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程思政:意蕴内涵、行动策略与实践路径

2023-08-19孙翠明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学科

孙翠明(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中心小学)

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学校中的其他课程也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责任,都需要具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自觉。在新形势下,通过构建学校课程思政体系,把课程思政建设做细做实,把知识传授与培根铸魂有机融合,加大学校课程思政的教育供给水平,持续提高学校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和育人效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学校课程思政的意蕴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2019 年3 月18 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要立足实际,形成共识,协同配合,激发动力,互相支持,深度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有深度、有实效的课程思政体系,全面提高学校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指学校所有课程都蕴含了价值引领、道德培育、人格塑造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所有课程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人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都是立德树人的课程,都应立足学科育人的目标要求,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在小学阶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不断强化学校各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开足讲好思政课的同时,注重不同学科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提高学科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强化学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的思政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同时,其他学科在传授相应学科知识和培养各项能力的同时,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学科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在教学时能够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知识传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互相融合,在“润物细无声”的课程实施中,有效发挥学校各类课程的铸魂育人功能,并形成育人合力。

二、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以学校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加强党组织各项建设,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能力和水平。学校课程是全面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要体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

学校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坚持党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面领导,建设好以党建为基础的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构建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和态势,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是全面落实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学校党支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强化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统筹推进;二是立足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统筹设计学校的发展基点。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学校推进实施了“思政引领、劳动育人、家校协同”教育新基建工程,确定思政课程的引领位置。三是将学校党支部核心成员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发挥监督、保障和枢纽作用。四是发挥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掌握动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五是依托北京市普教系统党建课题《农村小学党组织领导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研究为引领,促进思政建设可持续发展,落实“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目标,课程思政建设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六是激发党员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活力,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给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教师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党员搭建发展平台,给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创设机会,让党员教师在课程思政等工作中发挥先进作用。

(二)深度研修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课堂上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能力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和学科教学的育人质量。学校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校本研修,依托多层次、多内容的培训、练兵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其一,深度研修提高教师的政治信仰,只有先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学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通过政治学习、“学习强国”等学习培训活动,坚定教师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和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自身责任和使命。教师学得好、吃得透、理解得深入,能时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有底气、有力量的担负起育人的担子。

其二,深度研修提升高尚师德水平。教师的职责在于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够时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敬仰和信任。为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健身,学校通过邀请专家、师德榜样到校为全体教师做专题讲座,引领教师争做四个引路人;通过巾帼育人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职工、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老师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立德树人思想意识;通过开展“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树形象、展师表、强师能、扬风采、做名师”“我的师爱故事”“培育核心价值观 弘扬师德正能量”等征文演讲活动,宣传教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德高身正”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教师在思想、品质、行为上的提升,助力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其三,深度研修统一课程思政教育认同。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科教师认为只要把本学科的知识教会学生就可以了,育人是思政教师、德育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情,不是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首先要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切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把铸魂育人的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通过开展专家培训、学科课教师交流论坛、集体备课、优秀课程展示等活动,使不同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及时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融入心得,在理解内化与反思中形成课程思政的内在认同,明确全学科的课程育人功能,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其四,深度研修增强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提高学科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高质量的专业水准和学科素养是基础。教师首先要具备学科专业素养,能够全面掌握学科教学的目标,具有通过丰富教学手段的形式完成预期专业教学目标的能力;其次,学科教师有了育人意识后,还要有娴熟的育人技巧,要通过培训、教研和专家指导,使教师逐步具备挖掘学科中所包含的特有思政教育元素,并能够使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而不是简单地植入或生硬地添加。教师在不断学习、总结方法、吸取经验、反思提升中,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的最大化。

(三)构建课程思政实施的长效机制

通过机制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一是要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配备骨干力量,激发骨干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建立学校课程思政集体大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活动,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三是强化督导考核评价,建立课程思政的奖励制度,提升教师在探索本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积极性。

(四)聚焦课堂活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教师要结合学段目标,注重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立足课堂,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培育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

首先,课前做好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不仅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要为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做好因材施教的准备。其次,做好教学设计,以有机互融的方式,把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建立起契合关系,起到潜移默化的滋润作用。其三,教师善于营造课程思政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启发、探究、分析式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真而实的学习体验,教师要以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动心灵、感动学生。最后,关注学生反馈,既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后的言行,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为后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做好准备。

(五)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效果提升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评价能够起到指挥和促进作用。学校建立基于学生获得感与学生成长的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明确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制作评价量表,通过学科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方式,让每位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能够在评价学生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小学课程思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育人全过程,全体教师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全体学生乐学善学,主动学好学透学科课程,必定会带来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育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滋养下的学生,会逐渐养成美好品德,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强健体魄、提高艺术审美,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是促进教师的综合发展。在挖掘各自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设计更有效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手段,激发创新能力,还在不断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促进了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是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一所学校努力把课程思政工作做细、做小、做实,为学生成才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营养的土壤。师生的快速发展与学校发展相辅相成,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