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研究与文化反思

2023-08-17许鑫莲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创新发展

许鑫莲

[摘要]在我国日益重视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呈现创新发展的新态势。文化类节目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节目定位立足文化与情感;二是节目模式为互动、表演与轻解析;三是节目嘉宾包括明星和专业人员;四是节目表达兼具技术与美学。当前,文化类节目存在文化意蕴不足、叙事同质化两大问题。在未来发展中,文化类节目应当深描文化肌理、构建文化创意生态,坚守创新探索之路,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文化的期望。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文化意蕴

一、问题缘起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在社会领域中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涵养能力。目前,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在学界中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广义上来说,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往往都建立在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因此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狭义上来说,文化类节目是众多节目类型之一,专注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受众文化水平与艺术素养为宗旨。

文化类节目是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板块,最早可追溯至1961年的《文化生活》。然而,进入21世纪后,文化类节目遇冷,遭遇瓶颈。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告成为电视台的重要经济来源,商业资本的强势入局导致电视节目形成“收视率为王”的追逐导向[2];另一方面,现代智能影像技术与数字技术为电视节目構建了新的传播语境。因此,文化类节目亟须创新发展。文章以我国文化类节目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其创新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分析与探讨: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总体特征

近年来,许多电视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过分注重节目的娱乐效果,以期通过感官或情绪上的刺激吸引观众收看。在这样的境况下,文化类节目能以破竹之势占据观众的视线并且赢得好评,值得我们探讨。

(一)“文化+情感”:立足文化的节目定位

自2017年以《朗读者》《国家宝藏》为代表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并获得收视好评,近几年优质的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如《圆桌派》《十三邀》《我在岛屿读书》等。细究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个共通点—立足文化。

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这档节目自2022年底开播至今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1分,可见观众对其认可度之高。该节目邀请余华、苏童等写书人、出书人以及爱书人为嘉宾,在他们的交谈中传递文字的厚重感与人文情感。从开篇的回忆史铁生到结尾的读书迷来信,该节目在两个方面吸引观众收看。其一,节目选取的主题扎根文化,不仅品读国内的文学作品,还带领观众感受巴尔扎克、卡夫卡、博尔赫斯等外国文学家的魅力。有网友在豆瓣剧评中写道:“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吧,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二,节目嘉宾讲述的故事扣人心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余华、苏童等几人讲述史铁生的故事,称史铁生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的人,对故友的深切追思令不少网友潸然泪下。

(二)“互动+表演+轻解析”:飞入百姓家的节目模式

节目模式的创新也是文化类节目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文化类节目中,第一个环节往往是主持人与嘉宾互动,目的是希望借由主持人与嘉宾谈论展现这期节目的主题,为后面节目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但是文化类节目的互动并不局限于对话这一种形式,比如《舞千年》节目开场由五位明星嘉宾扮作寻找神书《十二风舞志》的荐舞官,以期让观众了解节目内容。

专业人员的演绎往往是文化类节目的第二个环节。当前,观众的审美消费需求日益上升,于是文化类节目将场景与表演相融合,这是文化类节目在表达维度上的创新。《典籍里的中国》则在视听角度上进行了别具匠心的构思,其打破叙事场景“一时一地”的界限,利用AR、VR等虚拟技术在舞台上搭建出“历史”与“现代”两种空间,通过实力派演员的动情演绎以及与主持人的交谈,让观众感受到古人的情怀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类节目将轻解析这一方式应用在节目制作中,在节目所设置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能听到主持人、相关专家或者旁白声为观众讲解,比如《经典咏流传》中康震以“一场小雨”为引讲解《定风波》这首词的起源。这种将诗词解析穿插在节目当中的方式,能够让节目的叙事更为流畅自然。

(三)“明星+专业人员”:点面结合的节目嘉宾

文化类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大多采用明星、专业人员、素人相结合的方式。第一,从近几年大热的《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可以看出,该类节目倾向于选择明星嘉宾,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明星效应,提高节目收视率,还能借助粉丝群体的“安利”进行人际传播,将潜在观众变为忠实观众。第二,文化类节目还将专业人员作为嘉宾的基本配置。如诸多文化类节目结合节目的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员。

明星与专业人员的嘉宾组合平衡了节目的专业性与收视率。一方面,专业人员的知名度还不高,很难起到提高节目收视率的作用,而明星能发挥名人效应对节目的收视率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文化类节目始终以“文化”为核心,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干同时集中华民族文明、风俗与精神为一体”[3],一些节目涉及的文化知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科普与讲解,以保证节目的专业性。

(四)“技术+美学”:技说美文的节目表达

节目的艺术表达是节目的重要内容,决定该节目如何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一,文化类节目对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到技术与节目叙事的融合,又应具有美学价值。比如《上新了·故宫》第三季第八期节目采用三维动画进行演绎,使得节目所涉及的力学与建筑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这期节目中,当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馆员为嘉宾讲解角楼时,节目组便通过应用三维动画将角楼的建造过程进行立体化呈现,兼具美感与科技力量,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榫卯工艺之精妙。

其二,科技变革不仅改变了观众的体验观感,而且助力文化类节目在集体层面构建“想象的共同体”。詹姆斯·凯瑞从时间维度出发,着眼于社会中活动的仪式性和共享性,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是共享信仰的表征”[4]。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文化类节目的典范。在《唐宫夜宴》舞蹈表演中,河南卫视借助5G+AR技术将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备骑出行图》、《簪花仕女图》等一众文物以虚拟形态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感受到当年的唐宫盛况。该节目“从心智虚拟到现实虚拟的变革”[5]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视性与观众的观看旨趣,将大量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器物有机融入节目,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三、审思与展望: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困局与对策

(一)文化类节目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伴随国学思潮的复兴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文化类节目实现了全民化。然而其在诸多类型的节目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同时,新问题凸显。概而言之,该类节目存在以下问题。

1.视觉话语削弱文化意蕴

随着“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6],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化文学为表演的视觉文化”显然成为文化类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艺术表演成为文化类节目景观的中心,由精美服装、历史器物、舞台设计、配乐组成的视觉盛宴占据节目大量篇幅,使得观众愈发沉迷浅层化、娱乐化的节目体验。文化类节目这样的審美取向一味遵从观众的视觉本能,只强调用视觉话语传递文化意义,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多样化输出,由此带来的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节目原本的文化意蕴,不利于一些严肃、具有深度的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播。如此一来,视觉话语几乎超越以汉字、建筑、文物为代表的文化本身,观众在此情境下也养成了“浅尝辄止”的收看习惯,使得一些文化类节目偏离了最初的节目立意。

2.商业逻辑导致叙事单一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繁荣发展,一大批节目基于商业逻辑展开叙事。然而,如果文化类节目一味以商业逻辑进行叙事,可能会面临商品化的风险。自2017年《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爆火,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以历史文物、成语诗词、汉字戏曲、文学作品为中心,比如《阅读·阅美》《我爱读书》《念念青春》等读书题材的节目,以及《诗书中华》《向上吧诗词》《唐诗风云会》等诗词题材的节目。一些节目仅将传统文化元素简单添加进节目中,并未进一步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较少关注相关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7]。由于未能对传统文化元素展开深入挖掘,在相似的节目题材与节目主题下,这类节目难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二)文化类节目的守正创新

从实践上来看,文化类节目未来的发展空间依旧十分广阔。在当前生活节奏快、观众追求精神消费的情境下,“文化”成为人们追求心灵滋养的重要内容。尽管目前文化类节目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仍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其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

1.回归生活底色,深描文化肌理

发端于劳动人民文化的中国文化类节目,自诞生之初就具有生活底色。因此,文化类节目应始终以传统文化为立意根基,“按照电视艺术规律对精神文化世界的审美观照”[8],选择贴近民众的话语模式进行传播。可以预见,文化类节目的形态在未来会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文化内涵也会随着民众生活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无论如何发展,以人为本仍是该类节目的核心。文化类节目真正通过屏幕使节目内容入目入心的根本途径在于回归生活,将民众的生活百态作为表达素材,展现其中的文化肌理,使节目内容更加“接地气”。

2.多视角联结,构建文化创意生态

在如今政策、商业、技术、市场等要素的驱动下,文化类节目以往应用的市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其须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探索。文化类节目应在多视角视域下,以文化为主线进行纵向延伸,打造文化创意生态。一方面,从历史文化到社会生活,从教育性知识到益智类竞答,文化类节目可以在已有节目的创作思路之上进行跨领域尝试,比如哔哩哔哩于2020年推出的《科学咖啡馆》,通过联合演讲和自由对谈的形式展开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另一方面,化“单向”为“双向”,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文化类节目可以打造衍生产品,比如《衣尚中国》定制的文创小程序“一针一线向天涯”。在该小程序上,网友不仅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专属图纹,还可以通过小程序购买节目中的主题纹样丝巾。

四、结语

从我国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文化类节目从之前的日渐式微走向繁荣兴盛,从取向单一走向开放多元,紧紧跟随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潮流审美。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类节目制作者应当秉承高度的文化自觉,遵循电视节目的传播规律,回应社会大众的文化期望,在新技术与新改革复杂交织的情境当中,坚守创新探索之路,为文化类节目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 ].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毕琳.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历史考察[J].青年记者,2020(15):75-77.

[3]张国涛,欧阳沛妮,江虹.传统文化类节目“破圈”传播的内在逻辑[J].中国电视,2022(07):14-19.

[4]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M].丁未,译.修订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5]孟晓辉.“新国潮”涌动下黄河文化元素的视觉盛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新探索[J].传媒,2022(19):43-45.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杨萌芽,余沐芩.互联网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综述:2013—2017[J].新闻爱好者,2018(09):92-96.

[8]李文冰,包仁泽.融媒体语境下文化类节目同质化困局再现与突围[J].中国电视,2022(08):6-11.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创新发展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