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路3年,钉钉小成:产品+服务才是硬道理

2023-09-18叶军

中国商人 2023年9期
关键词:钉钉伙伴软件

叶军

过去3年时间,钉钉一直在探索。我们希望能够解决一些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我相信这是钉钉的历史责任与存在的价值。

钉钉的选择,是修建一条PaaS(平台即服务)主干道。我们提出了PaaS First(PaaS优先)和Partner First(伙伴优先)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国内ToB(企业服务)行业以更低成本觸达中小企业,真正服务好5200万中小企业,让这些企业更方便地获得软件、低成本地使用软件。

选择这条路之后,过去2—3年钉钉的策略一直没有改变。2021年年底,我们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希望通过aPaaS(一种云计算服务模型)解决业务系统快速搭建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数字化成本。

2021年,我们提出了bPaaS(交付业务流程作为服务),希望解决应用的快速分发问题,让SaaS的低频应用变得高频。此外,我们还做了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我们和很多伙伴合作一起解决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到现在为止搭建了接近1.2万个连接器。通过这些连接器我们连接了淘宝、天猫、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希望让大家的业务变得更简洁、更快速。

2022年年底,钉钉推进了dPaaS(数据保护即服务)。我们允许数据在钉钉上沉淀,从而形成巨大的宽表,只要企业授权,就能通过一张表快速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迅速为企业提供数字化的产品创新和服务。

过去两年多,我们一直让钉钉PaaS不断演进,希望持续深化开放底层能力,让更多合作伙伴在创新领域变得容易。

在此过程中,钉钉认为只有PaaS是不够的,而是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其他SaaS企业的解题思路。这种做法更加务实,因为我们希望创造容易、分发容易、销售也变得更容易。

很多企业提出,在PLG(产品驱动增长)模式下,仅靠产品就可以实现SaaS的增长。而我认为,最适合钉钉的方法是PLG+SLG(服务驱动增长)。

在PLG方面,我甚至号召人力资源准备做这样一件事——所有员工不允许待在办公室,全部要去见客户,哪天谁在钉钉办公就要罚钱。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客户如何使用钉钉,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才能改变钉钉的产品能力。

今天,服务做得不好,销售再好也没有用。在钉钉,签合同那一天并没有计入销售收入,真正的计收是在一年之后,这一年的持续服务非常重要。PLG+SLG是钉钉接下来运营策略的核心思路。

截至今年3月31日,钉钉的应用数正式突破1000万,而在2020年底这个数据还不到100万。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做了近1000万个应用,这些应用来自生态伙伴们的支持。在钉钉上用低代码、全代码,基于PaaS开发了大量应用,解决了很多企业的问题。

钉钉只有1500人,我们没有能力创建1000万个应用,但我们已经达到了近千万级的ToB应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上一个财年,不包括服务商伙伴,在钉钉上收入超过千万元的生态伙伴已经达到25家,这个数字虽然增长并不快,却非常符合ToB的增长规律。要知道,过去16年,Salesforce(位于美国的一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平均每年增长也就30%,是非常线性的增长。在ToB行业,服务好比快速增长更重要,长久下去更稳定。

让每个客户都满意,是我们和生态伙伴共同的追求。因为获得一个ToB客户,至少可以服务5年,但如果你失去了一个ToB客户,就会失去这5年。

过去3年,钉钉始终坚持一个策略,即“钉钉每赚1块钱,要给伙伴带去9块钱”。令人欣喜的是,这件事确实在发生,钉钉也会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

所有成绩背后,是钉钉的产品技术团队开发了3100个开放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这背后有将近1000位研发工程师在服务大家。我们创造了非常多的实用接口,有1.2万个连接器,开放了1000个数据项,形成了每家企业的数据宽表,大家可以在上面做开发和创作。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钉钉的生态伙伴迅速增长了近1000家,现在总共超过了5000家。我们的独立软件供应商生态伙伴增长也非常快,在钉钉上架的应用接近2000个。钉钉开始出现交付生态,基于在咨询、交付和定制上的不断成熟,很多大公司跟我们有了非常好的合作,比如网易等。

有人曾质疑,为什么钉钉也要做电商?需要解释的是,钉钉做的是很多企业服务的平台,我们希望企业服务被客户看到,例如,客户不知道哪里有开办公司的法律服务、税务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产品等,我们可以通过“钉选”形成的交付生态、咨询生态为客户推介,从而补充钉钉生态的丰富度。

过去8年,钉钉最好的生态体系是硬件。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讲,钉钉的硬件生态是企业服务生态领域做得最好的,形成了近200多个企业服务的生态,很多大公司与我们合作,有关钉钉的设备随处可见。钉钉生态伙伴的繁荣,是钉钉业务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石。

很多人问,钉钉做生态、做开放的目的是赚钱吗?我们不是为了赚钱,钉钉做开放只有一个目的,因为开放是一种信仰。我们之所以不计较得与失,不计较投入与产出,不计较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正是因为信仰。

实际上,开放的确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商业上的回报。钉钉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10万家的企业级软件订阅服务客户,对比Salesforce用17年时间积累16万家企业客户,我们的成绩是显著的。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数字,钉钉付费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从半年前的1500万增加到现在的2300万。我们希望每一位客户因为使用钉钉而感觉到有价值、好玩、有趣;我们希望服务商伙伴们真正把客户服务好,而不是简单追求KPI,我们要始终以客户价值为导向。

钉钉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远超半人马公司1亿美元标准,仅软件订阅式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年收入也已经明显超过这个数字。

当下中国的SaaS创业非常艰难,我们在商业化的第一年就做到了这样的成绩,是我们所有人的成功。钉钉和生态伙伴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市场体量非常大,ToB企业只要做好服务和产品,价值必然会出现,中国的SaaS一定有未来。

猜你喜欢

钉钉伙伴软件
禅宗软件
伙伴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苍苍”
软件对对碰
微软Teams,拿什么抢《钉钉》的饭碗?
钉钉在烟草公司办公中的应用探讨
《钉钉》vs.《企业微信》,较量刚刚开始
敬业福背后的这盘棋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