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广播人物访谈节目发展研究

2023-08-17范静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创新发展

范静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兴媒体及其融合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进入平稳发展期的广播人物访谈节目更是日渐式微。本文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媒体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和创新为例,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广播人物访谈节目形式、受众特征以及访谈内容和语言方面的发展演变与优化创新策略,紧扣融媒体媒介特征与受众需求,进一步拓展了人物访谈作为语言文化产品的优化空间,拓宽了现实意义选题下的功能化定位,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人物访谈;创新发展

随着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制作的各类访谈节目大量涌现,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制作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人物访谈节目,占据媒体市场,继续引导主流价值观,成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新课题。

融媒体时代传统人物

访谈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中,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迅速引起观众和业界学者的关注。该节目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此阶段颇具影响力的访谈类节目大多强调节目的权威性,主要通过采访人物提炼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如新闻类型的《焦点访谈》等。

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高潮在21世纪初期。当时诞生了许多著名节目,例如《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等。在访谈人物选择上,既有名人政要,也有明星艺人,雅俗共赏。一方面让普通受众通过媒体接触到国内外高层人士的思想觀点,另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名人隐私”的好奇。在这一时期,传统人物访谈节目,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正式迈入“高速发展期”,受众群体不断增长。节目本身以及主持人的品牌价值不断体现,许多访谈类节目开始逐步走上市场化。

然而,此类节目过度依赖“名人效应”,节目形式基本是主持人和嘉宾一问一答的模式。当“名人资源”挖掘殆尽,节目吸引力则逐渐下降。因此,在新时代里探索访谈节目新方向突破口迫在眉睫。

2010年后,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机移动端逐渐占据受众更多的业余时间。来自网络上的各种节目形式、自媒体的爆料,使得一些人对于“名人隐私”的窥探欲望可以通过更多信息渠道获得。

这一阶段,综艺节目开始崛起,“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开始占据市场。短视频、碎片化信息传播,让受众逐渐习惯短时间接收信息的方式。此外,明星们的各种八卦也在网络中散发,受众没有足够耐心再坐下来收听或收看几十分钟的访谈节目。因此,形式单一的纯访谈类节目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中均不再占据优势。

融媒体时代人物访谈节目难以长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力

在融媒体时代下,节目品类大幅增加,各种新型节目层出不穷,自媒体传播信息繁杂且过剩,人物访谈节目本身占据的份额不断被挤压缩减。因此,受众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对单一节目的注意力不断减少。在此时代背景之下,缺乏新意的访谈节目,根本无从进入受众视野,更谈不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首先,一些人物访谈节目虽然通过选取知名嘉宾的方式,借用了名人流量,但名人资源毕竟有限,节目的长久运行终归是内容为王。此外,访谈节目还存在选题缺乏新意、形式单一、互动性欠缺等问题。其次,融媒体时代,受众逐渐养成碎片化的收听收看习惯,很难吸引受众长时间准确接收某个节目的信息。最后,随着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节目的互动要求逐渐提高,希望有更多的参与感。这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来说是新的挑战。

广播人物访谈节目优势

相比于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广播受众相对稳定,忠诚度更高。在多年的发展中,许多节目拥有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有一部分铁杆粉丝存在,形成了多年收听该节目的习惯。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生活广播的人物访谈节目《夜访百家》收听率报告分析中显示:该节目主要收听人群为高学历人群,月收入1万到12万元之间。这也进一步说明,《夜访百家》节目除了能够吸引一部分普通受众收听群之外,还吸引—部分更具有消费能力的高收入小众群体。

访谈类节目的定位,应该更注重思想深度。对于人物专题来说,网络短视频三五分钟可能只讲这个人物的集一个新闻瞬间,某—个侧面,或是简要梗概。但是人物访谈节目,可以让听众看到被采访者更多面的形象,以及更完整的思想、理念、性格和人生历程。尽管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难以完整地、专心地听一小时的节目,但是,作为主流媒体,不应该只迎合受众,更应该承担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榜样力量。

融媒体时代广播人物

访谈节目创新发展

融媒体时代下,备类节目都在力求创新突破。人物访谈节目作为语言文化类节目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在积极谋求生存发展之路。人物访谈节目是最能直接表现人与人观点传递、思想沟通的节目形式之一,在全民娱乐化的融媒体时代下,很容易出现曲高和寡。作为广播媒体,要想制作出吸引更多受众的人物访谈节目,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保证市场占有量。

节目定位准确,注重垂直深度

融媒体时代,广播人物访谈必须契合时代精神,“以人为本”,通过有价值、有干货、有强烈化入感的节目内容,体现对受众真正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从而引导受众与主持人、访谈嘉宾构建情感链接,满足精神需求。

明确贴近现实生活的选题标准,深入挖掘思想内涵。通过更有垂直深度的访谈节目帮助受众成长提高,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节目实用价值,增加听众黏性。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制作的广播人物访谈节目《夜访百家》,几年前就开始转型,摒弃了“追逐名人”的核心,转而以“讲好中国故事”“走转改”为核心,把握时代脉搏,更加侧重于本地化,来拓宽嘉宾来源。定位于更贴近本土化的新闻人物、时代先锋、行业精英、英雄楷模、道德模范。这些嘉宾在所从事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们的就业轨迹和成长历程很有代表性和启迪性。同时,采访嘉宾还具有大众性,不会让受众觉得类似明星艺人那般高不可攀,离自己生活很远,只能仰视。这些嘉宾就像受众身边存在的比较优秀的某个亲友,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呼应的部分,从心理上更窖易接近,更愿意在他们身上寻求经验和防法。

寻找适合的访谈嘉宾,为嘉宾量身定制访谈议程

适合的嘉宾是人物访谈节目成功的一半,人物访谈节目的核心就是嘉宾。因此,能否持续寻找到优质的嘉宾,是人物访谈节目的最大难点。适合节目定位,人生经历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有话题性,有思想深度,还要擅长语言表达。

相比于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播人物访谈节目没有图像,因此只依靠声音输出吸引受众的情况下,嘉宾是否善谈,设置适合嘉宾的访谈议程尤为重要。例如,在采访曲艺演员时,可以先与嘉宾访談,讲述到艺术经历时可以加入开嗓练声、现场演出的声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采访奥运会运动员时,先去训练场地录制,加入夺冠时的现场声音,用音响把受众拉进特定情境当中,然后再邀请嘉宾走进访谈现场。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的访谈议程,运用不同的采访形式,可以让广播人物访谈节目更具有可听性。

抓住受众好奇感心理需求

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当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获得对陌生领域的了解时,人们对于新事物和新发现,更容易产生好奇的探索欲望。所以,人物访谈节目在贴近受众的同时,也要不断为受众提供新内容、新方向,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作为广播访谈节目,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夜访百家》节目通过甄选一些受众相对不熟悉的嘉宾,带领听众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例如,听众可能常常坐高铁,但是高铁的动力是哪里来的,却不清楚。因此,该节目专访了相关领域专家,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抓住了受众的兴趣点,让节目更具吸引力。

满足受众“贴近性”需求,创新节目模式

在接触信息时,受众会根据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领域、兴趣爱好、性格偏好等综合因素,自动选取符合自身喜好的、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更具有主流思潮的信息和观点。因此,要根据受众心理需求创新节目模式,加强与生活场景的联系,强化受众的心理映射。

《毛雪汪》是一档主打真人秀的综艺节目,但除去外包装,节目内核还是嘉宾与主持人的人物访谈。《毛雪汪》的节目主持人,一位是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一位是歌手毛不易,以“毛雪汪之家”为主要拍摄场景。节目组提供一个看似家庭的房间,有客厅、沙发、餐桌,邀请的明星嘉宾们可以和主持人在餐桌旁边吃边聊,也可以随意窝在沙发上,坐在地垫上,随性地谈话。主持人和嘉宾的衣着也不是正装,基本是选择舒适的休闲服饰。整个场景营造为几个朋友在家中聚会,随意聊天。一方面拉近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关系,让嘉宾更快地放松下来,从而减少心理戒备,更窖易说出心里话。另一方面,让观众很快沉浸到生活场景中,拉近普通受众与明星嘉宾之间的心理距离。

大多数受众在收听、观看人物访谈娄节目时,是带着求知欲的。加强广播人物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预热宣传,更容易形成节目影响力。因此,在策划访谈节目时,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夜访百家》节目推出过“寻找天津地下党——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系列访谈、“天津籍歌唱家”系列访谈、“中国梦、爱国情”华侨系列访谈等内容,抓住受众对特定领域的喜好,或是抓住受众对成功人士崇拜的社会心理,提供—种模范式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引领。

此外,广播人物访谈节目在形式上也逐渐走出直播间,在医院、农田、工厂车间、特警队、航空航天车间等备行各业的工作现场,抓取嘉宾最有魅力的闪光点,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只有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生活、触动老百姓心灵的访谈节目才会受到欢迎。

打造主持人IP,使主持人的“人设”符号化

充分发挥“语言交际能力”,主持人不再只是提问者和倾听者,而要和嘉宾你来我往地进行语言交锋。易立竞、姜思达等人在做访谈节目主持人时,他们的提问本身就蕴含着主持人的立场和思想观点。

易立竞个人受到巨大的关注,产生自己的个人IP,主要原因在于她独特的访问风格。作为网络访谈节目《立场》的主持人,易立竞严肃的神态、严格的表情管理、高冷的主持人形象以及对被采访人直接锋利的提问,成为受众讨论的热点。这种给被采访者“压力”的采访氛围,名人被怼得哑口无言,慌乱无措的样子,反而让受众看起来很有趣味,产生一种娱乐效应。

融媒体时代下,主持人拥有更明显的“人设”,有类似于名人的IP,会为访谈节目带来更多流量。

树立“二次传播”的融媒体意识

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节目形态经常是一次性播出。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人们的收看收听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广播电视媒体的访谈节目,需要建立二次传播意识。

在设置某些访谈议题时,有意识地留出剪辑空间。面对融媒体时代的“高刷屏”式信息传播方式,主持人采访时要有留存节目片段“二次传播”的意识,在某个议题中具备直戳痛点,设置悬念的采访能力。人物访谈节目在广播媒体播出后,通过剪辑在其他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播出,从而为节目带来更多关注和吸引力,打造节目品牌效应。

注重与新媒体结合,增强广播访谈节目的互动性

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旁观者,也成为参与者。广播媒体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逐渐与新媒体进行了融合。例如,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相关节目会与天津广播、天津生活广播等微信公众号进行联动,重点报道、大型采访可提前在微信公号上进行预热宣传。通过运用广播“名主持人”“名记者”“名编辑”多年积累的品牌IP,不断提高粉丝效应。访谈节目线上线下随时与新媒体、津云等进行联动,提高宣传效应和热度,从而互相借力增强听众的互动性。

例如,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推出的“区长访谈”,在请区长做客广播直播间采访的同时,还会提前设计故事情节,引出区长回答,制作成短视频在新媒体播出。2019年,天津广播新媒体配合相关主题采访报道,在微信公号上推出了音频互动H5《歌唱祖国·我接力》、游戏闯关H5《寻找地下党》等有趣好玩的互动形式,让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的同时,也在新媒体中参与互动游戏。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人物访谈的深度采访+新媒体互动”,二者台力使得宣传效果更强。

在新时代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广播人物访谈节目在不断探索中与新媒体进行联动,寻求创新与突破。有的采用了“访谈+互动”模式,引入现场听众热线、微信语音、AI等方式互动,增加粉丝黏性,有的采用“纪录片访谈模式”,走进被采访者的生活和工作场景,深度记录被访者的故事,丰富访谈场景。纵观国内外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开创期、迅猛发展期、瓶颈期,再进入新生期,呈现出周期性循环往复的规律。随着媒介环境、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化,人物访谈节目将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持续发展,凭借独特的节目魅力,迎接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天津海河传媒中心)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创新发展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融媒体时代电台文字编辑发展战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