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区:智慧教育“向云端”

2023-10-05曾玺凡

科教新报 2023年39期
关键词:武陵区名师智慧

曾玺凡

9月22日下午,跨越2900多公里的“湘藏云课堂”如期开课,常德市武陵区工农小学音乐特级教师杜媛梅和学生代表通过网络,与远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小学的孩子们共享音乐魅力,在歌声中再续友好情谊。

充分整合名校、名师网络课程的引领作用,开展“区域课例实践”,打造“湘藏云课堂”3.0版本,是武陵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该区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理念,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信息化资源供给,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全方位融合应用,全力推动了武陵教育现代化发展。

硬件夯实打造“未来”学校

作为首批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武陵区第一小学投入近5千万元用于建设智慧校园,全校60多个智能学习空间科技感十足,并且拥有“全数字、全联接、全融合”的智慧场景,是一所看得见的“未来”学校。

“从校园安防到学校管理,从教育教学到师生评价,我们实现了全方位数字化服务。”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英介绍,学校以科技立校,打造了“全数字、全融合”的智慧教育场景。

实施教育信息化2.0建设以来,武陵区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先后建成武陵区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小学以及中建育英小学等9所数字校园,高标准配建了STEAM教室、VR实验室等100余个特色功能室,全面优化提速教育专网,实现“两乡一镇”网络联校和校园千兆无线网络全覆盖。

科技强师部级优课频出

2022年5月27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177个“湖南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名单,谷金艳小学音乐名师网络工作室榜上有名。一年多来,来自长沙、常德、张家界等地的249名工作室成员以网络研修为载体,通过谷金艳等名师的示范引领,在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资源开发等方面快速提升。

“不少青年教师都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但课堂经验不足,无法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谷金艳告诉记者,通过精品课的录制,工作室成员都得到了快速成长。

“我区充分发挥3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孵化作用,构建线上线下多场景交互的跨校区、跨地区联合教研模式,积累优质课例资源,服务教师一体化成长。”武陵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小云说,在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该区5名教师课例获部级优课。

为促进全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武陵区还全面实施教师信息技术2.0培训提升工程项目,聘请省内外专家开设智慧课堂、2.0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等专题培训,完成学校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培训4328人次,实现全覆盖。

该项目启动以来,紫菱小学等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海量资源,在课程教学、教师研修两大内容下足功夫,涌现了一大批教育信息化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

学生成长评价特色多元

为彻底“破除”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短视行为,武陵区还将信息化广泛用于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中小学综合素质发展基础数据库,充分运用智能评价工具,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成长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2022年,武陵区第一小学自主构建“星·未来”学生智慧评价体系,并借助该校校园智慧平台,运用多维信息采集与分析、数据成像等技术,让评价突破时空、随时随地发生。

六年级(122)班班主任杨慧告诉记者,来校之前她曾在汉寿县一所村小任教,“当时对学生评价主要靠口头,如需全方面了解学生,班主任得时刻待在教室里。时间一长,不仅学生没有自由,老师也疲乏不堪。”

在接触和使用“星·未来”智评系统后,杨慧感受到了信息化评价方式带来的便捷。不论是科任老师或者班主任,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任一端口,依据“品”“智”“健”“雅”“劳”+“特色”六个维度下设置的不同评价内容,轻松一点即形成评价数据。

“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并整合数据,点亮星图标,形成多维、全面、立体画像,一目了然。”作为班主任的杨慧直言,全班53个孩子,人人都能收获到特色多元的实时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武陵区还坚持以赛育智,将举办科创赛事作为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重要抓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近年来全区中小学生在各级各类科创赛事中获国际性荣誉16项、国家级荣譽100余项、省级荣誉170余项。

猜你喜欢

武陵区名师智慧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武陵区:提升宣传工作者素养
名师简介
“闲不下来的老兵”——记常德市武陵区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 任承忠
有智慧的羊
武陵区机电排灌设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措施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