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培制度下麻醉本科毕业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2023-10-08徐洁李星月李林艳孙银贵封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麻醉科住院医师导师

徐洁 李星月 李林艳 孙银贵 封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环节,其培训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工作后的综合能力。当前我国住培事业迅速发展,并逐步与国外医疗发达国家体系接轨。麻醉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对初出茅庐的麻醉医学生成长为优秀麻醉医师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国内麻醉住培学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的住培生(以下简称专硕住培生),二是不经过考研,通过住培招生考试的医学本科毕业后住培生(以下简称本科住培生)。目前,麻醉本科生毕业后,除了少数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有机会获得良好的科研培训,绝大多数很难得到规范的科研训练。随着国民对高质量麻醉的渴求上升,国家对麻醉医生的综合实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麻醉医生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操作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学科研能力,为麻醉的学科发展做出贡献。文章主要对麻醉学本科住培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梳理,再结合既往研究和自身从事住培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培养符合新时期高素质的优秀麻醉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本科住培生的科研现状及意义

麻醉学的学科建设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学科教育,二是临床服务,三是研究创新。近些年我国国内的麻醉学发展在学科教育和临床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研究创新方面仍有不足。仅靠麻醉研究生们来进行科学研究及探索远远不够,本科毕业的麻醉医生也要担当起发展壮大麻醉学科的使命。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医学本科生科研水平较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力度有限,在本科阶段较少开展科研训练课程[2]。多数本科毕业生不具备阅读国内外医学期刊及撰写医学论文的能力,科研思维能力较差,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较少。专硕住培生的科研产出率明显高于本科住培生,来自哈尔滨医科大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专硕住培生文章发表率100%,而同一年毕业的本科住培生文章发表率仅2%[3]。住培期间的科研教育对学员影响深远,在住培期间参与系统的科研培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在参加工作后也会保持持续的科研产出[4]。众所周知,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之间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临床医生除了参与临床工作之外,还应该提出尚无确切答案的临床问题,并以此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参与研究可以增加医生对文献的批判性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可以通过增加循证医学的使用来改善患者的医疗[5]。因此,有必要让所有的住培学员都接触到科学研究,每个住培学员都应该掌握并具备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的麻醉医师是我国麻醉临床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我国麻醉学科科研创新的主力军。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临床医师科研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高的科研能力,成为临床加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如何在麻醉科住培过程中提高住院医师的科研思维能力及探索能力,既与麻醉医师个人的学术成果及职业前景相关,也与我国麻醉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2 麻醉本科住培生科研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

2.1 时间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麻醉住培学员进行科研训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的缺乏[6]。住培学员大部分时间要进行理论学习及临床技能相关培训,而麻醉科的临床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耗费时间多,学员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往往已经疲惫不堪,且部分学员还需要往返于医院和家庭之间,这导致其用于科研的时间不足。住培医生们表示,缺乏专门的培训时间是进行科研培训的一项重要障碍,目前在住培中,仅有少数有求知欲和明确职业规划的住院医师能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科学研究。

2.2 缺乏内驱力

大多数医学本科生不满意自己的科研现状,但是他们又容易在科研学习方面产生倦怠,这主要是内驱力不足造成的。国家“住培内容与标准(试行)”总则中提出有关科研的培训目标是“具备基本的临床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麻醉科住院医师住培制度建立之初,亦旨在加强麻醉及相关科室的临床诊疗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在实际住培过程中,与临床表现相比,科研素养排在培养目标较低的位置[7]。不同于专硕住培生在结业时对科研成果有量化的指标要求,本科住培生在结业时没有强制性的科研成果要求,而且科学研究的过程是重复枯燥的,这都会导致本科住培生的科研内驱力不足,即使部分学员有科研意愿,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而无所进展。

2.3 科研导师和科研资金缺乏

一项针对住培医师科研需求的调查发现,79.1%的住培医师认为科研能力不足的主要外在原因是缺乏导师指导[8]。麻醉学专硕住培生的导师制培养,使得专硕学员能获得其硕士导师的个体化科研指导,与此不同的是,现有的本科住培生导师制是首先基于临床培训的。这部分带教老师在进行带教过程中,主要训练的是住培生的临床诊疗技能,由于部分带教老师自身未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科研培训意识薄弱,从而忽视了对本科住培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的导师虽然承担着相应的科研任务,也可能没有时间或没有动力指导本科住培生进行科研研究。一项针对麻醉科医师工作强度的研究发现,93.5%的麻醉科主任称本科室医师在工作中存在过度疲劳现象,在临床工作之外,再兼顾教学与科研指导,将进一步加重导师压力[9]。在目前的麻醉学员规范化培训中,对导师在科研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导师对学员的关注与指导也主要体现在临床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缺乏具有科学研究创新经验的导师以及缺乏对导师的激励机制均是目前遇到的关键问题[10]。

同时,资金缺乏也是科研培训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没有足够的科研启动资金来帮助年轻住培医师追求他们的科研目标[11]。专硕住培生的导师有科研经费可供其使用,但是并非每位本科住培生的导师都有科研经费,如果发表文章及做科研需要自己出资,这对于青年住培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将打击其科研积极性。

3 探讨适合麻醉本科住培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

3.1 合理的科研培训时间规划

麻醉学本科住培生被要求36 个月都在临床进行轮转,可以专心用于科研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即使有科研相关培训,大多也是利用轮转期间零散的时间,采用病例讨论或杂志俱乐部的方式,并没有专门的、集中的科研培训时间。来自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系统化研究培训的住院医师的科研成果产出明显高于未接受系统化研究培训的住院医师,在住培早期进行正规的研究培训,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12]。抽出集中的时间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培训,是培养住院医师科研兴趣的有效方法,大多数系统化研究培训的周期是1 个月,当培训时间持续2 个月时,科研成果产出率没有差异,当研究时间增加到1 年时,科研成果产出有所增加[12]。

结合我国的住培制度,笔者认为专门用于科研培训的时间增加到1 年,对于我国三年制的住培时间来说所占用比例过高,与我国住培的国情不符合。对本科住培生进行为期1 个月的科研集中培训,将有助于其科研能力的提升,且不会影响理论及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这与国外一项针对麻醉科住院医师专门科研培训月的调查建议一致,这项研究的结果同样表明,开展为期1 个月的科研集中培训成功地增加了麻醉科住院医师科研创新的能力[13]。科研培训月的开展可在住培一年级分批次实施,这利于学员们将所学的科研创新知识运用到接下来的临床实践中。

3.2 提升内驱力、明确科研培训方向

在科研培训方面,国内研究者给出的建议首先是需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14]。科研诚信教育是医学生一生科研工作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医生科研诚信事件频发,只有在麻醉住培生刚开始接触科研训练时就加入科研诚信这一课,提前做好科研诚信教育,提升科研素质,才能提升其内驱力,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坚守科研诚信准则,助力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

其次,针对本科住培生的具体情况,专家们提出科研培训重点应首先放在临床研究方面,而不是基础研究方面[15]。一项调查显示,临床研究是麻醉科住院医师研究兴趣最高的领域[16]。麻醉科医师应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定义是广泛的,不仅包括基础科学中的传统实验室研究,还包括转化和临床研究。对于麻醉学本科住培生而言,应该将科研创新从实验室转移到临床,并以科学的方式验证其价值。临床研究主要以临床实践过程的难题和争议点为研究内容,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医疗单位为主要的研究基地,这也与我国以临床为主的住培制度相符合[17]。临床研究包括个案报道、临床数据采集、综述、患者决策、转化研究、meta 分析等。以个案报道为例,个案报道是报道临床罕见或特殊病例的医学论文,是常见的医学论文类型,因其篇幅短小,写作相对容易而适用于科研基础薄弱的本科住培生学习及训练。学员们在每天的麻醉相关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特殊或罕见的患者,病例资料是最易获得的写作资源,应积极地加以利用。临床研究领域在过去的数年中有了爆炸式的发展,因此,临床医生在他们的研究中有许多探索的途径,也有广泛的期刊可以发表,麻醉本科住培生需要在这些方向上进行更多的培训。

3.3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大科研基金设置力度

与专硕住培生在毕业时对科研成果的强制性要求不同,本科住培生在毕业时对科研成果没有强制要求,这不利于学员科研探索积极性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麻醉本科住培生在住培期间接受科研训练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开始阶段不鼓励采取强制性措施,而是采取激励措施。为了增强本科住培生的科研积极性,可以设置完善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适当提高科研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关比重。基地进行评优时应参考学员的科研参与度及取得的科研成绩,在制定评优细则时,可包括发表论文情况、参与科研项目数、在学术会议中投稿情况等。

此外,加强科研创新相关的基金或者奖学金设置也与更高的科研成果产出息息相关[17]。国家及住培医院可以加大对住院医师科研项目基金的投入,设立更多针对本科住培生的专项基金,并建立简单高效的管理申报流程,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对住培医师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奖金奖励,一方面能够减轻住培生研究工作所承受的经费压力,另一方面又能提高住培生的科研积极性。

3.4 探讨合适的导师制度

导师制教学模式适合麻醉专业特点,有利于学员全面地掌握麻醉学知识技能,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带教水平。多项研究已经表明,作为住培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导师的指导和支持对于住培医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有经验的导师对学员们科研能力的发展影响非常大[18]。同时,可以设置“双导师制”[19],除了为本科住培生配备专门指导临床及教学的导师外,还需要配备一名科研导师。由于麻醉科人员紧缺,根据各住培基地的实际情况,科研导师可以同时指导2~3 名学员,筛选出的科研导师应该接受统一的导师培训。

师徒关系是科研成功开展的关键,导师需以临床实际要求为基础,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科研培训内容,并在科研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学员作为教学的核心,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导师也需对学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估,分析学员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指明改进调整的方向。1 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可带领学员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也可引导学员独立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其科研培养,将本科住培生纳入自己的研究小组,带领学员们参与科研课题申报及实施、撰写科研论文、灵活的组织参加各类型科研讲座及学术会议、小组学术交流、召开在线会议或期刊俱乐部。在学员独立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师需给予充足的支持,帮助学员整理研究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指导学员撰写科研成果,导师也需监督学员的科研进展,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促进学员科研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学及科研部门应根据科研导师的职责设定培训目标,定期对导师进行监督考核,并建立合适的奖励机制。可以对科研导师进行额外的奖金奖励,这样不仅解决了本科住培生在科研指导者方面的障碍,也可以减轻导师的经费压力、增加导师的教学动力。

麻醉学科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全面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的麻醉科医生,是将科学发展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关键。加强麻醉医师科研教育已迫在眉睫,麻醉学的未来必然建立在科学的学术研究基础上,不仅麻醉学科研发展需要广大的本科住培生,本科住培生也需要科研。在科研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在不断地在实践中调整策略,从而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麻醉本科住培生科研教育的最佳路径。

猜你喜欢

麻醉科住院医师导师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