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融合的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优化路径选择

2023-10-02张妍黄菁

上海企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业财风险管理制造业

张妍 黄菁

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开展业财融合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径。但目前部分制造业企业仍存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大数据的应用程度较低的情况,企业整体业财融合的水平仍有待提高。本文以業财融合为核心主题,重点研究了如何加深业财融合,提升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路径。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将财务和业务相结合,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互相关联、共享和对接,进而促进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的互动和协调,提高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效率。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财融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和业务运营两者各自为政,信息无法进行及时交流和共享,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和信息不透明。而在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和业务运营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促进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二,业财融合可以实现全面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部门则主要关注业务运营,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难以全面把握。而在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下,业务部门可以与财务管理部门联手合作,实现全面成本控制,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业财融合能够实现风险控制和调整。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难题,而对风险的把控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业财融合模式可以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保证企业在不同风险时期有相应的调整措施。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发展的特点

1. 资金需求较大:由于制造业企业需要购买原材料、设备等大量投资,因此,其资金需求较大,需要合理运用财务管理手段,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2. 营业周期较长:由于制造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常常需要长时间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因此企业的经营周期也相应加长。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制定长期的财务计划和经营策略,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

3. 存货周转速度较低:制造业企业中存货为主要资产之一,而存货的周转速度较低,意味着需要占用资金较长时间。因此,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应特别重视存货管理,合理规划和控制存货水平和存货周转周期。

4. 风险系数较高:制造业涉及原材料市场、生产以及产品销售市场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的风险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制造业企业经营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5. 盈利能力较强:相对于其他行业,制造业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较长,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盈利及现金流状况,合理制定利润分配计划,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长期的财务计划和经营策略,重视存货管理和经营风险控制,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人工操作方式普遍存在,企业内部信息流转和沟通渠道不畅;其次,由于制造业成本管理难度大,财务跟踪不及时,导致成本控制不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其三,经营风险较高,制造业企业因市场波动性大,许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低价竞争,难以获得高利润,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其四,财务人员能力不足,面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企业寻求专业人员而付出的成本比其他行业要高得多。

三、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流程优化

通过对企业业财融合及财务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下将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绩效管理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等四方面对制造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

(一)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流程优化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优化路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企业要完善内部财务流程,主要包括核算、核对、分析和报告等环节。企业需要提供完整的财务流程,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审核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从源头上压缩各种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着眼于提升财务管理流程的效率,主要包括自动化办公技术的引入、流程标准化、深度融合和持续改进等。企业需要全面应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流程标准。此外,持续改进也是优化路径的核心,企业要不断践行“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即从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方面不断完善财务流程,提升财务管理和业务处理方面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业财融合下的企业绩效管理与投资决策优化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更好地管理投资和绩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绩效管理和投资决策优化十分必要。

在业财融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考虑财务成本与业务绩效之间的平衡,以确保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衡量实际业务的经济效益和财务成本效益。同时,企业通过对关键业务环节的优化改进,以实现更高的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表现。

另一方面,投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考虑财务与业务的利益之间的平衡、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充分考虑财务所使用的现金流分析、资本预算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结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以及可能的风险点,以实现业务发展和投资回报最大化。总体来说,业财融合是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趋势,而企业绩效管理和投资决策是业财融合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关键环节。企业需要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起整合财务与业务管理的科学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业财融合下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优化

在当前业财融合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优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信息公告等方面,从而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次,企业需要利用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财务和业务数据,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第三,在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人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吸引有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提升内部专业能力和风控意识。

最后,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应对,对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预警和分析,并实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业财融合下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优化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深度融合财务和业务数据,引进人才和加强内部培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信息公告制度,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业财融合下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优化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财务信息被数字化并存储在各个系统和数据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财务共享中心,采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来管理和分析财务与业务数据,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应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管理等方面。企业需要评估现有系统硬件设备的规模、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同时,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和信息保密,必须采取必要的备份措施,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机制和流程,规范系统的使用和操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并定期进行系统评估和改进。同时,还应该定期、不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措施,提高员工对系统的认知度和使用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业财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绩效管理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等四方面对制造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深入探索和研究業财融合的有效途径,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协同发展。

(此文系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后疫情时期滁州制造业降本增效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2646);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大数据与会计传统专业改造升级(项目编号:2022zygzsj041)作者供职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业财风险管理制造业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