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路径探析

2023-09-11徐莹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媒体深度融合

摘要:文章首先阐释媒体融合和数字出版的概念,并作出了详细的说明,从新媒体背景说起,介绍了数字出版与媒体融合的优势,指出了传统媒体行业的弊端,阐释了出版行业与数字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接着分析数字出版在传媒时代遇到的问题,主要为数字出版内容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力度不够和缺乏专业人才等。

文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主要为:第一,完善数字出版体系,从技术、内容和渠道三个方面加以整合,为整个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明具体方向;第二,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从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版权意识、促进行业环境的改善,旨在保护数字出版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第三,融入先进的技术,让数字出版渠道更广,媒介与媒介的融合,媒介与内容的融合,使渠道更多,路径更广;第四,强化监管,从行业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三方面发力,保证数字出版安全。第五,培育高素养的出版人才,提升人才质量,为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媒体;深度融合;数字出版;知識产权

中图分类号:G230.7-F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4-0233-03

一、引言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出版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对数字出版进行详细的阐述。当前,数字出版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存在数字出版内容比较浅显,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出版行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谋划,并制定完善的策略,促进数字出版稳定发展[1]。

二、媒体融合与数字出版

(一)媒体融合

媒体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媒体传播的内容形式较为丰富,包含图文、视频、音频等;从传播方式看,包含线下和线上两种。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媒体融合的质量。此外,政治、经济等手段也有助于加快媒体融合发展[2]。

(二)数字出版与媒体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出版这一新型的出版形式诞生。当前,数字出版尚属于新型产业,我国的数字出版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机遇与挑战并存[3]。具体来看,数字出版既能够推广信息资源,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出版进行延伸。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更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出版社应当应用数字化技术,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出版业的发展质量。传统的出版物是以实物内容为产品形态的,传播形态比较单一,而且传播的速度也较慢,受众也较少。数字出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储存并传播出版内容,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就能浏览,更加便捷。

三、数字出版在融媒体时代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出版逐渐成为出版业的主要潮流[4]。一方面传统出版业在很多方面都遭到了冲击,需要作出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况;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转变出版形式,扬长避短,提升服务能力,并开发出新的产品。当前,数字出版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出版内容质量不高

如今数字出版技术在我国已经深度应用,大大提升了出版行业的发展质量。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在阅读时更加追求效率,追求速度,传统的出版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传统出版物相比,数字出版物形式比较灵活,出版路径较多,正好与人们的需求相契合[5]。对于数字出版来说,应当将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只有优化出版内容,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只有内容新颖,才能获得出版的机会。

虽然当前数字出版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但是也出现了内容质量低下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数字化出版容量大,导致质量把控难度较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不管是新媒体出版公司,还是传统的出版单位,都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二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不同,数字出版不仅包含静态内容,如图片、文字等,还包含一些动态的、较复杂的内容,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如果出版单位不重视出版内容的编辑和加工,将降低内容的质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给受众带来较差的体验,从而降低受众的兴趣[6]。

(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数据共享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当前我国数字出版逐渐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不少传统出版机构实现了升级转型。但是也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缺少完备的法律法规,当前缺少和数字出版有关的专门法律,且已有的相关法律条文不够完备。虽然知识产权在著作权法中有所提及,但是出现问题时既有的法律界定依旧不够规范,缺乏明确的司法依据,容易模糊不清,增大了维权的难度[7]。二是取证困难。和传统出版物比较,数字出版是无形的,一旦传播开来,就难以追溯源头,会增大识别难度,提高维权成本,让取证更加困难。

(三)缺乏专业性的数字人才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专业人员不断增多,但是从整体看,当前依然缺少专业人才。有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数字出版,开始着手培养数字人才,但是从实际看,数字人才的比例较低,依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一些先进的出版单位,其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工作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需要数字人才具备较高的素养,但是现实中的数字专业人员还欠缺信息技术能力,不能将信息技术成熟运用到业务中。二是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能力不均衡。进入融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业与信息技术联系广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编辑知识,还要求其掌握计算机语言知识、数据应用库知识等。当前的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都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与实际的工作情况结合,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无法及时适应工作环境,而数字出版行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出现了供求不匹配的情况[8]。

四、基于媒体深度融合视域的数字出版发展路径

(一)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出版体系

当前来看,应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出版体系,应当从技术、内容和渠道三个方面开展工作[9]。从媒体融合视角来看,数字出版产品能否取得成功,与上面三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实际,加以优化创新。

第一,从技术的角度讲,当前,数字出版应当提升科技水平。出版工作者要提升数字化能力,研究出新型的技术。还应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整合优质内容,不断提高数字出版的竞争力。

第二,从内容来看,无论是过去的出版模式,还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出版模式,内容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出版工作者应当创新出版的内容,做到精益求精,深度拓展,生产出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在内容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出版单位还应加强质量把关,完善制度机制,尤其应完善审核机制,对出版内容高质量、高标准要求,淘汰不合格的内容。同时,还应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鼓励原创更多优质的作品。

第三,从渠道的角度来看,当前不少的读者逐渐形成了知识付费的意识,在线课堂等新兴的数字产品不断涌现。数字出版内容变现的方式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出版单位应当积极改变现状,拓宽传播渠道,增强社会影响力。

(二)加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首先,应当根据实际,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让数字出版有良好的法律保障,能够在法律的规范内运营。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考虑各种现实情况,加大立法力度。应当完善著作权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数字出版内容的法律条文,并标明侵权范围,作出完善的法律界定,为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10]。

其次,应当提升全社会的版权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当前,侵权事件屡次发生的原因是社会整体的产权意识不强。有时侵权者不知道自身的行为已经与法律规范相违背,还有的侵权者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对自身的行为不以为意;而版权所有人由于维权成本较高,且案件审理的周期较长,侵权赔偿的难度较大,也会放弃维权,久而久之,便助长了侵权者的嚣张气焰。

(三)加强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出版内容审计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出版渠道的拓展,数字出版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传播时,内容更加细化,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出版体系,并运用好信息技术[11]。

在构建新型传播体系时,应拓展沟通渠道,打破传统的壁垒,实现媒体与媒体的融合、媒体与内容的转化、媒体与受众以及内容与受众的衔接。应为媒体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出版社应使用先进的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让出版内容变为信息成果,方便人们阅读,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感官体验[12]。

(四)完善数字出版监管体系

数字出版行业要想提升发展质量,就应加强监管,每一方都应配合好,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让各方面监督都发挥作用[13]。

第一,应加强立法,立法部门应加强立法,对整个行业加强监管。

第二,应加强法律监督,相关部门应利用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环境,规范整个市场秩序。

第三,应加强行业监督,数字出版行业协会应确定自身权责,制定较高标准,及时约束企业的不法行为。行业协会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良策。同时行业协会还应发挥中间作用,不断维护整个出版行业的利益。

第四,应加强行政监督,政府应当完善数字出版行业人员审查机制,对相关企业和个人加强资质认证,从技术、价格和质量等多方面加强审查和监督。

第五,应完善用户监督,受众应当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及时反馈,并加强监督,不断提升数字出版的服务质量[14]。

(五)培养高能力、高素养的数字出版人才

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应当培养出能力较强、素养较高的数字出版人才,提升整体的出版质量。应根据实际,不断提升数字出版人才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让整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15]。此外,还应当加强校企协同培养机制,让多方参与进来,培养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出版业应当根据现状,根据企业实际,为人才提供给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完善的绩效制度和薪酬体系,提升人才的积极性,使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招聘时,应适当提升招聘门槛,将那些有才华、有学识的人才容纳进来。

出版社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升整体人才队伍的素养。通过培训,他们更能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培训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入职前的岗前培训,此时新员工能熟悉企业的详细工作模式,逐渐进入状态;其次是入职一段时间后,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在这个阶段就应拓展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训的方法可以为集体培训、专门培训等。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对他们进行多维度评价,评价应客观公正,可以设计多种评价指标,做到全方位评价,最终提升数字化人才的积极性。

五、结语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出版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运用广泛,尤其运用到出版行业中,传统的出版模式就需要变革,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建立数字化出版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雷,崔璐,武亚苹.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出版广角,2022(16):44-49.

[2] 严三九,邹阳阳.媒体深度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发展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治理视角[J].中国编辑,2021(5):8-12.

[3] 梁祥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9):152-153.

[4] 佟昕,赵博,韩倩茜.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策探析[J].视听,2018(7):240-241.

[5] 李林容,张靖雯.面向“十四五”时期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策略思考[J].中国出版,2022(1):5-10.

[6] 郭振欣.融媒体时代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3):188-190.

[7] 杜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新探索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之路[J].中国出版,2022(3):31-35.

[8] 刘铮,周霖.新媒体时代数字教育出版模式探究:以音乐元素的融合为例[J].出版广角,2020(10):59-61.

[9] 晏娟.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社融合发展之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3):201-203.

[10] 王鑫,赵毅,赵树金.“金字塔”式深度出版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以辽宁出版集团为个案考察[J].出版发行研究,2018(12):52-55.

[11] 严三九,邹阳阳.媒体深度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发展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治理视角[J].中国编辑,2021(5):8-12.

[12] 宋悦,吴亦繁.多元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7,26(1):97-101.

[13] 陈志文.新媒体视域下我国出版物标识的分析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4(7):109-112.

[14] 王亮.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发展策略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2(3):64-66.

[15] 张赟.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J].记者观察,2022(27):118-120.

作者简介 徐莹莹,编辑,研究方向:数字融媒出版。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媒体深度融合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