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叔本华意志哲学视角下的毛姆小说《刀锋》中的人物塑造研究

2023-09-01梁雯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伊莎贝尔刀锋叔本华

梁雯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一、引言

1874年出生于巴黎的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于1944年出版了知名小说《刀锋》,该小说是他在70岁这年发表的一部经典著作,并和《月亮和六便士》以及《人生的枷锁》构成了他的人生三部曲之一。“刀锋”一词具有隐喻含义,代表人的肉身难以跨越锋利无比的刀锋,但只要具备足够的精神力量,或许能够有所突破,因此,精神救赎往往十分艰难。毛姆幼年父母双亡,悲惨的童年生活在令他性格孤僻敏感的同时也赋予了他对人性和生命敏锐的洞察力,加上学医和从事过多种职业的经历,毛姆运用其细腻的描述和犀利的文字,在65年的写作生涯中,总共发表了20部长篇小说,30多部戏剧,100多部短篇小说,文学评论以及散文,most of them are full of frustration and misery,ending in tragedies。[1]本文将要探讨的长篇小说《刀锋》可以说一幅以两次大战之间的现实主义为背景的对于哲学和宗教的探索历程。细读可以发现,这部小说倾注了毛姆晚年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伦理思考。目前,与之前国内外学者对《刀锋》主要集中在小说人物塑造技巧,伦理困境选择以及叙事情节技巧等方面的研究不同,本文选择叔本华意志哲学作为导入视角,分析毛姆在《刀锋》中展现的一个充斥着拜金主义的异化社会中一些典型人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通过展示主人公艾略特与拉里职业选择上的交锋,拉里与伊莎贝尔婚姻和金钱的交锋,体现了三位主人公的鲜明人物特征,是其所处时代许多世人的写照。本文主要着手于研究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剖析和探讨哲学与人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解读小说《刀锋》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二、意志的约束与觉醒

叔本华认为,“我们生活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按其全部本质说,彻头彻尾是意志,同时又彻头彻尾是表象”。[2]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状态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欲求则会通过意志表现出来。欲求的不满和缺乏势必会导致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陷入无限的痛苦。欲望循环往复,满足难以持续,新的欲求源源不断,因此痛苦不断。主人公拉里一战期间曾是飞行中队的飞行员。在部队里,他与一位单纯勇敢的爱尔兰战友成了好友,在一次战斗中,他亲眼看见了战友为了救助自己而中弹牺牲,从此拉里开始对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根据叔本华的观点,人生是痛苦的,这是叔本华对人生本质的认识与揭露。拉里的痛苦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复员后,尽管周围充满了各种诱惑,拉里始终无法与内心和解:好友格雷的爸爸十分看重他并乐意提供一份体面且赚钱的工作给他,未婚妻伊莎贝尔也认为在这样一个繁荣发展的美国,只要拉里肯不断奋斗,未来必将不可限量,然而拉里却毅然拒绝了这份工作;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也曾多次想要通过邀请拉里参加上层社会的聚会将他引荐给众多社会名流,为将来铺路,可一心探求人生真谛的拉里却选择将这一切抛掷脑后,在他不断的“漫游”过程中,他渐渐对人生的意义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痛苦的人生并不意味一定缺少幸福。因此,他逐渐开始将对人生苦痛的揭示转向探究对幸福的追求。认知的改变开启了他探寻幸福的意义以及如何追求幸福之路,苦痛不是人生的目的,取得幸福才是叔本华后来的研究方向。主人公拉里也在不断认识自我和人生意义的道路上探寻着获取内心平静与幸福的奥秘。

小说中的另一个中心人物—善于钻营社交,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的艾略特则是物化世界里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他利用精明头脑和各种商业手段企图在上流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但在毛姆看来,他却是位终身执迷不悟的可怜人儿。在他眼中,只有王公贵族的生活才是最有意思的,不断跻身上流社会保全自己的面子是他毕生的追求。拉里的“晃膀子”行为相比努力在美国社会争得一席之地是极其荒谬且没出息的,因此他内心自始至终并不赞同拉里和伊莎贝尔的婚事。通过描写这样一位与拉里恰恰相反的物质化时代唯利益是图的典型代表,毛姆剖析了传统与现代伦理上的矛盾,向读者展示了以赚取大量金钱为乐,用金钱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错误价值观。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很大一部分人不愿委屈自己,在他们看来,幸福意味着物质需求必须无条件被提供。然而根据叔本华的幸福论,意志一旦被客体化只会造就一个完全没有幸福可言的痛苦世界。

艾略特的外甥女伊莎贝尔,拉里的未婚妻也是这样一位追求物质富足的代表性人物。她外表十分优雅,处事圆滑周到。尽管她并不完美,但毛姆在这部小说中难掩对她的偏爱之情。伊莎贝尔深深地爱着拉里,然而她内心却十分清楚钱才是实现富足生活的重要条件。当所有人都反对不工作的拉里和她的婚事时,尽管她不愿外人诟病拉里,从内心来讲,她对整日无所事事的拉里也始终带有一丝不满,在她看来,在美国这样一个金钱与地位和权势挂钩的社会,务实的男人理应进入社会工作赚钱。世故使她无法理解在她看来游手好闲的拉里更难以与之产生共情,认为“约定俗成的一套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准则,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事情一定不能去做。”不同的人生态度注定了两人的爱情终将无法走到尽头。最终,伊莎贝尔毅然选择与拉里解除婚约,嫁给了家境富裕且宠爱自己的富家子格雷,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叔本华认为幸福受到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影响,过分的物质追求难以使人获取幸福,唯有提高个人的内在素养,改变消极狭隘的生活态度,才有可能通往幸福,当然,外部的一些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不得不承认伊莎贝尔考虑相当实际,两个人结婚不仅关乎吃饭问题,同时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两种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伊莎贝尔想要的婚姻是拉里给不了的。因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逐渐开始迷失自我,妄图以物质激励来获取幸福,完全无视个人内在的需求及满足,根据叔本华哲学中的幸福论思想,到底该如何定义幸福呢?

三、意志的抗争与反抗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一方面,欲求难以实现导致人们不断处于痛苦之中。另一方面,欲求满足后的空虚又会让人无比煎熬。人生就在这样一个二者交替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往复。

在本书中,主人公拉里反抗意志获取幸福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为了解决心中困惑从书中理解生命的意义,他先是从美国来到了到法国,阅读了大量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然而书中的哲理并没有让他找到自己追寻的答案。困惑和迷惘并没有中断他寻找答案的脚步,在脑力学习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后,他再次从法国来到德国,试图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探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但体力的辛劳也没有使他得到精神的解脱。经历了这两个阶段的努力探索,拉里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另一位主人公艾略特也一直处于欲求和挣扎的痛苦中。尽管他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在上流社会名利兼收,在其迟暮又体衰之年却依然因为一些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社交而感到心神不宁:由于年老逐渐丧失社会地位而被当年受他提拔的势利后辈保罗排挤;新晋贵妇艾德娜因为讨厌他而特意从宴请名单中将他划去,尽管一向看不起艾德娜但因始终无法摆脱一生的追求与认知让他直到临终都对此耿耿于怀。在艾略特的认知里,排场与地位是他一辈子无法舍弃的东西。

小说的女主人公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尽管嘴上说着深爱拉里,却做不到为了他而放弃物质生活。她一再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拉里,比如,她认为“一个男子汉,应该去工作。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工作才能够造福于社会。”然而当拉里拒绝后,尽管内心有过痛苦,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认为人生需要及时行乐的伊莎贝尔很快就选择了放弃拉里,嫁给了一直追求且深爱自己的有钱丈夫格雷,过上了世人眼中富足的生活。

四、意志的达成与满足

本书的后半部分,拉里从德国辗转到达印度,东方的宗教影响终于使得拉里思想开化,在《奥义书》中他悟出了一直以来追寻的人生的真正内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物质和金钱,而在于精神的满足;幸福的真谛不在于向外寻找,而是向内探究。心态彻底转变的拉里不再用外部的物质条件来约束和评判自身,此时的他已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生活的磨炼使他外表看起来精瘦干练,精神的充盈使他内心平和安定。但他并没有满足于完成自我觉醒后就停止人生探索,他更想要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影响身边的人,想让他们也了解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他决定以回归生活的方式投身到自己坚信的拯救他人的事业中去。书中描写了被拉里拯救的三个人物。第一位是在寻求人生意义的路上遇到的苏珊,由于家境贫困苏珊不得不依靠向艺术出卖肉体生存为生。在她患重病无法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再次遇到了拉里,拉里让她将女儿接回,帮助她养好身体并让她振作起来。第二位被拯救者格雷,也就是伊莎贝尔的丈夫,富裕的他因为在经济危机中经营不善导致家族生意破产因此患上严重头疾,一次偶然的机会,拉里尝试运用催眠术缓解了格雷的病痛,并逐渐治好了格雷身体上的疾病同时帮助他重拾信心。最后一位被救者也是小说中的一位悲剧式人物—苏菲,她是拉里和伊莎贝尔的童年好友,从小爱好写诗的她跟拉里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然而一次车祸夺去了她深爱的丈夫和孩子的性命,从此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她性格几乎完全改变,开始酗酒吸毒,走向了自暴自弃的人生。遇到她后,拉里看到她灵魂的本真,认为她定可以回到小时候的样子,由于不忍看到她继续沉沦,拉里决定和她结婚。然而不愿眼睁睁看着拉里陷入这场困境的伊莎贝尔在婚礼的前一周策划了一场看似无意的引诱苏菲喝酒的计划,意志力不断受到挑战的苏菲最终没能抵挡诱惑,离开了拉里,再次回到往日的堕落生活,最终在某港口被人所害,结局令人唏嘘。此后,拉里依然继续着他顿悟后的人生,时而做一名出租车司机,时而做一名卡车司机或是在工厂做工,在挣够生活费的同时进行阅读写作,帮助他人,别无所求。

另一方面,读者也不得不佩服艾略特的坚韧。艾略特一生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整日奔波在参加宴会和结交名流的路上,为见到的某个贵族或者名人兴奋不已。在自己的大房子里邀请宾客,为成为焦点而乐在其中。一生都在照顾着姐姐一家人的他一手操办外甥女的盛大婚礼,不惜重金力求完美。直到弥留之际依然放不下面子上要风光的做派,坚持穿着荒唐的祖先服装下葬。从世俗的意义上讲,他的一生风光无限,充实满足,得其所愿,在某些人的眼中的确是一种成功。然而毛姆对他的评价是:“想到他的一生是那么愚蠢、无益和无聊,我不由黯然神伤。”相比拉里,艾略特的物质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达到极致,精神方面却始终像是活在他人建构的舞台上的小丑,碌碌一生,虚荣又可怜。

伊莎贝尔在经济大萧条家族事业受损后也选择勇敢地与丈夫共患难。几年后再见到游历归来依然如少年一般单纯帅气的拉里时,尽管内心有过波动,但她从未后悔自己当初嫁给格雷的决定,既然选择了追求荣华富贵,无论经历怎样的苦难,伊莎贝尔都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去承受克服。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叔本华对幸福有了一个明确表述,他把阻碍意志实现的东西称之为痛苦,同时认为意志的实现就意味着达到了一种幸福安定的状态。在这句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叔本华认为,只有自身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平富足的内心而非虚荣的物欲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反之则可能意味着痛苦。

结语

叔本华在其后期的哲学中始终在不断追求着幸福,他说“一个人若想编写他自己的人生之书,并确定其一生中幸福何在,那么,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必然是他曾经想逃避的不幸,而不是他曾享受的欢乐。”[3]在《刀锋》这部作品中,毛姆笔下的主人公们内心充满了各种矛盾,在对现实失望的同时也对人生充满了憧憬。小说结尾,众多人物无不如愿以偿,有的成为社交界名流,有的不仅拥有了大笔财富还在鲜活的文化社会中取得了稳固的地位,有的找到了稳定又赚钱的朝九晚六的职业,有的给自己和女儿获得了这辈子的生活保障,有的因死亡而得到了内心的解脱,然而在毛姆的心中,唯有拉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富足与安定。小说中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人物迥异的结局,体现了不同的人性,令人在无比感叹的同时也明白了每个人都应直面内心与生活,坚定自己的理想,持之以恒地完善自我,不害怕拒绝一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思考绝不盲目追随世俗。在叔本华意志哲学的指引下,本文将有助于引导当代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遇到生活的苦痛和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坦然地面对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失去,得到时亦能够放平心态,最终寻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刀锋叔本华
双胞胎幼崽
22个“生命之吻”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我是刀锋
春天
刀锋
伊莎贝尔不怕啦
“毒舌男”叔本华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