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地黄类药物调节外周血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的影响

2023-08-24薛玉强李旺孙丽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分子量房颤类药物

薛玉强 李旺 孙丽红

1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药剂科,泰安 271000;2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泰安 271000

慢性心衰(CHF)是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常伴发房颤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1]。免疫炎性反应参与CHF的发生及进展,其中Toll样受体(TLRs)为天然免疫受体,TLR4是其主要成员之一,主要表达在参与宿主防御功能的细胞中,TLR4介导免疫炎性反应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心肌细胞,从而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核因子-κB(NF-κB)是参与免疫炎性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2]。洋地黄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通过正性肌力作用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对外周和静脉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缩作用,对于CHF伴房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本研究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CHF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80例CHF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洋地黄类药物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38±6.77)岁,病程(2.28±0.79)年,体质量指数(BMI)为(20.62±1.47)kg/m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6例、Ⅳ级14例,基础疾病:高血压25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15例、多项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1.48±7.09)岁,病程(2.31±0.85)年,BMI(21.13±1.50)kg/m2,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4例、Ⅳ级16例,基础疾病:高血压24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8例、多项3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制《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有关CHF和2016年欧洲心脏学会房颤的诊断标准[4-5];(2)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2)入院前3个月内已接受其他抗凝治疗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及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9-2号);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行抗感染、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限钠、低脂、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两组患者均以小剂量开始静脉滴注呋塞米(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2391,规格2 ml∶20 mg)20~40 mg/d,根据液体潴留情况调整;同时给予口服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1022986,规格12.5 mg)6.25 mg/次,3次/d,每隔1~2周增加1倍,目标剂量25 mg,3次/d;同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在脐周2 cm皮下注射,5 000 U/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地高辛(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38,规格0.25 mg),0.125 mg/次,1次/d,连续干预2周。

3.检测方法

(1)分别在治疗前1 d和治疗结束后1 d采用DC-N6PRO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同时进行6 min步行距离(6MWT)试验,记录6MWT。(2)分别在治疗前1 d和治疗结束后1 d抽取3~5 ml肘静脉血抗凝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试剂:Trizol(美国Invitrogen公司)、TLR4及NF-κB抗体(美国Abcam公司)、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盒(美国Pierce公司)。仪器:Mini Pprotean 3 cell型电泳仪(美国Bio Rad公司)、7300型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Criterion型转膜仪(美国Bio Rad公司)、Gel Doc XR+型凝胶成像分析仪(美国Bio Rad公司),操作过程及引物序列等参考相关文献操作[6]。

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LVEDd、LVEF、E/A、6MWT、TLR4、NF-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标准[7]: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为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患者在出院后以电话进行随访,1~2次/周,连续随访1个月,询问是否有房颤复发症状,并参照指南[7],入院复诊。

5.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或校正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疗效比较[例(%)]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9,P=0.003)。观察组房颤复发4例,复发率10.0%;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12.5%。两组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

2.两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比较(表2)

表2 两组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比较(±s)

表2 两组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比较(±s)

注: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洋地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6MWT 为6 min步行距离,LVEF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d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E/A为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 6MWT(m)治疗前359.11±74.02 362.28±67.94 0.200 0.842治疗后434.35±52.61a 402.83±55.56a 2.605 0.011 LVEF(%)治疗前38.49±5.58 39.17±6.03 0.523 0.602治疗后48.84±7.27a 44.32±6.65a 2.901 0.005 LVEDd(mm)治疗前68.05±5.84 67.22±6.31 0.611 0.543治疗后63.29±5.71a 64.13±6.03a 0.640 0.524 E/A治疗前0.98±0.28 1.02±0.31 0.606 0.547治疗后1.42±0.32a 1.22±0.24a 3.162 0.002

两组治疗后6MWT、LVEF、E/A均高于治疗前,LVEDd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6MWT、LVE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3.两组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表3)

表3 两组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治疗前后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s)

表3 两组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治疗前后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s)

注: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洋地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TLR4为Toll样受体4,NF-κB为核因子-κ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 TLR4 mRNA治疗前2.03±0.21 2.05±0.22 0.416 0.679治疗后0.71±0.11a 1.43±0.61a 7.347<0.001 NF-κB mRNA治疗前1.91±0.32 1.89±0.33 0.275 0.784治疗后1.22±0.28a 1.56±0.33a 4.969<0.001 TLR4/β-actin治疗前1.79±0.19 1.82±0.22 0.652 0.516治疗后1.16±0.21a 1.46±0.19a 6.700<0.001 NF-κB/β-actin治疗前1.71±0.19 1.73±0.21 0.447 0.656治疗后1.05±0.14a 1.43±0.20a 9.844<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TLR4 mRNA、NF-κB mRNA、TLR4/β-actin、NF-κB/β-act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LR4 mRNA、NF-κB mRNA、TLR4/β-actin、NF-κB/β-actin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

4.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

CHF患者存在心功能和神经体液调节障碍,引起体液潴留,并造成运动耐力降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目前,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是CHF的常规治疗原则,但患者心功能仍呈进行性下降。低分子量肝素相对分子量4 000~6 500 Da,生物利用度高,且半衰期长,既往报道证实低分子量肝素具有较强的利尿和抗凝作用,因而已在CHF伴房颤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4,8]。本研究中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低分子量肝素干预,这对于增强疗效,减轻心衰具有积极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兼有正性肌力与负向传导作用,地高辛作为国内常用洋地黄类药,其能对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进行抑制,发挥降低K+、提升Na+水平的作用,进而促使Na+和Ca2+交换,提升Ca2+水平,有利于心肌收缩力的增加,发挥正性肌力效果,同时患者服用地高辛后还能发挥兴奋迷走神经的效果,可间接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从而减慢心率、降低房室传导、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间接发挥利尿效果[9]。但洋地黄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地高辛的使用将显著增加CHF合并房颤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且在各大指南中的推荐级别也在逐渐下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且心功能等指标显著改善,这提示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有助于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于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后仍存在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联合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更具优势,说明其在临床仍具有重要价值。

TLR4是首个发现的TLR蛋白,多在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中表达,属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后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从而诱发靶细胞凋亡[11]。既往众多研究均显示TLR4参与CHF的发生及发展,同时也因其诱发炎性反应、加速心房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等原因增加房颤风险,同时,NF-κB激活使细胞间黏附分子-1转录和受损细胞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加重炎性反应[12-13]。有动物实验显示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14]。本研究中以TLR4/NF-κB信号通路为靶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地高辛治疗后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这提示地高辛可能对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来发挥疗效。

综上,洋地黄类药物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CHF伴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薛玉强: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采集数据,撰写文章;李旺: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孙丽红:审阅,修改

猜你喜欢

分子量房颤类药物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