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3-09-19袁思言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5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思想道德立德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应运而生,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德育活动时,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打破传统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形式,创新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群体在接收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5-0017-04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始终将良好品德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立足新兴媒体视角,展开各项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这样才能与时代发展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新媒体对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包括全部的数字化媒体模式,常见的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报刊等,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宽带局域网、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将各种信息传递给需求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中,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以及思维模式。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主要阵地,更应该重视建立现代化新媒体思维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好各种技术手段,探索特色化立德树人教育路径。

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更加希望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信息,满足碎片化时间学习需求,其既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又不会耽误人们很多时间[1]。将新媒体手段应用于高校学生立德树人培养工作中,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会更加明显。传统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利用线下模式开展,这种传统模式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學生学习积极性较低。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学校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投放学习视频、音频、文字资料等,学习资源较丰富,学生选择性较多,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有所提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所以高校应从社会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时代标签,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新人才培养思想以及模式,充分应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大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教育路径,这样人才培养才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才能得以落实。但是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其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技术手段,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资源,这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信息化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挑战[2]。新媒体环境下,言论相对自由,网络上负面言论、新闻以及西方一些腐化思想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加持下,这些负面的信息还会推送给特定的人群,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育也容易受到网络消极因素的影响。所以,当下高校在推动立德树人等人才培养任务时,既要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又应该避免学生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侵扰。

(二)传统模式全盘否定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会各个领域如教育、医学、商业、工业等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将网络技术、大数据手段、云计算等应用于本行业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3]。高校立足新媒体环境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模式,就是应用新媒体技术典型案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高校在创造新媒体立德树人环境过程中走向极端,即学校舍弃了传统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依赖新媒体手段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但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片面,没有保留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同样会影响人才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教师的群体意识形态不足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教师需树立新媒体环境下立德树人思想意识,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这样才能保证立德树人教育活动落到实处。但是当下高校中一些教师以及学生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立德树人培养工作了解得并不深刻,这会降低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导致立德树人目标难以真正落实。所以,需要高校在未来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时,提升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

(四)人才培养工作流于形式化

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工作时,应积极应对人才培养活动形式化这一重要挑战。一些高校虽然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是教育活动内容就是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形式转移到网络上来,没有结合网络教育优势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难以真正投入思想内容学习中来。而且过于形式化的教育活动,只会让学生深感枯燥无味,难以真正受到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启迪,这样就很难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所以需要高校能够做出调整,避免形式化。

(五)立德树人实践不充足

思想教育活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时,应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保障学生培养的效果,学校不仅仅要重视开展理论知识教育活动,还应该为学生创建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可是当下一些高校虽然能够顺应网络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但是却没有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环境,积极推动立德树人实践措施落实,以便提升人才培养综合水平。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当前高校已经逐步采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在新技术手段推动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同样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高校正视各项挑战,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保证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一)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让学生可以正确应用新媒体环境下的各项技术手段,为开展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当今人们已经习惯通过网络途径针对性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这保证了知识获得的便捷性、全面性[4]。然而在应用网络过程中,人们同样面临着各种诱惑,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而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对网络上的一些内容的性质还很难分辨,这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对此,学校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应用新媒体各项技术手段,还应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通过设置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运营部门,扫除、屏蔽各种网络糟粕,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不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也能得到发挥,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

网络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学校除了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新媒体应用环境,还应该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高校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过程中才更能落实育人目标。高校可以做好以下思想引导工作:第一,学校可以以专业为单位,定期做好线下思想教育工作,深刻学习科学的思想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夯实思想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第二,做好反面素材讲解,将网络上负面消息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的各种影响告知学生。总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应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

(四)融合传统立德树人模式的优势

1.保留传统立德树人模式的优势

当下很多高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充分应用了新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主要应用了现代化的各项技术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落实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使用新媒体教育理念以及手段,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显著弊端,即学生的参与性得不到保障,这在无形中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对此,高校应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特征、大学生思想发展状态,保留传统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中精华的部分,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举办各种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参与新媒体环境下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

2.构建科学的新媒体联动机制

新媒体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的重要教学活动手段,但是高校在推动新媒体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应用好传统立德树人教学模式中的可取之处,真正做到相互融合,构建科学的联动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特色化人才思想道德培养模式,借助新媒体手段,在学校官网上每天推送各种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各种知识[5]。第二,学校除了通过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德育培养工作外,还应该利用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线下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但是需要转变以往“灌输式”讲授知识模式,组织学生开展灵活的主题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五)提高教师、学生的意识形态

高校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应提高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形态,使其能够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转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思维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適应新媒体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1.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形态

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所以在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树立新时代发展理念,摒弃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积极与新时代教学手段和理念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环境。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环境相关理论、思想以及各种教学手段,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人才培养要求,创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并借助新媒体手段,发挥德育的积极影响。在教师科学、系统、新颖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更加愿意配合教师,加深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认识,并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良好品质,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学生作为立德树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更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转变以往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心理,积极参与教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形成正确、科学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6]。因此,高校和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其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新媒体环境下推出的各项学习活动,慢慢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六)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积极创新

新媒体作为社会科学技术的产物,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立德树人教学活动,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教学活动形式搬到网络上来,那样只能让立德树人各项教学内容流于形式,而应该做到创新,这样才能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现代化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对此,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创新活动时,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内容方面的创新,教师在制作各种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应立足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并结合社会上各种有价值的时事新闻,制作学生学习内容,融合视频资源以及音频资源,在丰富的画面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7]。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例如给学生布置有关思想道德主题演讲活动,学生根据演讲主题录制视频,之后传到网络上,对于优秀的演讲视频,还可以做好学习典范。丰富的学习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七)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意识到所开展的各项立德树人教学活动需要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确保人才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8]。结合当下一些高校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立德树人教学活动时还不是很重视开展实践活动的现状,需要在未来做好创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确保落实人才思想道德培养目标。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为了增强学生爱护环境、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清扫垃圾活动、爱护环境宣传活动,学生切身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深刻感知到日常接收的各种教育理念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第二,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开展积极的社会活动,如通过网络手段,为贫穷落后地区募捐文具、衣物及生活物品等,并做好后续服务工作,让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借助新媒体手段,感受到来自大学生群体的关爱,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熏陶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展开了论述,可以看出,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还应该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就需要高校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立德树人的培养方法与手段,调动广大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对新媒体环境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对此,本文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新媒体立德树人联动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各种活动,创新育人形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獻:

[1]刘凯,糜莉,刘争.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20(12):38-39.

[2]卢娜,诸葛明双,张扬麟,等.全环境育人理念下边远地区医学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实证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5):52-53.

[3]王延.新媒体视域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路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84.

[4]赖晓春.新媒体时代“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困境与对策[J].品牌研究,2021(16):125-127.

[5]王海岩.基于立德树人视域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评《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2(2):121.

[6]张冰,王超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21(1):127-130.

[7]马新龙.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索: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0):237.

[8]郭爽.基于立德树人分析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评《中国水利人(5)》[J].人民黄河,2023, 45(2):171-172.

◎编辑 栗国花

基金项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常规课题“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KJXJ22404)。

作者简介:袁思言(1990—),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思想道德立德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试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