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基础俄语(一)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运用

2023-09-06刘雅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刘雅悦

摘  要  立足于習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在基础俄语(一)的教学中可设计课程思政的四个层次——新时代思政词汇与句型的直接融入、当代中俄关系与相关政策的有机渗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观的引导树立、俄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心理疏导,并结合课本内容在教学大纲的每一课中均增添课程思政的运用案例。

关键词  基础俄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H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5-0104-04

0  引言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强调课程思政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建设中的重要性,并要求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纲要》指出:“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这也为大学基础俄语(一)教学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向。

基础俄语(一)是俄语专业本科生大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学科核心课程。对于刚步入大学的俄语专业新生而言,该课程无论在俄语专业课中,还是在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都具有开门见山的指导意义,能够为其未来的学习道路夯实基础,引领方向。目前国内许多开设俄语专业的院校均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俄语》第一册教材[2]作为基础俄语(一)课程的教科书。一年级学生通过本课程,要进行俄语语音标准训练,书写基本功的训练,基础语法知识、词汇训练,听说言语的训练等方面的学习,以实现俄语学习的初步入门。

1  基础俄语(一)中课程思政设计的四个层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强调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3]。面对高校推行的一系列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有学者指出:“新环境和新形势对俄语人才和俄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培养方案,将课程主题和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俄语教学改革在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4]。

基础俄语(一)作为大一新生步入大学后所学习的首批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思想塑造与引导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该阶段尚无法在语言上触及足够的难度,却完全可以通过课程思政,在思想上触及相当的高度与深度。具体而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在基础俄语(一)的课堂中有机设计以下四个层次的课程思政。

第一个层次:新时代思政词汇与句型的直接融入,使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基础俄语(一)中所涉及的词汇与句型相对简单,但在讲授一些单词与句型时,仍可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学习如何用俄语表达与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政策,从而了解到自己正身处何种历史时期,面临何种时代契机,肩负何种历史使命。例如,在学习俄语数字及其用法时,讲授“一带一路”的俄语表达“Один пояс, один путь”,以及“一国两制”的俄语表达“Одна страна, две системы”等。又如在学习动词стоять的多种含义时,结合新闻时事“孟晚舟事件”让学生造句“祖国站在她的身后。她也捍卫着祖国”:“Родина стоит за ней. И она стоит за родину.”

在向学生讲解这些俄语表达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介绍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比如向学生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俄语国家,以及俄语人才在其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鼓励和倡导学生将来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自己的

力量。

第二个层次:当代中俄关系与相关政策的有机渗透,使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基础俄语(一)课程所使用的课本《大学俄语》第一册,是一本十分注重将文化国情知识融入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教科书。在每一课的最后,都设有“文化国情(О России)”专栏;而在各课的对话与课文中,更是经常彰显中国学生的视角以及中俄交流的情节(如第10课的课文Студент Ли Мин、第11课的课文Ван Лань и её друзья等)。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也会经常拓展和渗透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史、当前中俄睦邻友好的新型大国关系等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大势的关注与认识。

第三个层次:“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观的引导树立,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5]。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外语学院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与文明。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前两个层次是“快速见效”的,那么在这一层次中,则更需要教师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地引导学生体察和感受俄罗斯语言之美、俄罗斯文化之美,并最终致力于做到“美人之美”,以及中俄文明交流中的“美美与共”。

第四个层次:俄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心理疏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小语种专业入门与初级阶段的学习,是比许多其他专业更枯燥和艰难的一个过程。而俄语又是一门语法规则相对复杂、与汉语思维模式差别较大、入门阶段需投入大量时间的语言。对于刚刚高考结束、期待开展一段自由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而言,在大一的第一学期面对背不下的单词、搞不清的语法、做不完的练习……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培养自己的定力、耐力与毅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

总结基础俄语(一)中课程思政设计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在该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中,前两个层次是更为直接的思政知识的习得与训练;后两个层次则是更加深层的对于学生思政意识的培养与塑造。四个层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旨在较为立体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

2  基础俄语(一)教学大纲中课程思政的运用

案例

基于以上课程思政设计的四个层次,我们在基础俄语(一)教学大纲的内容中增添“思政元素”,并针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课程思政的运用案例。《大学俄语》第一册中共有十八课,这十八课中“思政元素”运用的具体案例如下:

第一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等概况,并认识到中国与俄罗斯的毗邻关系,以及当前中俄睦邻友好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政体以及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

第三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为学生简单介绍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的生平与作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俄罗斯文学的博大、深刻与美丽之处,及其对鲁迅、丰子恺、巴金等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四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为学生简单介绍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生平与作品,引导学生体会列维坦笔下的俄罗斯自然之美。

第五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为学生简单介绍俄罗斯画家列宾的生平与作品,通过课本中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使学生认识到其所反映的沙俄农奴制下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到俄罗斯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程度,向学生介绍俄罗斯基本的教育体制与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喀山大学等知名的高等学府。鼓励学生在俄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脚踏实地刻苦努力,为将来可能的赴俄交流、深造、工作等更为远大的理想夯实地基。

第七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介绍19世纪俄国“黄金时代”的文学概况,引导学生体会和发现俄罗斯文学之美。

第八课:在复习数词1~10的过程中引入“一带一路”“一国两制”等概念的俄语表述,使学生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国家倡议与政策的现实意义。

第九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俄国著名画家克拉姆斯科依,及其所主张的绘画应具有民族性和思想性的艺术理念,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

特征。

第十课:结合课文《学生李明》中分别介绍中国城市武汉和俄罗斯城市莫斯科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向俄罗斯人简单介绍其他中国城市,如北京、上海、哈尔滨的风貌与传统,讲述发生在这些城市历史中的“中国故事”。

第十一课:结合课文《王兰和她的朋友们》中分别介绍中国城市青岛和俄罗斯城市莫斯科的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向俄罗斯人简单介绍其他中国城市和“中國故事”。

第十二课:结合课文《在图书馆中》的内容,询问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心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尽可能地纾解学生的心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扎实勤奋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和理想努力。

第十三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主要节日,并进一步比较中俄节日的异同,引导学生学会向俄罗斯人介绍中国的节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十四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及其所属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尤其是该画派所具有的现实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思想特征。

第十五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列宾的名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游行队伍》,及其所反映的19世纪沙皇俄国当权者的飞扬跋扈和普通百姓被奴役和压迫的社会处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十六课:结合课本“文化国情”栏目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俄国画家瓦斯涅佐夫及其名画《阿辽奴什卡》所表现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并引导学生用俄语简单讲述一个中国的民间故事。

第十七课:结合课文《她将成为一名教师》中的内容,询问学生对于未来有何理想与志向,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十八课:总结班级同学一个学期的基础俄语(一)课程学习情况,启发学生思考,经过一个学期的俄语学习,自己对于俄罗斯的语言和文化有哪些新的认识,对于中俄文化的互鉴和中俄关系的发展有哪些新的看法,对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哪些新的思考。

总的来说,按照以上教学大纲中有关课程思政环节的运用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评价与育人成效。在运用“问卷星”平台向授课对象所发布的匿名调查问卷中,班级学生畅所欲言、真实有效地填写了自己对于基础俄语(一)中的课程思政的感受与评价,纷纷表示自己通过该门课程,有效地提升了自己对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注与认识,提升了自身严于律己、诚信友善等道德品格与修养。

3  结束语

在基础俄语(一)的教学过程中,从“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论层次出发,以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为场域,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试图生动全面、细致入微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并收获了较为良好的育人效果。而在课本之外,高校教师自身的言行在学生面前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意义。“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6]。

正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6]。因此,俄语专业的高校教师无论在思政领域还是专业领域,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自己对于俄语、对于俄罗斯与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的理解与感悟分享和传授给学生,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对于自身师德师风的严格要求润物无声地融入与学生相处的各个环节——这既是学生对教师的期许,也是教师对于自身应有的要求。如此,方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

通知[A/OL].(2020-06-06)[2022-04-01].http://ww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

606.htm.

[2] 史鐵强,张金兰.大学俄语1(新版)[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

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马雅琼.大学一年级“俄语精读”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J].国际公关,2020(12):104-105.

[5]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N].人民日报,2019-05-16(1).

[6]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20:21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