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身体教育到人才培养
——大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3-09-21李建波李翔金志祥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6期
关键词:运动队社团育人

李建波 李翔 金志祥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 湖北武汉 430070)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体育在理念上的定位通常被局限于身体教育层面,而忽视了其兼有育体、育心、育人的独特价值;在实践中,课堂教学、课外锻炼、竞技比赛时常处于相互脱节的状态,专项技艺的传习路径不畅,板块间互动不足,教育成效受限。该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其“学练与竞赛贯通、育体与思政同行、体技与智识共进”的一体化育人模式,以期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高育体效能、凸显育人功能提供经验和参考。

1 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略考

1.1 学校体育目标流变

按照当前对体育较为公认的分类方法,学校体育应归属于“真义体育”,就是增强国民体质的教育,强调“身体教育”,与强调“规则化运动”的大体育相对应。据已知资料,“身体教育”一词于公元1762年起源于法语L'education physique,英语Physical Education 出现于1863~1869 年。日本在江户幕府到明治期间从欧洲引进了身体教育这一概念和知识体系,把Physical Education译作“体之教”“关于身体的教育”“身体教育”“身教”“育体”,等等。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便提炼出一些吹啕呼吸、熊经鸟伸、按摩导引等养生术法,但在很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未能形成相应的专有词语和概念。具有特定含义的“体育”这个词,还是从日本传回来的[1]。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物中,对体育的认知是以身体教育为主的,诸如“体育云者乃身体教育也”“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为工具的一种教育”“体育二字,本为身体教育之简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体育”突出“大体育”(Sport)中游戏及休闲活动的手段运用,“身体教育”重新被修正为自然体育所主张的“透过身体进行教育”(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主流[2]。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特殊的环境下,军国民“劳卫制”、国防体育、广播体操、生产操等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体育方式得到了推广,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一度占据统治地位[3]。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传授基本运动技术、基本运动技能、体育基础知识的身体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其体育教育目标从增强体质、能劳动、保家卫国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再到“知识技能、体质健康、运动参与、运动表现、精神价值”逐步发生了流变[4]。对体育课程而言,权威观点认为其目标定位已不能局限于身体教育,最简单也是最概括的表达是“以体树人”。在树人的价值上,一定程度上体育会优于其他学科,体育除了有智育的价值,更突出的是育体和育心的综合育人价值,这种价值是其他学科难以达到的[5]。

1.2 体育的育人功能回归

早在1917 年,毛泽东就意识到体育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提出“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非第增知识也,又足以调感情。非第调感情也,又足以强意志。体育之大效,盖尤在此矣。”认为体育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在增长知识、调节感情、特别是在增强意志上都具有明显功效。对于学校体育来说,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育人是其本质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文化功能,三位一体的结构,彰显出学校体育功能最为本体的价值,在德育、智育与美育的促进作用上具有教育辐射功能[6],具体体现在育体与育心两方面,具有顺应性、连续性、全面性、群体性、艰苦性、实践性的育人优势[7]。应进一步加强体育的育人功能,强化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联接,以提升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8]。

党的十八大以后,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体育课在培养人中的作用,并指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这“四位一体”的目标定位中,后两项充分体现了体育在精神层面的育人价值。2014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挖掘学校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这些文件的颁布,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更要通过学校体育课、体育竞赛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

2 大学体育课程一体化育人实践案例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从2016 年起,将一体化试点课程建设纳入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课堂上大众教育,社团里骨干培养,运动队精英集训”的大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模式。结合学校实际,选取篮球、健美操两个项目作为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试点,从理念上推崇“以体育人”的价值回归,在实践中探求一体化课程的建设方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完善了一体化试点建设方案,通过学练与竞赛一体化贯通,育体与思政一体化推进,体技与智识一体化发展,践行大学体育课程从身体教育向人才培养发展的一体化育人之道。

2.1 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体系搭建

2.1.1 做好体育课程分类及运用

按照课程类型将体育课分为选项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特色技能课、运动训练课、运动康复课、体育通识课、课外补习课等,以大课程体系提高体育课程覆盖面和针对性,分类及运用见表1。

表1 体育课程分类及运用

2.1.2 加强体育社团建设与管理

简化体育社团的审批流程,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扶持更多的体育社团健康发展。对已登记注册的体育社团采取分级分类动态扶持的方式进行管理,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社团规模、示范引领、推广辐射、项目特点等方面综合评定等级,不同等级给予不同待遇,包括师资配备、场地保障、经费支持、参赛许可等,定期评定,动态升降。突破组织结构上的固定思维,将学生体育方面的会、社、队、群、圈等无论在册还是不在册,长期还是临时,大型还是小众,实体还是虚拟,都纳入关注视野,进行分级管理或干预,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组织、信息技术促进校园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积极作用。

2.1.3 增设中间环节,形成完整教育链条

以篮球和健美操为试点,立足于“课堂教学有延伸,技能提升有空间,社团发展有活力,队伍建设有梯次”的需求,在体育教学班、体育社团和运动队之间增设训练营,使普通体育课结业学生中的技能突出者除了可以参加体育社团日常习练外,还可以通过个人申请、教师引荐、社团推选、院队选拔等方式进入训练营进行系统训练,提升技能水平,成为校队后备力量,并可通过加入运动训练课获得体育课程学分。

2.2 一体化体育课程的系统实践

2.2.1 学练与竞赛一体化贯通

“学、练、赛”三者的联合是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必然机制,联合的形式则各有千秋。

该校篮球试点采取的是课内以学为主,学懂弄通;课外以练为主,练熟练精;赛则贯穿于课内外,是链接课内外各环节的核心要素。教学班按照“三板块两场域一要素”的模式来促成学以致用、以赛促学的良性发展态势,“三板块”指的是课程教学内容,分别是:(1)基本技战术学习,约占课程学时的50%~60%;(2)分组演练磨合,约占课程学时的20%,各教学班学生自由组队,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基本组建完成;(3)随堂教学比赛,约占课程学时的20%~30%,组员可自愿、协商作动态调整,以适应班组比赛。“两场域”是指教学课堂内、外的二分空间,包括:(1)班内积分赛:将教学班学生按班内比赛积分评定A、B、C三个等级,动态升降,其等级及升降情况在课程成绩中有所体现;(2)班际分级赛:不同教学班内同一水平等级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联赛,其比赛结果在课程成绩中予以体现。“一要素”是贯穿班内、班际的分级比赛,充分体现体育赛事参与中的竞争性、教育性、趣味性。课堂以外还鼓励学生加入校、院篮球社团,以社团为基础开展日常习练,引导社团在校园赛事体系中积极作为,与体育课、训练营、运动队同轨办赛,以赛代练,共建一体化格局。

健美操试点将美作为课内外教育过程中的共性追求,立足能力培养,“学练赛”一体化延伸。课上乐学,通过快乐学操、动感节拍、成套展示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运动的热爱;课下勤练,通过欢乐领操台、小组练练练、创编小舞台等形式侧重加强对美的学习力、想象力,坚持锻炼焕发激情与活力;训练营和运动队备赛,通过海选—初试—复试—入营—入队的流程组建竞技队伍,以测试赛、周末擂台赛、模拟赛等举措重点提升对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以优良的竞技状态积聚自信与力量。

2.2.2 育体与思政一体化推进

“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注重课堂思政教育。课堂上抓住体育本身所蕴含的育德属性,将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敢果决、团结协作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以大学生意志的磨炼,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强化为映射点,设计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篮球课程主要以大小赛事为载体,弘扬集体主义和拼搏精神,在对赛事的剖析和参与中引导学生积极、冷静面对竞争;健美操课程主要通过讲故事和树典型,激发学生迎难而上,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加强运动队作风建设。思政教育从实战出发,提高队伍凝聚力,增强队员责任感;发挥老队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坚持、坚守的精神激励队友;教练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其精诚合作成为团队榜样;将团结互助、刻苦奋进等个人品质写进入队条件,作风建设贯穿队员成长始终。在此过程中,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同学情谊逐步形成,上、下数届队员之间都能保持友谊,队伍作风也得以传承。

2.2.3 体技与智识一体化发展

制度管理,约法三章。坚持制度化管理,促进队员学业优良,心智健康。队员入队实行《队规》签名承诺制,入队后按照《队规》《训练守则》《新队员入训管理办法》《运动队训练周期安排》等进行管理。在学业考量上,实行文化课程考试“一挂停训,三挂退队”的制度,出场排阵时,倾向于学优者优先。在心智干预上,每学期组织2次以上团建活动,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确保队员心智健康,心态良好。

制订计划,学训有度。加强训练时间的精细安排和合理利用,解决运动队学训矛盾。训练营按照课表计划每周2 练,运动队集训期间每周5~6 训,训练时间以队员课程表空闲时间为准,根据所有队员每周课程表变化情况作精细安排,力求最大公约数,插空训练。同时,充分利用课余、节假日组织训练,不占用队员其他课业时间。

实践过程体智相长。一是定期布置新动作、新组合的自学、自练内容,以此促进队员的自学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二是要求队员们进行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的创编,提高创新意识和创编能力;三是重用学生助管和积极分子,全面参与日常考勤、器材借还、场地协调、纠纷调解、啦啦队组织、赛场摄影、战报采写等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是带领学生开展关键赛事技术数据统计和分析、利用3D阵型软件分析技战术特点等,提高其分析能力的同时,也提高战术素养;五是引导学生面对赛场上的形势变换适时调整心态、改变策略以赢取胜利,培养其临场应变、把控局势的智识和能力。

2.3 一体化育人模式成效显现

在体质水平上,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和优良率远超本校、本省高校平均水平。在运动技能上,由于分级赛事制度和海选制度的全面启动,广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更高,狮子山杯、新生杯、寝室杯、班组赛等各级赛事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参与面更广,技战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屡获全省、全国大学生赛事冠军。在育人层面,对篮球、健美操训练营队员的跟踪调查表明,训练营、运动队的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明显优势。一是考研率高,近年来考上硕博研究生的比例过半。二是评优获奖多,进入训练营直至运动队的学生接受了较为持久的体育技能教导和体育精神熏陶,具有明显的体能优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且大多数学生勤奋上进,学业优异,能力突出,因而在学校里、工作中往往会崭露头角,收获更多奖励。三是体育特长助力事业发展,不少学生因大学期间的运动训练经历而在入职、晋升过程中具备了明显的优势,事业发展良好。

3 结语

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毋庸置疑,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体育是不可缺位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应基于课内外贯通的大课程视野,有必要架设中间环节,形成完整教育链条。在具体课程的一体化方案设计上,需整合体育课程体系各环节对接要件,提炼全过程共性内核:在篮球等同场对抗性项目上以纵贯教学班、社团、训练营和运动队的分级赛事制度改良诸环节各自为政的状态,使之核心一致、内在统一;在健美操等难美性项目上挖掘各环节能力培养的共性特质,形成可持续延伸的发展动力。在实施一体化教育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留意受众从体育班级学生向体育社团会员、训练营学员、运动队队员的角色转换,使之在渐进过程中,技艺习得更精,文化浸染更深,心智发展更全。

猜你喜欢

运动队社团育人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K-BOT拼插社团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