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国将领张国华在藏族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2023-09-01方萱惠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藏族同胞张国华西藏地区

方萱惠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张国华是江西省永新县东边村一户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原名福贵,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张国华。他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成为我党我军的一名优秀干部,在军事领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这与张国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长环境紧密相关,也与他所受的红色革命教育以及革命实践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正是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他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形成完善而准确的工作理论和实践方法。

一、张国华成长经历概述

在张国华的成长经历中,农民的儿子是他最具标志性的身份,也正是在成长过程中,来自基层、成长于群众的土壤也才使他在后续的成长和发展中,逐步成为一名我党我军优秀的干部。同时,他所处的年代,也使他受到了充足而坚定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启蒙。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上来说,童年是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接受启蒙思想教育的关键阶段。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思想行为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都与外界环境有紧密的关系[1]。张国华的基本思想形成,就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张国华的成长经历中,他所处的年代时局动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经济发展也处在相对较为低迷的阶段。这种宏观环境都会对他的思想形成人格塑造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张国华的童年读书经历是入私塾读书。因此,他的启蒙读物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张国华的儿童成长时期,他就开始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进入私塾读书的时光维持了4年,这4年也是他在传统文化环境下深入学习,不断成长的4年。对他未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2]。到了1928年,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永新县。这让张国华感受到自己未来的希望,并且产生了对军人的向往。他在心里也暗下决心,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1929年3月,张国华就光荣地加入了永新县西北特委领导的游击队伍,从此踏上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道路。

二、张国华参与革命后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经历分析

(一)通过接受红军大学的理论学习,坚定了个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坚定的信念也能够支持个人作出正确的个人发展选择。因此,正确观念和坚定信念对于青年群体来说,是其成长发展中应当重视的重要精神财富和精神品质。在张国华将军的成长中,其所秉承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坚定追求革命胜利的理想信念,就是其进入到红军大学学习时逐步形成的。

时间进入1931年的3月,张国华通过本来申请、组织考察,批准成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先后担任过红四方面军12师6团团支部书记,以及第11师33团团部政治指导员。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的五团连政治指导员和基层的连长总支书书记职务。1933年我党在红色首都江西瑞金成立了红军干部政治班。张国华成为组织上选定的第1批进入政治班学习的干部代表。但入学的过程漫长而波折,张国华在同年12月,终于进入政治班学习。这时,政治班已改名为红军大学。而张国华就成了红军大学第1期政治科第2队的学员。由于这是我党成立的第一所红军大学,因此,在办学初期,不仅客观环境条件处在较低水平,教材教育工作者也存在匮乏的现象。同时,在战争的年代,学习也时刻经受着战争的侵扰,个人生存环境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但就是在这样艰苦而复杂的环境下,张国华积极学习、不断进步的决心却丝毫未减。年轻学员们也都和他一起抱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学习的决心,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完成了学业。在学习过程中,材料不足或教材内容不全的现象比较常见。为了保证自己的学习进度,张国华和校友们常常自己手抄教材、手抄学习材料。校舍条件简陋,张国华就和年轻学员们一起想办法改善建设环境。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凭着自己无产阶级的坚定理想信念艰难的走在求学路上。可见,在红军大学求学的日子,规范的理论学习思想、信念教育使他坚定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在红军大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也使他的意志和精神得到了磨炼。

(二)在个人的革命实践中,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提升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被称作产生理论认知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强调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回归到张国华个人的革命实践经历上来讲,他个人的革命实践经历虽然有波折、有困难,但也都成了支撑他完成革命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动力。

张国华个人经历的第一个革命时期是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红四军班长、政治指导员等多个职务。先后参加过长征以及争取张学良东北军的一系列革命实践工作。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又担任国民革命军八路军的战士剧社社长、师部直属的政治处主任等职务。这一阶段,由他组织开展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工作。另外,党建工作和统一战线的革命实践工作,也都由他牵头领导组织开展[3]。同时,在革命实践中,他还领导着革命根据地的军民们开展了反扫荡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进入解放战争阶段,他时任晋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副政委职务、第二野战军的18军军长职务,参与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多项革命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战役。具有非常丰富的革命实战经验,也在长期的革命思想政治工作和革命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锤炼了个人的意志品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过程,张国华已经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军事才能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的杰出领导干部,其自身也以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思想品德,成为领导干部群体中优秀的典型人物。

三、张国华在西藏工作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工作。张国华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其进入西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西藏工作期间,张国华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三方面入手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积极结合西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基本特征、实际问题,找准切入点、明确目标,逐步落实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西藏地区的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张国华在西藏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工作分析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关键性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也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以生生不息的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张国华将军在进入西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做到了对西藏地区不同阶段工作的主要矛盾、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分别按照建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工作阶段,对西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层次划分,并且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系统而全面的规划思路支撑下,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落实。在西藏地区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50年,刘伯承接见了第十八军的军师以上领导干部,并且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张国华参与会议,并由刘伯承亲自下达指令,布置了带领18军解放西藏的核心任务。这一任务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宏大的任务。在解放西藏任务初步确立后,基层部队官兵群体产生了一定的情绪波动,部分官兵产生消极思想。对于解放西藏的工作缺乏信心,也未能做到结合解放西藏的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分析和审视。张国华在发现基层官兵出现消极情绪和思想波动后,积极深入基层官兵和基层干部,通过与他们进行实时沟通,了解他们的主观需求和思想顾虑。对于张国华来说,这是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但面临这种工作中的困难,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为难和退缩情绪。而坚持以坚定的信念,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对基层官兵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例如,一些基层官兵认为,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解放西藏的任务在如此巨大的客观环境阻力下,必然会出现失败,进军西藏也必然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决定。当他发现基层官兵产生这种消极错误思想时,他给同志们讲述了西藏经历战争创伤的真实故事,讲述了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战争罪行,以及西藏反动集团勾结西方帝国主义图谋分裂西藏的罪恶行径。他真诚而恳切地对基层官兵们说,也许你把西藏看作一个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但对于帝国主义来说,他们却并不嫌弃这里的土地评级环境恶劣,总喜欢以侵略的姿态抢占我们的土地,难道我们自己对国土的热爱和保护还不及帝国主义侵略者吗?这种生动而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出的极大耐心和信心。使得张国华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他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基层官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允许其他国家和组织来侵犯。同时,真实的战争创伤故事也激发了部队官兵的个人荣誉感,历史使命感。使他们的消极思想逐步消除,使基层官兵产生了克服一切困难,保卫西藏国土的信念。总的来说,张国华在面向基层官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有明确的目标,也能够以真实生动的经历,促使基层官兵的精神思想都受到极大的震撼。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高原进军的大练兵运动可以逐步落实。

(二)张国华在西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工作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广泛的多民族,国家党中央的各项民族工作开展也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各项民族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以民族团结为重要基础。对于西藏地区来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践要点在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民族关系。

当张国华带领着18军进驻西藏时,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很多战士对高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无法适应。在这一阶段,军队内部也出现了反叛者,一些不实谣言开始在基层部队的战士中间传播。进藏部队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度与当地群众的沟通状态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张国华始终不忘党和国家领导人交付他的解放西藏的任务,坚决遵循党的决策指示,坚持汉藏民族平等的原则。对基层官兵出现的大汉族主义思想也提高了敏感度。同时,对藏族同胞个人的宗教信仰,当地的风俗习惯也表现出充分尊重的态度,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西藏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他虚心地向当地藏族同胞学习,与藏族同胞充分沟通。针对初期进藏时出现的民族隔阂问题、反动谣言传播问题,语言沟通不畅问题,以及西藏同胞对驻藏部队的客观排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系列策略。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中,张国华积极从个人自身做起,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执行党的宏观大政方针。为了确保民族团结思想政治工作精准有效地落实开展,他还经常深入基层群众,积极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主动上门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协调历史纠纷为藏族同胞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方法,力求逐步构建其官兵与藏族基层群众的良好关系状态。除此之外,张国华还提出了组织驻藏部队官兵学习藏语文,适应藏族生活习惯,了解其宗教信仰文化的号召。坚持从藏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群众路线为指导,实事求是为原则,积极帮助当地民众解决其实际困难,并通过组织文化宣传活动、主题性文化实践活动,为部队官兵与藏族同胞的融合提供良好的平台[4]。只有首先从情感和思想上拉近藏族同胞与部队官兵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逐渐消解藏汉民族的矛盾,使广大藏族同胞群众对驻藏部队官兵产生认同感。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进藏工作期间,他被亲切地称为“佛光将军”。

(三)张国华在西藏地区的文化教育实践工作分析

文化教育实践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来说,张国华在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中,也同步对文化教育工作引起了充分重视。其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工作实践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从宏观的教育事业发展入手,设立专项教育机构。在西藏获得和平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工作的落实,主要依靠寺院佛学为基础。教育目标也集中在为地方政府培养各级政府官员方面。但在寺院内设置的佛学学习空间和资源并不具备独立性,没有专门的学校,也不配备专门的教师,学制也未能实现统一。这种教育模式无疑是存在漏洞,不足以支撑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对于西藏地区的广大藏族同胞、劳动人民也无法接受相应的文化教育,在解放西藏之前,相关数据显示西藏地区的文盲率达到95%,而适龄儿童也无法正常入学,入学率低于2%在这种情况下,张国华为推进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本着教育兴则国兴的原则。在解放西藏的工作完成后。通过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为少年儿童创造了进入课堂学习的机会。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西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象。

二是积极鼓励文化创作实践行为,为西藏地区的宣传推广起到促进作用。在进藏过程中,张国华强调,进军西藏是统一祖国大陆、促进藏族和汉族团结的伟大事业。应当将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英雄人物和模范单位事迹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了解建军西藏这一伟大实践。时间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张国华通过与地方作家进行沟通,提出写一些歌唱祖国和西藏边疆的文化艺术作品。在他的推动下,很多带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歌曲都被创作出来,并录制成唱片。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在歌曲中西藏悠久的历史,美丽的景色、丰富的资源,都成为西藏地区文化宣传推广的亮点。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工作的落实,藏族同胞和全国人民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起来,更多的有志青年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了西藏建设的工作中。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可知,张国华在西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念,与其个人的丰富革命经验、个人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在西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他也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文化知识教育三方面内容落实了具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为西藏地区的思政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藏族同胞张国华西藏地区
“罗萨,扎西德勒!”
《沉思的藏族同胞》
“卷绕王”张国华:一辈子,一件事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西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分析
时间之河
神山 世代的轮回
20世纪上半叶西藏地区交通近代化的构想与实践述论
藏族人无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