,走得进方有规矩,走得出方能造化。这就叫‘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画家许麟庐语)。”[8]

看到一幅作品,相信大多数人只是感觉这字很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候,您已经进入欣赏书法作品的第一种境界,姑且称之为入门阶段。判断自己是否入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果觉得赏心悦目,那么恭喜你,至少入门啦。

欣赏书法作品的第二种境界,姑且称之为进阶阶段。就是说,不仅能够感受到一幅书法作品的美,并能够说出它好在哪里。这个阶段,学习了一定书法知识(如掌握了执笔方式,了解了不同书体的特点,知悉了结字的规律等),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修养(如临摹过名家碑帖,看过书家述著,自己尝试过创作等),并且掌握了如何赏析书法作品的思路。

欣赏书法作品的第三种境界,姑且称之为高阶阶段。这个阶段,能够全面地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知道作品出彩和不足的地方。到这个层次的人,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书法知识以及深厚的书法艺术涵养,以至于他能够全面地分析一幅作品,甚至能够发现名家名帖中的败笔,从而做到去粗取精。名帖中也有败笔?当然,即使是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也不能达到每个字都完美无瑕。

秀美开朗的王羲之小楷为什么有如此魅力,需要我们反复琢磨?书法不仅需要大量地练习,更要加强对书法理论、书法史、艺术美学等方面的学习。“书法应当浸润文化,因为文化孕育出的书法才有文化品位。我以为,就字学字究竟是一种技术而非一种艺术,难以上升到书法的层面。艺术是相通的,学书法者最好能学习欣赏文学、戏剧、舞蹈等,借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的书法作品植根于较深厚的文化土壤,而这些文化元素融入书法笔意之中,书法便有了书卷气。

“书法当师法自然。优秀的书法家莫不融入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以养书法。师法自然之无穷变幻,书法便有了源头活水,便可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书法当渗透人生感悟。这是因为人生悲欢离合,看似与书法无关,其实不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书法当抒发个人性情,有特色。艺术崇尚个性、崇尚创造。启功先生诗云:‘立身苦被浮名累,处世无如本色难。’讲的也是呈现本色而不从众。苏轼在七言诗《石苍舒醉墨堂》中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在提倡书法艺术摆脱传统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这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强调艺术的特色和个性。郑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道出经数年艺术探索而自成特色的艺术创造历程。追求艺术个性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人说差,也有人说好。我自写我意,不喜也不恼。”[9]

中国的书法艺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诞生了不少书法大家和传世名帖。楷书碑帖,比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钟绍京《灵飞经》(小楷)等;行书名帖,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这并非王羲之创作,而是由和尚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而成,又称《唐怀仁集字圣教序》)、苏轼《黄州寒食帖》、米芾《蜀素帖》等;草书名帖,比如王献之《中秋帖》、怀素《自叙帖》、赵佶《草书千字文》等。书法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名家名作不在少数,以上所列举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精品。

仔细品读和临摹这些碑帖,既是领会前人天才的巧思和卓越技法的方式,也是提升自己书法审美和修养的捷径。

练书法初学颜真卿,得其厚重大气;再临欧阳询,知其端恭谨严。楷书既立,遂学米芾,米字娴熟,再临怀素、王铎。

不妨回放一下米芾的行书。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尚意之风为主的北宋,米芾在技法上炉火纯青,难能可贵。米芾是二王书风的主要延续者和成功改良者。他将王羲之萧散简远的风格嬗变为风樯阵马。用笔摇曳多姿,侧锋为主,八面出锋;结体以险势居多,章法多变。而欧、颜、米、素乃至王铎,虽面貌各异,然有一处相同,都是革新派的典型。

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文人或者说是文化人,有极高的文化修养,能够作诗、写赋,在文学上能够有所表现。他们的很多作品写的也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比如《兰亭集序》,序本身的内容也是王羲之写的;苏东坡写的《赤壁赋》,赋的内容也是他写的。

历史上许多大文豪亦是大书法家,如苏轼,他所写作的内容与形式是血肉一体的,正所谓文人既可书法,书家也同擅文章。

文人书法,简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本身必须成为一个文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的书法艺术表达出来。

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树立了书品和人品的双料典范,书法道德观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也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欧阳修在《笔说》里写道:“古之人举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鲁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也……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余泯泯不复见尔。”在欧阳修眼里,颜真卿之所以备受推崇,不仅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更因为他的人品冠绝古今。

“书法要植根于高尚的道德。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凭藉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可见,孔子不是就艺论艺,而是把艺与志向、品德等融为一体的。‘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斜’(明项穆《书法雅言》)。书法是人情、人品、人性、人生的体现,可见为人之于书法的重要性。‘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心静笔墨老,人闲字句工’,书法家务必要重修身养性、重自我完善、重自我超越。以自然为规,以人情为矩,显现出朴拙诚真是我书法追求的审美取向。

“书法与‘中庸之道’也是密不可分。在书法艺术中,任何一对相反且相成技巧或风格都可视为一对矛盾,诸如方圆、缓急、干湿、疏密、文质、刚柔等。而且在具体环境中,矛盾两端之间莫不有一定的最佳平衡点,这就是‘中’。中庸之道在书法里体现为正奇相生、虚实相宜、参差互济、顾盼生姿、进退有序、揖让如仪。懂得中庸之道,从哲学层面认识书法,便使我们在书法实践和欣赏中能够居高临下。”[10]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书画领域,宋代苏轼、郭熙、范宽、李成、荆浩、张择端、王希孟、李唐、黄庭坚、宋徽宗(赵佶)、米芾、蔡襄……这些文化大师、书画大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就是蔡襄。蔡原本指蔡京,可由于其名声太差(大奸臣),为后人所不齿,便替换为蔡襄。

蔡襄、蔡京都是福建仙游人,蔡襄年长。蔡京在官至宰相并被封为鲁国公之前,一心往上爬,还曾“欲附名阀”,自称蔡襄族弟。蔡襄和欧阳修是好朋友。欧阳修留下的信件,出现次数排名第一的是梅尧臣,出现次数排名第二的便是蔡襄。欧阳修这样夸奖蔡襄的书法:“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蔡襄字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及宋一天下,于今百年,儒学称盛矣,唯以翰墨之妙,中间寂寥者久之……而君谟书特出于世。君谟笔有师法,真草惟意所为,动造精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蔡襄天下第一!

苏轼对书法的集中论述,见于《东坡题跋》卷四,蔡襄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与之相关题跋多达十三则,其中多是对蔡襄书法的极力称赞,这种大力夸赞,对于一向自视甚高的苏轼来说,极为难得。这里略引数条:

欧阳文忠公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近岁论君谟书者,颇有异论,故特明之。

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

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

仆论书以君谟为当世第一,多以为不然,然仆终守此说也。

蔡君谟先生之书,如三公被衮冕立玉墀之上。

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惟近日蔡君谟,天资既高,而学亦至,当为本朝第一。

仆尝论君谟书为本朝第一,议者多以为不然。或谓君谟书为弱,此殊非知书者。若江南李主,外托劲险而中实无有,此真可谓弱者。世以李主为劲,则宜以君谟为弱也。

自君谟死后,笔法衰绝。

苏大师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蔡襄的书法是宋代第一!

宋仁宗也很欣赏蔡襄的书法。《宋史·蔡襄传》记载:“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

传统文化的综合滋养,是书法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苏轼曾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如果没有“兰亭雅集”的生活情境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文章,则千古名作《兰亭集序》必然无从产生;如果没有颜真卿祭奠为国捐躯的侄儿以及由此生成的祭文,也就不可能有《祭侄文稿》这件巨作;如果苏轼没有蒙冤被贬黄州而生成的诗篇,也就不会有名传千古的《黄州寒食诗帖》。

艺无止境。

谈论书法审美,我们只能站在“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无论狗的嗅觉多么敏感,它也无法分辨出哪个字属于王羲之,哪个字属于董其昌。

人的审美也和其他动物不同,人更喜欢抱团,比如广场舞啦、“暴走团”啦等。总之,喜欢把几样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拉到一起壮大声势。

真正的高人都不得不去“享受”孤独:不被人认可的成就,要自己去“享受”,诗外的功夫,是在孤独的沉默中练就的。想做高人吗?把心沉下来,先学会独处。一个孤独的人,他很难有归属感。一个能够不麻烦别人,处理好自己事情的人,往往是有格局、有层次的人。

古代“孤灯”一词,很形象地表达了文人的孤独,包括外在的孤独和内心的孤独。明清时期的文人在孤独中,追求诗书画“三绝”,到了近代,文人则追求诗书画印四全,还有所谓琴棋书画、书房四艺……这些对文人基本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都离不开书法。

苏东坡曾经有一首诗,说:“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杜陵指的就是杜甫。杜甫曾经有一句诗,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初唐的書法是以瘦硬为上的。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们的风格都是瘦硬的,所以杜甫才会有“书贵瘦硬”的评论。杜甫和颜真卿只差三岁,是同时代的人。颜真卿的书法挺然雄伟,比较厚重。但并不是说颜真卿的字就是“肥”,所谓“真颜不肥”。我们没有看到杜甫如何评价颜真卿的书法,但是颜真卿的书法肯定不符合杜甫所说的瘦硬。所以对于颜真卿的字,杜甫是不会过于推崇的。苏东坡对杜甫这种说法是不赞同的。他认为,短长肥瘦各有各的姿态。燕瘦环肥虽有不同,但都是公认的美人,各有各的韵味。有人喜欢环肥,有人喜欢燕瘦,都应该兼容。在书法欣赏中,也是如此,提倡兼容,允许偏爱,不能单一标准。这是在书法欣赏中应该注意的。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和种植有关,文人士大夫一直把“游”于“艺”当成精神自由的手段,尽可能地躲避溜须拍马,通过“艺”让人格臻于完善。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其实就是“游”于“艺”。书法艺术也是一种“游”于“艺”,在一方天地里,尽情地展示自我,体味那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生大境界。

书法书写的文字分为篆、隶、行、草、楷。仅仅将书法看成书写技巧是一个误区,而字体发展和书法文字内涵是书法的生命。

美,是人类三大终极追求之一,而且是“真”“善”“美”三者中最普遍的追求。它是精神性的,也是感性的,指向人类存在的意义。在社会学的意义上,美等于生命的张力。

书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草书、行书、楷书,经历了漫长发展阶段。书体随着字体的发展而丰富起来,汉代已然出现“五体书”。

明代末期与清代,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代书坛的主流。

此外,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书法艺术,金农的“漆书”书法艺术,都是非常富有个性、富有艺术特色的书法艺术,独具一格,开一派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如果要找出一门艺术代表中国形象,作为中国名片,笔者觉得中国书法当之无愧。因为它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也最能代表中国人整体的精神特质。

儒家文化涵养一种审美观:人们就喜欢从高空往下看,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所以,在戏曲和书法中都有这个写意。舞台上,不是靠唯美的灯光来制造真实的幻觉。舞台上可能没有一个东西,空无一物。那么时间和空间怎么表现呢?演员通过动作来表现,完全是一种含蓄性的表达。比如说一面墙,一间房子,一匹马,都是演员用动作来体现。你看戏曲舞台上,演员怎么样骑马的。其实没有真实的马呀,晃动马鞭子代表骑马,然后演员拿鞭子在舞台上转两圈儿,好像飞奔的样子,骑马的意味已经在里面了。非常含蓄,观众自然会联想。书法创作呢,也是这样,相当含蓄,通过点和线,所有的纵横挥洒就在一张纸上,纸就是书法家的舞台。戏曲舞台,就像书法家的一张白纸。戏曲和书法,其实都是运筹帷幄的一门艺术,书法也如用兵。好的书法家很会用兵,好戏曲家也像善于用兵打仗的战略家。书法讲究连笔,行云流水。看上去没连啊,书法家解释:我在空中连了呀。

书法呢,有点有线,纵横挥洒;戏曲舞台上呢,也有喜有怒,有雄壮也有悲壮。有的时候呢,需要尽情抒发一泻千里的感情。不管是甩头发还是捋胡子,不管是甩头还是甩袖,不管是台步还是对打,都有一定的章法。书法中呢,每个字的结构,是提还是按,也都有一定的章法。这两者呢,在艺术的气场和背后,在气韵方面,其实都是一致的。上一场下一场的连贯,也就像书法一笔一画的连贯。

一笔一画的楷书,笔画之间也要气脉连贯,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文人书法。书法不仅是写好字,文思、哲理、美学都是书法的外延。

“千年文人书法成为中国书法经典的高峰。古代著名书法家大都是学富五车的文人学者,隋唐以后的进士书法家可谓多矣: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苏轼、黄庭坚、蔡襄、陆游、王守仁、董其昌、伊秉绶、何绍基、刘熙载、曾国藩、刘春霖等。可谓人才济济,蔚为大观。中国古代很少有所谓的职业书法家,王羲之是右将军,颜真卿是大将军,怀素是和尚,苏、黄、米、蔡都是文人。可以说,书法最早是从学者文人中来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关系紧密,书法与儒教、道教、佛教、兵家、诗词、音乐、绘画、对联、建筑等各种关系紧密。释儒道都依赖于书法保存传播最精粹的经文思想,而书法因为文化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11]

书法要追求点画峻利,潇洒流动,浑朴典雅,气息高古,形色兼备,从结体和章法上给人以一种飘逸之美。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做学问如此,写书作画同样需要广袤的视野,浓厚的学养。

书法,作为一种商品,自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这样了,大家追捧书法,书法就有商业价值,如王献之在别人衣服上写几个字,出门这件衣服都被人扒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曹植的《洛神赋》,后人经常用这一篇名作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之美。当然也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能够配得上如此之高的评价。

王羲之的字过于难求,人们总是偷他家门口春联。每年他家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几个小时,就会被人偷偷地揭走。王羲之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是因为大家太喜爱他的字了。又到了一年的除夕,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贴到了门上,与往年不同的是,他留下了大半截没有写。那个想要偷偷揭走春联的人一看,这八个字也太不吉利了,所以扫兴而归了。岂知,稍后王羲之才在春联下边补了剩下的部分,春联的内容就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本来听着不吉利的话竟然加了几个字之后变得寓意这么好。

“书法之‘书’具有三层重要文化含义。其一,文字,字体。《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又引申为六艺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二,书写,书法。《墨子·兼爱》:‘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说文》:‘着于竹帛谓之书。’《尚書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其三,书籍,著作。《论语·先进》:‘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12]

谈论书法,有几个词绕不过去,那就是:书体、笔画、结字。所谓书体,一般认为有五种,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这只是大致分类,每一种书体又有更加细致的分类,如篆书可以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上的大篆是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等;小篆则专指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定文字。又如楷体可以细分为颜体、柳体、欧体和赵体等。

所谓笔画,是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元素。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乀)、折(亅)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有没有一个包含所有笔画的字呢?当然有,就是“永”字。“永”字有八笔: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按各自的笔势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被概括为永字八法。这八笔是楷书基本笔画,每笔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应,一气呵成。“永”字如果能写出每笔的精神,楷书可算达到相当水平。

所谓结字,指的是书法的结字法,又称结体、间架结构,是指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式布置,汉字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等和偏旁的宽窄、高低、侧正等,构成单个字的不同形态。有人将结字的标准概括为:平正安稳、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稳定、修短适度、疏密匀停、争让得体、映带照应、参差有致、虚实互成。结字规律是历代书家研习书法的重要内容,有关论述包括欧阳询的《欧阳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

书法中有草书、隶书。草书,一气呵成,像醉了酒一样,感觉很男人很爷们儿的感觉。隶书,给人的感觉又端庄又典雅,像一个古典的女性,那你再看戏曲中旦角儿的女性扮演者,也是一样的温柔娇媚。同样是隶书,当然也有风格上、情绪上的一个差别。有的比较庄重,有的比较宁静,有的比较文雅,这个跟唱腔中的有厚有薄、有昂扬有平和,是一样的。隶书,也有方正有秀丽。

我们小时候看戏曲舞台上的关公形象,哇,这个大红脸,这个“美髯公”,胡子的这个色彩,哎呀,真好看,感觉到一种威严,有一种气势,一出场全场高昂。关公那么勇猛,乍一看呢,就类似咱们书法中挥毫泼墨的狂草,点线豪放,笔法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感觉跟舞台上的这个关羽的形象其实是一样的。

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个说法是“道以医显”,就是说,医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关注生命、重视对生命的解读这样一种思维定向和习惯。我们看《黄帝内经》,整本书概括起来就讲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你的身体才是健康的。什么叫养生?就是让身体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健康是什么?“健”,就是一个人的“一切”都在周流,一直在转,能够达到一直在转的状态。“康”是什么?五条路汇在一起叫“康”。这五条路是什么?就是五行或者五脏。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就是以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准则。

书法与中医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异曲同工!古人认为书法能“陶冶性灵、除烦亡忧”。汉代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另外,据说陆游不仅喜欢作诗,也酷爱书法,说书法作用:“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把书法当成药和食粮,足以证明书法对人身心健康的功用。

中医和中国的书法都是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存在,却有着相同的特点。

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气血运行流畅,没有疾病压制;而一幅书法作品也是要求完美的,需要精心设计,需要高超的书法技巧。决定一幅书法作品水平的高低也是有很多因素的,完美的作品很少有,就像完全健康的人很少有一样。

扁鹊认为人的经脉需要经常调理才能更加健康,正如书法一样,需要人经常练习,才能精通,并且越写越好。书法的书写用笔轻重有度,线条粗细搭配合理才能成就一幅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被认为是养生之首,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道出的正是书法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古人认为练习书法须聚精会神,运全身之气,云集笔端,才能写出好字。《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但字写得好,而传神于字之笔画,使之炯炯有神,有防病祛邪之功效。减少生病机会,大益健康。从字面上来说,使字的结构,再现俯仰、向背、欹正、宾主、疏密、揖让等。就是古人所讲的:“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运之既久,指尖劲捷,运笔如飞,迨乎至精极熟。”从现代角度来说,可解释为书法在写字状态中启动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气血贯通,肌肉得到训练,起到强身之功效。一些书法爱好者,可以沉浸在墨香之中,品味书法带来的乐趣,达到忘暑、忘寒、忘忧、忘食、忘病之程度。书法成为一种治疗慢性病症、健康长寿之妙药。

唐代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

古往今来,人们把写毛笔字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练习书法是脑力劳动,它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轻体力劳动,它几乎需要周身活动。

练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

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练字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者绝虑凝神,心正氣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练功”的境地。因此,练习书法被许多人比喻为“练气功”。

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书法可调整心态,使情绪稳定。

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可见,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手挥笔管,可摩动“足三里”这个强壮穴。我们常用的五指执笔法,不仅可以把字写得刚健有力,而且,通过手指活动能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增强生命活力。

同时,写字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心理保健作用。唐太宗《笔法诀》说:“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去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不同的心理状态会使人受到不同的影响,写出的字也各不相同。

书体从容,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激的情绪有帮助。

书法有养生的作用,这是不少学书法的人的共识。有人把这些作用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

王羲之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通过学习书法凝神静虑,少躁动,书法之动是专一不杂、养神之动。

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细心。耐心,恒也 ;细心,微也。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有诗曰:“始知豪放在精微。”书法的起笔收笔处可培养我们精微的好习惯。

书法要心悟手出,耳濡目染,而观察最为重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书法尤其注重眼的观察能力。

学习书法是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书法培养人心正。柳公权说:“心正则字正。”通过写字提升人格。书法是人心灵的心电图,即:“写好字,做好人。”

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此气至大至刚也。我们注重书法的气息、气韵的培养,更强调“浩然之气”的培养。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我们做学问,学写字要有虔诚之心,敬重之心,唯敬重之心才能领略其妙。

仁者寿,书者寿。《心术篇》云:“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每得以无疾而寿。”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学习书法是养生强身之妙法。自古书法家多长寿,亦人所共知。例如,唐代颜真卿79岁被害,柳公权享年88岁,明代文征明在世90岁。近代著名书法家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都享寿90岁以上。享年107岁的孙墨佛说:“我的长寿之道就是写字。”

书法艺术与中医学源远流长,历代许多著名书法家,都与中医结缘。如唐代欧阳修书写的《灼艾帖》、北宋苏轼的行书《覆盆子帖》、明代文征明的《苦疡帖》,每件都是一份书法佳品,同时又讲述了中医的医理与处方,可见他们对中医学造诣甚深。

当书法遇见中医,那是一种同美共生。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有这样的书作:“书法可以养生,今人知之者少矣。”吴玉如是长寿者,他写这幅字,是有底气的。

缘何书法家长寿?因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习书法,既能培养高雅的爱好和情操,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办法。

中医药、中国书法,自古相融相通,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中交相辉映。书法是一扇门、一条通衢,文人士大夫可以在力、气、韵、势的节奏中,静观浮云心自闲。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没有必要生闲气。有句话叫,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沉浸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总比浪费时间去争论强。很喜欢作家白落梅的一句话:“岁月如棋盘,光阴是棋子,棋子越下越少,日子越过越薄。”走过半生,岁月为我们大浪淘沙,也讓我们明白,生活无需花团锦簇,贵在细水长流。能够有书法陪伴,有事做,有人爱,就是中年人最好的状态。往后岁月,少被人忽悠,也少忽悠人,愿你我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踏踏实实过日子,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用心工作,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做好手边事,待好眼前人,守护住攥在手里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事不顺,是因为人不和。没有人影响你,只有你自己影响自己。心中有善之人,自有爱!心中有爱之人,自有善!有爱有善之人,福泽深远!

中国人用毛笔写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最后,引用《光明日报》上的一段话结束本文。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控制他们,所以夜里号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今天全世界掌握汉字汉语的有17亿人,占整个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华文化传承不断,就是因为有一门艺术长达三千年被热爱、被保护,这门艺术就是书法。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输出中国文化和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战胜‘全盘西化’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只有‘重振汉字文化圈’,才能证明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文化复兴成功;只有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才能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无疑,大美书法将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展示自己的美学风采和文化重量。”[13]

参考文献 :

[1]李砺瑾.书法圣地 翰墨飘香[N].洛阳日报,2020-06-08.

[2] [3] [4]张德祥.书法的精神气象[N].人民日报,2014-07-31.

[5]熊涛.追寻千年书法[N].信阳日报,2011-05-12.

[6]陈进红.江湖书法:距江湖近,离书法远[N].钱江晚报,2018-07-06.

[7]何弘.传统的文人书法与文人的书法传统[N].河南日报,2017-05-17.

[8] [9] [10]李明阳.书法 自然 人生[N].光明日报,2013-09-06.

[11] [12] [13]王岳川.大美书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N].光明日报,2023-05-13.

责任编辑 饶丹华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我爱书法
书法鉴赏
书法
书法十佳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