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夏荷花色正浓

2023-09-26苏洪波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碧水盛夏清香

苏洪波

四季更迭,不知不觉一年过半,进入盛夏时节,已然是平生最爱的荷花的主场。在郁郁葱葱的漫天绿色里,一朵朵绽放的荷花,惊艳着一池碧水和整个夏天,也惊艳着万千文人墨客。她一枝独秀,亭亭玉立,风骨傲然,点亮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千百年来,人们对荷花的喜爱世代相承。而文人向来更喜荷花,宋代诗人杨万里诗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莲叶荷花的壮美与宏阔。周敦颐的《爱莲说》千古流传。荷花丛里,有千古才女李清照荡舟嬉戏、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也喜欢荷花,更多的是喜欢她独有的韵味和特性,喜欢她的风骨和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对荷的礼赞。

七八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又是一年赏荷季,济南人赏荷必去的地方是大明湖。特别是那些摄影爱好者,对荷花也是十分钟情的,他们不会错过每一个花季、每一个清晨和傍晚。而我更喜欢用文字和影像去写意荷花,尽情感受和展现荷风莲香的诗情画意。

我对荷花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到大明湖走一走转一转,在季节交替里,见证荷花的花开花落。春夏更迭时,“小荷才露尖尖角”,尽显勃勃生机;炎炎夏日里,映日荷花,娇艳喜人,荷盖挺立,花香远溢,清风吹拂,碧波荡漾;秋风萧瑟时,荷落叶残,既有“荷尽已无擎雨盖”的些许伤感,也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一份雅致!

荷花是夏季最烂漫妩媚、惊艳夺目的仙子。“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观滴翠带露的罗裙,赏香气四溢的芙蓉,定会有“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的感觉。

走在大明湖畔,宛如走进一个碧水融融的冰清世界,一个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不禁让人心旷神怡。我喜欢静静地站在湖畔,沉醉在荷花的美艳之中。碧波荡漾的池塘里,那香气袭人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从荷叶中冒出来,宛如亭亭玉立的女子,一枝独秀,尽情地舒展怒放,摆弄风姿,展示着清雅的魅力;有的羞答答地藏在荷叶间,时而现身,时而隐藏,犹如害羞的少女,任凭千呼万唤,始终不敢迈出闺房半步;有的还只是花骨朵,露珠形的圆脑袋,显现出几分稚嫩;有的含苞欲放,风姿隐隐乍现;有的正在盛开,娇艳欲滴,露出嫩黄的小莲蓬,那层层叠叠的花瓣拥护着她;而那些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花瓣虽然凋落了,可是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一支支莲蓬……荷花次第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引得鸟儿、蝴蝶、蜻蜓纷纷围绕着她们翩然起舞,繁华了整个盛夏。荷花是夏天里最闪耀的明珠,她们绽放着自己的盛世华颜,生生不息、其乐融融。

最喜清晨,一池碧水,清澈荡漾,一支荷花,清新靓丽。荷叶、荷花上都沾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水珠酷似珍珠、水晶,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水珠呼应着,也披上一片金色,而我,也已变成蜻蜓,穿梭其中,忽而立在花头,忽而站在碧绿的荷叶上,融进这妙不可言的景色里。

我特别喜欢荷花,还因为与她关联的许多美食,荷花美食“清心益色,驻颜轻身”。清炒藕片、糯米蜜藕、炸藕合、炸藕丸、炸荷花、银耳莲子汤以及特色美食酥锅;还有饮品类的藕汁、藕粉等。把荷叶放入蒸笼,以它垫底,放上鱼、鸡、肘子等,蒸出来的菜肴清香四溢,回味无穷,让人尽享口腹之欲。

荷花是泼红描绿的画家,在夏日描绘着不可抵挡的激情;又如冰清玉洁的使者,演绎着出淤泥而不染的传奇;又如婉转而歌的歌唱家,吟唱着这个魅力四射的世界。我爱荷花,她“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我爱荷花的清香淡雅,更爱她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颜色,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她的濯清涟而不妖。在喜欢之外,我更想做一个如荷般闪光的女子,清新淡雅,婀娜多姿,散发出独特的韵味。在青春最美的时刻,做一支耀眼盛开的荷花,高洁娴静,光彩照人;在繁华落尽后,做一支静待生命的残荷,从容优雅,虽凋谢但气节仍在,清香已融入骨里。不管人生起起落落,总是淡然笑之,勇敢面对。

风雨飘摇的人生里,一半是诗意,一半是苍凉。只有在无常中看尽繁华,才能懂得清欢淡然,只有在世事繁杂中经历磨难,才能获得自在从容。而栉风沐雨后,最好的我们就是让生命恰如花开,美丽芬芳,精彩之中,纵有风雨袭来,依然能够守心自暖,不忧不惧,无怨无悔。

希望我们都能如荷花,杯盏之中有茶香,有美丽,有欢喜,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守着淡淡的人间烟火,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随缘随喜,不慌不忙走过四季,等待春风、夏雨、秋月、冬雪,用最美的心情,在这个喧闹而寂静的一隅,找到一种心灵自由奔放与浪漫的感觉。

猜你喜欢

碧水盛夏清香
清香四溢的树
《清风明月》《清香自远》
为了一泓碧水入浉河
盛夏的果实
寻找
盛夏,你要哪一种白?
突出“三个转变” 守护碧水蓝天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
盛夏正当时 早秋已入荷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