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工作中团队引导艺术之拙见

2023-09-03

大众文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凝聚力成员舞蹈

张 敏

(北京市文化馆,北京市 100044)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百姓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领域的需求,精神追求已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体现与标志。各类群众团队也因恰逢盛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自发的广场活动到政府组织的主题文化演出;从校园艺术教育到全民艺术普及;从事业、机关、企业文化到社区的文化建设活动;从群众舞台展示到群众文艺创作;从专业精品生产到群众普及提高等各方面,群众团队已成为各类活动的主体。尤其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参与活动的群众团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人群结构复杂多变、活动范围影响深远。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首都百姓舞台的群众文化团队组织已达近3万余支,他们中大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合唱团、歌唱班、舞蹈团、秧歌队、书法协会、画画班、时装队、戏剧社、器乐团、戏迷队、球迷队、影迷俱乐部、垂钓协会、养花协会、摄影协会等,各类社团、琳琅满目多种多样。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也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艺术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建设精神文明,促进民族振兴方面,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艺术教育已成为德育、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如何对众多的参与艺术实践、艺术生产、艺术普及、艺术活动的群众团队进行科学的引领,它不仅关乎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前途,还关乎国家民族自信、人民精神是否充盈。

那么,作为离群众团队最近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究竟该怎样引导群众团队提高素质、服务社会呢?又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团队树立目标、积极向上、弘扬核心价值,达到于民于国的和谐共赢,使得团队活动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助手和抓手呢?

一、对群众团队进行多维度分析

要对群众团队进行更广、更深的多维度分析,充分重视团队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效应与思考是引导团队发展的重要前提[1]。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追求文明、渴望团体、寻求认同的发展史,任何国家、团体到个人总是不断地在追求自身相对于别人存在的价值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找到目标、树立信仰,渴望来自各方面的认可。从一个国家的政治上看,团队集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利于形成全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整体社会的发展看,团队集体的良好发展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从人类文明最终追求是精神追求来看,团队群体存在是任何时机、任何社会的必然现象;从辩证唯物事物存在矛盾性看,团队群体的不良发展可能辐射给社会的协调发展或给国家的稳定团结带来不利的因素。因此,分析团体类型的存在相对于社会、国家稳定发展的利与弊是重要的问题。另外,群众团体的自发性所决定他必须防止被有着政治企图的思想所利用来对社会、国家发展制造障碍[2]。总之,我们的群众文化机构只有深刻的认清团队的社会存在必然,客观深层次地看到群众团队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居安思危看到团队引导不利可能给国家、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才可能进行真正的正确的引导和扶持。

二、正确引导群众团队活动

正确引导群众团队活动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3]。在活动策划初期,要明确活动目标和方向。活动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方向要与群众的需求和利益相匹配。通过明确目标和方向,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

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活动策划中,应该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设计吸引人的活动内容,鼓励群众参与。同时,可以通过宣传和鼓励,提高群众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组织和安排活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在组织和安排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场地、时间、人员、物资等方面的需求和安排。同时,要合理分配活动资源,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加强管理和监督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活动的安全、有序和规范开展。活动结束后,应该及时总结和反馈活动的效果和问题。总结活动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活动质量。同时,要及时反馈活动成果和效果,增强群众对活动的信任和认可。

要有效把握群众团队活动在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与公民公共文化权益保障中的深度与尺度。引导团队认识到社会经济与文化协调协同发展人人有责,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只有国家、社会发展了,团队才能更加健康、高水平的发展。团队引导者、组织者既能带领团队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权益,又能站在高度上清晰认识到业余群众团体的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敏感神经末梢。只有群众团体的参与者把自己当成和谐社会大家庭中重要一员,在集体活动中宣传内容和方向符合社会共同价值,才能真正达到以德育、美育的方式提高了全民素质,从而个体产生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自愿积极地把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日化于心、净化于行。

三、对业余群众团体进行分类普及提高

对各类业余群众团体进行专业技术上的业务普及、提高,是帮助团队向更高、更美好的目标前进的有效手段[4]。如今活跃在社会上的各类自发性团队,有的是建立在对某个艺术门类的追求与向往者组成;有的是来自某个行业的从业者组成;有的是某种兴趣的共同爱好者组成;有的是单纯为了寻求一个集体打发时光;还有的是为了寻求某种帮助者组成的;更有些是为了集体锻炼等等。那么,作为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何针对以上情况进行分类普及提高,制定对口专业、调研需求,制定供需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尤显重要。当前,我国群众文化服务还没开设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广大群文工作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或参考党务宣传工作、或借用学校艺术教育普及,或者参考社会道德评价准则,或者群文工作者个人艺术追求与魅力、当然还有完成政府各类规定的意识形态落地行动等诸多途径。显然,根据群众社会团体特点,制定出相关理论、各类业务、不同程度、高低需求、各个领域的相关全民艺术普及课程已迫在眉睫。

四、建设各类团队展示的平台

针对各类团体特点,设计各类团队展示的平台,不仅能正向引导团队进行业务提高追求、审美情趣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政府搭台 百姓唱戏”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让广大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是当前政府的执政理念。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里,如何提升服务注重效能已是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难题与必考题。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阵地的文化馆、文化中心、文化站,如何围绕以创新驱动推动公益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文化馆、基层文化中心、社区文化站在基层团队引导中到底是干什么的?还能针对团队引导干些什么?这些机构到底应该怎么干?这些机构是针对基层群众团队最直接的引导者,也是与对百姓团队最温暖的牵手者。尽管这样,当前仍然有一些基层群众团队,到就近文化中心、文化站活动,场地难求,提升难谋的现象,不能不说是政府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失职。

五、加强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广大群众团队的个体牵动着社会大家庭,团队的健康发展需要领路人[5]。构建一支既有艺术普及专业知识,又有群文工作理论与实践,还有正确核心价值理念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是对群众团队正向引导的必要条件。群众文化战线工作者是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最直接传播者,是思想引领贯彻的神经末梢。群众文化干部在团体的引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很多的群众文化干部长期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许许多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像明星一样被老百姓爱护着、追随着。他们引导着人们对于该专业领域关注和评价审美的目光。同时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影响吸引着一大批群众。因此,建设一支富有团队引导艺术的群文干部队伍是团队引导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必须对社会有责任,对专业有能力,对团队管理、建设有技巧,并充满人格魅力。

六、群文工作中团队引导艺术的实践方法

团队引导艺术是指在群文工作中,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引导群众团队参与活动,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以下是几个群文工作中团队引导艺术的实践方法。

(一)音乐引导

音乐引导是一种通过音乐的形式,引导群众团队参与活动,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方法。音乐表演是一种常见的音乐引导形式。可以邀请音乐家或歌手为团队表演,或者让团队成员自己进行表演。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演唱,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情感交流,促进团队的合作精神。音乐游戏是一种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游戏的方法。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例如以音乐为主题的猜谜游戏、音乐智力问答游戏等。通过音乐游戏的参与,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合唱排练是一种通过合唱的形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方法。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团队成员一起排练,并在活动中表演。通过合唱排练,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配合度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音乐创作是一种通过创作音乐的形式,引导团队参与活动的方法。可以让团队成员一起创作音乐,例如写歌词、谱曲等。通过音乐创作,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音乐休息是一种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休息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团队成员在休息时一起听,舒缓压力,调整情绪。通过音乐休息,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二)舞蹈引导

舞蹈引导是一种通过舞蹈的形式,引导群众团队参与活动,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方法。舞蹈表演是一种常见的舞蹈引导形式。可以邀请舞蹈家或团队成员自己进行表演。通过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表达情感和情感交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舞蹈教学是一种通过教学的形式,引导团队成员学习舞蹈,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让团队成员学习并在活动中表演。通过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度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舞蹈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团队成员参与舞蹈活动的方法。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例如舞蹈竞赛、舞蹈才艺展示等。通过舞蹈游戏的参与,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舞蹈创作是一种通过创作舞蹈的形式,引导团队参与活动的方法。可以让团队成员一起创作舞蹈,例如编舞、表演等。通过舞蹈创作,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舞蹈交流是一种通过交流的形式,引导团队成员参与舞蹈活动的方法。可以让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舞蹈经验,或者一起学习新的舞蹈技巧。通过舞蹈交流,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七、加强政府对团队工作的重视程度

政府除对群众文化团队的引导中,还需伸出大手,有帮有扶,设立专门的群众团队活动扶持奖励基金,这是重视的具体表现。如,设定原创节目奖励、艺术创作基金、团队展示补贴、团队志愿行为嘉许等措施。总之,扶持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作为起到桥梁作用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应该架桥辅路,为群众团体呼吁,使他们得到政府的支持,媒体的关注,社会的认可。政府对群众团队的支持应该落实在实际的问题上,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制造一些团队健康发展的机会,引导团队中的优秀者甚至走向自力更生。如,2006-2007年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曾经对100支北京优秀民间团队进行了帮助和扶持,如今他们中的很多已经成为北京市优秀的民间品牌艺术团队,不仅自身发展壮大了,也给北京的群众文化舞台增添了浓彩的一墨。如,北京德云社、北京新思路模特队、北京风雷剧团、北京少儿金坤剧团、北京当代舞团、北京节日合唱艺术团、东城相声俱乐部等等,这些团队不仅成为北京奥运会、国庆60、国庆70等等国家大型活动的生力军,也在自身发展同时为首都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最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多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在各自领域小有建树。

党的二十大精神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建设有着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更高自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有明确的方向[6]。2023年2月12日国家文化和旅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尤其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团队的服务和指导。怎样把十几亿人口素质提高,真正凝聚在一起,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的精神文明信仰,利用好群众团队文化工作有着特殊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党的政策宣传队,还是社会的科普队;它不仅是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组,还是德育美育的传播器。它使政府和群众之间更加亲密,社会大家庭更融洽和谐。

猜你喜欢

凝聚力成员舞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