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产业优良文化及党建教育研究
——评《化工产业文化教育》

2023-09-21熊会涛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化工文化

化工产业优良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化工强国的精神财富,也是开展化工产业教育,推动化工产业文化进入校园,促进文化自信的核心。化工产业的优良文化与党建文化的融合,为推动我国化学精神文化的普及,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帮助。化学产业与化学文化长期以来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形成的重要成果,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化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提升,责任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成为化学工业发展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党建文化作为优秀企业文化进入化工企业、校园的重要途径,是化工人加深了解化工发展历史,引领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化工产业优良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成为化工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尚荣、杨小燕主编的《化工产业文化教育》一书为化工产业文化拓展教材,适应了“产业文化进校园”要求,分析了化工产业文化的概念,研究了“四大信条”化工产业文化内涵,梳理了化工产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整理了化工产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文化,具有树立化工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化工专业文化素质的作用。本书是化工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教材,也可供化工企业宣传文化部门、化工行业培训组织和化工行政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化工产业文化的主要概念,对化工文化的形成、发展、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章,作者分析了我国古代化工发展的成果,如人工取火、日用化工等,展示了我国化工产业的历史渊源;第三章,作者对近代典型化工产业文化进行了梳理,分别介绍了重化工业、轻化工业的发展,分析了近代化工产业文化的雏形;第四章,作者对现代化工产业文化发展脉络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化工安全文化、化工绿色文化、化工创新文化这三点内容进行了叙述;第五章,作者对当代化工行业文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化工制造业界文化、化工储运界文化、化工营销业界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内容;第六章,作者对化工产品文化进行了论述,分别对石油化工文化、煤化工文化、精细化工文化、农化工文化等类型进行了叙述;第七章,作者对化工教育科研文化进行了论述,涵盖了化工教育文化、化工科研文化、科研突出成就及产业政策导向。

化工产业文化是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化工事业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随着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要求化工行业组织积极开展“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这都需要新时代的化工职业人才主动了解化工产业历史趋势,对化工产业发展进行文化解读,进而引领化工产业不断创新、继往开来。本书以中华民族的民族化工文化为线索,贯穿了化工文化、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丰富内容。让学生通过化工产业文化的学习,在化工产业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化工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明确并掌握化工发展的内部规律,以更加厚重、长远的文化充实自己,补足精神短板,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对于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而言,产业的集约化发、精细化、专业化、结构化和智能化发展是化工产业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化工强国的关键途径。当前,许多化工人都在积极探索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化工发展新模式,以期能够为化工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在此过程中,化工精神文化同样需要被重视。第六章石油化工文化一节中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加强化工企业党建文化的重要内容,滋养初心、锻造队伍、砥砺斗志,凝聚建设企业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党建文化与化工企业相结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继续传承爱国、创新、实干、奉献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创建了异彩纷呈的党建文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秀答卷,为建设世界化学工业强国的宏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增强了工人的归属感,为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化工强国凝神聚力、强根铸魂。

总之,《化工产业文化教育》一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代表性、典型性。此外,该书注意融入实例实事,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在挖掘化工产业历史、梳理中国化学史上文化现象的同时,作者选取标志性的化学成就,同时聚焦于“民族化工文化”的主旨,融入了党建教育,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化工文化,提高了学习成效,扩大了视野与眼界,增进了民族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化工文化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谁远谁近?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