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寻

2023-09-19岳忠银

新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背景

岳忠银

【摘 要】“双减”政策的推行,要求教师提质减量。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背景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发布不仅要求严格控制小学生的作业总量,还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作业的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大体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作业大多为书面作业,形式比较枯燥单调;内容机械重复,学生兴趣不大;不够突显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影响学习效果;结构分层不合理,不注重个体差异。为了改变以上现状,教师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立足点,在作业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

一、先做后学,延展前置性作业的知识维度

新知识教授之前,教师非常有必要事先弄清楚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储备,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教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再利用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与生成。学生在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充分的思想与知识储备,进而拓展课堂中交流探讨的深度,活跃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让学生拥有更多倾听、诉说的意愿与动力,更易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上“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明明与军军住在不同的城市,明明家每度电0.5元,这个月电费是42.5元;军军家每度电0.6元,这个月电费是48.6元。这个月谁家的用电量多一些?请把你的思路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做好交流汇报准备。在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再将问题的焦点引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中,有了前一天的“先做”,今天的“后学”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教师针对性地设计这样的前置性作业,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对于涉及关联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有效探究,使学生更易于掌握新知。

二、乐中探究,转变趣味作业的设计形式

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需从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出发,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如果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新鲜又有趣,就会主动、持久地集中精力去参与。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趣味性浓的作业,这样的趣味作业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成为数学学习中的乐学者。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五下“質数与合数”的学习后,临近下课时教师设计作业(口述):“今天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分批下课,每个同学走之前都要大声说‘我的座位号是多少,我的座位号是一个质数或者合数,请大家互相监督有没有按老师要求的方法下课。”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互相监督有没有同学报错自己的座位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即使先走出教室的同学,也在窗外观望、监督。直到最后教室里只留下一位座位号为1号的同学,教师马上追问理由,并在这种情境下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此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用富有趣味性的作业使新授的知识得以反馈与巩固,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同时也让学生对完成作业充满期待,有趣的作业让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在设计趣味性作业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前提条件,经常性地变换题目的形式,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做中求知,强化实践作业的育人功效

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势必不利于学习效果,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内化。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量一量、画一画、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自身生活经验,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六下“比例尺”的学习后,教师设计作业:小组合作测一测学校操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由学生自行选定一个比例尺设计出操场的平面图。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计算与分析,设计出一个合适的学校操场平面图,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这样的作业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与提高。

四、激发探索,提升开放作业的思维含量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他强调,学生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作业,调节学生各种感官的敏感度,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释放和激发自我潜能,从而获得立体式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应利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某些自带属性,深挖例题中存在的开放性数学因素,设计出集个性化、活动化、探索化为一体的富有思维内涵的数学作业。

例如,学生在完成人教版二下“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后,教师布置学生完成□÷2=5……1的常规题后,顺势把题目改成□÷□=5……1,即刻变成一道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对有余数除法的基本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设计条件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按题目的意思自己添加条件。又如,在学习人教版四下“乘法分配律”后,教师设计作业:请自行在括号中填入一个恰当的数字,并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75+173×25。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特点,很快得到173×75+173×25=173×(75+25)=173×100=17300;还有的学生拓展思维,更进一步地得出:273×75+173×25=100×75+173×(75+25)=7500+173×100=24800。受此启发,其他学生纷纷提出可以填83、383……小部分学生另辟蹊径,利用75与25的倍数关系,在括号内填入9,即9×75+173×25=9×3×25+173×25=27×25+173×25=5000。设计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开放性题目,不仅让学生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更大大地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扩展能力。

另外,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真实存在,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设计作业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所教授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进行层级划分,针对层级不同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根据学生层级制定标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分层设计与布置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作业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内容与形式上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加强他们的合作与实践操作水平,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实效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白樟镇云渡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宋晓颖)

编后记

当前,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注意提质、减量,更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助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专辑的两篇文章致力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的有益探究,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