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2023-09-28金万里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程思政

金万里

摘  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课程思政,引领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教学研究使命。作为培育青少年信息核心素养的主阵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络,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情怀、强国之志等思政元素。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列举相应教学实例,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相统一。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信息素养人才的主要载体。信息技术学科应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一代应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的培养。课程思政在于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寓于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推进学生构建高质量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之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信息社会公民素养、社会责任,落实好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教学使命。

一、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国家明确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高中是培养青少年具备高素质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学科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还要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文化自信、强国之志和爱国情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现状是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科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存在明显不足。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不断吸取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要结合学科优势,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需要紧扣核心素养,融入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數据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有必要重视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渗透。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要素,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信息观念,将信息技术知识传授、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统称“三全育人”)新格局。把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是新时代赋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使命。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自主性较强,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将思政元素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在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巩固等方面均可统筹考虑,具备时间可行性。教材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丰富,紧跟时代潮流,涵盖信息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的内容,教材内容以项目教学为主线,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突出以学生为本,给思政元素融入提供了广阔空间。课程组织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信息基础及技术应用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多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课程实施时间方面,课堂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可以从图片、文字、视频等媒体素材嵌入,不仅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而且还可以丰富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促进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操作性、时代性、工具性等特征,课程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也反映国家有关政策,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介绍国内最新信息技术领域涌现的创新成果和重大成就,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部分案例本身蕴含思政元素。信息技术学科属性与课程思政的教育思想可相容,因此把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具有现实可行性。

二、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信息时代,高中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应坚定不移地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然而,部分学校信息技术学科课时设置不足导致课程思政融入举步维艰。此外,信息技术课对软硬件的投入较高,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计算机设备陈旧,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内容设计受限,最终造成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关注度不够,难以在教学中落实协同育人。

2. 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偏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的融入重视不够。部分高中没有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课程思政的开展仅限于政策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教育改革中。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实行信息技术技能的传统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及核心素养的培养。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由思政老师和班主任完成,而忽视了各学科协同育人。

3. 教学观念落后,缺少提升自我意识

课程思政实践体现着新时代的育人要求,是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举措。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成果, 把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是新时代赋予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目前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大局意识,不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方向,没有把“育人”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疏忽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缺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时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指导。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追随新时代的步伐,勇于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落实大思政教育方针。然而,目前许多教师缺乏这样的思政教学意识。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1. 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为了落实课程思政目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能脱离信息技术课程的特质而独立存在。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时,其教学内容应坚持以政治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过程性、贯彻落实双主体性等基本原则。从融入时间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从融入方式看,可分为开门见山式、水到渠成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网上互动等教学手段。在确定项目主题时,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案例。为了实现信息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教师要通过相关设计将思想元素“内化”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2. 从学科特征入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能够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有其自身的思政价值属性,能否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工具性等特征,课程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教学素材选择性较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宽阔的实施空间。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以下统称“人教版教材”)必修2“信息安全与社会责任”这一章主要探讨信息时代的公民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问题,引导学生除了注意数据安全、信息安全,还要关注网络信息是否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在确定项目学习主题时,教师应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家国情怀、信息社会公民素养、社会责任为主线,引入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等案例,凸显信息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学科特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中,既收获知识和技能,又接受爱国情怀教育、价值引领构建,实现学科协同育人。

3. 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守好渠、种好田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信息技术教师应多渠道、多途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把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看作自己的需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学科课程教学。教师在渗透思政元素时应提前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选择典型案例,通过课堂检验、课后及时反思不断提高构建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此外,学校也应积极响应新时代育人要求,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课堂实例

1. 用数据说话——我们自己的航母

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数据处理与应用”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引入“我们自己的航母”为项目主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可视化我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围绕数据概念、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数据应用等开展相应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获取可靠数据的方式,确定符合需求的可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及实现数据可视化等子项目的实施,让学生掌握获取真实可靠数据的方法,并学会整理、分析、可视化数据,提高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在围绕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数据、观看视频、图片展示、数据对比等形式对我国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大航母有较深的认识,感受航空母舰的庞大、宏伟,进而感受我国国防力量的蒸蒸日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关注国防事业的发展。教师通过这一项目润物无声地把爱国主义情怀、强国之志渗透给学生,实现了课程思政。

2. 信息系统——聚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必修2“信息系统”相关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以聚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项目主题,围绕系统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要素、信息系统功能、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等子项目进行研究。通过引导学生搜索平台中的最佳学习资源、平台课程目录列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使用信息系统的优越性,对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提出相应建议。本项目嵌入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安全等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学习强国”平台的深入了解,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融入爱国情怀、强国之志。突出对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同时,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引入思政元素。

3. 算法——用枚举算法解决“鸡兔同笼”

在教学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算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用枚举算法解决我国古代经典数学问题——‘鸡兔同笼’”为项目主題,围绕算法思想、程序结构、发现问题、设计算法、上机编程实现及调试开展相应教学。项目从聚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数学算法“鸡兔同笼”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构建相应的算法模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优化算法。在项目学习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数学史视频,介绍我国经典的数学算法思想,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数学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算法设计及上机编程时,学生通过不断调整、不断尝试的过程锻炼耐心、毅力等品质。在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超越自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学生计算机思维及运用数字化工具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融入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课程思政实践体现着新时代的育人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补充和完善,立足信息技术学科,融合于教学之中,放大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功效。信息技术教师应站在新时代角度,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养成课程思政意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为构建“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格局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柏棣. 习近平青年“三有”观的核心内涵及其价值意蕴[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2).

[2]郝秦艺.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 延安:延安大学,2021.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