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交流:素养时代语文课程新使命

2023-08-29谈永康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标习作交流

谈永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出台,中小学语文教学进入“素养时代”,“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对应,课标所提语文实践活动亦由以前的“听说读写”嬗变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包含了以前的“口语交际”“写话”与“习作”。“表达”是用语言或文字来表示思想、感情等,而“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两者密不可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总是先有表达,后有交流;表达是交流的条件,而交流又能促进表达。“表达与交流”首次作为短语出现在课标里,意味着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表达,还要重视交流,融二为一。

一、对“会交流”的认识

“交流”是语文学习方式之一,“会交流”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学习中,表达与交流的载体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关于“表达”,有很多共识,如“表达”常与“阅读”这个概念对举,阅读是吸收,表达是倾吐。“表达”一般包括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而“交流”的提出与重视,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口语交际”概念,明确“听话说话”教学应基于“交流(交际)”情境。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至此,“表达”与“交流”在“写作”这一学习领域并列同举,但二者成为一个词组(短语)则是2022年版课标的“创举”。2022年版课标以素养立意,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明确通过“表达与交流”等四大语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交流指向人与人关系的建立,而表达可以是自我表达,比如写日记,著名作家麦家从学生时代起写了30多本日记,这些日记陪伴他走过孤独、艰苦,也为他日后成为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自我表达的价值。交流不能闭门造车,而是依赖于人际互动,任何语言文字的交流都有一定的情境,有明确的时间、地点,面对清晰的读者或听众;交流又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交流的效果也总是可测可评。因此,融入了“交流”的语言表达指向核心素养。在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处处都有“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这里仅以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为例来简单阐述。(见表1)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有一个共同点:始于阅读,终于表达(交流)。把表达与交流融于这些学习任务群,一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现代阅读学认为表达也是阅读的组成部分,阅读之后的表达、交流不但自然而然,而且具备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二是实现阅读与表达(交流)的融合。读写打通是共识,但受限于传统讲读教学模式,读写结合的时空相当狭窄,唯有作统筹设计,即在课程教材安排妥当,读写结合等才有基本的实施条件与可能的空间。再来看“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相关学段课程内容都可以发现“表达与交流”有用武之地。可以说,“表达与交流”学习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会交流”的教学价值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40多年来,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原因很多,比如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还需要更加科学,对学生语文学习規律的把握还需要更加精准。2022年版课标提出“表达与交流”实践活动,在当下就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言语交流活动。

重视交流,更符合语文学习本质。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是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当然,语文作为工具,有着强大的育人价值。任何语言,在实践中学习都要比在书本中学习来得有效。这种实践,主要就是运用,而非简单孤立地做题练习。只有重视交流,学生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才能切入真实的情境,融入生活的天地。如是,学习任务清晰,学习内容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表达的动机、需求、情感、意志等都被大大激活。

重视交流,有助于革除语文教学痼疾。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其重要性与学习难度都不言而喻。但毋庸讳言,在很多人眼里,小学生习作跟写字、默写、做阅读题无异,都是作业。2011年版课标就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内容的编写也突出了“交流”活动。但是不可否认,在教学实践中,习作交流的价值与本质并未得到重视,更没有得以大面积实现。某种程度上,当下中小学生语言表达依然不过关,与我们忽视作文交流的价值是有关系的。高度认识交流的价值,把交流作为学生完成习作后的学习活动,势必激发起学生的表达兴趣,提升他们表达的责任感,利于解决学生怕作文、不会作文的问题。

重视交流,有助于提升核心素养。崔允漷教授说:“核心素养就是指能做事,关键能力就是能做成事,必备品格就是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就是坚持把事做正确。”交流,才能把表达转换为解决问题的做事。学生作文若没有进入交流阶段,那么一定会因为交际情境、读者对象的缺失,而很难避免造假、套作等弊端。只有交流,学生才会说真话、表真情,因此,学会交流,就是学会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学会运用语文来做事的能力与素养。换言之,此时的作文,就是做人。教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

三、怎样教学能让学生尽快“会交流”

1.站位要高:笃信人人会交流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儿童意味着无限可能。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讲练模式,制造了很多不爱作文、不会作文的学生。跨入新世纪后,语文课改已20多年,我们逐渐认识到只要理念到位、方法对路、评价跟上,学生就人人会作文。管建刚老师、高子阳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都证明了这一点。习作如说话,现实生活中,健康发育的孩子人人会说话,同理,这样的孩子应该人人会作文。人人会作文,可以具化为人人会表达、人人会交流。

人人会交流,最重要的是信任儿童。生活处处需要交流,学习时时需要交流,学生不会交流,既要从知识、能力入手,又要从环境、机制着力。当务之急是两个“千万”:一是千万不要把写作文当成是学生独自走“暗胡同”的过程。习作教学中,完成习作的过程需要交流,主要是与老师、伙伴交流写什么、怎么写。统编本教材提供了很多学习支架,如表格、问题等,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通过同桌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构思提出建议。二是千万不要把完成习作当成作文教学的终点。准确地讲,完成书面表达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着要让习作流动起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读者。不是优秀习作才有交流的价值,不是优秀学生的习作才有交流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写话、习作,只要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就都有交流的价值。写作后的交流,可以是即时的点评,可以是平时的表扬,可以是班级板报的展示,可以是推荐到报刊发表,甚至指导学生整理成书等。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爱君老师从2011年起就带领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同时带动写话、习作,每学期结束,她就在家长支持下出一本班级习作集,人人有作品入选,汇编成册,家长、孩子都当作宝贝。

学生人人会交流,人人可交流。教师操作时还可以从本次作文的特点、需求出发,制订相应的交流任务。如四年级综合性学习单元,要求学生编写诗集,同时尝试写诗,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创作汇编成册,每人一首,在学校读书节上组织义卖,这样既分享了学生的创作,又引导学生奉献爱心。再如毕业综合性学习,学生回顾过往,通过写信的形式表达对母校某位老师的感谢、思念等,然后再邮寄出去,让学生体验表达的价值、交流的意义。

2.学习要实: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就习作课程而言,学生交流需要两项能力,分别指向交流什么及如何交流,前者涉及内容,后者关乎方法。交流,需要信息、情感、观点。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读书、觀察、体验等,以丰富认知,积淀思想,为交流提供源头活水。同时要提供相关知识、方法等,发展学生交流的技能,即同样的内容,怎么说、怎么写,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表达也关注内容与方法等,但除此之外,交流还需要考虑当时的情境、交流的对象以及交流时配以适当的体态语等。从知识角度而言,上述能力既包括交流的方法等陈述性知识,又包括情境下如何对话等程序性知识,还包括反思、评价等元认知知识。

其中关于情境的知识是开发相关课程内容的灵魂。2022年版课标在关于“情境”40多处的表述中,分布着这样的与情境连缀的短语:学习情境、生活情境、语言运用情境、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交际情境、真实情境、真实生活情境、日常生活情境、文学体验情境、跨学科学习情境……这些情境具有真实性、社会性、实践性、具体性等特征。学生“会交流”的本质是理解情境、基于情境、在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交流内容与表达方式,配以重音、表情、身体姿势等进行沟通与对话,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从而学会交流,提升素养。

例而言之,二年级第二学期有一篇写话“我想养的小动物”。儿童天生喜欢小动物,练习此类写话,学生喜欢。浙江特级教师汤瑾2019年在上海执教这一写话课时,通过图片、故事等创设这样的情境:“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动物园园长发布了一个招募启事,他要招募爱心小主人了,只要你真心喜欢一种动物,并且说出充足的理由,你就可以成功地‘领养它了。你想养什么呢?”学生学习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了,他们七嘴八舌,在交流互动中把自己喜欢动物的理由想清楚、说明白了,通过思维碰撞、教师点拨,每个学生都至少找到了三条理由。在此基础上,汤老师引导学生连贯地、有条理地交流。学生感到表达有困难,汤老师就及时提供语言支架:可以先总说“我想养(   )”,然后以“第一、第二、第三”分条讲述的形式有序说清理由。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表达、交流中,通过情境对话,成功实现“领养”心愿。

3.教学要活:引导学生做中学

学生要人人会交流,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不是在听中学、看中学,而是在做中学,在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做中学首先要从改进作文课堂开始。原先作文教学的路径大致是:审题—范文引路—学生练习—教师评讲。这是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听中学”。多数学生能听懂相关作文知识,但是自己写就不会。小学生学习表达、学习交流,主要方式是跟着老师做,就像贾志敏老师要教学生观察、体验就一定要现场“素描”一样。因此,作文课结构要相应变化,要把“交流”活动融入课堂。

笔者在执教上海市“空中课堂”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作文课“中华传统节日”时,就挑选了一个学生的草稿进行交流,师生一起评改,既写好了作文,还发展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下面是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一篇习作《特别的元宵节》。(出示)

今年的元宵节因为疫情,大家都自觉选择了居家隔离。

晚上,元宵煮好了,香味扑鼻而来。妈妈端上了一碗碗元宵,啊,里面的元宵颜色真多:紫的、粉的、黄的、白的……我连忙舀起一个,一口咬下去,芝麻馅儿流了出来。我一口气把碗里的元宵吃了个精光。

饭后,爸爸带我上网,了解到人们一开始把元宵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吃元宵就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这个元宵节,吃了元宵,长了知识,真快乐!

师:读了这篇习作,你有什么话要对作者说?

学生1:这篇习作写了吃元宵的事,跟节日的习俗有关,符合作文要求。

学生2:老师,我有补充,他把自己怎么吃元宵写清楚了,“舀”“咬”等动词用得很准确。

师:你们的想法老师也赞成。这位同学选材符合要求,事情也基本写清楚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篇习作可以怎么修改呢?

学生1:作者只写了自己吃元宵,爸爸妈妈也要写一写啊。

师:说得好,我们要写一家人一起过节,可不能只写自己哦。吃完元宵,爸爸带“我”去了解吃元宵的习俗,那么其他家人有什么活动也要简单写一写。

学生2:老师,我有补充,一家人过元宵节,应该写出节日快乐的氛围。

师:这个建议好,怎么修改呢?同学们可以选一两处动笔写一写。(学生修改,两分钟。)同学们改得怎样了?我们来听听大家的修改。

学生1:老师,我改了开头:

今年的元宵节因为疫情,大家都自觉选择了居家隔离。虽然广富林灯会取消了,但是我们特意在客厅拉起红丝带,爸爸挂上了十几条灯谜,播放着喜庆的音乐,爷爷、奶奶、妈妈还有我都来猜谜。爸爸是裁判,谁猜中谁有奖。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师:这么一改,读者就感到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好!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位同学的修改。

学生2:我补写了一家人吃元宵的情景:

我一口气把碗里的元宵吃了个精光。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细嚼慢咽,边吃边聊着快乐的往事。奶奶呢,挑出肉馅元宵,送到爷爷的碗里,因为爷爷最喜欢吃肉了……

师:这位同学把一家人怎么吃元宵都写清楚了,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欢乐的一家子!

改变课堂结构,学生得以充分交流,助力作文文从字顺、具体明确。这是作文课上的“会交流”。写完作文,学生还要学会交流,目的是发挥习作的交际功能,即分享信息、交流情感、交换观点等。这种交流,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管建刚老师开办“班级作文周报”,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我们可以由此得到启发,学生“会交流”需要掌握有关“出版”或“展示”的知识,如美工、编辑等,这些都是在办报纸这样的拟真情境中要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与素养,需要“做出来”。已故的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为了让学生多与人交流,想出了很多办法,主要是“读”与“投稿”,光是“读”,他就有好多花样,请同桌读,请班上朗读能力最好的学生读,请语文教师读……

总之,作文教学要“活”,让学生学会交流,生动活泼地学作文,学做人。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课标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