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整合艺术干预”在EAP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2023-09-23刘了箬魏雪怡

艺术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互联网

刘了箬 魏雪怡

摘要:国内外诸多案例证实了艺术干预对缓解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效果,但目前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整合艺术干预在本土化EAP中的应用模式研究并不多。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越来越多企业更加重视EAP的实践。互联网时代,如何在EAP中引入针对中国企业员工特点的艺术干预模式,推动艺术服务于中国企业,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北京、上海某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现状、艺术偏好等,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与自我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的参与文化、社会资源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创新设计“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型,由个人档案建构、艺术干预活动、对接服务资源、网络创作共享这四大功能模块组成,分成7个子模块,实施为期8个月的团体干预。研究中使用中文版SAS、SDS、AIS、LSIA自评量表收集数据,采用数据的集中趋势、相关性和t检验等分析方式及访谈法,进行干预后状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设计“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式,对帮助企业员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和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文章的研究旨在为同类中国企业的EAP实践提供新的艺术干预视角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心理健康;EAP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04

0 引言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把提升人民幸福感和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越来越多企业更加重视EAP的实践。互联网时代,如何在EAP中引入针对中国企业员工特点的艺术干预模式,推动艺术服务于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1 研究与应用现状

EAP(员工帮助计划)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职业戒酒方案”。中国于21世纪初引入EAP理论,并逐步展开实践。早期中国企业实施EAP主要是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方面,目前EAP在国内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但是针对中国企业员工特点的EAP研究还不够深入。近代的艺术治疗运动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精神治疗运动,主要受到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影响,艺术治疗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趋于成熟。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艺术与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研究[1],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在皇后区艺术博物馆提供每周定期的线上艺术治疗项目;上海音乐学院秦毅、上海交通大學医学院陈福国和耳界—冥想与助眠课程研发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编写了基于中国人特殊听觉习惯和文化背景的沉浸式3D音乐清单,用于缓解“疫情期焦虑/恐惧”[2]。人民日报发表的“点亮武汉”交互设计,基于艺术治疗理论,充分融合了新媒体艺术[3]。国内外众多案例表明,艺术治疗对灾后的心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应用于中国本土化EAP的整合艺术干预模式研究还不多。

2 干预模型与方案

2.1 现状调查

本研究前期对北京、上海某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压力、艺术偏好等展开问卷调查。前期调查所使用的心理压力量表内部一致性指数alpha=0.951,表明该量表信度良好。经测试,受试员工平均压力指数为2.5,标准偏差为1.7,样本数据较为集中。心理问题指数仅与受试员工的家庭身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已婚未育的人的心理压力指数明显高于情侣未婚与已成为父母的人。调查结果表明,66.7%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表现出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21.5%的人的压力来自对未来的恐惧,那些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减压的人的心理问题指数显著高于认为自己不需要的人(p<0.001)。调查对象中听说过“艺术治疗”的人占47.6%,有17.5%的人参加过制作或创作类艺术活动,并且80%以上的参加者认为活动效果很好。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绘画感兴趣的人占比达到了44%。

同时,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访谈,主要了解企业状况、对EAP实施的需求等。企业管理者希望通过开展EAP系列活动,达到以下目的:首先,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改善心理问题;其次,使企业员工学到一些方法,提高团体成员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最后,针对本企业员工特点和偏好创新性定制活动。

2.2 难点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直接应用EAP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心理问题指数与对心理减压的认识程度反差较大,只有20.6%的员工认为自己需要参加EAP进行心理减压,企业在疫情暴发之前组织过线下的绘画、插花等艺术相关活动,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调查对象中只有17.5%的员工参加过企业组织的艺术活动。二是对艺术治疗、EAP等存在认识盲区,52.4%的员工没有听说过艺术治疗,46%的员工仅限于听说过这个概念,对传统单一形式的艺术减压偏好度低。

2.3 研究目标

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国企业员工易接受的“互联网+整合艺术干预”EAP模式,缓解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并使企业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

2.4 设计依据

本方案设计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创造与自我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的参与文化、社会资源理论,形成“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式。原理首先在于通过艺术干预活动及互联网创作共享,挖掘参与者的潜能和自主创造力,实现参与者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表达。比如,使用“舞动+中华传统健身+音乐疗法”,将自我从“病态自我”中唤醒,并通过多种艺术表达形式“携带”参与者的情绪,向干预目标转化,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其次,可以更自然地激发有共同经历的成员自主参与和互动,改变以往企业员工被动参加活动的方式。通过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增加员工在压力事件下获得的社会支持,从而使员工转变认知偏差,获得自我实现感,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最后,互联网创作共享可以使艺术干预活动向日常延续,促进日常自主互助减压,参与者不仅抒发自己的情绪,还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共情,从而达到成员自主互助式的更佳的EAP艺术干预效果。

2.5 模型设计

基于前文的目标与理论依据,对EAP的干预模型进行设计,模型分为四大功能模块——个人档案建构、艺术干预活动、对接服务资源、网络创作共享(见图1)。

2.6 实施方案

根据模型,设计EAP的团体干预具体方案,将四大模块分为7个子模块实施(见表1)。

3 干预后调查与疗效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按照“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型、干预方案,实施8个月的团体干预后,再次开展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同时采用访谈法了解质性效果。

3.1.2 研究工具

问卷调查分干预组和未参与干预活动的对照组,使用国内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的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中文版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中文版生活满意度指数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进行干预后状态评估。

3.1.3 数据处理

采用数据集中趋势、相关性及t检验等分析方法,通过干预组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对比、干预组前后指标对比,分析“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效果。

3.2 实验结果

3.2.1 信度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SAS量表、SDS量表、AIS量表和LSIA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数alpha分别为:0.992(F=18.804,p<0.001)、0.929(F=10.753,p<0.001)、0.946(F=2.709,p<0.05)、0.904(F=2.880,p<0.001),表明信度均良好。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被试者SAS、SDS与AIS呈两两显著正相关(rs=0.659~0.824,ps<0.001),LSIA与SAS、SDS及AIS呈显著负相关(rs=-0.692~0.852,ps<0.001),说明人们焦虑、抑郁和失眠的情况越严重,生活满意度越低。同时,SAS、SDS与AIS呈正相关,表明3个量表之间共同信度良好。

3.2.2 对照分析

将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接受了“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员工焦虑得分M=31.935,SD=8.873,显著低于未进行干预的员工得分M=48.455,SD=6.817,t(56)=5.766,p<0.001;干预组的抑郁情况得分为M=35.391,SD=10.090,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M=53.909,SD=8.336,t(56)=5.633,p<0.001;干预组的失眠情况得分为M=11.261,SD=4.869,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M=17.636,SD=1.859,t(56)=7.000,p<0.001;干预组的生活满意度得分为M=46.500,SD=6.963,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M=30.545,SD=3.503,t(56)=-10.832,p<0.001。

将干预组进行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干预前,干预组中30.16%的员工存在较严重或很严重的失眠问题,干预后仅占17.39%;干预前,23.81%的员工较大或很大程度上“不安、紧张、焦虑”,干预后仅占8.7%;干预前,49.21%的员工感觉失去兴趣、没意思,干预后,较大或很大程度上认为“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的员工占比达到了63.04%,71.74%的员工较大或很大程度上认为“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整体来看,实施该EAP模式的团体干预后,企业员工睡眠质量、焦虑程度、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3.2.3 质性结果

为进一步分析该模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还汇总分析了干预过程中的反馈和干预后的访谈情况(见表2)。

3.3 结论与反思

结果表明,经过“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员工与没有经过干预的员工相比及与干预前相比,其焦虑、抑郁、失眠程度降低,同时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这说明“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式在帮助员工缓解心理问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使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相互信任度等有所提升。但本研究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实验期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政策与环境发生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考虑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动态调整功能模型,还可以在人机交互设计、智能感知评判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北京、上海某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现状、艺术偏好等,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创造与自我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的参与文化、社会资源理论等,创新设计“互联网创作共享+整合艺术干预”的EAP模式,分成四大功能模块和7个子模块开展团体干预研究。通过数据集中趋势、相关性和t检验等分析法及访谈法等,进行干预后状态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帮助企业员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和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应考虑政策与环境的影响等,并加以改进。此模式的实施门槛较低,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改进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92-97.

[2] 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3):91-94.

[3] 李旭坤,庄建军,刘荪荟,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疗愈音乐平台的微信小程序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2(3):57-61.

作者简介:刘了箬(2003—),女,北京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艺术治疗、交互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魏雪怡(2002—),女,河北邢台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学、艺术治疗。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202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网络社区探究中国式‘整合艺术治疗+心理减压”成果,项目编号:X20221002722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互联网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