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现行课程标准 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2023-08-27刘春荣卢涛利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成桥计分纸张

刘春荣 卢涛利

作为观摩教师,本次展评课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七年级《体操垫上技巧运动——肩肘倒立》一课。在堂课中执教教师准确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与新变化,合理调控课堂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借助简易器材,巧妙解决课堂内容重难点,有效设计课堂结构,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一、紧抓练习密度,合理调控运动强度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日常教学中,体育课不仅要注重强度,也要满足相应的练习密度要求。本节课执教教师的授课内容是体操垫上技巧运动——肩肘倒立,由于动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强度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强度,执教教师在准备部分原地热身操后加入了直腿跳、挺身跳、开合跳、分腿跳、跳转等高强度动作,随后在进行专项热身,同时使用节奏较快的音乐,增加运动强度;基本部分讲解精练,队形变化少,练习中设置6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6个组同时练习,练习内容不仅包含主教材肩肘倒立的分解动作(并腿翻臀、压垫翻臀+腿上举、夹肘支撑+展髋绷脚等),还加入了直腿跳、分腿跳、挺身跳、跳转、提膝转体、支腿平衡、燕式平衡等多样化的动作,启发学生为接下来创编组合做铺垫。练习过程中,执教教师要求学生比动作质量,比完成效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密度,增加运动强度。结束部分设置以蹬自行车、平板支撑、臀桥等为动作关卡的体能比拼,通过加大动作的难度、复杂性、多样性提高运动强度。

二、巧用器材,突破重难点

执教教师通过“三张纸”比赛的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本节课并腿翻臀、夹肘支撑腿上举、展髋绷脚的重难点。第一张纸要求学生夹于大腿中间,引导学生利用夹纸张解决翻臀成桥(双腿夹纸翻臀成桥接力,帮助学生完成并腿翻臀动作),第二张纸由同伴悬于空中,学生需要利用脚尖触碰高处纸张解决压垫翻臀腿上举动作(积极伸髋,双腿并拢伸直上举,脚尖触碰高处纸张,同时臀部离开垫上纸,帮助学生完成腿上举动作),第三张纸(队标)贴在学生髋关节处,解决身体倒立下的展髋动作(帮助学生展髋绷脚亮队标,要求稳定3秒)。从现场的完成效果看,学生都能借助纸张依次掌握翻臀成桥——压垫翻臀腿上举——夹肘支撑展髋绷脚动作。执教教师通过巧妙利用道具、合理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开发简易辅助器材可以使体育课堂更加高效、有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加入简易辅助器材,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中利用有色胶带做标志贴于脚内侧和足球后中部,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触球部位与击球点;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利用橡皮筋做跳杆克服学生不敢腾空跳的心理障碍,从而掌握腾空技术。这些充满新鲜感的简易器材的利用,不仅可以弥补现有体育器材存在的一些弊端,还可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简易辅助器材的安全性、稳定性、趣味性、实用性,也应该谨慎考虑。

三、“以赛辅教”,合理设计课堂结构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执教教师在组织本节课“学”的部分时,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法使学生体会“绷直脚背”的感觉,以语言提示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垫子上就像坐在河边,用脚背交替拍打水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就可以找到“绷直脚背”的身体感觉,为接下来的动作做铺垫。其次,执教教师将肩肘倒立动作分解为“翻臀成桥”“海豚顶球”与“完美倒立”三步,让学生分别通过双腿夹纸张后倒(图1-1、图1-2)、脚尖触纸张(图2)、髋关节贴纸张来体会、思考动作,探究如何完成动作。同时,要求学生喊出口令自我提示动作的要点,“翻臀成桥”时要求学生大声喊出口令“并腿翻臀”“海豚顶球”时要求学生大声喊出“压垫翻臀,腿上举”“完美倒立”时要求学生大声喊出“夹肘支撑、展髋绷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最终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本节课的“练”体现在练习密度高,练习方法得当。为了提高练习密度,基本部分执教教师一直维持一个队形,减少队伍调动,并确保每人一个垫子,同时且同步练习。通过集体练习形成肩肘倒立初步运动表象,结合自主练习体会动作衔接,利用小组合作练习进行保护与帮助,并监督同伴完成连贯动作,整个练习过程组织有序、高效。本节课的“赛”贯穿始终,在学习肩肘倒立过程中,以“三张纸”比赛为切入口,进行个人赛,学生每完成一个分解动作就可以获得一枚勋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规定动作的主动性;以创编比拼赛为切入口,进行小组赛,学生在创编组合中包含肩肘倒立的小组可获得3枚勋章(相当于3分),有创意动作的小组可获得2枚勋章,含有跳跃、平衡转体的小组可获得1枚勋章,引导小组集体创编体操动作的参与性;以体能比拼赛为切入口,进行个人赛,体能比拼关卡中学生每完成一关,可获得1枚勋章,以此调动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最后,学生观看比武评分汇总表,选出优胜小组,颁发冠军奖章。整堂课将“学、练、赛”有机结合,在整堂课的设计上,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动作、学会动作、最终完成班级赛。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在學会动作的过程中累并快乐着。

在个人赛中,比赛结果的统计是由学生自己计数然后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统一登记在计分板上。在小组赛中,需要小组长先在组内统计,然后每项比赛结束后快速跑到计分板处计分,组员看不到组间比分,无法判断自己组的实时名次。在计分环节,如果加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利用电子记分牌记分(每个小组长配备一个遥控器,组长在队伍中就可以计分)。多媒体的使用方便每名组员观看自己组的积分情况,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比赛的规范性,减少了组长往返计分板的频繁跑动。

四、因材施教,充分关注个体差异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课堂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兴趣差异、体能差异、认知差异等,肩肘倒立的动作在学习中需要保护与帮助,为了避免异性学生之间身体接触的尴尬,执教教师在保护与帮助环节的分组都是同性分组;创编比拼赛中,执教教师虽然统一要求,但是在评价加分过程中通过设立不同加分项目关注不同水平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创编动作的创意加分,也可以通过完成不同动作种类加分,以此平衡各组之间的认知差异与体育技能差异;体能大比拼的6个关卡中,对于部分腹部核心力量不足的学生,执教教师提示平板支撑关卡实在不能完成可以退一级,回到上一个动作上继续练习,没有“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差异、技能差异、性别差异,对于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处于弱势的学生给予关注与关爱,增强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心。体育教师都要有这样的信念:在终身体育这条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放弃。

猜你喜欢

成桥计分纸张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三塔四跨钢-混凝土结合梁悬索桥成桥荷载试验研究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混合梁斜拉桥不同索力优化方案的成桥状态分析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受力特性研究
撕纸张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