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在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2023-09-12林嫦华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350008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5期
关键词:脑电图脑炎病毒性

林嫦华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脑电图在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脑电图检查、动态脑电图检查,最终均行脑脊液诊断并以此为标准。结果:98例疑似脑炎患者经脑脊液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9例(90.82%),经常规脑电图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0例(81.63%),经动态脑电图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8例(89.80%),两者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无差异(χ2=3.667,P>0.05);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灵敏度、准确度使用χ2检验对比有差异(P<0.05),特异度使用Fisher精确检验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测脑炎为轻、重度无差异(P>0.05),检测脑炎为中度有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可作为临床诊断脑炎的辅助检测手段,相较于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的诊断效能更高,且对诊断中度脑炎更有价值。

脑炎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言语功能障碍等情况,个体差异性较大[1]。有研究指出,脑炎是导致脑功能障碍的重要相关因素,应重视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2]。据世界脑炎协会统计,全球在以往的25年内约375万人因脑炎直接影响而死亡,其中78%的患者不曾了解此疾病。脑电图是一种利用精密电子仪器,通过记录脑细胞自发性生物电位情况的图像,评估大脑功能变化[3]。可协助医师基于临床经验与脑脊液、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等检查一同用于脑炎的诊断中[4]。如何在许多非必要检查中选取使患者获益最大的诊断方式依旧为诊断医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目前,临床现有研究关于脑电图在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逐步增多,但仍不全面客观。基于此,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联合脑电图对脑炎患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12~60岁,平均(35.26±3.21)岁。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参考《疑似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5]。

纳入标准:①伴随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④首诊;⑤未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者;⑥均疑似为病毒性脑炎。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代谢疾病者;③配合度差者;④近期采用药物等治疗;⑤同时参与其他组研究者;⑥存在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禁忌证者;⑦合并其他精神系统疾病。

1.2 方法

常规脑电图:使用常规数字脑电图仪(SOLAR1848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银盘状电极进行诊断。参数设置:时间常数(0.3s)、走纸速度(3cm/s)、高频滤波(70Hz)、电极系统(国际10-20系统)、导联描记(双极,0.5~1h)。

动态心电图:于患者入院后实施24h心电图描记(入院当天9:00~次日9:00),以标准电极安放:Z(电极)、FP(额极)、PZ(顶点)、CZ(中央点)、A(耳垂电极)、T(颞点)。头皮及双耳电极安放数量为21(可尽量避免受头形状、大小与电极排列情况影响,确保头部电极安放位置与脑表皮质位置统一)。

脑脊液:指导患者左侧卧位,屈颈、髋、膝,以腰3、4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穿刺点麻醉,插入腰穿针并进入蛛网膜下腔后,随后抽出中间针芯,待流出澄清(或不澄清)脑脊液。脑脊液压力应在抽取脑脊液前测量,缓慢留取脑脊液10mL送检。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常规脑电图。正常、正常范围、界线性、异常分别为:脑电图背景(或过度换气)未见显著提前出现慢波及消失延迟,未见异常阵发放电;脑电波频率范围增宽(轻度),调幅、调节欠缺。过度换气可见提前出现慢波及消失延迟(轻度),见波形(临床意义不明,少量);脑电波频率慢于与自身年龄相对应的正常波范围,慢波多(轻度),调幅、调节不佳,见尖、棘波形(不典型,少量);背景脑电波延迟发育,脑波分布未见正常位置差异,半球(两)与区域的对应不对称(持续性),慢波活动(持续性,局限或广泛性),可见节律紊乱(高度),抑制-爆发,电压(低或静息),睡眠异常(结构、周期),可见异常活动(阵发性)。异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α节律不规则稳定,未见明显睁眼抑制,β波出现(高幅),Q波出现(过度换气后,高幅);α节律缓慢,Q波活动(阵发性);δ波出现(高幅、成组、过度换气后);α节律隐没,δ波出现(阵发性),棘波出现(慢波、综合),平坦或抑制活动发生;

动态脑电图。异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慢波活动(低至中等波幅,散在中等量);慢波增多(中等量),评估后指数约25%~50%(具有活动优势),尖波、棘慢波形、棘波综合(发作性、局限性)等痫性放电表现;慢波活动(高度),评估后指数>50%,尖波、棘慢波形、棘波综合(平坦性、爆发性、高波幅)等痫性放电表现,β(单侧)、α波减少或完全消失,波幅、波形(两侧,不对称明显)。

脑脊液。阳性为脑脊液压(正常或稍高),液体性质(略有浑浊或基本清亮),蛋白(正常或稍高),白细胞(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两种脑电图检测阳性为:脑实质损害,符合以上检查标准。脑脊液检查(存在/不存在)炎症样改变,未见病毒感染证据;临床可见呕吐、发热、抽搐等症状;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未见占位性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处理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的效能对比

两者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无差异(χ2=3.667,P>0.05),见表1。

表1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的效能对比(n)

2.2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的准确性

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的灵敏度、准确度对比有差异(χ2=6.867,7.373,P=0.009,0.007);特异度使用Fisher确切检验(P=0.620),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的准确性(n=98,%)

2.3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严重程度比较

对比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测脑炎为轻、重度无差异(P>0.05),检测脑炎为中度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严重程度情况

3.讨论

本文探讨数据显示,98例疑似脑炎患者经脑脊液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9例(90.82%),经常规脑电图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0例(81.63%),经动态脑电图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有88例(89.80%),两者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无差异(P>0.05),提示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均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脑炎。人体组织细胞可不断产生生物电活动,脑电图是一种通过精密仪器在头皮上将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放大、记录并加以转化成图像的仪器,其中的电极能将脑细胞群节律、自发性的电活动记录下来[6,7]。此种生物电活动的纵轴为点位,横轴为时间,展现了点位与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脑电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及相位构成了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即曲线、图形[8]。当脑组织受到病毒等其他因素侵害受损,此曲线可发生相对应改变,医师可根据此曲线变化特点作出临床诊断,为疾病的干预提供依据。常规脑电图可测量上千个同步和活动的神经元产生的电活动,并允许在亚秒级的时间范围内对皮层内活动区域进行检测,时间分辨率出色。虽然头皮电极处所测电压波动较小,但脑电图可将记录数据进行数字化并发送到放大器并以电压值序列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形成可读图像,成像较快。但其需对实验环境严格控制以免评估质量不理想。动态脑电图参数设置与常规脑电图基本相同,其可在自然环境中长时间收集脑电图数据,对患者进行长期、动态脑电活动记录并通过脑电分析软件处理,有利于再现一过性、偶发的瞬间大脑脑电活动障碍,对脑炎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9]。

在临床选择诊断方式中使用最优化方法时,常常会忽略对诊断方式进行准确性分析,若缺少会使得诊断方式的可靠度受到质疑。本研究探讨数据显示,动态脑电图诊断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使用χ2检验对比有差异(P<0.05),特异度对比无差异(P>0.05),提示用动态脑电图诊断脑炎比常规脑电图更加准确。脑电信号通常为mv或uv级别,十分微弱,且经过颅骨、头皮的衰减往往需要放大数百万倍才可显示,在数据收集中应考虑干扰因素的影响。为解决此干扰,可在记录中保留时间窗口,并通过安装多种电极类型来提高应用速度、信号质量等。患者暴露在相同刺激下的环境中进行反复测量,可收集不同片段数据最终生成持续暴露时段内完整的神经反应图像。其基于监测时间长以及规范操作可减少干扰因素的特点,检测准确性度也更高,有利于更好捕捉脑炎患者大脑异常放电时的电波,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率。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脑电图与脑疾病患者的脑功能损伤程度有正性相关关系,即通过脑电图可以反映脑疾病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助于协助临床医师预测预后[10]。本文研究显示,对比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测脑炎为轻、重度无差异(P>0.05),检测脑炎为中度有差异(P<0.05),提示通过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均能够反映出脑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动态脑电图对中度脑炎更加灵敏。频率脑电图中以相同脑波1s内重复出现的次数表示;波幅为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是脑电波波峰至波谷的垂直高度,波幅与频率可以反映出脑组织损害程度,说明脑电图与脑代谢有直接相关关系。动态脑电图能够动态、长时间性测量异常神经活动,进一步收集脑电信息并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捕捉在常规脑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异常,为检测脑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更加全面、切实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脑电图可作为临床诊断脑炎的辅助检测手段,相较于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的诊断效能更高,且对诊断中度脑炎更有价值,临床若在常规脑电图提示正常但仍怀疑脑炎时,可进一步给予动态脑电图完善检查。

猜你喜欢

脑电图脑炎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