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易网球教学对于初学者正手运动表现的影响

2023-09-21庞坤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6期
关键词:初学者底线网球

庞坤东

(西安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快易网球作为一种网球场地上的革命性创举,具有更加适合网球初学者,更加注重兴趣培养,对场地的需求更低等特点,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网球教学历史的经验总结,有着最适应时代的网球教学体系及理念。它更适合网球初学者,能够有效降低网球学习的门槛,使更多人有兴趣和时间投入网球学习中来;它对场地要求更低,小型场地的广泛应用能有效降低网球学习者初始学习过程中对力量的需求,帮助其在网球学习初期就获得控球的乐趣[1]。除此之外,快易网球更加注重快乐与分享,在降低学习者运动技巧的基础门槛以外,还能帮助学习者快乐、安全、高效、循环地掌握网球初、中阶段才能掌握的相关技能,在掌握这些相关技能后,网球初学者能够更早地享有网球运动带来的娱乐型红利,更晚地接触到网球学习中的难以掌握、控球困难、发力要求高等学习障碍。格外关注网球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快易网球可以帮助网球初学者快速掌握运动技巧,提高他们对网球运动的热忱,培养学习者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该研究将通过教学实验所得到的科学数据来研究快易网球对初学者技术动作形成的影响。实验对象为西安石油大学2022级选修网球课程的大一学生,共分为2个班,每班30人。其中,一个班采用快易网球教学方法,另外一个班采用传统网球教学手段。教学实验为12 周,在期末进行正手对打考核,达到14 次连续击球为优,10 次为合格。最后通过两个班级的对比来判断快易网球教学模式对于初学者正手技术动作是否有影响,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西安石油大学2021 级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选修网球课程的大一学生60名。其中,30名大一新生采用传统网球教学,作为对照组;30名大一新生采用快易网球教学,作为实验组。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高、体重、学习经历等一般因素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实验周期为12周。

表1 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n=60)

实验前测试两组学生正手底线抽击球、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情况,发现两组学生的两项观测指标均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2)。所有学生均体质健康,排除慢性疾病、心脏病等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等情况。

表2 两组学生观测指标对比(n=60)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方案

该论文实验时间为2021年9月7日至2022年11月4日,为期12周,每周2节网球选修课,每节课45min,在2021年11月8日进行学生网球考核,获取实验后数据。

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网球教学,实验组进行快易网球教学。快易网球教学训练方案见表3。

表3 快易网球教学训练方案

1.2.2 实验控制

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原则,仅干预手段不同,其余如体育课进度、场地、时间、教师、测量人员、测量工具等均一致。

(1)测试方法

每人每个区域轮流发2 个球后进行交换,记录20次内成功的个数。

(2)正手底线抽击球测试方法

学生站在底线进行正手击球测试,另一名学生站在线后进行“喂球”,要求学生向对方场地不断击球,要求回球落点在单打区域内,并且超过对方场地的线,记录回球成功的个数。

1.2.3 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

学生正确完成动作技术,并且流畅,得分为85 到100 分;动作技术正确完成,动作欠缺流畅性,得分为75~84分;动作基本正确完成,动作缺乏流畅性,得分为60~74分;动作没有正确完成,动作缺乏流畅性,得分低于60分。

1.2.4 数据的回收与分析

采取数理统计法,在SPSS 22.0和Excel统计软件中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学生正手底线抽击球测试成绩的数据与分析

正手底线抽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中的重中之重。击球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侧身向后引拍、步伐调整、前挥触球、随挥上肩。侧身向后引拍:双手持拍置于体前,身体向右旋转45°,侧身对着球网。左脚前脚掌着地,重心在右脚。两眼目视前方,判断来球的方向。步伐调整:判断好来球的方向,小碎步调整,右手将球拍后引至体侧腰部高度,球拍拍底与球网平行,拍面垂直于地面,左手指向来球的方向[3-4]。前挥触球:右脚蹬地、转体带动腰腹来协调发力。以身体为轴转动,大臂带动小臂快速向前甩动,当球在身体右前方时击球。随挥上肩:持拍手由右下方向左上方自下而上将球拍随挥至体前,左手接拍,放松地带上肩部。身体重心由两脚移到左脚,身体转动向左前方,右手大臂置于体前,肩臂对着球网,右脚顺势向前跟带。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正手底线抽击球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学生正手底线抽击球测试实验前后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两组学生在进行网球学习前后,其正手底线抽击球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正手底线回球成功数量为(2.76±0.88)个;实验后正手底线回球成功数量为(8.89±3.49)个;对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正手底线成功回球数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值为0.00<0.01,说明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而说明传统网球教学明显提升了学习者的网球正手底线抽击球水平。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正手底线成功回球数量为(2.29±1.09)个;实验后正手底线成功回球数量为(13.12±2.18)个;对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正手底线回球数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值为0.00<0.01,说明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而说明,传统网球教学明显提升了学习者的网球正手底线抽击球水平。

对两组学生的实验后20 s正手底线抽击球数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发现t值为5.63,P值为0.00<0.01,说明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而说明,快易网球教学方法对初学者进行正手底线抽击球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网球训练方式。

此外,对照组平均击球成功次数的标准差为3.49个;而实验组为2.18 个,说明两组数据在波动情况上,对照组波动较大。

2.2 两组学生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成绩的数据与分析

网球技术动作是评价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网球技术要领的动作指标,在完成基础上还需保证动作的流畅性[5-6],能够正确完成并且动作流畅的学生可以获得85~100分,动作缺乏流程性的学生只能获得75~84分,完全不能完成或没有完成网球规定技术动作的学员得分低于60分。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数据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两组学生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实验前后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两组学生在进行网球学习前后,其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为(58.12±5.65)分;实验后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为(81.04±6.40)分;对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值为0.00<0.01,说明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而说明,传统网球教学明显提升了学习者的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水平。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为(59.08±4.11)分;实验后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为(89.00±6.31)分;对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值为0.00<0.01,说明两组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而说明,快易教学明显提升了学习者的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水平。

经过12 周的学习后,两组学生在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值为1.19,P值为0.24。说明两种方法教学下的学生在网球基本技术动作评价上并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大学生初学者中,网球快易教学法在发球、正手入门学习时的教学效果均好于传统教学法,能够使初学者较快入门。快易教学法是针对初学者的启蒙教学方法,在动作标准化的提高的过程中,与传统网球教学方法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因此,两种教学方法均需要巩固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在教学理念上,实施快易教学法后的学生在发球和正手入门时平均成功次数的波动性较小,所以快易教学法更适合于集体教学,而在传统网球教学法中,学员击球动作成功率的表现具有更大的波动。

3.2 建议

采用以游戏为主的快易教学形式。快易网球借助游戏的方式对比赛场景进行模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发展网球初学者的网球运作能力以及实际比赛中的网球战术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以互搏为主的教学环节。开展快易网球教学时,网球初学者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快速进入互搏模式,以及借助对打的方式来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网球比赛战术与策略。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更好地学习网球基本技能。

猜你喜欢

初学者底线网球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初学者如何临写《九成宫醴泉路》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