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入性麻醉气体七氟烷的应用对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

2023-08-24张成江段浩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氟烷丙泊酚芬太尼

张成江 段浩

(1.榆林市第二医院麻醉科,陕西 榆林 719000;2.咸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临床常见手术类型,具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受老年人本身循环系统耐受性差、麻醉药物代谢障碍、呼吸系统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影响其康复质量[1]。有研究发现[2],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方案选择中,不同麻醉方式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别。本次研究选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9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探究在对其麻醉维持中应用丙泊酚、七氟烷对其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9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B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近(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2)年龄≥60岁;(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4)无精神性疾病,具备配合研究能力;(5)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半年内参加过其它药物试验;(2)二级以上高血压;(3)术前呼吸功能受损;(4)局部或全身细菌感染性疾病;(5)凝血功能障碍;(6)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衰竭;(7)手术不耐受。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方法 两组以相同方式麻醉诱导:1~2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H20030115),3~5 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H42022076),0.15 mg/kg顺阿曲库铵(东英,H20060926);诱导成功后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控制吸气峰压>20 cmH2O,呼气末正压为4 cmH2O,潮气量7~10 mL/kg,血氧饱和度>97%。在此基础上,A组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江苏恩华,H20143314)维持麻醉,泵注剂量分别为4~12 mg/(kg·h)、0.04~0.5 μg/(kg·h),术中每间隔1 h,应用3~5 mg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B组应用七氟烷(上海恒瑞,H20173007)+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其中七氟烷用药剂量为2~4 L/h,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与A组相同,且在术中每间隔1 h,应用3~5 mg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指标:(1)不同时间(术前、切皮时、气腹后3 min、术毕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麻醉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4)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术中低体温、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 麻醉前B组MAP、HR水平与A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气腹后3 min、术毕时,两组MAP、HR水平均较其麻醉前低,且B组MAP、HR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

2.2麻醉恢复时间 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A组短(P<0.05);B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A组相近(P>0.05)。见表3。

表3 麻醉恢复时间

2.3肺部感染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B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2%,较A组17.78%低(P<0.05);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较A组22.22%低(P<0.05)。见表4。

表4 肺部感染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 论

胆囊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局部炎性症状,促进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恢复。七氟烷为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常用全身性麻醉药物,一般在2 min内即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其在麻醉维持期间,肌松、镇痛作用较为显著,且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抑制作用相对较弱[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前B组MAP、HR水平与A组相近;切皮时、气腹后3 min、术毕时,两组MAP、HR水平均较其麻醉前低,且B组MAP、HR水平高于A组,说明两组患者术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循环抑制情况,但与A组相比,B组MAP、HR下降水平相对较低,考虑原因为,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中,不同之处为A组应用丙泊酚,B组应用七氟烷;其中丙泊酚麻醉维持中,尽管可通过其呼吸及循环抑制作用,减少患者术中手术牵拉、建立气腹等操作引发的生理应激反应,但其对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影响较明显,甚至存在术中低血压、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影响麻醉安全性[5];应用七氟烷过程中,尽管在用药过程中同样会对患者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产生一定抑制影响,但与丙泊酚相比,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可减少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保持其各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稳定性[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A组短;B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A组相近,说明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维持中,与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相比,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可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考虑原因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自主呼吸恢复与其呼吸功能抑制解除时间有关,尽管丙泊酚主要优势为麻醉苏醒迅速,可快速解除患者循环及呼吸抑制情况,但受老年患者本身呼吸功能退行性病变影响,可能会出现术后呼吸抑制时间相对较长、自主呼吸功能恢复能力有限等情况;七氟烷在麻醉维持过程中,对患者呼吸抑制影响较小,因此术后自主呼吸功能恢复速度相对较快[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2%,较A组17.78%低;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较A组22.22%低,说明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维持中,与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相比,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可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9-10]。

综上,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麻醉维持时,与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相比,应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可减少患者术中循环抑制,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及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猜你喜欢

氟烷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