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分体内镜治疗非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2023-08-24于先凯赵子豪赵加庆李岳飞耿晓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双节双通道单侧

于先凯 赵子豪 赵加庆 李岳飞 耿晓鹏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滨州 25661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以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为主,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进一步手术干预[1]。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影像特点,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其中脱出型和游离型需手术治疗[2]。经皮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是治疗LDH常用的微创方式,且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3-4]。双节段LDH虽并不在少数,但双节段中一段为脱出型、一段为游离型却比较少见,尤其是非相邻节段。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是近年来脊柱外科会议中提出的新型内镜技术,是集经皮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的优点于一体的改进术式[5]。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OSE治疗1例L3/4脱出、L5/S1游离型LDH,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因腰疼3个月,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1个月,于2022-06-24收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患者3个月前工作时无明显诱因突感腰疼,自服止痛药治疗,效果欠佳;近1月前自感腰疼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疼痛向右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放射,呈持续性锐痛,休息后可缓解,活动后加重。查体:约L3/4、L5/S1棘突间叩击痛,右小腿后侧及右足底皮肤针刺觉减退,右足跖屈肌力Ⅳ级,右侧膝反射、踝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右侧30°阳性,左侧70°阴性。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马鞍区”皮肤针刺觉正常,双侧“4”字试验阴性。腰椎CT:L3/4、L5/S1椎间盘突出,相应水平椎间孔变窄(图1A~C)。腰椎MRI:L3/4、L5/S1椎间盘突出,髓核压迫硬膜囊,相应水平椎间孔变窄(图1D~F)。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3/4右侧脱出型、L5/S1右侧游离型)。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4.44%。患者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解释经皮内镜技术、单侧双通道技术及OSE技术的优缺点,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OSE手术治疗。

图1 非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影像表现。术前CT矢状位:A为L3/4、L5/S1椎间盘突出,B为L3/4右侧突出,C为L5/S1右侧椎间盘突出;术前MRI:D为L3/4椎间盘髓核脱出、L5/S1椎间盘髓核游离,E为L3/4髓核向右侧脱出,F为L5/S1髓核向右侧游离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巾。利用注射器针头透视定位L5/S1椎间隙。入路侧棘突右侧旁开1 cm,于责任椎间隙水平1.0 cm处做约1.5 cm大小纵切口,切至深筋膜,逐级套管扩张。置入内镜和镜下等离子电极,处理椎板间软组织,清晰显露L5椎板下缘、S1椎板上缘及同侧关节突关节,用动力磨钻(直径4 mm,梓锐QMTA40J-YC)磨除棘突根部及上下椎板部分骨质,使骨窗尽量靠近中线,减少对关节突关节的磨除。开窗后探及L5/S1椎间盘髓核组织脱出,并向后下方游离,明显压迫右侧S1神经根。遂切除L5/S1椎间盘脱出髓核组织及部分盘内髓核组织,并去除增生骨质及肥厚韧带,扩大神经根通道,松解粘连,使神经根及硬膜囊彻底减压。再利用注射器针头透视定位L3/4椎间隙。右侧棘突旁开1 cm,L3/4间隙水平处纵行1.5 cm切口,建立通道后开窗,探及L3/4椎间盘髓核组织脱出,并向后下方游离,明显压迫右侧L4神经根。切除L3/4椎间盘脱出髓核组织及部分盘内髓核组织,使神经根及硬膜囊彻底减压,探查见神经根明显松解。镜下彻底止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依次关闭切口。

患者术后感右下肢麻痛明显好转,术后6 h感头晕,无恶心,给予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感染及椎旁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 d VAS评分4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1分,ODI 15.56%,术后1个月复查CT及MRI(图2)。术后3个月VAS评分0分,ODI 11.11%。

图2 同一非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孔分体内镜术后1个月影像表现。术后CT矢状位:A为L3/4、L5/S1椎间盘突出明显消失,B为L3/4右侧开窗位置,C为L5/S1右侧开窗位置;术后MRI:D为L3/4、L5/S1进入椎管内的髓核均已消失,E为L3/4髓核消失,F为L5/S1髓核消失

讨论

LDH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形态发生改变,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致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障碍等临床综合征[6]。LDH中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少见,而非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更为少见。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影像特点,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该患者L3/4右侧脱出型、L5/S1右侧游离型,脱出型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脱出,但髓核根部仍在椎间隙内;游离型是指大块髓核脱离原间盘,完全突入椎管。Lee等[7]根据椎间盘脱出的方向和距离分为4个区域,椎间盘向上脱出至1区或向下脱出至4区时为重度脱垂。

本例患者为家电维修工作者,因长时间弯腰工作给腰椎间盘带来的压力,导致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减小,造成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软组织松弛,进而加重椎间盘退变,最后形成突出[8]。该患者L5/S1椎间盘已脱出至4区,达到重度脱垂;而L3/4椎间盘也已脱出至3区。此类非相邻双节段LDH患者好发于工作强度高、体力活动重的人群,经保守治疗6~12周无效时,频繁或剧烈的腰腿疼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此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徐峰等[9]认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确认责任间隙极为重要,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病痛,而不能行预防性手术治疗。该患者术前完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腰椎CT及MRI,确认责任间隙及侧别,以避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与影像学不符的可能,而本例患者双节段突出均为右侧,且症状侧为右侧,故未行椎间盘造影,并且该患者术中切除脱出的髓核后,未对椎间盘造成过多破坏,以保证腰椎稳定性。

随着微创脊柱内镜的发展,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其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得手术医师与患者满意,其中又以经皮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临床应用最为常见[10]。对于双节段病变,经皮脊柱内镜虽然皮肤切口小,但此为局麻下经椎间孔入路术式,需多次透视穿刺才能准确定位椎间孔,如果双节段病变非同侧症状,还需变换患者体位,增加手术繁琐度,且部分患者因疼痛而降低手术配合度,增加患者痛苦及神经损伤概率。单侧双通道内镜为全麻下后方入路,虽然无须变换体位,也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痛苦,更可达到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效果,但对于非相邻双节段病变时,需要4个切口建立2个“V”形通道,会使软组织分节,对软组织破坏较大[11]。考虑到2种术式的缺点,国内学者将2种术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创立了一种新型脊柱内镜术式,即OSE。OSE保留了经皮脊柱内镜的小切口,舍弃了经皮脊柱内镜的同轴通道,增加了操作便利性及器械使用灵活性。OSE舍弃了单侧双通道内镜的“V”形通道,将2个切口变为1个切口,对软组织连续性破坏较小,因OSE仍为全麻下后方入路,故保留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特性[5]。对于非相邻双节段病变,OSE仅需2个小切口,还可达到患者倾向的术后美观效果。

综上所述,OSE治疗本例非相邻双节段LDH患者能够有效摘除脱出椎间盘,解决患者痛苦。OSE本质是开放式小切口脊柱内镜,是集经皮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的优点于一体的改进术式,其技术特点与单侧双通道内镜并无明显区别。当然,仅1例患者无法证实其疗效,仍需大量循证支持才能科学地解释OSE治疗非相邻双节段L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于先凯: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赵子豪: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指导,支持性贡献;赵加庆: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李岳飞: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耿晓鹏:酝酿和设计试验,分析/解释数据,文章撰写,工作支持

猜你喜欢

双节双通道单侧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艺术为媒“侨之缘”云端献礼贺“双节”——兴化“侨之缘艺术团”精心编排中秋国庆在美云端演出节目
鹧鸪天·庆“双节”
“双节”长假,带动消费旺起来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采用6.25mm×6.25mm×1.8mm LGA封装的双通道2.5A、单通道5A超薄微型模块稳压器
分类高考能否打通“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