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银行理念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研究

2023-09-19陶先刚陶宏泉高密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5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学分证书

陶先刚 陶宏泉 高密

[摘           要]  研究学分银行理念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介绍学分银行的概念和发展背景,以及学分银行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学分银行中的应用优势,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开展学生个性化管理和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分析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包括证书所需教学资源不足、社会培训评价认可度低、证书考核过程有待重视和行业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对此,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方案,包括学分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1+X证书“课证融通”上链、重视证书考核过程以及创建完善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推动行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支持。

[关    键   词]  学分银行;区块链;X证书;“课证融通”;教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5-0009-04

学分银行和1+X证书制度是当前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创新和发展,旨在实现学习成果的可追溯、可评价和可转移,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1+X证书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证书所需教学资源不足、社会培训评价认可度低、证书考核过程有待重视以及行业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1+X证书制度的发展和推广,需要通过新的应用策略来解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策略是一种解决方案,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推动行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该策略通过将课程和证书进行整合,实现课程学习成果和证书认证的互通,提高证书的实用性和社会认可度。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证书考核过程的记录和追溯,提高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此外,该策略还可以促进行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

一、学分银行理念概述

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机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推广意义。在学分银行的框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学校、不同领域的课程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积累和转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质量,学分银行也为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学分银行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价值也将不断得到发掘和提升。学分银行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创新;学分银行可以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就业;学分银行可以推动行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学分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机制和管理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打造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教育环境。同时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程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学分银行是指一种将学生在不同学校和机构获得的学分进行统一管理和转移的机制。学分银行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开始出现学分转移协议,使学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间自由转移学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分银行开始应用于在线教育领域,成为学生在不同在线学习平台上获得学分并进行转移的重要机制。在我国,学分银行也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的目标和路径。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所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尝试建设学分银行,以促进学生的跨校区、跨领域和跨地域学习和认证。

(二)学分银行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价值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旨在实现学习成果的可追溯、可评价和可转移。它的应用可以为教育领域带来多方面的价值。首先,学分银行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校区、跨领域和跨地域学习。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高校和机构进行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并将这些学分统一管理和转移,从而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优化。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质量。学生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学校和机构学习,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学分银行也可以促进学校和机构的教育质量竞争,激励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其次,学分银行可以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学分银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记录和评估,从而证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样的证书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认可度,可以提高学生在求职和升学方面的竞争力。学分银行也可以推动教育和职业领域的国际化,促进国际学分互认和交流,开阔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提高竞争力。最后,学分银行可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学分银行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服务。这可以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学分银行还可以促进教育大數据的应用,帮助学校和机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进。

二、区块链技术在学分银行中的应用优势

(一)教学资源管理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分银行的教学资源管理中,其优势在于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和安全性。传统的教学资源管理需要依托中心化的管理机构,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重复和不公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去中心化管理,让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更加高效、公平和透明。实践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去中心化存储和管理,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分享和利用教育资源。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溯源和可追溯性,确保教学资源的来源和使用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二)开展学生个性化管理

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学分银行的学生个性化管理中,其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学生数据的安全、隐私和个性化管理。学生数据是学分银行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记录、考试成绩等。传统的学生数据管理往往存在着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学生数据的安全、隐私和个性化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实现学生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确保学生数据不被篡改、泄露和丢失。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进行学生数据的个性化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数据,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评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三)教学考核管理

教学考核是学分银行中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证书的认可度。区块链技术在教学考核管理方面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机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考核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每一次考核结果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且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传统教育中出现的主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考核数据容易被篡改或泄露,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证书的认可度。而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考核,考核数据会被分布式存储和加密算法保护,确保考核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传统的教育机制中,考核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考核结果也容易出现误差和不准确的情况。而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考核,可实现自动化的考核过程,提高考核效率和精度。区块链技术可以支持多种考核方式和形式,传统的教育机制中,考核方式和形式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考核,支持多种考核方式和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总之,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安全性、效率和精度的提高,并且支持多种考核方式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业成果的认可度。

三、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证书所需教学资源亟待加强建设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来支撑,然而当前的教学资源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校和机构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和多样化,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育机构和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力量和技术支持,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这些因素导致教学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

(二)需要提升社会培训评价对证书的认可度

1+X证书制度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整合的证书制度,旨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然而,当前社会培训评价对证书的认可度还不够高,这对1+X证书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部分教学机构和企业重视学生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而忽视了1+X证书的实际价值和作用。

(三)证书考核过程有待重视

证书考核过程是1+X证书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一些学校和机构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考核标准不够明确、考核方式单一等,容易导致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考核和认可。这些因素影响了证书的实际价值和认可度,使证书的含金量不够高。

(四)行业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教育和产业的融合,推进行业校企合作。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合作模式不够灵活、合作内容不够实际、合作效果不够明显等。这些问题导致行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限制了证书制度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四、学分银行理念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方案

(一)学分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

学分银行的应用可以实现学生在不同学校和机构所获得的学分的统一管理和转移,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分管理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学生在不同学校和机构所获得的学分进行统一管理和转移,实现学分的流动和共享。然而,学分银行的应用需要面对诸多挑战,比如学分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学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等问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分银行的管理效率和可信度。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学分银行中学分转移过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学生和教育机构可以直接参与到学分银行的管理和应用中,从而实现学分的流动和共享。通过区块链技术,学分银行的数据可以被记录和追溯,从而实现学分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确保学分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了学分的伪造和篡改,提高了学分银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学分的管理效率和可信度,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分银行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分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课和职业规划。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分银行的管理效率和可信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学分银行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为教育和學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二)1+X证书“课证融通”上链

1+X证书制度是一种全新的证书评价体系,它既保留了传统学历证书的评价标准,又增加了职业技能证书的评价内容,以此来满足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的匹配。在推行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课证融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证融通通过将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教学,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企业在申报1+X证书试点时,一般都会建设相应的证书培训考试平台,并利用自身的企业优势,紧贴行业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开发课程。企业可采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如云端架构平台,提供直播教学、MOOC教学、技术答疑、平台实操等服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实现课证融通,仅仅提供这些服务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将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包含两项以上职业岗位技能,这不是仅由一个1+X证书的培训能做到的,需要整体设计。X证书模块的融入,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这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体系的支撑下,真正实现“课证融通”到最后的“书证融通”。

在学习了课程后,需要将学习成果记录并关联,目前已经有不少证书设计了学习路径,这就形成了完整的技能学分学习。信息在区块链上存储,有利于实现最终的职业证书认定。因此,1+X证书制度的推广需要在企业、教育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完善的课证融通体系,将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

(三)重视证书考核过程,提升证书的含金量

证书考核过程是1+X证书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其严谨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为了提高证书的含金量,需要全面重视证书考核过程,并建立完善的证书考核和评价体系,确保证书的考核过程公正、透明、客观。在证书考核过程中,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证书考核过程的记录和追溯,从而提高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每一个参与者的操作和决策,实现证书考核过程的可追溯性,避免考核过程中的舞弊和作假,体现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所有参与者的操作都將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实现证书考核过程的公正和透明,避免人为的主观干扰和不公平行为,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实际价值。另外,建立完善的证书考核和评价体系,实现证书考核过程的客观评价,也是提高证书含金量的重要举措。证书考核和评价体系应该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不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可以全面评估证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提高证书的综合价值和含金量。

(四)创建完善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可以使教育培训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1+X证书制度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校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培训和企业需求的信息共享,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校企之间的信任建立和风险管理,建立可信的合作平台,记录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和交易,提高合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校企之间的价值共享和共赢发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教育培训和企业需求的价值共享,促进校企共同发展和共赢。

总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1+X证书制度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实现信息共享、信任建立、价值共享等功能,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和协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1+X证书制度为证书的含金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课证融通、证书考核过程的透明和追溯、校企合作的优化和协同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1+X证书制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促进人才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1+X证书制度是当前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它通过将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实际价值。在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1+X证书制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因此,证书制度的完善和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证书考核和评价体系,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宝玉.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与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11):131-134.

[2]黄庆平.国家学分银行的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7-31.

[3]杨现民,李新,吴焕庆,等.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2):34-44.

[4]赵成杰,申世越,姜蓉.1+X证书制度何以创新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J].职教通讯,2020(12):32-37.

[5]潘澜,张向东.运用区块链技术助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0,35(4):54-57,68.

[6]訾永所,舒望皎,洪银胜,等.基于区块链的“1+X”证书管理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8(6):102-106.

[7]高美春,陈新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分银行构建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22,42(9):69-73.

[8]金玮佳,吴闽黎.学分银行理念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研究[J].华东纸业,2022,52(1):180-182.

[9]方宝,李少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发展:应然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34-43.

[10]董树功,张越,翟希东.“区块链+职业教育”:应用场域与运营保障策略[J].成人教育,2021,41(8):36-42.

[11]李占军,周亚文,覃川.基于“学分银行”的区块链微证书制度:要素分析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28-33.

◎编辑 马燕萍

基金项目: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2022xqyb08)。

作者简介:陶先刚(1971—),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经济学。

陶宏泉(1974—),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

高密(1973—),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学分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录证书
学分美食
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
基于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探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高职旅游专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