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代谢组学和特征分子网络技术分析小鼠体内氧氟沙星的代谢产物

2023-09-21王建凤王泽昊张艺楷冯月超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质谱产物

王建凤,王泽昊,2,张艺楷,刘 艳*,冯月超*

(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首都师范大学 化学系,北京 100048)

代谢组学利用高通量技术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代谢组学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的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和代谢途径,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关研究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质谱、核磁共振和色谱等[1]。质谱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应用最为广泛[2]。目前代谢组学研究仍存在数据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等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研究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代谢组学研究的可信度和广泛性。

分子网络是基于串联质谱数据的组织和可视化,根据相关化合物二级质谱碎片的相似性[3],计算光谱相似度,揭示同源质谱片段的存在[4]。根据碎片相似度的高低,运用MS-聚类算法[5]可将质谱碎片图整合为一种能够可视化的网络图谱[6],谱图以节点形式聚集形成类似物簇[7]。在簇中,每个节点代表一种化合物,彼此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节点连接,表示一些简单的生化反应。相连化合物可能互为转化产物,可通过将边缘的质量差异转换成结构差异,来推测识别新的化合物,进一步揭示药物和转化产物之间的作用关系[8],辅助人们理解这些代谢物在生物过程中的生理和病理意义。目前分子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化合物的鉴定及发现、天然产物的代谢产物鉴定、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等。该技术可与多种质谱数据处理工具连接,如代谢组学软件Progenesis QI 等,作为代谢组学数据处理的补充。

氧氟沙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广泛。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导致严重或致残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是不可逆的[9]。目前关于氧氟沙星体外降解产物的研究较多[10-18],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尚未成熟。

本文以氧氟沙星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建立特征分子网络(FBMN),并结合Progenesis QI和分子网络(GNPS)平台提供的特征分子网络快速分析氧氟沙星在小鼠肌肉、结肠、肝脏、肾脏、回肠和内容物中的代谢产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 料

氧氟沙星标准品(纯度99.3%,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二甲基亚砜、乙腈、甲醇、甲酸、甲酸铵(色谱纯,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有限公司);有机尼龙滤膜(0.22 μm,天津津腾公司);FaVEx-NM50兽药残留净化柱(巨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软件

1.2.1 仪 器ACQUITYT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SYNAPT G2-Si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美国Waters公司)[19-20]。GR22GⅢ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Hitachi公司);N-EVAPTM112氮吹仪配备OA-SYSTM 水浴加热装置(美国Organomation 公司);MS200 多管涡旋混匀仪(杭州瑞诚仪器有限公司);Vortex-genie 2涡旋混合器(美国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Milli-Q Integral 5超纯水制备系统(法国默克公司)。

1.2.2 软 件数据采集软件MassLynx 4.1,数据处理软件Progenesis QI 3.0(均为Waters公司提供);GNPS(https://gnps.ucsd.edu);可视化软件Cytoscape3.7.2。

1.3 实验方法

1.3.1 给药方法实验选用6周龄C57小鼠1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二甲基亚砜)和氧氟沙星组(50 mg/mL,10%二甲基亚砜),每组5 只小鼠。于每日上午9:30 对小鼠进行灌胃,换算小鼠的每日灌胃剂量为200 μL,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实验期为14 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肌肉、结肠、回肠、肝脏、肾脏及内容物样本。

1.3.2 样品处理取均质后的样品0.15 g(精确至0.01 g)于50 mL 聚丙烯离心管中,先加入10 mL 0.5%(体积分数)甲酸-乙腈溶液,2 500 r/min 振荡提取30 min,10 000 r/min 离心10 min,转移全部上清液;再加入10 mL 甲醇,2 500 r/min 振荡提取30 min,10 000 r/min 离心10 min,转移全部上清液。分别准确移取两次上清液各5 mL于FaVEx-NM50快速柱,以每秒1滴流速加压,收集滤液,于40 ℃氮吹至近干,用0.1%甲酸-乙腈∶0.1%甲酸-5 mmol/L 甲酸铵(13∶87,体积比)溶液定容至1 mL,涡旋复溶,经0.22 μm有机尼龙滤膜过滤,待上机[21]。

1.3.3 色谱与质谱条件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 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B 为pH 3.0 的5 mmol/L 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程序:0~0.50 min,87% B;0.50~10.00 min,87%~50% B;10.00~10.75 min,50%~5% B;10.75~12.25 min,5%B;12.25~12.50 min,5%~87% B;12.50~15.00 min,87% B。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40 ℃。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质量数扫描范围为m/z50~1 200;源温为150 ℃,毛细管电压为3.0 kV,锥孔电压为40 V,脱溶剂气为800 L/h,脱溶剂温度为400 ℃,扫描时间:0~15 min;扫描间隔时间:0.1 s;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模式检测;分辨率模式,连续扫描数据采集,低碰撞能量为6 eV,高碰撞能量为25~45 eV。质量校正液为亮氨酸脑啡肽。

1.3.4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采用MassLynx 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导入Progenesis QI 软件中,进行峰识别、峰对齐、基线校正、去卷积和归一化等预处理,依据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对代谢物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以化合物ID(包括质量数、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谱图等信息)方式呈现。用Progenesis QI 处理数据筛选出丰度值大于3 000 的化合物,将csv 和MSP 文件登录并上传至GNPS 平台,建立FBMN。在分析计算界面,基础设置中将数据来源设置为Progenesis QI,母离子质量误差和碎片离子质量误差均设置为0.02 Da。高级分子网络设置中,最小成对余弦分数设置为0.7,碎片离子最小匹配数设置为6,单节点最大连接节点数设置为10,单个网络最大节点数设置为100。在高级谱库搜索选项中,导入speclibs 文件,库中搜索最小匹配峰数设置为6,得分阈值设置为0.7。多变量统计选项中,距离度量设置为cosine,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导入Cytoscape 软件,将分析计算结果可视化为分子网络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Progenesis QI鉴定结果

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1所示。利用Progenesis QI结合HMDB库对所有小鼠组织样本数据进行鉴定,共筛选出54 种小鼠体内可能的代谢物,信息包括代谢化合物的名称、质荷比、保留时间、P值、偏差(ppm)。由显著性检验得到P值,判断化合物间的差异,结果均小于0.05,表示鉴定结果为碰巧出现的可能性小于5%,具有显著意义。在鉴定的54种化合物中,大部分为内源性代谢物,共有2个与氧氟沙星代谢直接相关的化合物,即培氟沙星、N-氧化产物。其保留时间、加合离子以及母离子、子离子质量数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偏差如表1所示,偏差均小于5 ppm。

表1 基于Progenesis QI软件的氧氟沙星及代谢产物鉴定结果Table 1 The identified results of 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s based on Progenesis QI software

图1 代表性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representative samples

2.2 使用GNPS平台绘制的特征分子网络

在生成的FBMN 中,喹诺酮类成分可以被聚集,且质谱裂解存在一定的规律,所形成的特征分子网络可视化图如图2所示。在GNPS库中进行代谢物匹配,通过化合物二级质谱相似性原理,匹配到化合物氧氟沙星,分子式为C18H20FN3O4,加合离子为[M+H]+,中性离子质量为361.14 Da,质荷比为362.150 6,匹配度为0.941 496。

图2 小鼠体内氧氟沙星及代谢产物的分子网络图Fig.2 Molecular network diagram of 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mice

图2 为氧氟沙星(m/z362.150 6[M+H]+,化学式C18H20FN3O4,保留时间2.48 min)分子集群,该集群包括16 个化合物节点,其中与氧氟沙星直接相连的有9个节点,经鉴定有5个化合物与氧氟沙星直接相关,推测的代谢化合物信息如表2所示。m/z334.156 2[M+H]+(保留时间为2.37 min)的节点,分子量与氧氟沙星相差CO 的精确质量数,是氧氟沙星开环氧化形成分子式为C17H20FN3O3的代谢产物;m/z378.145 5[M+H]+(保留时间为2.40 min)的节点,分子量与氧氟沙星相差1 个O 的精确质量数,是氧氟沙星的羟基化或某个N 上发生氧化,分子式为C18H20FN3O5的代谢产物,这两个化合物与上述Progenesis QI 方法中鉴定出培氟沙星、N-氧化产物的结果一致。m/z318.160 9[M+H]+(保留时间为2.49 min)的节点,分子量与氧氟沙星相差CO2的精确质量数,是氧氟沙星发生了脱羧反应,形成分子式为C17H20FN3O2的代谢产物。m/z261.102 5[M+H]+(保留时间为2.50 min)的节点与m/z318.160 9[M+H]+的节点相差C3H7N 的精确质量数,是脱羧、N-脱烷基化后,分子式为C14H13FN2O2的代谢产物。m/z183.090 8[M+H]+(保留时间为2.71 min)的节点,推断为脱氨基并开环脱羧后,分子式为C9H11FN2O 的代谢产物。根据小鼠体内代谢产物和分子网络中的连接关系,推断小鼠体内氧氟沙星可能的断裂途径如图3所示。

表2 特征分子网络推测氧氟沙星及代谢产物的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s speculated by FBMN

图3 特征分子网络分析推断小鼠体内氧氟沙星可能的断裂途径Fig.3 Possible rupture pathways of ofloxacin in mice inferred by FBMN analysis

在代谢产物分析中,依据化合物的响应值,在各组织样本中均检出大量氧氟沙星原药残留,肝脏和回肠样本中氧氟沙星原型累积最多,其次是肾脏、内容物和肌肉样本,在结肠样本中含量最少。如图4 所示,代谢产物以脱羧产物为主,在各组织样本中的响应值较高,在肝脏和回肠样本中的含量最高,肾脏、肌肉和内容物样本中较高,结肠样本中的含量较少;脱羧后N-脱烷基化产物在肝脏和回肠样本中的含量最高,在肾脏、肌肉和内容物样本中较高,结肠样本中的含量较少;N-氧化产物在肝脏样本中的含量最高,在回肠、结肠和肌肉样本中的含量较少;脱氨后开环脱羧产物在肝脏样本中的含量最高,肾脏其次,在肌肉和内容物样本中较少;培氟沙星在肝脏样本中的含量最高,内容物样本中其次,其他样本中较少。综上,肝脏是氧氟沙星的主要代谢场所,其代谢产物以脱羧产物为主。

图4 氧氟沙星及代谢产物在不同样本中的相对含量Fig.4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different samples

3 结 论

本研究借助UHPLC-Q-TOF MS,使用Progenesis QI 进行数据预处理和鉴定,并首次使用GNPS 平台的FBMN工具,建立特征分子网络探究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得到小鼠体内氧氟沙星的5种代谢产物,分别为脱羧产物、培氟沙星、N-氧化产物、脱羧后N-脱烷基化产物、脱氨后开环脱羧产物,并得到小鼠体内氧氟沙星可能的断裂途径,发现肝脏为氧氟沙星主要的代谢场所。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质谱产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及维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
天然产物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18种挥发性有机物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枣霜化学成分的色谱质谱分析
Modeled response of talik development under thermokarst lakes to permafrost thicknes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