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查表法在海洋仪器研制技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23-08-21周虹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23期
关键词:检查表研制仪器

周虹丽,杨 立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 300112)

海洋环境复杂多样,瞬息万变,决定了海洋仪器研制过程必须考虑各种不可预料的海上风险。海洋仪器的研制是一个标准、方法、技术、工艺及材料推陈出新,不断应用的过程,在研制任务的各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是高风险行业之一。为了保障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保证仪器在高风险环境下的可靠运行,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1]。

1949 年美国施耐德教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其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2]。我国近几年越来越关注风险管理,在电力生产[3]、医疗体系[4]、航空武器装备集成[5]、海洋仪器设备研制[6]和海洋调查[7-8]等领域均开展过相关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海洋仪器研制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现状[9],重点介绍了风险管理中技术风险[10-11]识别的方法,给出了检查表法[12-13]在仪器研制不同阶段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科研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1 海洋仪器研制的风险管理现状

海洋仪器研制的风险管理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随着研制任务技术难度的提高,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科研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没有经过系统的风险知识培训,在风险的识别和处置方面缺少技术方法和相关经验。

2)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当前的风险评估体系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估指标不够全面、评估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

3)项目在立项之前,论证不充分,没有深入考虑全过程、全要素的风险,风险识别不充分。

4)没有建立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能实现科学、规范的动态监控。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海洋仪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学手段和技术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仪器研制任务的质量。

2 技术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确定在海洋仪器研制过程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降低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家调查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对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将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分析,找出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评估风险严重性。

失效树分析法(FTA):通过建立失效树模型,分析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和影响,找出导致系统失效的根本原因。

基于经验的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分析过去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风险,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需求分析法:分析项目需求,找出需求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需求方面预测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

设计审查法:对设计文档、代码等进行审查,找出设计中的问题和潜在的技术风险。

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或仿真技术,模拟系统运行过程,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并进行评估和预测。

以上是常见的技术风险识别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检查表法、数据分析法、标准化技术风险评估法等。不同的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技术风险评估。

根据实践,检查表法作为技术风险识别中的一种方法,非常适用于海洋仪器研制过程。它基于专家经验和先前类似项目的风险信息,通过制定一系列问题或检查表,系统地分析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技术风险识别中,检查表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系统性强;②可操作性强;③经济高效;④可追溯性强。

但是,检查表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①依赖专家经验;②可能存在遗漏;③风险评估的主观性。

因此,在使用检查表法进行技术风险识别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局限性,并采取其他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补充和协同,以提高技术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检查表法在海洋仪器研制过程中的应用

根据海洋仪器研制特点,将研制过程分为论证阶段、设计阶段、生产阶段和试验阶段。根据实践,本文采用检查表法,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检查项目。

3.1 论证阶段

论证阶段是指项目在立项前对研究目标、内容、技术难点、可行性、创新性、经费、进度、资源配置、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论证阶段是海洋仪器研制任务中风险识别首先要考虑的阶段,对立项方案的评审,对研制经费和进度的论证,以及对关键技术难点及创新点的分析等方面,都是风险识别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论证阶段风险检查单见表1。

表1 论证阶段风险检查单

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指根据立项规划,分析项目设计的内容和难度,将设计工作分阶段进行。根据技术复杂程度,将设计阶段分为方案设计、设计分析、元器件与配套件选择和软件设计等具体节点。各个节点设计要逐步深入和具体细致,上一个节点完成并经项目组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节点的设计。设计阶段中的风险识别主要考虑的有参数设计、接口协议、设计人员知识结构、设计要素指标、元器件选择和开发工具等方面,这一阶段的风险识别是降低制造过程风险发生的关键。设计阶段风险检查单见表2。

表2 设计阶段风险检查单

3.3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是指实现设计阶段形成的方案,形成新产品、新部件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的风险检查中,一般包括检测设计、生产过程、工艺准备和工艺装备及设备4 个方面。制造阶段的风险识别在整个研制任务中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发生的风险往往比较严重,没有机会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改进。在这个阶段中的风险识别需要考虑的内容有: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在生产中对产品特点的分析、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装备和设备、图样管理、工艺中的技术规范和工艺检验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生产阶段风险检查单见表3。

表3 生产阶段风险检查单

3.4 试验阶段

试验阶段是指海洋仪器研制过程中或任务完成后,所经历的实验室组装测试、联调和海上现场综合试验测试等过程。由于海洋环境复杂,使得试验阶段的风险,尤其是海上现场作业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往往是最为严重的,轻则会导致研制仪器的丢失,造成经济的损失;重则会造成参试人员的伤亡。因此,试验阶段的风险识别需要高度重视。试验阶段风险检查单见表4。

表4 试验阶段风险检查单

4 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与管理规范

4.1 建立风险管理评估制度和规范

加强研制任务中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评估制度和规范。在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中建立风险管理规程,全面识别和应对风险,建立风险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存在的风险,形成《风险分析表》,每年进行一次风险应对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建立风险识别的评估机制,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评价,建立评价准则,对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4.2 强化科研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仪器研制项目风险因素很多,其中人员素质是重要的一个风险源。由于人员的工作能力、经验水平、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不足,会带来风险或者无法识别风险。因此,在立项阶段,就要把加强人员的风险意识管理放在首位。首先明确人员构成和相应的职责,采用培训、交流、调研和现场参观实践等多种方法,学习风险理论知识,加强人员的风险意识,使项目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降低在项目研制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4.3 运用风险识别技术进行项目管理

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运用科学的风险识别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是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的风险源是综合的、迭代的,因此从立项论证起,就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技术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和跟踪风险源,应用检查表法对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判断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进行风险的管理。

4.4 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研制任务风险的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风险的监控需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全过程监控和跟踪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根据任务特点,将预先识别的风险入库管理,根据任务类别分类,方便检索和查询。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效益。当有风险事件发生时,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传递信息,识别风险等级,及时提供应对风险的策略。

5 结束语

海洋仪器设备的研制任务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面临的海上现场作业环境条件恶劣,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研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风险管理是应对仪器设备研制过程中出现高风险事件的必要手段。要控制好研制任务中的风险,必须充分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了解风险的来源,时刻关注国内外仪器研制任务风险管理技术现状,加强技术风险识别的理论学习与运用。本文结合实践,重点介绍检查表法在仪器研制不同阶段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与管理规范。这些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方面,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生产条件,风险管理的研究将是一个持续发展和深入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风险意识,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海洋仪器设备的研制水平。

猜你喜欢

检查表研制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五级”检查表的应用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最新修订及解读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