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BNP、RDW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3-10-10翟仙玲杨辉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环磷库巴腺苷

翟仙玲 杨辉

(渭南市澄城县医院,陕西 渭南 715299)

慢性心力衰竭因为慢性心脏发生病变及很长时间心室承载太重,出现心肌收缩力损耗,由于心脏血液消除障碍,静脉系统瘀积,使得动脉系统搏出量缩减,无法使组织代谢得到补充的心脏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胸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体,该病有较高的死亡率[1]。目前慢性心衰临床的常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不尽如人意,预后不佳。近年来有研究[2]显示,环磷腺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治疗慢性心力竭衰中,有提高患者心肌力、缓解心衰进程、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业内关于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资料不多。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利钠肽(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龄46~75岁,平均(60.23±7.46)岁;病程2~11年,平均(5.23±2.34)年。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60.31±7.42)岁;病程2~11年,平均(5.18±2.26)年。纳入标准:确定为慢性心力衰竭;符合《中国心力竭衰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标准[3]。排除标准: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体内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愿意参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辛伐他汀(涿州东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97)口服,2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患者环磷腺苷(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362)静脉注射20 mg/次,溶于20 mL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推注,2次/d,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Pharma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国药准字J20190002)口服,5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使用心功能检测仪检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采用BNP检测仪/美国(北京中西华大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BH-Triage)检测BNP水平;采用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RDW水平;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756,P<0.05)。

2.2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SD、LVEDD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t=3.765、3.467、3.8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对比

2.3两组BNP、RDW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BNP、RDW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BNP、RDW水平低于对照组(t=3.554、2.65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RDW水平对比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慢性心衰的治疗多是以常规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辛伐他汀,其能有效抑制心衰出现,也可以控制细胞内信号传导,减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还能降低血管紧张素受体,降低炎症因子生成数目,可改善心肌代谢。但仍有部分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心衰症状无明显缓解。

本方案采用环磷腺苷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使患者LVEF水平比应用常规治疗患者要高、LVESD、LVEDD、BNP、RDW水平则均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案。提示对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用药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衰进程,治疗效果明显。环磷腺苷,别名环磷酸腺苷、腺环磷,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慢性心衰、心绞痛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其有激活肝中无活性糖原磷酸酶和使肾上脱腺皮质产生激素的作用[5]。在治疗慢性心衰时,环磷腺苷能起到正性肌力的作用,能够减轻冠脉痉挛,缓解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状况,降低心脏负担,可扩充外周血管,来让左心射血分数升高,心功能改善,治疗效果提升。BNP是评价慢性心衰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工作机制原理是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抑制作用[6]。相关研究[7-8]认为,评价患者心室功能障碍是BNP的主要作用,当患者的心室BNP分泌量增加时,该患者的室壁张力也随之增大,其增强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还有研究[9]结果认为,在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风险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优效于RAS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催化降解肽类,其中包括BNP、血管紧张素、缓激肽等[10],其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在慢性心衰治疗中可以对患者的心血管和肾脏产生作用,降低患者的BNP指标,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肥厚。

综上所述,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心功能、降低BNP、RDW水平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环磷库巴腺苷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减少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副作用的措施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