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伤口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3-09-12张蒙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2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5期
关键词:偏振光性反应治疗仪

张蒙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 30022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伤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接受常规感染治疗的对照组(n=26)与常规感染治疗+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观察组(n=26)。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微循环情况与炎性反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上述相关指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为剖宫产后切口感染产妇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伤口恢复情况较好,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微循环情况与炎性反应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术后切口感染属于剖宫产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出现不仅增加了产妇痛苦,不利于更好产后恢复,同时如果感染进一步加重还可能会导致产后大出血、子宫溃烂甚至是全身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出现[1]。通常实施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治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为常规方式,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是治疗所需时间较长,结痂慢,并无法满足产妇的治疗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的更好治疗方法[2]。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治疗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伤口恢复情况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 年8 月~2022 年8 月在医 院接受剖 宫产术后 切口感染治疗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6)。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9.36±2.76)岁,孕周38~42周,平均(39.15±0.38)周,初产妇18 例,经产妇8 例,浅层感染产妇20例,深部感染产妇6例,手术切口为横切口的有17例,纵切口的有9例,体重指数24.25~32.59kg/m2,平均(28.42±0.57)kg/m2;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28.96±2.8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3±0.34)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7例,浅层感染产妇21例,深部感染产妇5例,手术切口为横切口的有19例,纵切口的有7例,体重指数24.30~32.75kg/m2,平均(28.51±0.54)kg/m,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感染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情况、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后可知其一致性较强,两组产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中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于剖宫产术后30d内出现;②产妇存在手术切口红、肿、热、痛等相关症状且出现脓性分泌物,经过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③产妇精神、意识状态均相对较好,临床配合度较高;④产妇、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红外线治疗禁忌证的产妇;②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产妇;③过敏体质、瘢痕体质以及存在皮肤疾病的产妇;④存在术后大出血情况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运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感染治疗,实现切口缝线拆除工作,并做好切口周围皮肤的消毒工作,并在常规行清创处理后运用过氧化氢、碘伏实现充分清洗,运用浓度为0.5%的聚维酮碘实施局部湿敷,实施局部换药并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产妇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则需要实施局部坏死组织切除或者引流,时间为1周。

观察组产妇运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感染治疗+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治疗,将治疗器面板放置于距离切口30~50cm的位置,并设置频率在30~50kHz,之后启动治疗仪,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min,2次/d,连续治疗的时间为1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本研究两组产妇的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切口恢复有效率、治疗前后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清晰、欠清晰、模糊)、微循环情况(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与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切口恢复情况判定标准[4]:治疗完成后产妇手术切口感染症状均消失,切口愈合且局部组织恢复为痊愈;治疗完成后产妇手术切口感染症状改善明显,切口较治疗前相比缩小50%以上,局部组织有所恢复为有效;完成治疗后产妇手术切口症状无明显变化,切口与治疗前相比缩小范围不足50%,局部组织恢复不理想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本研究两组产妇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处理、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26例产妇切口恢复情况为痊愈的有15例,有效的有10例,无效的有1例,切口恢复有效率为96.2%;对照组26例产妇切口恢复情况为痊愈的有13例,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有5例,切口恢复有效率为80.8%,对比分析后可知,对照组产妇切口恢复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产妇(χ2=15.512,P=0.038)。

2.2 两组产妇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产妇26例,其治疗前宫颈局部血管均模糊,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宫颈局部血管清晰的概率分别为65.4%(17/26)、38.5%(10/26),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χ2=16.924;P=0.034);宫颈局部血管欠清晰的概率分别为30.8%(8/26)、42.3%(11/26),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χ2=12.696;P=0.044);宫颈局部血管模糊的概率分别为3.8%(1/26)、19.2%(5/26),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χ2=14.078;P=0.046),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微循环情况

治疗前两组产妇微循环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微循环情况明显差别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1。

表1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微循环情况(n=26,±s)

表1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微循环情况(n=26,±s)

组别毛细血管管径(μm)血流灌注(V)微血管管径(μ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3±0.18 7.25±0.26 0.42±0.08 1.68±0.15 45.31±3.57 63.24±4.08对照组4.04±0.20 5.17±0.24 0.43±0.10 1.02±0.13 45.33±3.60 54.26±3.97 t 1.533 3.182 1.782 2.201 1.356 2.179 P 0.113 0.036 0.086 0.045 0.105 0.041

2.4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

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产妇炎性反应,治疗前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比较(n=26,±s)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比较(n=26,±s)

组别白细胞计数(×109/L)C反应蛋白(mg/L)白细胞介素-6(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3.52±1.14 5.12±0.87 3.59±0.87 1.02±0.37 20.24±3.62 10.98±2.12对照组13.38±1.09 3.87±0.90 3.55±0.84 2.03±0.41 20.18±3.57 15.69±2.36 t 1.638 4.303 1.860 2.776 1.363 2.447 P 0.132 0.035 0.093 0.042 0.149 0.038

3.讨论

剖宫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目前临床应用率相对较高,且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术后切口感染[5]。目前可以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局部消毒与应用抗生素属于相对较为常见的方法,但是总体可以获得的临床疗效有限,并无法满足产妇的治疗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一种更为理想的剖宫产产后切口感染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物理治疗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实施剖宫产产后切口感染治疗的过程中微波、红外线等相关物理措施的应用越来越多,且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效果。红外线属于一种电池波,同时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与手段,其对于人体皮肤与皮下组织均有着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通过局部照射热效应来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可以获得的消炎利肿效果显著,在减轻疼痛感的同时促进细胞再生,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并促进切口愈合[6]。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属于红外线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先进仪器,所采用的为国际最新的光电技术,是结合西医解剖学、神经学以及中医经络学针灸原理所研制出来了一种绿色医疗新产品。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波长介于0.6~1.6μm人体透射窗口范围内的光波经过直线偏振处理后实现对于人体组织的直接照射,有效作用深度可以达到5cm以上,取激光直线偏振的精华,避免了激光波长单一、治疗功效不足,弥补了传统近红外线散射、易吸收以及无偏振的缺陷,有助于血液循环改善,阻断了疼痛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对于人体神经性、炎症性以及创伤性疾病的无创治疗,有助于患者健康状态的有效调整[7]。

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了直线偏振光与红外光,其中直线偏振光可以实现对人体神经、循环、消化、内分泌、免疫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的调整,保持了生理平衡与内环境稳定,可以产生以下作用:①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促进疼痛部分有氧代谢,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②促进组织活性物质生产,促进疼痛代谢,有助于验证、水肿消除;③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强组织营养并促进创伤愈合;④促进淋巴系统循环,增加人体免疫力,稳定内环境[8]。红外光具有无损伤、无痛苦的特点,可以连续应用,在各种患者中的应用均相对较为广泛,在疼痛科、康复科、骨科以及康复科、神经科以及妇科等多个科室的治疗中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实施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将其作用于切口感染位置可以穿透皮肤与皮下组织,促进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促进了细胞再生,所获得的消炎效果较为显著,促进了切口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切口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微循环情况与炎性反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上述相关指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产妇,P<0.05。表明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不仅可以促进切口恢复,同时也改善了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促进了各项微循环指标与炎性反应指标的改善,这样治疗效果的获得和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作用机制与应用价值密不可分,证明了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中的显著应用效果与价值。

综上所述,在实施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治疗的过程中博华BHP-L11A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在促进患者切口恢复的同时改善了宫颈局部血管清晰度以及各项微循环指标与炎性反应指标,为产妇的更好治疗与恢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器械。

猜你喜欢

偏振光性反应治疗仪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针刺结合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