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3-09-15马玉林冯奕东王艳妮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马玉林 冯奕东 王艳妮

【摘要】本文基于“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论述中职学校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挖掘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优势,讲好“右江麽乜”故事,激发传承人内生动力;构建“专业技能+文化通识+非遗技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确保持续有效地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才;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一合三通、三级体系”模式,满足业态发展需要。

【关键词】民族技艺 右江麽乜 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030-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提出“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与现代教育体系进行有机融合,以解决新生代传承人培养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技艺内生动力、师资队伍单薄难以确保培养工作持续有效、传承人才培养与产业市场脱节难以满足业态发展需要等问题,成为中职学校民族技术传承人培养需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此,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基于“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探索发挥政、企、校、坊多元主体合力,打造多方协同育人的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机制,形成中职学校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

一、“右江麽乜”简介

百色市右江区是多民族聚居地,每年端午节,当地民众都要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右江麽乜”。“右江麽乜”中“麽乜”的意思是神与母亲,在壮语中“麽”是神的意思,“乜”是妈妈的意思,传统的“右江麼乜”为人抱龙珠造型(如图1所示),象征着勇士拥抱太阳,寓意守护和拥抱希望。“右江麽乜”制作源于明朝,人们以艾叶、菖蒲、菊花、苍术等二十多种天然纯正中草药制作成芯,配以吉祥图案的棉布缝制成小儿抱瓜状香囊。香囊圆润可爱,散发着奇特的香味,具有时尚及保健的功能,是馈赠亲友、相互祝福的佳品(如图2、图3、图4所示)。

“右江麽乜”源于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太阳神的火种龙珠掉落凡间,守护龙珠的布洛陀神兽图额(图额为壮族传说中的一种蛟龙)负责寻回龙珠,它在百色澄碧湖遇到了壮族青年伯皇,请求伯皇帮忙寻回龙珠,以拯救天下苍生。伯皇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龙珠,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将龙珠送回天上。壮乡人民为了纪念英勇的伯皇,在每年的端午节动手缝制“麽乜”、相互赠送,还在右江、鹅江、澄碧湖交汇处的三江口建起祭龙台,供奉和纪念英雄伯皇,祈求太阳神、龙神保护壮乡人民世世代代平安吉祥。

精美的“右江麽乜”及其传说深受人们的喜爱。2012年,“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接触外来文化及工业用品增多,“右江麼乜”作为广西壮乡特色民族技艺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创新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模式,使“右江麽乜”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来说责无旁贷。

二、构建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

传承是民族技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民族技艺传承追求“技”“艺”和“道”三个境界,这三个境界体现了匠人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我校以广西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为切入点,在深入挖掘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基础上,依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通过现代学徒制,依托专业、对接产业,把民族技艺传承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民族技艺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培养一批既掌握民族技艺核心技能,又擅长经营管理、具备创新意识的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同时,构建“政—企—校—坊”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将民族技艺及其资源转化为产品,增强学生主动传承民族技艺的意识,有效促进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挖掘民族地區文化优势,讲好“右江麽乜”故事,激发传承人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职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智慧,更应该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以“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培养为例,我校提炼“右江麽乜”的文化精髓,将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紧密融合,赋予“右江麽乜”独特的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新时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打造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提升了“右江麽乜”非遗技艺的价值。

“右江麽乜”造型来源于壮族英雄伯皇的传说,我校教师将“右江麽乜”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与红色文化紧密融合,并将其融入非遗传承思政课程,如播放视频《麽乜的故事》《麽乜动漫故事》等(如图5、图6所示),引导学生说好“右江麽乜”故事,争当时代新人。此外,教师发挥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优势,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等多元渠道播放《“麽乜”制作技艺》《“麽乜”微课视频》等视频(如图7、图8所示),诠释“右江麽乜”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内生传承动力。

(二)构建“专业技能+文化通识+非遗技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确保持续有效地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才

我校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作坊合作,形成“政—企—校—坊”四方协同的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机制,充分整合政、企、校、坊多元主体资源,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课程体系,实现了行业企业发展、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统一,使民族技艺“活”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首先,我校认真研究“右江麽乜”非遗技艺历史及“右江麽乜”蕴含的文化精髓,以培养具有非遗传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民族技艺传承人才为目标,将“右江麽乜”技能传承融入由学前教育、幼儿保育、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构成的非遗传承专业群,结合专业群现有课程资源,构建了“专业技能+文化通识+非遗技艺+创新创业”的特色课程体系。其次,我校制订了关于“右江麽乜”的剪裁、配香、填充、缝合核心工艺标准,根据传承人的技能水平构建“剪裁填充—缝合配香—设计核检”三级绣娘标准化培训体系;组织编写《“右江麽乜”纹样设计》《“右江麽乜”制作工艺》《“右江麽乜”文化传承》《创新创业教程》《民族美育》等非遗特色校本读本;与“右江麽乜”非遗大师共同开发《国潮右江麽乜装饰》校本读本,通过制作课件、拍摄微课、创建微信公众号等,将传统“右江麽乜”香囊工艺制作成课程视频,方便学生随时观看视频并学习制作香囊。最后,我校在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中融入非遗传承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每一项工艺制作的教学目标、工作任务、实训内容和周课时做了详细安排,确保持续有效地进行民族技艺传承人才培养。

(三)构建特色“导师引领、三阶段式”定向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我校依托非遗传承创新基地,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产性实训平台,把技艺教学与生产实践、市场营销相结合,安排教师团队参加“右江麽乜”技艺制作培训、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技艺制作、工艺研发、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右江麽乜”香包产业链一体化教学。教师团队通过开发校本读本、制作课件、拍摄微课、创建微信公众号,提高了教科研水平及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为塑造一支业精技强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奠定基础。

我校实施传承大师、创业导师与教师团队共同指导的“双导师”现代学徒制。教师团队向传承大师学艺,与创业导师携手开展实战营销,挖掘民间艺人、创业名家,联手设立民族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等。此外,我校与政府、企业联合建立民族技艺产业学院,邀请非遗传承大师、创业导师进课堂,把“非遗传承+创新创业”内容融入学前教育、幼儿保育、计算机、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课程,构建了三阶段定向培养,即一年级开设非遗文化类课程;二年级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创业课程,选拔非遗传承人与创新创业团队苗子;三年级联合非遗民族技艺公司作坊,开展产品制作、电商销售,进行产品推广。我校还以导师为引领,将“非遗传承+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评价,多方提升学生的传承创新能力;同时,定期开展校级创新创业大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实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四)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一合三通、三级体系”模式,满足业态发展需要

我校立足乡村振兴及人才发展需求,把民族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了“一合三通、三级体系”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非遗传承创新技能人才。“一合”即与政府合作,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农村电商基地、数字化赋能平台、民族技艺产业学院,打通培训、生产、销售渠道人才培养。“三通”的一通是与地方不同层次学校开展校际联盟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二通是与企业及作坊共建研发中心,加强技术合作,提供人才保障;三通是与企业对接,开拓市场,增强营销实战能力。“三级体系”即按照不同工序分部位、分批次、分层次分配任务,与传承人的学生合作制作“右江麽乜”,再收回“右江麽乜”半成品统一组合,优化产品生产的效率,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右江麽乜”产品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行业知名度低,影响力不足,缺乏各种分支品牌;产量小,手工加工产量每人每天仅15—20件;销售渠道单一,常规店销缺乏渠道客户,单价低,旅游品复购率不高。为此,我校制订了“右江麽乜”的“剪裁—配香—填充—缝合”核心工艺制作标准。剪裁就是将布料裁剪出不同形状,将剪好的布料用烛火灼一下边缘,使边缘整齐,不脱线;配香就是把艾草、菖蒲、菊花、檀香等20多种纯中药磨成粉状或者绒状,制成“芯”;填充就是分三层依次填充棉花、艾草、中药材粉末,将“右江麽乜”的身、头、龙珠填充饱满、结实,使其四肢均衡,头、龙珠圆整;缝合就是运用藏针法把“右江麼乜”的身体、头部、龙珠三个部分缝合在一起,使成品外形看不出缝合痕迹,这也是制作“右江麽乜”难度最大、最独特的工艺。另外,我校实施“三级体系”,将学生按照年级进行三个阶段教学安排,并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将其安排在剪裁填充、填香缝合、设计核检等三个核心工艺岗位。如在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拔非遗传承人,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并向非遗大师拜师学艺,进入非遗传承创新创业阶段。我校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创新創业竞赛,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文化,不断提高实战能力,为早日成长为高质量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三、“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多层次培养传承人才队伍

我校依托麽乜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等优势团队,与企业作坊联合组建非遗传承项目团队,承担制订“麽乜”、绣球民族手工艺制作项目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连续多年参加广西非遗博览会、旅游商品大会及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等活动,项目作品获得全国“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等;我校“右江麽乜”非遗项目接待国内外考察、交流共80批次,项目应用推广以来,推动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升级。“右江麽乜”非遗项目借助“互联网+非遗”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了民族手工艺特色品牌,依托“一带一路”,打造了“右江麽乜”地方旅游文化IP,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我校民族特色办学突出,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被列为自治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广西促进就业先进单位”等自治区级以上荣誉10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奖118项,获自治区级立项课题25项;培养了正高级教师4人、骨干教师75人、“双师型”教师75人。教师队伍中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人、百色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此外,我校培养了以“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为引领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2 000多人,示范辐射面广,受益人数10多万人。我校学生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学生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职教赛道,获中职组金奖1项(如图9所示)、银奖1项、铜奖3项;“‘右江麽乜——广西壮乡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团队项目入围国家级比赛获银奖,我校也是本赛项全国唯一获奖的中职学校。在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理念的启发下,我校不少毕业生回乡创业,有的学生回乡发展了芒果电商产业,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了“一人创业、幸福一家、带动一村”的目标。

(二)树立典型,辐射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我校“‘右江麽乜——广西壮乡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创始人、广西文秀巾帼励志班学生、“右江麽乜”第六代传承人叶巧艺,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创业大师指导下,融合时尚元素开发了多样化的香包纹样库,设计了国潮经典、红色记忆等系列产品,创建了年轻化的民族手工艺特色品牌——香韵巧艺。目前,“右江麽乜”香韵巧艺系列手工艺品成为我校跨境电商畅销品。我校还与人社部门联合开展面向社会的“右江麽乜”民族技艺培训,带动了5 000多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右江麽乜”民族技艺成为拉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典型非遗IP。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晓薇亲临学校开展调研工作,对学校民族特色办学成效给予高度赞许:“右江麽乜”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了非遗价值传递,带动共同富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促进女性职业教育与消除贫困的经验。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并且被既往精准扶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教育,中职学校在构建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中,有必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民族技艺传承为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对民族技艺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如进行“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等,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专多能”的职业教育,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从而为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秋凤.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专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能性与策略[J].职教通讯,2021(5).

[2]张成涛,梁晨.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技艺传承与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耦合[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4).

[3]孙丰蕊.民族传统技艺传播与传承的职教路径:基于对2019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的观察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20(30).

[4]陆霓,张继焦.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遗传统民族技艺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启发[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5]周小琴.壮族麽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7(6).

[6]陈凤梅,樊道智,万辅彬.广西壮族传统香囊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异同初探:基于上林“渡河公”和右江“麼乜”的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

注: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目(B类)“大国工匠精神背景下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活态”培养模式的研究”(2023B327桂教科学〔2023〕1号)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玉林(1967— ),广西田东人,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民族技艺传承、英语教育;冯奕东(1968— ),广西博白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民族技艺传承、旅游管理教育;王艳妮(1984— ),广西田阳人,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民族技艺传承、美术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传承地方非遗服务水平调研报告
基于移动终端的互动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
蔡氏泥塑,指尖上的艺术人生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产品艺术设计方向非遗技艺(大漆)文创产品工作室建设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