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3-09-01田野吴闵周莉王晓燕张流忠杨孝红梁德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性反应脓毒症炎性

田野,吴闵,周莉,王晓燕,张流忠,杨孝红,梁德林

脓毒症是一种较常见且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发生于严重感染、创伤、重度烧伤后,该病不仅会累及多脏器并影响其功能,还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低血压等[1]。相关研究表明,脓毒症综合病死率达30%以上[2],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以西医进行常规治疗,如抗炎、抗感染及抗休克等,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效果,但病死率仍较高,故需找寻一种效果理想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在传统中医中,脓毒症的病机主要为正虚毒损,血瘀、热毒瘀滞,导致气机逆乱,脏腑失调,故在进行治疗时多选择清热解毒药物治疗[3]。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纯中药制剂,不仅有清热之功,还能达到解毒、化痰的作用,故适用于脓毒症的治疗,但究竟其效能如何尚无确切定论。基于此,现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4]中的脓毒症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2)年龄>18岁;(3)临床资料完整;(4)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者;(2)合并严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近1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依据《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中推荐方法[5]对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西药治疗,即早期实施抗炎、抗感染治疗;针对液体复苏后血液循环仍不稳定患者,给予缩血管药物(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首选),必要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肌松、镇静、镇痛等药物治疗,将患者血糖控制在8~10 mmol/L之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 ml混合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治疗时间均为7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临床疗效、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并发症(包括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肺部损伤等)发生情况。

APACHEⅡ评分[6]: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用APACHEⅡ评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内容包含慢性健康评分、急性生理健康评分与年龄评分,总分范围为0~71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身体状况越好。

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实施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获取血清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7]为参照,制定患者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病灶已吸收,即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炎症有明显减轻,即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仍存在,或出现加重,且炎症未改善,即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97.14% vs. 77.14%,χ2=12.495,P<0.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PCT、CRP、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4 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住院时间较短(P<0.01),但2组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2.5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 vs. 2.86%,χ2=1.193,P=0.275),见表6。

表6 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 论

脓毒症是多种疾病常见并发症,如严重创伤、感染、外科大手术等,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引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还伴有内皮功能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氧利用障碍,造成免疫功能异常,并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等[8]。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脓毒症,如早期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使用缩血管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及机械通气、肌松药物等干预措施。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常规西医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消退及病情改善,但效能有限。故需迫切寻找一种更为合理、实用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学中,脓毒症属“喘脱”“结胸”等范畴,多由于热毒犯肺,宗气受损,致使肺失宣肃,血运受抑,瘀血、水饮在肺部聚集,阻碍气化,邪毒上饶而致病,故需以清热解毒及泻肺通腑之法治之[9]。对此本研究选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此药中黄芩为君药,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熊胆粉、山羊角可祛痰平喘、清热解毒,为臣药;金银花能够凉散风热、清热解毒,乃佐药;连翘可疏风散结、清热解毒,为使药,全方可达到清热解毒的效能[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APACHEⅡ评分更低,表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姜爽等[11]研究结论一致。

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多种炎性细胞,导致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进而加重症状与病情[12]。PCT属于一种降钙素前肽物质(无激素活性),由116个氨基酸构成,其作为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3 kDa;如果机体处于非感染状态下,PCT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但若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除甲状腺外多种细胞均可释放PCT,升高其在机体内的水平。有研究表明,PCT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感染程度呈正相关[13]。CRP为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一种具有高敏感性的炎症标志物,其在健康机体血清中的含量非常低,而当机体发生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其含量则会异常升高,临床多将其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可用于预后的判定。TNF-α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实为炎性反应的“源头”,其能够同时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炎性递质生成,如IL-6、IL-8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有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包括IL-6、IL-8、TNF-α)与脓毒症发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14]。IL-8为中性粒细胞(PMN)的一种趋化因子,其可改变PMN的外形,造成其脱颗粒,同时还会促使大量溶酶体、超氧化物释放;此外,其还能够加速PMN浸润及毒性产物的释放。IL-6则是由单核细胞分泌,可对早期炎性反应信号进行整合,加速炎性因子的释放,还可激活PMN。有研究表明,当机体发生炎症后,IL-8、IL-6水平会异常升高,且炎症越严重,其水平越高,可作为判定炎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7 d后血清PCT、CRP、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可更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此外,观察组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提示痰热清注射液能缩短脓毒症患者的住院时间,原因可能与痰热清注射液见效快、效力强,可有效且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加速其康复进程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痰热清注射液的加用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将痰热清注射液用于脓毒症患者治疗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且预后良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性反应脓毒症炎性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益生剂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