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运营数据中心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创新与实践

2023-08-13沈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病种数据中心精细化

沈吉

当前,每家医院都有很多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每个业务系统都是一个信息孤岛[1],各业务系统信息之间没有整合利用。如何充分使用医院的业务系统中的大数据,已经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建设运营数据中心,能够将医院运营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科学合理地利用医院的信息资源,应对医院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2]。通过建设运营数据中心,不仅能满足医院运营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而且可以构建运营管理多维度评价体系,分析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医院管理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从而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3]。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认识到运营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在院内成立相关的运营质量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医院的运营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要的管控工具,通过对医院业务流程的改造,实现人、财、物、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全成本管理,统筹安排医院的所有资源,最终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1 运营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国卫财务发〔2020〕27号文件《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4]。文件要求医院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四流合一[5]。通过建立医院各业务系统的信息整合平台,规范信息数据的标准,保障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从而实现对医院运营数据准确地统计和分析。通过医院运营数据的分析统计,实现医院管理的有效评价,并依靠信息系统实现对医院经营的多维度监控管理。

通过对文件的解读可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是非常重视的。各医院应该按照文件的要求,建立医院的运营数据平台,并且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建设医院的运营数据中心以及配套的管理系统。医院要围绕人力资源、财务预算、资源配置、运行环境、决策支持等5大领域,实现四流合一的全流程管理。医院要重视医疗质量、医保结算、药品统筹、临床教学、疾病预防等重点事项。积极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保证医院人才队伍的发展。建设具有预算、成本、审计管理的财务系统,保障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还需要建设医院绩效考核系统,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医院要具有物资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办公用品、化学试剂、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实现精细化管理,能够在线采购所需物资,同时能审核供应商资质、管理物资订单。建设制剂管理系统,实现对中药材、制剂原料的采购,管理中药饮片、制剂成品的使用,具有资产管理系统,能够管理医院的房屋基础建设、在建工程项目,统筹规划全院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等资产,还需建设科研、教学、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管理系统。

(2)促使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医院各业务系统相融合。医院应建设运营数据中心,借助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加强数据信息的格式标准化,规范数据的准确性,实现数据的有效性。医院业务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要实现互通,借助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与改造,发挥信息的优势,实现医疗管理与医院运营的协同合作。

(3)建立运营数据仓库,通过数据的分析,实现医院管理的决策支持。医院从临床业务系统中抽取运营管理相关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转换、加载,形成医院运营数据仓库。运营数据仓库为运营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为建立运营决策模型提供了依据。

1.2 医院信息系统不能满足运营管理的需求

医院信息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数据不能综合利用。管理者需进入不同信息系统查询数据,不能综合、集中的利用医院的管理数据。(2)数据查询困难,不能实时查询。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降低了数据的价值。(3)不能进行决策整合、决策分析。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决策支持[6]。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和优化策略。医院精细化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活动,使医院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运行。医院运营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据、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7]。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运营数据中心的建设

2017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成立运营质量管理处(简称运管处),由计算机中心、运管处等共同搭建运营数据中心平台,整合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体检系统、手麻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绩效系统、病案管理系统、检查预约系统、供应室追溯系统等系统资源,通过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ETL)到运营数据仓库中[8],为院科两级精细化运营分析提供数据支持[9]。当时运营数据中心拥有2名财务会计师、1名计算机工程师、1名病案统计师等人才做技术支撑。

以运营数据仓库为数据基础,依托绩效管理系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管理系统实施医院运营的精细化管理。

2.1 通过绩效管理系统,构建多维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系统是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理论、工作量绩效核算基础模型的绩效核算产品[10],用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绩效核算工作。通过以数据为基石,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的作用[11]。

2.1.1 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RBRVS夯实医院精细化管理

从医疗服务项目投入的时间成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以及所承担的风险压力等综合因素入手,建立所有医疗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标准,完全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风险、技术难度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医疗方面:通过执行价值来体现医生的治疗和手术复杂程度,例如根据江苏省手术等级将医生手术费分为四级,以体现医生劳务强度。

(2)护理方面:根据护理级别和治疗复杂度以体现护理直接工作量,间接工作量则通过其护理时数结合出入院人数予以体现。

(3)医技方面:通过执行收入和等级工作量来体现医技人员的工作量,将不同的检查检验工作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工作量,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价值导向。

2.1.2 以KPI考核为依据,多维绩效管理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在工作量绩效考核体系基础上,把医院发展战略、管理导向经过层层分解形成关键监测指标体系,从运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合理用药等多个维度,建立关键指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2],持续推动运营效率的不断攀升。

(1)运营效率维度:通过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限时检查完成率、限时报告完成率等指标体现医院的运营效率。

(2)质量安全维度:通过药占比、耗占比、临床路径入径率、完成率、变异率等指标用以管控医院药品、卫生材料和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督促管理部门完善准入机制和管理流程,实现科学管理。

(3)成本费用控制维度:积极运用可控成本指标,促使核算单元树立成本管控意识,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利用病种成本结构(cost-to-charge ratio,CCR),全面体现各项病种成本内涵,发现成本浪费环节和根源,不断完善,以助力公立医院实现成本精准管控[13]。

(4)合理用药维度:根据药占比考核结果,管理部门定期选取部分科室进行合理用药检查,督促临床及时规范医疗行为。

2.2 依托DRG管理平台,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DRG管理系统,可以对医院各科室、各诊疗组、各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范围、收治病例的平均技术难度、治疗同类病例的时间长短、治疗同类病例的费用高低、医疗安全、专业发展缺失等方面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从而对科室、诊疗组、医生个人的业务及发展做出评价及指导。

建立基于DRG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DRG系统平台及数据指标模型分析的建设工作[14]。提供多维度量化和评价医院运营质量,促使医院运营质量的评价更加科学。

(1)DRG指标体系:DRG组数、权重、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等指标。

(2)运营质量指标体系:院科两级效率、效益、技术等指标。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4个维度56项指标。

(4)病种评价指标体系:病种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4个构面指标。

DRG管理系统中已建立800多个指标,包括DRG、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艾力比数据、运营质量、病种评价等相关指标。撰写了近900张普通报表、200多张图文报表,用于运营数据的展示。

2.3 构建病种评价指标体系,助推院科病种精细管理

构建基于结构、效率、费用、质控4个维度,覆盖病种药占比和耗占比、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人均手术费、CMI、路径规范指标、技术标准指标的病种管理指标体系,完成对国家发布的51项单病种以及覆盖临床科室80%病种的运行效率、成本管控、运营效益、疑难危重程度的评价,实现多维度综合分析影响病种运营的因素。通过病种复杂程度及成本管控效果评价,锁定成本管控重点科室,同时对科室资源配置进行深层次合理性分析。基于收入结构、成本-费用率、CMI,搭建各专科、诊疗组病种管理评价报表、DRG病组成本管控报表。深挖院科两级各系统数据管理应用,真正发挥数据在医院管理中的决策作用。

2.4 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完善数据质控体系

2.4.1 梳理对外上报数据目录,建立对外上报指标库

每年完成各级管理部门上报数据工作,特别是56个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上报、艾力比数据的上报。完成平台目录梳理,并建立对外上报数据指标库。

2.4.2 建立对外数据报送备案机制

通过对备案数据的多源比对,找出口径差异,统一指标的数据源和采集方法,形成有效的数据上报核验机制。

2.4.3 建立对外数据报送质量评价机制

通过数据横向(不同平台间数据进行比对核查)、纵向(指标数据与实际运营情况比对核查)及标杆数据对比,进行数据质量评价。

基于运营数据中心的绩效管理系统、DRG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多维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病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数据质控体系,实现了对医院运营情况和医疗质量的整体掌控,加强了医院对重点指标的监管,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达成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通过运营数据中心建设,不仅能够让医院管理者及时快速地获得医院的重要信息,了解医院经营管理动态,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便于对医院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分析、预测。

在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位列A+等级,全国排名69位,江苏省排名第5位,CMI值排名全国第69位,四级手术人数排名全国第73位。数据使管理行为变得精细化,各种决策已然离不开数据,“一切用数据说话”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医院的管理之中。

综上所述,建立运营数据中心可以提升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医院的管理能力,实现精细化管理。

猜你喜欢

病种数据中心精细化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新病种”等十五则
民航绿色云数据中心PUE控制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