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垩白早稻新品种江早油占的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3-09-02张志英陈春莲周建兵曾良明左科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米质精米白度

张志英 陈春莲 周建兵 何 勇 曾良明 左科生

(1.江西科为农作物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219;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200)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 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在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稻产业一直是我国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十分重要[1]。 但是近几年早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早稻总产也逐年降低。 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国家提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重点发展优质稻;二是因为早稻种植比较效益低;三是因为劳动力缺乏、不利天气频发,“双改单”趋势明显[2]。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的、优质早稻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 江早油占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早稻口粮化,运用晚早杂交技术选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田间长相清秀,熟期转色青枝蜡秆。 稻谷出米率高, 直链淀粉含量低, 米质外观透亮, 垩白粒少, 长宽比平均3.3,口感较好。 2022 年示范推广约1 万亩, 平均产量为6.9 t/hm2,如果加大企业订单生产,推广前景广阔。

1 选育经过

江早油占是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江西科为农作物研究所以优质晚稻常规品种黄秀占为母本、早稻常规品种中佳早2 号为父本, 经7 年10 代,在南昌、海南两地,南昌早、晚两季加代系选育成,为常规早稻品种。

母本黄秀占是由丰秀占和黄莉占杂交选育而成,属晚稻常规品种,株型松紧适中、剑叶挺直、抗倒力强、分蘖力中、穗大粒多、米质优、熟期转色好。 父本中佳早2 号是利用美国籼稻品种Jefferson 与舟903 杂交选育而成,属早稻常规品种,田间长势旺盛、分蘖力中、结实率高、粒型长、米质优、对稻瘟病抗性强,但穗粒数少。

2011 年在南昌晚稻种植期间用黄秀占与长粒早稻中佳早2 号杂交,当年在海南加代种植F1代种子,并在抽穗扬花期除去杂株;2012 年晚季种植F2代,F2代种植期间用挂牌法选育了4 株分蘖强、 粒型细长的早熟株系;2013 年在南昌春季种植系选的4 株早熟株系,将种植群体稍放大,并对每个株系的种子进行去壳处理,剔除有垩白的种子,同年晚季种植无垩白种子;选至2015 年晚季F8代,将入选目标株系于2016 年南昌早季进行产比试验, 根据田间表现入选1 个株系,并将稻谷送至杭州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米质分析,根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标准,判定检测稻谷为三等优质米; 入选株系于2017 年南昌早季进行产量比较试验, 该株系表现农艺性状优良, 穗粒结构协调, 长相清秀, 米质优, 熟期转色好, 去劣混收,定名为江早油占。 于2018 年申请江西省早稻早中熟组预试, 该品种米质优良, 且受温度影响小,连续试验3 年,米质均达部标二等优质米标准。2021 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10003)。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江早油占于2019-2020 年参加江西省早稻早中熟组区试, 全生育期110.8 d, 与对照中早35 生育期相同。 该品种株型紧凑, 叶片挺直, 田间长势长相清秀, 分蘖力强, 有效穗多, 稃尖无色, 千粒重小, 米质优, 熟期转色好。 株高82.2 cm, 有效穗343.5 万穗/hm2,穗长19.5 cm,每穗总粒数127.5 粒,实粒数105.6 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1.7 g。 出糙率80.0%, 精米率69.8%, 整精米率64.0%, 粒长6.3 mm,粒型长宽比3.3,垩白粒率9%,垩白度2.4%,直链淀粉13.6%,胶稠度70 mm,碱消值6.5 级。 米质达部标2 级。

2.2 稻米品质

2019-2020 年江西省区试由江西省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试验基地供样, 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2019 年检测该品种稻谷出糙率80.6%,精米率70.5%,整精米率68.4%,粒长6.4 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11%,垩白度2.7%,直链淀粉含量13.9%,胶稠度75 mm,碱消值6.5 级,透明度1 级,水分含量11.4%,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 标准, 判定米质达部标2 级。2020 年检测该品种稻谷出糙率80.0%, 精米率69.8%,整精米率64.0%,粒长6.3 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9%,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3.6%,胶稠度70 mm, 碱消值6.5 级, 透明度1 级, 水分含量11.1%,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标准,判定米质达部标2 级。 在2021 年的示范展示中,对江早油占的米质进行分析,其出糙率80.0%,整精米率65.9%,粒长6.3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6%,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6.9%,胶稠度83 mm,碱消值6.8 级,透明度1 级,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21)标准,判定米质达部标1 级。2022 年开展江早油占直播和移栽2 种种植方式下米质的对比分析。在移栽种植方式下,稻米检测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7.5%,粒长6.5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2%, 垩白度0.2%, 直链淀粉含量14.8%, 胶稠度78 mm,碱消值7.0 级,透明度1 级,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21)标准,判定米质达部标2 级。直播种植方式下,稻米检测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8.4%,粒长6.5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2%,垩白度0.2%,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78 mm,碱消值7.0 级,透明度1 级,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21)标准,判定米质达部标1 级。 垩白是影响稻米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从历年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 江早油占的垩白度对环境变化反应比较迟钝,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稻谷整精米率直播种植比移栽种植的要高, 可能是因为移栽种植小穗上的稻谷没有完全成熟,最终造成整精米率偏低,这是造成2 种种植方式下稻米品种等级不同的关键。

2.3 抗性表现

2019 年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由萍乡市种子管理局、宜丰县种子管理局、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赣州市翔达农作物研究所、婺源县田园稻业种植业合作社和井冈山企业集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六家单位实施,因萍乡市种子管理局鉴定试验异常,试验数据没有进行汇总。 对5 个试验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江早油占平均穗颈瘟发病率为51.2%,损失率为19.8%,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2 级。 对照中早35 平均穗颈瘟发病率为70.5%, 损失率为30.5%,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5.9 级,稻瘟病抗性好于对照中早35。

2020 年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仍是由以上6 家单位实施, 但因宜丰县种子站承担的试验点试验异常,没有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 对5 个试验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江早油占平均穗颈瘟发病率为67.2%, 损失率为18.6%, 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0 级。 对照中早35 平均穗颈瘟发病率为69.7%,损失率为24.6%,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5.3 级。 江早油占稻瘟病抗性好于对照中早35。

3 产量表现

2019 年第1 年参加江西省早稻早中熟组区试,平均每公顷产量为6.76 t, 比对照中早35 减产9.53%,达极显著水平,米质达部颁优质二等;2020 年续试,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30 t,比对照中早35 减产2.68%, 不显著, 无减产率大于8.0%的试点; 2 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00 t, 比对照中早35 减产6.11%。 2022 年在南昌大田移栽种植,经测产平均产量为7.10 t/hm2,直播种植平均产量为7.20 t/hm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

江早油占在江西属早稻早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109.2 d, 比对照中早35 早0.6 d。 地膜保温湿润育秧人工栽插, 一般选择在3 月中下旬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的晴朗天气播种, 秧田播种量约375.0 kg/hm2、 大田用种量37.5~45.0 kg/hm2, 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 直播种植宜选择在4 月上旬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的晴朗天气播种, 用种量75~90 kg/hm2。浸种时先用25%的咪鲜胺乳油2 000~4 000 倍液浸种消毒8~10 h,再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之后进行催芽。

4.2 合理密植

人工栽插秧龄控制在30 d 以内,株行距16.5 cm×20.0 cm,每穴插4~5 棵苗,插植约30 万穴/hm2,基本苗120 万~150 万/hm2。

4.3 肥水管理

该品种耐肥抗倒, 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50 kg,氮、磷、钾使用比例为1∶0.5∶1。 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促早、健、旺苗架;够苗及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针对江早油占米质优良的特点, 后期看苗情补施穗肥。 管水做到浅水返青,保持2~3 cm 水层促分蘖,后期晒田后可采用干干湿湿轻晒搁田。

4.4 病虫害防治

早稻大田种植期间, 分蘖期每公顷喷施40%的三唑磷乳油1 500 mL 或5%锐劲特悬浮剂900 mL,兑水600~750 kg,施药后保持3~5 d 的5~8 cm 的水层,防治第一代二化螟;分蘖末期湿度大、温度高,该品种株型紧凑,为了防治纹枯病的发生,每公顷可用20%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0.75~0.90 kg 兑水600 kg喷雾,预防纹枯病的发生;破口抽穗期重点防治穗颈瘟, 每公顷可用75%的瘟失顿可湿性粉剂0.9 kg 兑水600~750 kg 进行喷雾。

4.5 收获

因该品种谷壳薄、米质优、早稻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持续时间长,易穗上发芽。 为避免不利天气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建议在稻谷成熟80%时抢晴天收割,及时烘干。

5 繁种技术要点

5.1 播期安排

江早油占一般作早稻繁殖, 直播一般在4 月5 日左右播种, 移栽或抛秧一般在3 月20 日左右播种并盖膜。

5.2 足量播种或插足基本苗

江早油占直播田用种量一般为75~90 kg/hm2,移栽或抛秧田块用种量在60.0~67.5 kg/hm2, 浸种催芽同大田种植。直播或抛秧前15~20 d 先翻耕一次田块促前茬落田谷发芽,播种或移栽前再翻耕耙匀,减少落田谷。抛秧或移栽插秧龄控制在30 d 以内,株行距16.5 cm×20.0 cm,每穴插4~5 棵苗。

5.3 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搭建丰产苗架。 繁殖时大田肥水管理方法同大田生产。

5.4 除杂保纯

抽穗时开始除杂,一般要除2~3 遍,确保种子纯度在99%以上。

5.5 确保质量,提早收割

收割前10 d 关注天气, 如果在预定收割期有连阴雨天气,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必须提早收割,并保证一次性晒干。

猜你喜欢

米质精米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勘误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